第10章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01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图文

➢ 望远镜转动180-i,在该方向上丈量 切线长度T,地上标定出终点YZ
Pi T
QZ YZ T2
➢ 望远镜转动(180-i)/2,在该方向上丈量 外失距长度E,地上标定出中点QZ
《工程测量学》课堂授课讲稿
圆曲线的测设(续3)
T
细部点测设
➢ 主点桩号计算
ZY T1
Pi E QZ
路线上的点号通常用里程桩号表示,例如0+000、2+260
转折角: i
切线长: 外矢距:
圆曲线半径: R T R tg i 2
E R i sec i 1 2
弧长:
弦 线
长
L R i 1800
《工程测量学》课堂授课讲稿
圆曲线的测设(续2)
主点测设步骤
T
➢ 置仪器于转折点P
➢ 瞄准起点方向P—T1,仪器读
ZY
盘对零,在该方向上丈量切线
长度T,地上标定出起点ZY T1
《工程测量学》课堂授课讲稿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放样(续3)
➢ 一般方法
采用与前面同样的方法,在盘右位置,确定B”点。 A
在B’和B”连线中点为B点
β
O
B’
B
➢ 精密方法
B”
用测回法多次观测∠AOB’,得到β’,Δ β= β’- β
① 从O点往OB’方向测出整尺长l,得到b’
A
② 在b’点作OB’的垂线 ③ 并且bb’=ltg Δ β=l Δ β/ρ,确定b点 ④ 即可得到精确方位OB
② 卷尺从p2出发沿p2~p3方向量S长度与ZY——p3交会定点p3。
➢ YZ点放样 放样数据:
i 2 , S2
① 经纬仪放置起点ZY,在ZY——P的方向上水平度盘调零,转i/2角 度,定向ZY——YZ。
工程放样计划

工程放样计划引言概述:工程放样计划是指在工程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确定工程实际布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准确的基准和方向,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从计划编制、放样准备、放样方法、放样要点和放样检查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工程放样计划的内容和要点。
一、计划编制1.1 确定放样范围: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确定放样的具体范围,包括建造物的各个部位、道路的路线和坡度等。
1.2 制定放样时间表: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放样的时间,确保放样工作与施工进度的协调一致。
1.3 配置放样人员和设备:根据放样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程规模,确定放样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并配备必要的放样仪器设备。
二、放样准备2.1 准备放样资料:采集和整理工程设计图纸、放样要求、工程规范等相关资料,为放样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2.2 检查放样仪器设备:对放样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2.3 建立放样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和放样要求,在工程现场建立放样控制点,作为放样的基准点。
三、放样方法3.1 传统放样方法: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坐标,采用传统的放样方法,使用放样仪器进行测量和标记。
3.2 数字化放样方法:借助现代测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将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坐标输入到仪器设备中,实现自动化的放样过程。
3.3 检查和修正:在放样过程中,及时检查和修正放样结果,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精度。
四、放样要点4.1 坐标和尺寸的准确性:在放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和尺寸进行测量和标记,确保放样的准确性。
4.2 控制点的稳定性:放样控制点的建立和稳定性对放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要选择稳定的地点并采取措施保护。
4.3 放样记录的完整性:对放样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放样时间、放样人员、放样方法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五、放样检查5.1 放样结果的检查:对放样结果进行检查和核对,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是2001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水兴。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紧密结合路桥施工计算的特点,本着科学、规范、实用和可操作的指导思想来安排各章的内容。
全书主要包括施工放样与土方计算、道路工程、桥涵与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计算四大部分共23章的内容,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结合工程技术特点,力求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施工计算参考资料,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目的。
本手册还附有常用数学基本公式、结构静力计算用表和常用施工结构计算用表。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合于路桥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路桥专业师生参考书。
第一篇施工放样与土方计算
第1章施工放样与测量
第2章土方工程
第3章爆破工程
第二篇道路工程
第4章一般路基工程
第5章特殊路基工程
第6章挡土墙计算
第7章路面工程
第三篇桥涵与隧道工程
第8章模板工程
第9章圬工及混凝土工程
第10章钢筋工程
第11章基础与下部结构施工计算第12章钢木结构计算
第13章支架计算
第14章缆索吊装施工计算
第15章桥梁架设安装计算
第16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顶推施工计算第17章转体施工计算
第18章颈性骨架拱桥施工计算
第19章悬过桥施工计算
第20章涵洞工程
第21章隧道工程
第四篇施工组织设计
第22章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23章网络计划技术
附录一常用数学基本公式
附录二结构静力计算用表
附录三常用施工结构计算用表[1]。
墙身施工放样课件

Part
03
墙身施工放样的步骤
墙身施工放样的步骤
• 墙身施工放样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几何尺寸、空间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进 行墙身施工放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Part
04
墙身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
墙身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
• 墙身施工放样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 的位置、形状、尺寸等方面的准确性。在进行墙身施工放样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墙身施工放样课件
• 墙身施工放样的基本概念 • 墙身施工放样的方法 • 墙身施工放样的步骤 • 墙身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 • 墙身施工放样的应用实例
目录
Part
01
墙身施工放样的基本概念
墙身施工放样的定义
墙身施工放样是指在施工前对墙身的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等进行测量和定位的过程 。
它涉及到对建筑物的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等要素的测量和定位,以确保墙身的 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直度和水平度。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误差和沉降等因素,以确保墙身的稳定性。
桥梁的墙身施工放样
总结词
桥梁的墙身施工放样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 节,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确保桥梁结构 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桥梁 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在桥梁的墙身施工放样中,需要综合考虑桥 梁的结构形式、跨度、荷载等因素,进行精 确的测量和定位。具体包括确定桥梁墩台的 位置、桥面的宽度和拱圈的形状等参数,以 确保桥梁的整体线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 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及时进行
总结词
通过已知点的直角坐标系,计算出待定 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待定点的位置。
VS
施工放样基本工作

=
R(
1 cos α
− 1)
2主点里程的计算来自1.A点里程=P点里程-T
2.B点里程=P点里程+T(A点里程+L)
3. M点里程=A点里程+L/2
在P点安置经纬仪,根据曲线元素放样A、B、M。
8.4.4 曲线细部点放样
1.偏角法
2
放样数据:
偏角 θ = l 2 2R
弦长 s = 2R ⋅
⋅ 180 π
8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重点难点:放样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第一节自学,第二、三、四节精讲。结合测量讲放样。放样工作是测 量学的两大任务之一,要求学生结合参观和实验进行学习。
引子: 测量的两大任务:测图:地面→图 放样:图→地面
(测设)
8.1 放样原则及精度要求 8.1.1 放样的原则 “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先控制后细部” 8.1.2 精度要求
8.3.2 极坐标法: 1、适应范围 2、放样数据计算 3、放样步骤
8.3.3 距离交会法:1、适应范围 2、放样数据计算 3、放样步骤
8.3.4 角度交会法:1、适应范围 2、放样数据计算 3、放样步骤
8.3.5 正倒镜法:例子
全站仪放点位
8.4 圆曲线的放样
8.4.1 主点与转折点
A-圆曲线的起点(直曲点)
sin θ 2
0
⎫ ⎪⎪ ⎬ ⎪ ⎪⎭
放样方法: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P点,拔角,量弦,放P1,P2,…,Pn。 2.直角坐标法
放样数据:
x1 = R ⋅ sinϕ x2 = R ⋅ sin 2ϕ x3 = R ⋅ sin 3ϕ
L
y1 = R − R ⋅ cosϕ ⎫
y2 y3
工程施工放样实验

工程施工放样实验一、施工放样实验的步骤1.确定放样基准:首先需要确定施工放样的基准点,这个基准点必须是一个固定的参考点,通常选取工程建筑物的一个固定的构件作为基准点,如柱子、墙角等。
2.测量放样点位: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确定需要放样的点位以及其坐标、高程等信息,然后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获取准确的点位数据。
3.放样标记: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在建筑物上进行放样标记,通常使用粉笔、绳子等工具进行标记,以便施工人员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
4.检查校核:完成放样标记后,需要进行校核检查,确保放样数据正确无误,如果有错误需要及时更正,以避免后续工程的问题。
5.施工操作:在放样标记完成后,施工人员按照标记进行施工操作,如挖土、浇筑混凝土、砌墙等,确保工程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6.复验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复验验收,检查工程建筑物的尺寸、形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有问题需要及时整改。
二、施工放样实验的注意事项1.确保放样数据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误差导致工程失败。
2.在施工放样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施工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施工放样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
4.在施工放样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标记和操作,确保工程建筑物的质量和形状符合要求。
5.在施工放样过程中,需要及时沟通和协调,保持施工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避免出现问题。
6.施工放样完成后,需要及时记录和归档相关数据,以便后续施工和验收。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工程施工放样实验的重要性和步骤,只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放样实验,才能确保工程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认真对待放样实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教学PPT

1.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已有:起点A、和AB方向 已知:水平距离DAB(设计已知) 测设:终点B
1).钢尺一般方法 在给定的方向,根据给定的距离 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的一般方 法,量得线段的另一端点。为了 检核起见,应往返丈量测设的距 离,往返丈量的较差,若在限差 之内,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A 。
X
当前棱 镜位置
后视点
dD
距离差 待放样点
dHR
角度差
测站点 Y
2 .直角坐标法
❖ 如图所示,A 、B、C、D为某施工方格网或建筑 基线内相邻的角点,其坐标均已知,而1、2、3、 4为某车间的特征点,其设计坐标也已知。以测设 1点为例,首先计算1点相对点的纵、横坐标增
量 xB、1 yB:1 xB1 x1 xB
经 纬 仪
β’
A
B B’
BB OB OB
2 0 6 2 65
3.测设已知高程
❖ 测设已知高程就是根据已知点的高程,通过 引测,把设计高程标定在固定的位置上。
❖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为了计算方便,通常 把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地坪高程用±0标高表示, 建筑物的基础、门窗等高程都是以±0为依据 进行测设。因此,首先要在施工现场利用测 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测设出室内地坪高程的位 置。
◆当水准尺读数为 时i ,尺底位于设计斜坡线上。
❖当设计坡度较大时,可利用经纬仪 定出中间各点。
经纬仪倾斜视线法
如图 9-7 所示,由 A 向 B 点测设设计坡度为i 的坡度线。首先分别按设计 坡度i 在 A 、B 二点上测设出设计高程 HA 和 HB( HB HA DAB i ,DAB 为 A ~ B 的水平距离)的所在位置。在 A 点安置经纬仪,在 B 点立尺,转动经纬 仪望远镜,使 B 点标尺的读数正好等于仪器高 l ,此时经纬仪的视线即 与设计坡度线相平行。依次在各木桩(桩号 j 1、2、3...,间距均为d ) 立尺,使各点自经纬仪倾斜视线向下的读数均为仪器高l ,在木桩侧面 沿标尺底部标注红线,即为设计坡度线的所在位置。
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放样

2023-11-04CATALOGUE目录•施工放样概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放样技术•绿化植物的放样技术•园林景观的放样技术•施工放样的质量控制01施工放样概述施工放样是园林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指将设计图纸上的元素按照一定比例和规则放置到实地上的过程。
定义施工放样是园林工程从设计到实践的重要桥梁,能够确保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效果得以准确实现,同时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重要性施工放样的定义和重要性质量检测在放样完成后,对放样结果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放样操作按照测量和定位的结果,将设计元素放置到实地,注意保持其形状、大小和设计一致。
测量与定位使用测量仪器对设计元素进行定位和测量,确保位置准确无误。
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和意图,准备相关仪器和工具。
坐标系建立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坐标系,以便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测量。
施工放样需要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GPS测量仪、水准仪等,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熟练掌握测量仪器和工具施工放样要求将设计元素放置到精确的位置,因此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确保定位准确无误。
精确测量和定位施工放样前需要熟悉图纸和设计要求,了解设计意图和元素特点,以便进行准确的放样操作。
熟悉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放样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如佩戴安全帽、遵守施工现场规定等,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
注意安全操作0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施工范围和边界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和障碍物等情况,以便合理规划施工区域。
测量现场数据收集现场测量数据,包括地形起伏、土壤类型、排水情况等,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现场勘查和测量设计图纸根据现场勘查和测量数据,绘制施工图纸,包括绿化区域的形状、大小、植物配置等,为施工提供清晰的设计指导。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图纸和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D ld l t l h 25.000 m 0.002 m 0.003 m ( 0.020 m) 25.015 m
3)在地面上从A点沿AC方向用钢尺实量25.015m定出 B点,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正好是已知值25.000m。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 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至控制 什么样的建筑施 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 工场地适宜用距离交会法 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1.计算测设数据
S
P DAP DBP A B
根据A、B、P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DAP和DBP。
施 工 放 样 第 的 十 基 章 本 工 作
第十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第十章—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主 讲:张智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
第10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10-1概述
§10-2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10-3数点的平面位置放样方法 §10-4曲线的放样 §10-5已知坡度直线的放样
2
B
3
CB
C
CP
BA
(1)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αAB、αAP、 αBP、αCB和αCP。 (2)计算水平角β1、β2和β3。
2.点位测设方法
P
1
A
2
3
C
示误三角形
B
若示误三角形边长 测 设 β1 、 β2 和 在限差以内 ,则取示误三角 β3 时,视具体情况,可采 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 P 的最终 用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 位置。
5.施工现场交通频繁,地面震动大; 各种测量标志应埋设稳固,一旦被毁, 应及时恢复。 6.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干扰
大,易发生差错和安全事故.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返回
第二节 水平距离、 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 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 (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这段 距离另一端点的位置。
L D ld lt lh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用钢尺进行测设。
例 从A点沿AC方向测设B点,使水平距离 D=25.000m,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t 30m 0.003m 1.25 105 30m (t 20 C) 测设时温度为 t 30 C ,测设时拉力与检定钢尺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 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 计高程测设到现场作业面上。
1.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
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 一水准点BM.3,其高程为H3=44.680m。现在要求把该 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 A上,作为施工时 控制高程的依据。
1.一般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盘左、盘右 分中的方法测设。 例 设地面已知方向OA,O为角顶,β为已知水平角角值, OB为欲定的方向线。 ( 1 )在 O 点安置经纬仪,
A
β
O
盘左位置瞄准A点,使水平度 盘读数为 00000 。 (2)转动照准部,使水平 度盘读数恰好为β值,在此 视线上定出B1点。 B1 (3)盘右位置,重复上述 B 步骤,再测设一次,定出B2 点。 B
(3)根据△D的数值在实地用钢尺沿测 设方向将 C1 改正至 C 点,并用木桩标定其 点位。 (4)将反光棱镜安置于C点,再实测AC 距离,其不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 次进行改正,直至符合限差为止。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 并根据一个水 平角角值。
(2)计算A点水准尺尺底为室内地坪高程时的 前视读数:
b 46.236 m 45.000 m 1.236 m
(3)上下移动竖立在木桩 A侧面的水准尺,直 至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为 1.236m 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画一水平线,其高程即为 45.000m。
2.高程传递
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 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 可利用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
1.钢尺测设
(1)一般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从已知点开始,沿给定的方 向,用钢尺直接丈量出已知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 一端点。
A
B1 B DAB
B2
为了校核,应再丈量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在 1/3000~1/5000内,取平均位置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置。
(2)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应使用检定过的 钢尺,用经纬仪定线,根据已知水平距离 D , 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后,并计 算出实地测设长度L。
i
i i i
i B
i
4 HB B
3 D
2
1
A
HA
A
大地水准面
( 1 )根据 A 点的高程、坡度 iAB 和 A 、 B 两点 间的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设计高程。
H B H A i AB D
(2)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在B点处将 设计高程HB测设于B桩顶上,此时,AB直线即 构成坡度为iAB的坡度线。
1.236 m
a 1.556 m
1 0
H i 46.236m
BM3
±0.00 0
b
A
H 3 44.680 m
大地水准面
H0 45.000m
( 1)在水准点BM.3和木桩A之间安置水准仪, 在 BM.3 立水准尺上,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测得后 视读数为1.556m,此时视线高程为:
44.680 m 1.556 m 46.236 m
2.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一般采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1)在A点安置光电测距仪,反光棱镜在已知方向上前 后移动,使仪器显示值略大于测设的距离,定出C1点。
C ∆D
C1
A
D D′
( 2 )在 C1 点安置反光棱镜,测出水平 距离D′,求出D′与应测设的水平距离 D 之差△D=D-D′。
2
(4)取B1和B2的中点B,则∠AOB就是要测设的β角。
2.精确方法
例 设地面已知方向OA,O为角顶,β为已知水平角 角值, OB为欲定的方向线。 A (1)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B1点。 (2)用测回法对∠AOB1观测若干 个测回,求出各测回平均值β1, 并计算出∆β=β-β1。 β β1 (3)量取OB1的水平距离。 O ∆β B(4)计算改正距离。 BB1 OB1 tan OB1 B1 (5)自B1点沿OB1的垂直方向量出距离BB1,定出 B点,则∠AOB就是要测设的角度。 量取改正距离时,如∆β为正,则沿OB1的垂直方向向外 量取;如∆β为负,则沿OB1的垂直方向向内量取。
第一节
概述
1、施工放样
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
2、主要任务
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按设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 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 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3、主要内容: (1)建立施工控制网; (2)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建(构) 筑物的放样; (3)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测 量检查各部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一些大型、 高层或特殊建(构)物进行变形观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与要求
1.施工测量虽与地形测量相反,但它 同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 后细部”的原则; 2.施工测量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 大小、性质、材料、结构形式 和施工方法; 3.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4.施工测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 设的质量,故施工测量应建立健全检 查制度;
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B,使其高程为H。地面附近有 一水准点R,其高程为HR。
吊杆
b1
a1
BMR
a2
b2
(1)在基坑一边架设吊杆,杆上吊一根零点向 下的钢尺,尺的下端挂上 10kg 的重锤,放入油桶 中。 ( 2 )在地面安置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 R 点 所立水准尺上读数为a1,在钢尺上读数为b1。
R Q
2.点位测设方法
S R
P
DAP
Q DBP DBP
DAP
A
丈量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长度 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
返回
B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是根据设计坡 度和坡度端点的设计高程,用水准测量 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点的设计高程标定 在地面上。
A、B为坡度线的两端点,其水平距离为 D,设A点的 高程为HA,要沿AB方向测设一条坡度为iAB的坡度线。
(3)在坑底安置另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钢 尺上读数为a2。 ( 4 )计算 B 点水准尺底高程为 H 时, B 点处水准 尺的读数应为:
b2 ( H R a1 ) (b1 a2 ) H
用同样的方法,亦可从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 程的点。 水准仪的前视读数应为:b=HB-(HA+a)
650.00 m 620.00 m 30.00 m
y
xⅠa
a
yac
Ⅰ
yⅠa
测设a点的测设数据(Ⅰ点与a点的纵横坐标之差): xⅠa xa x 620.00 m 600.00 m 20.00 m yⅠa ya y 530.00 m 500.00 m 30.00 m
x
AP
3.计算测设数据
S P (xP ,yP) R Q
(1)计算AB、 AP 边 的坐标方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