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供应过剩 油价何时触底?

合集下载

油价逼近一周低位,分析师称油市仍供应过剩

油价逼近一周低位,分析师称油市仍供应过剩

油价逼近一周低位,分析师称油市仍供应过剩汇通网8月23日讯——周二(8月23日)亚欧时段国际油价延续跌势,逼近一周低位,美原油10月期货一度创四日低点46.62美元/桶,布伦油原油10月期货最低触及48.51美元/桶,分析师认为8月油价上涨有些过头,而且在接近纪录最高产量水平情况下的冻产方案无助于控制市场供应过剩。

分析师称,此番下跌是本月价格过度走高的结果,在月初至上周末期的这轮涨势中,原油价格曾累计上涨超过20%。

高盛指出,虽然油价自8月1日以来大幅反弹,我们认为这波走势并不是受到油市基本面逐渐好转的带动,反而是受到可能冻产的消息及美元大幅走贬影响(而且净投机仓位的急剧反转加剧了涨势)。

高盛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提出将产量冻结在当前水平,这将使“产量维持在纪录高位”,所以无助于恢复供需平衡。

高盛同时提到,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高”,因OPEC成员国沙特与伊朗之间存在争端,同时非OPEC国家中的俄罗斯是否愿意配合也存在不确定性。

高盛预计,到“明年夏季末期”之前,原油价格将在每桶45-50美元之间;若之前中断的产能持续逐渐回升,将导致我们调降油价预估,美国原油均价将下调至每桶45美元。

据彭博报道,尼日利亚“三角洲复仇者”在其网站发表声明并宣布停火。

分析师认为,如果停火协议可以持续,那么多达50万桶的额外原油库存可能将会进入市场,且将继续推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或者更甚法国巴黎银行表示,油市很快恢复平衡的期待遇到了一些障碍。

因第二季度某些中断的供应已经恢复,OPEC总产量上升,美国页岩油也没有像今年稍早时预期的那样产量同比大幅下滑。

(美原油10月期货日线图)(布伦特原油10月期货日线图)北京时间16:06,美原油10月期货现报47.0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10月期货现报48.92美元/桶。

外汇投资/news/jybd/index.shtml。

2022年国际油价走势情况预测

2022年国际油价走势情况预测

2022年国际油价走势情况预测1月2日是国际原油市场2022年第一个交易日。

由于市场对于全球供大于求的推断进一步增加,纽约伦敦两地原油主力期货合约价格双双告跌。

2022年国际油价走势状况猜测分析如下。

OPEC在2022年11月27日的年度会议中做出维持3000万桶/天的决议,其背后有更深层的缘由。

任由页岩油保持当前的产量增速,可能5年之后,美国就不再需要从OPEC进口原油了。

而在6年前,美国是OPEC最大的买家。

OPEC为了维持当前的产量,需要查找新的买家来消化美国进口削减的部分,或者迫使美国重新进口OPEC原油。

前者明显难以实现,由于将来中国经济增速呈下降趋势,也无其他新兴国家能够成为将来10年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OPEC寄望于后者,而该项的实现必需要将页岩油挤出市场。

OPEC减产,等于变相将市场让给页岩油,更甚者,俄罗斯会将OPEC减产部分补足。

OPEC每退一步,就意味着非OPEC可以多进一步。

最终,为了遏制油价下跌,OPEC需要不断减产,但是每次减产之后,油价仍会下跌,OPEC可能因此陷入一个“死循环”。

OPEC现在的境况与上世纪80年月非常相像,即非OPEC原油产量激增。

上世纪80年月初期,油价持续回落,为了遏制这一势头,OPEC大幅减产,由1979年的3000万桶/天削减至1984年的1600万桶/天,减产幅度接近一半。

沙特减产力度更大,产量由1980年的990万桶/天削减至1985年的318万桶/天。

然而,油价并没有由于OPEC或者沙特减产而停止下跌,至1986年,油价最低跌破10美元/桶。

油价在此后的十几年处于低迷状态。

基于前述理由,我们不认为OPEC会在后续的会议中做出减产决议。

更多相关成品油市场行情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全球成品油行业市场趋势与投资战略分析讨论报告。

从最新的产量数据和石油钻机数量来看,当前阶段,页岩油的开采商并没有减产。

截至2022年12月5日,美国原油产量为911.8万桶/天,同比增长104万桶/天;石油钻机数量为1575个,同比增加193个。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关键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关键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关键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持续低迷,导致许多石油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低油价给石油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它们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低油价下所面临的形势和关键,积极应对,寻找出路。

低油价给石油企业带来的形势与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供需失衡导致油价下跌低油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失衡。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滑,市场供需失衡态势明显。

尤其是在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全球石油供给过剩,从而导致油价持续低迷。

石油企业面临的一个形势与关键就是要适应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调整战略规划,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二、成本压力大幅增加低油价下,石油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幅增加,许多企业陷入亏损的困境。

特别是一些传统石油生产企业,在传统的油田生产方式下,成本高企,难以承受低油价带来的挑战。

石油企业要想在低油价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寻求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以应对成本压力的挑战。

三、环保压力增大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替代能源的不断普及,传统石油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低油价下,传统石油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采取一些不环保的生产方式,这就会引发环保问题,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外部监管和环保风险。

石油企业要想在低油价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环保,积极推进绿色石油生产,积极引进环保技术,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

四、多元化经营成为发展关键在低油价下,石油企业必须加快多元化经营的步伐,降低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

石油企业应该积极投资新能源、电力、化工、石化等领域,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有助于实现持续发展。

五、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在低油价下,技术创新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作者:————————————————————————————————⽇期: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贸易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张耀⼀南阳师范学院⼤宗商品是指进⼊流通领域,⽤于⼯农业⽣产、消费使⽤的⼤批量买卖物质商品。

可分为三类: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和能源商品。

其中具有表代性的有橡胶、⾷糖、⼤⾖、⽟⽶、钢铁、矿产品、有⾊⾦属、⽯油等。

近年来,我国⼤宗商品进出⼝量持续上升,加上⼯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导致对⼤宗商品的需求逐渐增长。

与此同时,国际⼤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运⾏的投资机制影响越来越显著。

另外,国内物价⽔平受国际⼤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临通货膨胀困难等问题。

因此,研究⼤宗商品价格变化,妥善应对价格波动,对稳定物价、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降低宏观经济运⾏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有⾊⾦属类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据⼤宗商品⽹数据显⽰,2016年2⽉⼤宗商品价格触底后开始回升,3⽉升幅较⼤。

由于欧洲央⾏全⾯降息以及国际油价⾛⾼,我国需求有所增加,推动国际有⾊⾦属价格上升。

3⽉,伦敦⾦属交易所,有⾊⾦属价格指数⽐上⽉上涨5. 61%。

其中,伦敦铝、铜期货价格,分别为每吨1540美元和4945美元,上涨1.0%和7.7%。

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上⽉上升1. 67%,铁矿⽯进⼝价平均为每吨55.8美元,⽐上⽉⼤幅上涨21. 6%。

贵⾦属⽅⾯,2⽉纽约黄⾦期货价格环⽐上涨9. 9%。

3⽉纽约黄⾦期货价格最⾼涨⾄每盎司1272美元,⽐2⽉上涨3. 5%。

⽬前,全球⾦属基本维持在供⼤于求的格局,新兴经济体对钢材和有⾊⾦属的需求强劲,如矿⽯、铝、铜、铁价格在较长时间内将维持强势局⾯。

(⼆)部分农产品价格⼩幅回升当前全球粮⾷价格处于近⼏年的低位,2015年度产量有所下降,产需关系总体平衡、部分品种库存⾼企,预计粮⾷价格继续低位徘徊,但下降空间不⼤。

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动原因及影响因素

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动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

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

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

1970—1973年,随着OPEC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

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

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

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

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实现市场定价的较低油价时期此时期,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OPEC单方面决定,转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市场定价。

加元或许会在2024年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加元或许会在2024年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加元或许会在2024年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原油价格对加元汇率的影响从未间断,而预计2024年将是一个关键时刻,原油价格波动可能对加元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原油价格波动对加元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

1. 原油价格对加元的影响原油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加拿大每天都从其海岸线出口大量的原油。

因此,全球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加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

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加元通常会升值,因为加拿大的原油出口受益于高价。

相反,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时,加元通常会贬值,因为加拿大的经济会受到打击。

2. 原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原油价格波动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供需关系、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经济状况等因素。

首先,供需关系是原油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当全球经济增长强劲时,原油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相反,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时,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其次,地缘政治风险也会对原油价格造成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政治不稳定、战争等因素可能导致原油供应受到干扰,推高油价。

最后,全球经济状况对原油价格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和地区通常需要更多的能源,增加对原油的需求,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相反,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的国家和地区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3. 2024年的预测针对2024年原油价格波动对加元的影响,预测主要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地缘政治风险和能源市场的供需情况。

首先,如果全球经济保持健康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求继续增加,原油价格可能上涨,加元有望受益于更高的出口收入,因此可能会升值。

其次,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是原油价格波动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中东地区的局势可能在2024年仍然紧张,如果出现供应中断等情况,原油价格可能会上涨,加元可能升值。

最后,能源市场的供需状况也将对原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全球供应过剩,而需求增长放缓,原油价格可能下跌,加元可能贬值。

综上所述,预计2024年原油价格波动将对加元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油价下调时间(最新完整)

国内油价下调时间(最新完整)

国内油价下调时间(最新完整)国内油价下调时间国内油价下调时间确定,成品油价格将迎来第九次下调。

此次调价为五月份以来的第四次降价,也是今年首次下调汽油和柴油全国零售价格。

这一消息对于民众来说是个好消息,同时也代表着当前国际原油市场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消息,国内油价将在2023年12月13日下午24时起迎来降价。

根据调整规则,汽油零售价格每吨下调205元,这意味着92号汽油的零售价格下调幅度将达到0.15元/升,95号汽油下调幅度为0.16元/升,0号柴油下调幅度为0.14元/升。

此次油价下调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原油价格的走低。

全球经济放缓和石油供应过剩导致油市供需关系恶化,进而导致油价下跌。

尽管国内汽柴油价格早在2013年3月份已经实施全面谷物化转移支付,但油价仍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此次油价调整将给广大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让广大消费者在出行、生活等方面都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油价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并且对于多个领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国内油价为什么一直在涨?1、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成品油定价市场化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不断完善机制,目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

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制定,价格涨幅趋势一致。

2、国际油价持续走高近日,受地缘政治影响,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国际油价的上涨势必也会推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从数据上看,成品油零售限价已有四次上调,而预计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应该还会维持高位震荡,因此,按照“十个工作日”原则,将开启的新一轮调价窗口。

3、我国油价处于国际中等水平与国际相比,我国以汽油、柴油为代表的成品油零售价格高于美国、俄罗斯两个资源大国的成品油价格,低于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发达国家的成品油。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品油价格在统计的167个国家中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按价格由低到高汽油价格排名83位,柴油价格排名97位。

1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

1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

1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

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

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

1970—1973年,随着OPEC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

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

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

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

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实现市场定价的较低油价时期此时期,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OPEC单方面决定,转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市场定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美国是否会减产将成为市场焦点.即使国际油价跌 破60美元/桶,也要经过数月才会影响到美国页岩油产量. 但如果国际油价长期维持低位,超出OPEC的忍耐限度
,明年上半年OPEC也存在减产的可能.此外,如果冬季需求 表现不佳,油价将进一步下滑.整体来看,明年上半年国际油 价仍会低迷,下半年受产将增长110万桶/日,而非欧佩克 国家原油供应将增长130万桶/日.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在 最新报告中预计,2015年全球原油供应将
增长20万桶/日,至9290万桶/日,而需求将小幅下降20万桶/ 日,至9250万桶/日.欧佩克(OPEC)最新报告预计,2015年市 场对OPEC原油的需求为28
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月度报告中预计,2015年全球原油 需求将增长110万桶/日,而非欧佩克国家原油供应将增长 130万桶/日.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在最新
报告中预计,2015年全球原油供应将增长20万桶/日,至 9290万桶/日,而需求将小幅下降20万桶/日,至9250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月度报告中
90万桶/日,比2014年减少50万桶/日,而目前OPEC产量配额 为3000万桶/日.从三大机构对明年原油市场的预测来看, 供应宽松格局仍会延续. 预计目前
市场供应过剩可能更加严重.国际油价是从今年6月末开始 下跌的,假设当时供需相对平衡,那么利比亚产量自6月以 来增加约60万桶/日,美国原油产量自6月以来约增加30万
指数和国际原油的相关系数为-0.76,属中等负相关;而下半 年,美元指数与原油的相关系数达到-0.94,属于强负相关.上 半年,美元指数走势平缓,对布伦特油价的影响
不大.但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逐渐走强,对国 际油价的影响力显着变化.预计2015年美元仍会维持强势 格局. 整体来看,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局面将延续至
有所上升.我们预计,WTI原油价格运行区间在50-80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价格运行区间在55-85美元/桶.
rtrort55fg 现货原油返佣平台
桶/日,伊拉克产量增加30万桶/日,再加上需求增长预期不 断下调,目前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120万-150万桶/日.在 目前OPEC不减产的情况下,未来非欧佩克国家
产量将成为市场关键因素. 如果2014年下半年供需失衡 是油价大跌的主要驱动因素,那么包括美元走强在内的其 他利空因素则强化了原油市场弱势格局.今年以来,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