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弹仪测量的几个发热量数据
燃烧热的测定

TC C W Q l Q MW l v ∆+=⋅--)计水水样(燃烧热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用数字式氧弹热量计测定样品的燃烧热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3、了解热量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数字式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根据热化学的定义,1mol 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作燃烧热。
量热法是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实验方法。
在恒温或恒压条件下,可以分别测得亨容燃烧热Q v 和恒压热容Q P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v 等于体系内能ΔU 变化;等于其焓变ΔH 。
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的气体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ΔH=ΔU+Δ(PV) -----------------------------------(1)QP = QV + ΔnRT ----------------------------------(2)氧弹热量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
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得氧弹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和有关附件的温度升高。
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就可以求算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
关系式如下:式中,W 样和M 分别为样品的质量和摩尔质量;QV 为样品的恒容燃烧热;l 和Ql 是引燃用铁丝的长度和单位长度燃烧热,W 水和C 水是以水为测量介质时,水的质量和比热容;C 计称为热量计的水当量,即除水之外,热量计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ΔT 为样品燃烧前后水温的变化值。
实际上,热量计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三、仪器与试剂四、实验步骤(1)仪器准备:开启ZDW-1A精密数字温差测量仪的电源开关,温度探头放入热量计外桶内。
开启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
大烧杯中盛约800ml自来水,并放入3块冰块。
(2)样品准备:①剪取10cm长的点火丝,将其两端放入氧弹弹盖上的点火电极的槽缝内,滑下电极上方的套圈,将点火丝固定。
氧弹热量计的技术指标介绍

氧弹热量计的技术指标介绍氧弹热量计是一种通过氧化反应来测量样品热值的仪器,常用于化学、化工、石油、能源等领域中的热值分析。
下面将介绍氧弹热量计的常用技术指标。
1. 热值测量范围氧弹热量计的热值测量范围通常在 2000-35000 J/g 之间,不同的型号和规格的仪器测量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在选择氧弹热量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2. 热值测量精度氧弹热量计的热值测量精度通常在 ±0.5%-1.0% 之间,精度越高,测量结果越准确,但通常也意味着价格更高。
在选择氧弹热量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精度级别。
3. 热值测量时间氧弹热量计的热值测量时间通常在 15-25 分钟之间,不同的仪器具体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热值测量时间会影响到仪器的工作效率和样品处理能力,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范围。
4. 操作温度范围氧弹热量计的操作温度通常在室温- 40℃之间,不同字符的氧弹热量计具体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氧弹热量计时需要注意其适用的操作温度范围,以避免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和样品处理问题。
5. 配置和性能氧弹热量计通常由许多仪器组成,包括加热炉、液氮罐、氧压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不同型号和规格的氧弹热量计配备的仪器数量和性能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实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和配置。
6. 安全性能氧弹热量计的使用需要注重安全措施,这是保证实验和使用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氧弹热量计应具备安全性能,如自动温度控制、自动卸压和保护装置等。
在选择氧弹热量计时,需要注重其安全性能,以确保实验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氧弹热量计是一种常用于热值分析的仪器,其常用技术指标包括热值测量范围、热值测量精度、热值测量时间、操作温度范围、配置和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在选择氧弹热量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型号和配置。
燃煤发热量的测定

实验二 燃煤发热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煤的发热量测定是锅炉耗煤量﹑热平衡和热效率等计算的依据,是供热用煤、煤质分析的指标。
本实验通过使用氧弹式热量计测量发热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发热量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煤的发热量是在氧弹热量计中测定的,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放于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热量计中完全燃烧,氧弹筒浸没在盛有一定量水的容器中。
煤样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使氧弹热量计量热系统的温度升高,测定水温度的升高值即可计算氧弹弹筒发热量Q DT (兆焦/千克)。
G qt K Q DT 001.0-∆= MJ/kg高位发热量即由弹筒发热量减掉硝酸和硫酸校正热得到的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即由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气化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热容量K :量热系统在试验条件下,温度上升1℃时所需要的热量称为热量计的热容量或水当量K 。
以KJ/℃表示,它可由标定方法确定,即将已知发热量的苯甲酸燃料放于氧弹筒内完全燃烧,测定水的温升,求出K 值。
三、实验仪器1 恒温式热量计包括以下主件:热量计:通用的热量计有恒温式和绝热式两种。
下面只介绍使用广泛的恒温热量计 ⑴ 氧弹:由耐热,耐腐蚀的镍铬或镍铬钼合金钢制成,需要具备三个主要性能: a 、不受燃烧过程中出现的高温和腐蚀性产物的影响而产生热效应;b 、能承受充氧压力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瞬时高压;C 、验过程中能保持完全气密。
氧弹容积为250~300ml ,弹盖上应有供充氧和排气的阀门以及点火电源的接线电极。
新氧弹和新换部件的氧弹应经20.0MPa 的水压试验后方能使用。
每次水压试验后,使用期不超过2年。
⑵内筒:用紫铜、黄铜或不锈钢制成,断面可为圆形,菱形或其他适当形状。
筒内装水2000~3000ml ,以能浸没氧弹(进、出气阀和电极除外)为准。
内筒外面应电镀抛光,以减少与外筒间的辐射作用。
⑶外筒:为金属制成的双壁容器,并有上盖。
外壁为圆形,内壁形状则依内筒的形状而定;原则上要保持两者之间有10~12mm 的间距,外筒底部有绝缘支架,以便防止内筒。
氧弹式热量计检验方法

氧弹式热量计检验方法摘要:氧弹式热量计是目前检测煤质发热量指标的主要仪器,其测热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各检测单位新购进热量计,都必须在使用前对其性能进行检验。
当前市场上众多厂家生产的各种量热仪层出不穷,性能各有差异,所以各检测单位在购进量热仪时更应对其测热性能加以关注。
根据长期的煤质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经验,系统地提出以精密度、准确度作为考核仪器的指标来进行验收,从而确立此类仪器选型、验收标准。
关键词:热量计;发热量;精密度;热容量;准确度引言煤作为燃料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中,尤其是发电行业。
电力生产主要是利用燃煤的化学能,通过燃烧最终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发热量是发电用煤的重要测定项目。
发热量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设计锅炉机组时,发热量可用来计算炉膛热负荷和选择磨煤机容量;锅炉运行时发热量又可用来计算发、供电煤耗,而煤耗又是火电厂的重要考核经济指标;在煤炭供需上,发热量是作为动力用煤计价的主要依据。
目前实验室用于测定燃料发热量的热量计有恒温式和绝热式两种。
1 热量计工作原理、种类及构造1.1发热量、发热量测定原理发热量定义为单位质量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可燃物发热量测量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试样置于充有一定压力2.8~3.0MPa 密封的氧弹中,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令试样完全燃烧,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被氧弹周围一定的水(内桶水) 所吸收,其水的温升与试样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发热量即可由燃烧前后的温差计算出来。
Q =E(T n-T0)/MQ试样发热量(J/g);E量热系统热容量(J/℃);M试样质量(g);T0量热系统起始温度(℃);T n量热系统吸收试样放出热量后的终值温度(℃)。
1.2 热量计种类、构造通常实验室用于测定燃料发热量的热量计有恒温式热量计、绝热式热量计两种。
测量原理相同,但构造上有些差异。
恒温式热量计包围量热体系外筒是一个双层水套,内装较多的水。
测热过程中水是静止的,外筒仅用于给内筒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氧弹式量热计

2、种类:热化学实验常用的量热计有两种: 一种 是绝热式氧弹量热仪,装置中有温度控制系统, 在实验过程中,环境与实验体系的温度始终相同 或始终略低0.3℃,热损失可以降低到极微小程度, 可以直接测出初温和最高温度; 另一种为环境恒 温量热仪,量热计的最外层是温度恒定的水夹套, 实验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热交换,因此需由温度— —时间曲线(即雷诺曲线)校正后进行确定初温和 最高温度。 我们物理化学实验室所用的量热计是 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量热温度计
• 内筒温度测量误差是发热量测定误差的主要来源。对温 度计的正确使用具有特 别重要的意义。
• a.玻璃水银温度计 • 常用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有两种:一是固定测温范围的精
密温度计,一是可 变测温范围的贝克曼温度计。两者的 最小分度值应为0.01K,使用时应根据计 量机关检定证书 中的修正值做必要的校正。两种温度计应每隔0.5K检定一 点, 以得出刻度修正值(贝克曼温度计则称为毛细孔径修 正值)。贝克曼温度计除这 个修正值外还有一个称为“平 均分度值”的修正值。 • b.各种类型的数字显示精密温度计 • 需经过计量机关的检定,证明其测温准确度至少达到 0.002K(经过校正后),以 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 a.恒温式外筒:恒温式热量计配置恒温式外筒。盛满水 的外筒的热容量应不小 于热量计热容量的5倍,以便保持 试验过程中外筒温度基本恒定。外筒外面可加绝 缘保护 层,以减少室温波动的影响。用于外筒的温度计应有0.1K 的最小分度值。
• b.绝热式外筒:绝热式热量计配置绝热式外筒,外筒中 装有电加热器,通过自 动控温装置,外筒中的水温能紧 密跟踪内筒的温度。外筒中的水还应在特制的双层 上盖 中循环。
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构件和作用
1、氧弹 2、内筒 3、外筒 4、搅拌器 5、量热温度计
热值氧弹量热仪

热值氧弹量热仪
热值氧弹量热仪:实现热值测量的利器
热值氧弹量热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热值的仪器,它可以测量燃料的热值,以及燃料的组成成分,如碳、氢、氧等。
它的原理是通过燃烧样品,测量燃烧产生的气体中的氧含量,从而计算出燃料的热值。
热值氧弹量热仪的优点是:
1、测量精度高:热值氧弹量热仪可以测量燃料的热值,精度可达到±1%,比传统的热量计更加精确。
2、测量范围广:热值氧弹量热仪可以测量各种燃料的热值,包括煤、油、天然气等,测量范围更加广泛。
3、操作简单:热值氧弹量热仪的操作简单,只需要将样品放入热仪中,然后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热值氧弹量热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仪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燃料的热值,为燃料的使用提供参考。
【标题】热值氧弹量热仪:实现热值测量的利器。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氧弹法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燃烧热测定装置
1套
电子天平
1台
数字温差测量仪
苯甲酸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
(2-5)
实际上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仍无法完全避免。这种影响可以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具体办法是:做温度变化曲线,H为开始燃烧的温度为T1,D为观察到的最高温度T2,取T=(T1+T2)/2(相当于室温)过T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交曲线于I点,过I点作垂线ab,再将FH和GD线延长交ab于A、C两点,其间的温度差值即为经过校正的T。
精确称量空容量瓶(含少量残留KNO3)的质量,计算每份样品的质量。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数据记录与处理
室温=℃ 大气压= Kpa g 加热功率 w
项目与编号
1
2
3
4
5
6
7
8
质称量瓶+残留样品
添加样品质量
电热补偿时间 /s
/J·mol-1
2.作 关系曲线图,求算 分别为80、100、200、300、400时KNO3的积分溶解热、微分溶解热、微分冲淡热以及 从80—100、100—200、200—300、300-400时的积分冲淡热。注意:(1)实验测试完毕后,点击退出按键退出数据采集界面时切记不能直接点击关闭窗口,否则数据无法保存处理.为防止误击造成实验数据遗失,建议实验中抄下每份样品溶解的时间和加热功率.(2)在数据处理界面中,输入每份硝酸钾样品的精确质量和蒸馏水质量,点击“当前数据处理”按键,电脑将自动处理得到实验过程每份样品加入后对应溶液的 值和 值。然后,点击“打印”按键,计算机自动打印数据处理结果和 关系曲线图,或通过拷贝屏幕按键将数据和图表以图片形式拷贝并粘贴到画图板中保存。
煤的发热量-氧弹式热量计法.

《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课程组
实验步骤
⑦接上点火电极插头,装好搅拌器和量热温 度计,并盖上外筒盖。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 氧弹主提的中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在靠近量 热温度计的露出水银柱的部位,应另悬一支 普通温度计,用以测定露出柱的温度。
《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课程组
实验步骤
(2)点火燃烧及测定 ① 开动搅拌器,5min后开始计时和读取 内筒温度(t),并立即通电点火。随后记下外 筒温度和露出柱温度(t)。外筒温度读至0.05K, 内筒温度借助放大镜读至0.001K。每次读数钱, 应开动振动器振动3~5s。 ② 注意观察内筒温度,如在30s内温度急 剧上升,则表明点火成功.点火后100s时读一次 内筒温度(t),读准至精度0.01K即可。
《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课程组
实验步骤
⑤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水加入到内筒里(一奖氧弹 完全侵没的水量为准),所加入的水量 与标定仪器的热容量时所用的水量一致(偏差在+1 g以内)。先调节好外筒水温使之与室温相差在1 ℃ 以内。而内筒温度的调节以终点时内筒温度高1 ℃左 右为宜。 ⑥将装好一定质量的水的内筒小心臵入外筒的绝缘 支架上,再将氧弹小心放入内筒,同时检漏。如有气 泡出现,表明氧弹气密性不良,应查出原因,及时排 除,重新充氧。
《典型工二)测定步骤 (1)试样称取及燃烧前的准备 ①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 1~1.1g(精确至0.0002g)于燃烧皿中。对 于让燃烧时易飞溅的煤,可用已知质量的擦镜 纸包紧,或先用压饼机将煤样压成饼状,再将 其切成2~4mm的小块。对于不易燃烧完全 的煤样,可先在燃烧皿底铺上一层石棉垫,
《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课程组
实验步骤
但注意不能是煤样漏入石棉垫底部,否则燃烧不完全。若加 入了石棉垫仍燃烧不完全,则可提高充氧压力促进燃烧。采 用石英燃烧皿时,不必加石棉垫。 ② 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两端接在氧弹内的来年各 个电极柱上,注意是使火四与试样保持接触或保持有一小段 距离。对易飞溅的煤样要特别注意点火丝不能接触燃烧皿, 两电极之间或燃烧皿与另一电极之间不能接触,以免发生短 路,造成点火失败至烧毁燃烧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