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药效对比试验

3 江苏省宜兴市植保植检站 , . 江苏宜兴 2 40 ) 1 26
摘要 : 通过 对 比 1 0种药剂防效可知 , 低毒农药 2 0g L氯虫苯 甲酰胺悬浮剂 、0 0 / 1 %阿维 ・ 氟酰胺悬浮剂和生物农 药 1 0I/ g 6 0 m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都对水 稻稻 纵卷 叶螟 具有显 著 的防效 , 效性方 面也有很 好 的效果 ; 过 0 U 且持 通
稻纵卷 叶螟 ( np a c c C ah l r i o o s瑚 nl une 是水 稻生 ai G ee ) s 产上 的主要 害虫之一 , 在江苏无锡 地 区已连 续 8年 达到 了偏 重至 大发生 的程度 。 目前 , 市场 上防治该 害虫 的药剂 种类很 多, 为了筛选适合本地区使用的高效低毒药剂和生物农药 , 笔
[] 9 徐德坤, 李敬瑞. 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作物杂 J.
志 ,9 6 1 :0 19 ( )3 .
一
14一 2
江苏农业科学 2 1 0 2年第 4 0卷第 1期
穴虫量 ) 空 白对照 区百 穴虫量 X10 ; / 0 % 白叶率 =调查 白叶 数/ 调查 总叶数 ×10 ; 叶效果 =( 白对 照 区百穴 白叶 0% 保 空 率 一处理区百穴 白叶率 ) 空 白对照 区百穴 白叶率 ×10 。 / 0% 同时 , 每个处理定 2 0穴苗 , 观察不 同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 。
江苏农 业科 学 2 1 02年第 4 0卷第 1 期
徐 丽君 , 强, 益民, 申 周 王程亮 , 等.稻纵 卷叶螟 防治药剂 药效对 比试验 [] J .江苏农业科学 , 1 , ( ) 13 1 5 2 24 1 : — 2 0 0 2
甜核.苏云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分析

甜核.苏云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分析摘要通过甜核·苏云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适宜用药量为450~600g/hm2,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用药1次,药后7d,其保叶效果达77.2%以上,杀虫效果达83.3%以上;药后14d,其保叶效果及杀虫效果均达76%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发育安全。
关键词甜核·苏云菌;稻纵卷叶螟;田间防效甜核·苏云菌是由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PV,1×107PIB/g)和苏云金杆菌(Bt,16 000IU/mg)复配而成的纯生物制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
2009年笔者开展了该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高淳县淳溪镇驼头村一农户田中,前茬作物为油菜,土壤质地为重壤土,肥力中等偏上。
水稻长势良好,面积1 500m2,2009年7月17日傍晚施药,水稻处于分蘖盛期,2代稻纵卷叶螟处于卵孵高峰期,发生程度为偏重。
1.2试验材料供试药剂: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杜邦公司,市售),20%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市售)。
试验作物品种:扬粳4038。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450g/hm2(A)、600g/hm2(B)、750g/hm2(C);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D);20%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 1 500 g/hm2(E)和空白对照(CK)。
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
各处理统一按450kg/hm2对水,用药1次。
采用WSB-16型背负式喷雾器作常规喷细雾,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试验期间不使用其他药剂。
稻纵卷叶螟用什么药防治,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稻纵卷叶螟用什么药防治,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稻纵卷叶螟可用甲维盐、杀虫双、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杀螟松、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茚虫威、酰胺类杀虫剂来防治。
可以使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有机硅等混合后喷洒防治,喷洒后见效快,持效时间较长。
还可以亩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50-75克,兑水35-6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明显。
一、稻纵卷叶螟用什么药防治1、稻纵卷叶螟可以用甲维盐、杀虫双、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杀螟松、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茚虫威、酰胺类杀虫剂防治。
2、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克,兑水35-50公斤喷雾,或兑水5-7.5公斤弥雾。
用药适期掌握在一二龄幼虫高峰期。
3、亩用甲胺磷乳剂25-50克,兑水35-50公斤喷雾。
对高龄幼虫效果也很好,还能兼治黑尾叶蝉。
安全间隔期早稻20天,晚稻40天。
4、亩用50%杀螟松乳剂60-75克,兑水35公斤喷雾,或兑水7.5公斤弥雾。
用药安全间隔期不少于14天。
5、亩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50-75克,兑水35-60公斤喷雾,或兑水5公斤弥雾。
6、可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有机硅混合后喷洒防治,喷洒后见效快,持效时间较长。
二、稻纵卷叶螟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1、对于稻纵卷叶螟,于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防治效果好。
7月上中旬稻纵卷叶螟初次迁入,7月下旬出现成虫高峰,到8月中旬时出现严重卷叶现象。
2、施药时留浅水层,稻纵卷叶螟是食叶性害虫,稻叶上附着的药液越多,防治效果越好,尤其是施用触杀性药剂,喷雾时要均匀、全面。
根据稻纵卷叶螟有转株危害的习性,应在早上10点前、下午5点后施药,若施药后4小时内下雨,需进行补施。
3、生物防治为通过采取放养赤眼蜂等稻纵卷叶螟在自然界的天敌,控制田间虫害种群,达到防治目的。
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持效期多少天

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持效期多少天回答使用方法: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3-5kg的细沙混合,撒到作物的心叶内,防治玉米螟;每亩地使用100-15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
注意事项: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不能在养殖蚕的场所附近使用。
一、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1)每亩地使用50g的100亿孢子/g的苏云金杆菌菌粉兑水稀释2000倍,或者是每亩地使用100-200g的苏云金杆菌乳剂与3.5-5kg 的细沙混合,撒入草坪,防治草坪害虫。
(2)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3-5kg的细沙混合,撒到作物的心叶内,防治玉米螟。
(3)每亩地使用100-15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烟草、烟青虫。
(4)每亩地使用10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70kg 稀释喷雾,防治棉花、棉铃虫、造桥虫、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
(5)每亩地使用150-5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稀释喷雾,防治松毛虫、食心虫、尺蠖、茶树茶毛虫、茶尺蠖。
(6)幼虫孵化盛期,每亩地使用200-300g的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者是200-300ml的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兑水30-45kg喷雾,防治大豆天蛾、甘薯天蛾。
(7)在枣尺蠖3龄前,使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或者是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100倍液喷雾,防治枣尺蠖。
2、使用注意事项(1)苏云金杆菌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并且与部分杀虫剂(如虫螨杀星)混合使用时,杀虫剂的使用浓度不能过高。
(2)苏云金杆菌在高温时(20℃以上)使用,防治效果较好,一般在7-9月份使用。
(3)苏云金杆菌对于家蚕、蓖麻蚕有剧毒,不能在养殖蚕的场所附近使用,如果菌粉沾上了桑叶,需要使用0.2%漂白粉杀菌,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喂食给蚕。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16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摘要:试验结果表明,16 000 iu/mg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有较好的防效,750、1 500、2 250 g/hm2 3个处理浓度药后12 d的防效分别为83.73%、87.73%、93.50%,可用于绿色及有机农业的生产。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卷苞取食水稻叶片,形成白叶,影响其光合作用,造成水稻减产。
近年来,由于生产上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致使该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单位面积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不断提高,导致稻谷和水土中农药残留超标,给粮食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1,2]。
因此,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对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微生物,用其开发的微生物杀虫剂应用广泛、绿色环保,对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效,全世界年产值已突破1亿美元[3,4]。
因其生产成本比化学农药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XX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培养基的优化及发酵工艺的改进,研制出了高含量、低成本的苏云金杆菌环保剂型——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并委托华中农业大学将该产品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旨在为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由XX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提供;对照药剂为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由XX康欣农用药业XX生产。
苏云金杆菌WP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苏云金杆菌WP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一、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水稻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幼虫主要危害水稻叶片,导致叶片卷曲、叶缘被咬,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针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化学农药喷洒来进行防治,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并且残留在农产品上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对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苏云金杆菌WP、稻纵卷叶螟,试验用品为农药喷雾器、量筒、药液混合器等。
2.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水稻生长集中的耕地作为试验地点,确保试验的可行性和真实性。
本次试验设置对照组和苏云金杆菌WP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按照苏云金杆菌WP的使用说明,制备药液并喷施于试验地点。
设置对照组用清水进行喷洒。
在喷洒后的1、3、5、7天分别采集田间样品,观测稻纵卷叶螟的活死情况,记录并统计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田间药效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苏云金杆菌WP处理组中,稻纵卷叶螟的垂直数量明显减少,且活动力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中,稻纵卷叶螟的数量并未有明显减少。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苏云金杆菌WP处理组在喷洒后的第5天,稻纵卷叶螟的数量同对照组相比减少了50%以上,差异明显。
通过对比分析苏云金杆菌WP的防治效果,得出结论:苏云金杆菌WP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且防治效果显著。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田间药效试验,证实了苏云金杆菌WP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苏云金杆菌WP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而且对水稻生长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没有任何危害,是一种安全环保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信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苏云金杆菌WP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质量的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包括对苏云金杆菌WP的使用方法、用量和频次等进行优化,并针对不同地区和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提高其防治效果和稳定性。
苏云金杆菌WP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苏云金杆菌WP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稻纵卷叶螟(Marasmia exigua Meyrick)是水稻重要的害虫之一,常常给水稻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探讨苏云金杆菌WP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作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方法试验选用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
试验区域面积为2.5亩,每亩种植10行,每行株距为20cm,株行距为33.3cm,总共种植10000株水稻。
试验方案包括以下6个处理:对照组(不施药)、苏云金杆菌WP400倍液处理、苏云金杆菌WP800倍液处理、苏云金杆菌WP1200倍液处理、苏云金杆菌WP1600倍液处理、苏云金杆菌WP2000倍液处理。
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用药量为1500倍液。
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苏云金杆菌WP对稻纵卷叶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处理组中,苏云金杆菌WP800倍液处理和苏云金杆菌WP1200倍液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好,其害虫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2.5%,相比于对照组(害虫发生率为33.3%)显著降低。
处理组中,苏云金杆菌WP400倍液处理和苏云金杆菌WP1600倍液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较差,害虫发生率分别为23.3%和20.0%。
苏云金杆菌WP2000倍液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稍差,害虫发生率为16.7%。
处理组中,害虫持续时间 longest_index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苏云金杆菌WP800倍液处理和苏云金杆菌WP1200倍液处理对害虫持续时间的降低效果最好,分别为16和18天。
结论综上所述,苏云金杆菌WP对稻纵卷叶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苏云金杆菌WP800倍液处理和苏云金杆菌WP12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能有效地降低害虫发生率和害虫持续时间,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因此,可以将苏云金杆菌WP作为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治药剂应用于水稻生产中。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试 验 在 通 城 县 阔 田农 科 所 进 行 , 平畈稻 田 , 排灌 方便 , 历 年 稻 纵 卷 叶 螟 为 害 较 重 .所 有 试 验 小 区 的 栽 培 条 件 均 一 致 . 前 茬 作 物 为 早 稻
1 . 3 试 验 药 剂 2 %甲氨 基 阿维 菌 素 苯 甲 酸 盐 ・ 4 0 0 0 I U / 微 升 苏 云 金 杆 菌
对照 区药 后卷叶率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对 稻 纵 卷 叶 螟 的 防治 效 果 武 汉 楚 强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生 产 的 2 %・ 甲 氨 基 阿 维 菌 素苯甲酸盐 . 4 0 0 0 I U / 微 升 苏 云 金 杆 菌 悬 浮剂 对 稻 纵 卷 叶螟
1 8 . 6 mm、 1 . 6 m m、 3 . 9 mm.整个 试 验 期 间 未 出现 直 接 影 响 试
防 治 对 象 为 第 四 代 稻 纵 卷 叶 螟
供 试作 物 为 晚 稻 . 品种 为 荆 楚 优 1 4 8
1 . 2 环 境 条 件
验 结 果 的 恶 劣 气 象 因 素
每 6 6 7 n l 。 用 1 6 0 0 0I U / mg 苏 云 金 杆 菌 可湿 性 调查 总 叶数
× 。 。
防 治 效 果 ( % ) : 墨 垦 亘 堂 皇 二 堡 垦 垫 亘 堂 皇 1 0 0
对照药剂 :
1 . 8 . 1 调 查 时 间和 次 数 在 稻 纵 卷 叶螟 为 害 基 本 稳 定 后 f 药后
1 4 d ) 9月 4日进 行 药 效 调 查
1 . 8 _ 2 调 查 方 法 每小 区 5点 取 样 . 每 点 5丛 . 共调查 2 5丛 稻 株, 统计 总叶片数 、 卷叶数 , 计 算 卷 叶率 , 并 与 对 照 卷 叶 率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摘要:试验结果表明,16 000 iu/mg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有较好的防效,750、1 500、2 250 g/hm2 3个处理浓度药后12 d的防效分别为83.73%、87.73%、93.50%,可用于绿色及有机农业的生产。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卷苞取食水稻叶片,形成白叶,影响其光合作用,造成水稻减产。
近年来,由于生产上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致使该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单位面积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不断提高,导致稻谷和水土中农药残留超标,给粮食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1,2]。
因此,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对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微生物,用其开发的微生物杀虫剂应用广泛、绿色环保,对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效,全世界年产值已突破1亿美元[3,4]。
因其生产成本比化学农药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培养基的优化及发酵工艺的改进,研制出了高含量、低成本的苏云金杆菌环保剂型——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并委托华中农业大学将该
产品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旨在为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提供;对照药剂为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由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卵孵至低龄幼虫。
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地点为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范关村,该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
施药时间为2011年9月10日上午,施药1次。
1.3 试验设计和安排
试验设5个处理:①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750 g/hm2;
②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500 g/hm2;③16 000 iu/mg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 250 g/hm2;④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⑤空白对照(ck)。
重复4次,每个小区面积为30 m2,随机排列。
采用matabi super green-16喷雾器喷雾。
首先用清水喷施对照小区,再用药剂喷施试验小区,并按低剂量小区、中间剂量小区和高剂量小区依次喷施,然后喷施对照药剂小区,喷施时尽量将药剂喷在水稻基部。
待药后12 d清水对照小区的危害症状稳定后调查各处理的防效。
1.4 调查方法
药前调查卷叶基数,每小区采取随机5点取样法,每点查5丛,每小区共查25丛水稻,调查叶片时只调查有效分蘖株的上3片叶,同时记录卷叶数,统计卷叶率。
药后从第七天开始,坚持每2 d观察1次,待空白对照区的卷叶症状稳定后,即调查防治效果,调查时的取样方法和数量同药前基数调查。
除调查各小区内的卷叶总数外,同时随机选取各小区内的卷叶30片,查其卷叶内的虫数,计算有虫率。
按下式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卷叶率-处理区卷叶率)/空白对照区卷叶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1),750、1 500、2 250 g/hm2 3个处理浓度药后的防效分别为83.73%、87.73%、93.50%。
经观察,试验药剂所用的3个处理浓度与空白对照区相比,未发现对作物产生药害和其他的不良影响。
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所用3个处理浓度以高浓度(2 250 g/hm2)的防效最好,与其他处理的防效差异性均显著(表2)。
3 讨论
1)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卵孵至低龄幼
虫期防效较好,且对作物无负面影响,安全性高,不失为我国绿色及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一个理想药剂,具有较大的生产实际意义。
根据本试验结果,对稻纵卷叶螟防治的推荐制剂用药量为1 500~2 250 g/hm2。
2)高含量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是由发酵液直接浓缩而成,且粒径95%以上在0.1~5.0 μm之间,远低于可湿性粉剂的粒径(一般为40 μm),所以相对于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的悬浮率高、活性比表面大,药效好;另外由于苏云金杆菌悬浮剂以发酵液为分散介质,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增强作物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升作物品质。
3)悬浮剂属于农药环保剂型,使用时无粉尘飞扬,在水中容易分散均匀,悬浮性好,不易堵喷头,喷雾时可均匀粘附在作物叶面,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在缺水的地方,可不对水稀释或少对水稀释,直接用于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提高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夕林.水稻主要害虫灾变特点及其可持续性治理对策[j]. 世界农药,2010,32(5):48-52.
[2] 韦桥现,廖世纯,黎柳锋,等.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8):913-915.
[3] 杨开杰. 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优化培养研究[j].科
技创新导报,2008(10):248-249.
[4] 喻子牛,柯云,刘子铎,等.微生物农药在病虫害可持续
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策略[a]//微生物农药及其产业化[c].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1-12.
[5] 刘步林.农药剂型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01-306.
(责任编辑王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