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2014551355)

合集下载

苏云金杆菌在温室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在温室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在温室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蔬菜在温室中种植。

然而,温室中蔬菜生长环境的特殊性质也为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导致害虫的繁殖和危害程度加剧。

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容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寻求一种新的、环保的、高效的防治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具有显著的杀虫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苏云金杆菌可用于温室蔬菜害虫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苏云金杆菌的特性、在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其推广与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苏云金杆菌的特性苏云金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表面及水中等环境中。

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致病性菌株。

苏云金杆菌具有以下特性:1. 高效的杀虫作用。

苏云金杆菌不仅能够抑制害虫的繁殖,还能够直接杀死害虫。

这是由于苏云金杆菌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能够直接对害虫产生毒性作用,如产生的蛋白酶可以破坏害虫的消化道,使其死亡。

2. 对环境友好。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作物产生残留。

3. 高度适应性。

苏云金杆菌能够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土壤环境中生长繁殖,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二、苏云金杆菌在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苏云金杆菌在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防治白粉虱。

白粉虱是温室蔬菜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对叶片的吸食会导致叶片变黄、萎蔫、凋谢等现象,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研究表明,苏云金杆菌能够有效地抑制白粉虱的繁殖和发展,减轻害虫对蔬菜的危害。

2. 防治蚜虫。

蚜虫是温室蔬菜中的另一种常见害虫,对蔬菜的生长和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苏云金杆菌能够通过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产生的蛋白酶能够破坏蚜虫的消化道,减轻害虫对蔬菜的危害。

苏云金杆菌很火,你知道它的起源和优缺点吗?路过必看

苏云金杆菌很火,你知道它的起源和优缺点吗?路过必看

苏云金杆菌很火,你知道它的起源和优缺点吗?路过必看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的芽孢杆菌。

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害虫取食后,在肠道碱性消化液作用下,菌体释放毒素,害虫中毒并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血液及神经中毒死亡。

因此该杆菌可做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

起源:说起苏云金杆菌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日本。

蚕农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大量家蚕无故死亡,很是费解。

在养殖过程中没有改变养殖方法,也没有存在保存不当而变质的桑叶。

后来,这一现象被一个叫Ishiwata的生物学家注意到,家蚕死亡后尸体发黑软化,死亡比较突然。

后来研究发现了一种杆状细菌,命名为猝倒芽孢杆菌,后来公称为苏云金杆菌猝倒亚种。

后来,德国人贝奈尔从一个面粉厂寄送的感染地中海粉螟中分离出一种杆菌,具有很强的杀虫能力。

后以德国苏云金省作物细菌名称。

优点: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一种包括许多变种的产晶体芽孢杆菌,可做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

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细胞壁破裂、血液败坏和神经中毒而死亡,而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该药作用缓慢,害虫取食后2天左右才能见效,持效期约1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对鱼类、蜜蜂安全,但对家蚕高毒。

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又称δ-内毒素,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昆虫,以及动植物线虫、蜱螨等节肢动物都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而对非目标生物安全因此,Bt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目前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已达100多种,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因而倍受人们关注。

苏云金杆菌注意事项,可以配什么农药

苏云金杆菌注意事项,可以配什么农药

苏云金杆菌注意事项,可以配什么农药回答使用时,最好是在温度比较高时使用,防治效果较好;苏云金杆菌对于家蚕有剧毒,使用时需要避开养蚕场,对于沾上菌粉的桑叶,使用0.2%漂白粉杀菌,洗净、晾干后再喂用;苏云金杆菌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

一、苏云金杆菌的使用注意事项1、苏云金杆菌比较适合在温度较高时使用(20℃以上),所以使用时间最好是选择在高温季节(7-9月份)。

2、使用苏云金杆菌的时间比使用化学农药的时间提前2-3天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化学农药浓度过大影响到苏云金杆菌的活性。

3、对蜜蜂的毒性较低,但是对家蚕和蓖麻蚕有剧毒,避免在养蚕场附近使用。

如果在喂食的桑叶上沾上了菌粉,使用0.2%漂白粉杀菌,然后将桑叶洗净、晾干后再喂用。

4、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细菌,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

5、苏云金杆菌对于大螟的防治效果较差。

二、苏云金杆菌可以配什么农药1、苏云金杆菌可以与绿植、敌百虫、氯氰菊酯、虫螨杀星、蚍虫啉等杀虫剂混合复配使用,能够增强害虫防治效果(上述药物与苏云金杆菌混合时,使用浓度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影响到苏云金杆菌的活性)。

2、防治具有抗药性的二化螟时,每亩地使用50g苏云金杆菌+75ml阿维菌素,或者是25g苏云金杆菌+100ml阿维菌素。

3、在棉铃虫5龄期时,使用23mg/L敌百虫+57mg/L苏云金杆菌,或者是90mg/L敌百虫+225mg/L苏云金杆菌。

4、防治小菜蛾,使用10^12/L的苏云金杆菌与绿植5000倍液/氯氰菊酯5000倍液按照1:1的比例混合;或使用10^12/L的苏云金杆菌与虫螨杀星5000倍液/蚍虫啉5000倍液按照3:1的比例混合;或使用10^12/L的苏云金杆菌与敌百虫4000倍液按照3:2的比例混合。

5、防治棉铃虫,使用1000万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每亩地使用200-400ml兑水稀释喷雾。

6、防治甜菜夜蛾,使用1000万PIB/ml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每亩地使用75-100ml兑水稀释喷雾。

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

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

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 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 对人畜安全, 不伤害控制害虫群体的天敌, 不污染环境, 是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适合农作物虫害的综合防治。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

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而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该药作用缓慢,害虫取食后2天左右才能见效,持效期约1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由于苏云金杆菌制剂的杀虫活性物质是一种毒性晶体蛋白与活菌的混合物, 其防效易受强光、温度和雨水的影响。

最适宜使用苏云金杆菌的温度是24~32℃, 不适宜温度为13~17℃, 雨水主要影响施药的残效期。

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一定要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施药于害虫危害部位。

对鱼类、蜜蜂安全,但对家蚕高毒。

苏云金杆菌一般对暴食叶片的鳞翅目害虫防效好, 对结苞、卷叶、钻蛀性害虫防治技术性强。

如: 2 代棉铃虫发育世代较整齐, 前代成虫产卵主要在棉株嫩尖上, 且初孵幼虫有食卵壳的习性, 防治2代棉铃虫, 主要喷在棉株顶部嫩叶正反面, 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幼虫两龄前结苞较松, 傍晚转苞危害, 防治它应在其幼虫2 龄前, 傍晚施药。

玉米螟幼虫在玉米心叶末期, 有群聚喇叭口内危害习性,只要用苏云金杆菌对着喇叭口喷雾或拌毒土撒施入喇叭口内即可。

小菜蛾( 吊丝虫) 幼虫2 龄前, 喜在十字花科作物叶背群聚食叶肉, 这是防治的最适期。

豆荚螟, 本着治花不治荚的原则, 在日出前重点喷在蕾、花、嫩荚和落地花上。

第2 代茶毛虫的初孵幼虫,有群聚叶背取食叶肉习性, 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应掌握这一时机。

苏云金杆菌漫谈

苏云金杆菌漫谈

苏云金杆菌漫谈近年来随着生物农药的大热,微生物杀虫剂作为热门话题反复被提及。

而苏云金杆菌的销量占据整个生物杀虫剂中占95%,是微生物杀虫剂中绝对的'王者’。

但也由于其为生物,需要保证菌株存活才能保证杀虫效率,故其相对应制剂和复配剂型的研发大大受限。

何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对人、畜及害虫天敌极少或完全没有毒害作用,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在农业、林业、卫生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状、能形成内生芽孢的土壤细菌,其营养体细胞具有周生鞭毛或无鞭毛。

鞭毛是细菌的一种运动器官,因此,具有鞭毛的菌株能运动,而不具鞭毛的菌株不能运动,在形成芽孢的同时,在细胞的另一端形成不同形态、具蛋白性质的伴孢晶体,它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

苏云金芽孢杆菌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界,细菌纲,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一种,在《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中被列为第二类第十八群。

苏云金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热带雨林到北极冻土带,从土壤、昆虫尸体、植物体表面、贮藏物或仓库灰尘、污水等基质上均可分离到该菌,而土壤为微生物的大本营,是其分布最为丰富的生境。

据估计,目前世界上约有60,000余个苏云金芽孢杆菌分离物。

发现早在1901年,一个叫做石渡的日本细菌学家就在患病的家蚕幼虫上得到了一种杆状芽孢菌,并在1905年发表的另一报告中称之为“碎倒芽孢杆菌”。

后来在1911年的德国,一个叫苏云金的小城镇上,一种叫地中海粉螟的仓储害虫危害频繁, 仓库里成虫飞舞, 面粉中幼虫大快朵颐。

直到一只离奇死亡的粉螟幼虫引起了生物学家贝尔内(Berliner)的注意,随后他从这些患病的地中海粉螟幼虫体内分离到另一株类似的细菌之后,1915年才正式将此昆虫病原细菌命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1938年,第一个苏云金芽孢杆菌商品制剂Sporeine在法国问世,并在地中海粉螟的防治中得到了应用。

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持效期多少天

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持效期多少天

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持效期多少天回答使用方法: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3-5kg的细沙混合,撒到作物的心叶内,防治玉米螟;每亩地使用100-15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

注意事项: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不能在养殖蚕的场所附近使用。

一、苏云金杆菌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1)每亩地使用50g的100亿孢子/g的苏云金杆菌菌粉兑水稀释2000倍,或者是每亩地使用100-200g的苏云金杆菌乳剂与3.5-5kg 的细沙混合,撒入草坪,防治草坪害虫。

(2)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3-5kg的细沙混合,撒到作物的心叶内,防治玉米螟。

(3)每亩地使用100-15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烟草、烟青虫。

(4)每亩地使用100-2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70kg 稀释喷雾,防治棉花、棉铃虫、造桥虫、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

(5)每亩地使用150-500g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稀释喷雾,防治松毛虫、食心虫、尺蠖、茶树茶毛虫、茶尺蠖。

(6)幼虫孵化盛期,每亩地使用200-300g的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者是200-300ml的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兑水30-45kg喷雾,防治大豆天蛾、甘薯天蛾。

(7)在枣尺蠖3龄前,使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或者是2000IU/m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100倍液喷雾,防治枣尺蠖。

2、使用注意事项(1)苏云金杆菌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并且与部分杀虫剂(如虫螨杀星)混合使用时,杀虫剂的使用浓度不能过高。

(2)苏云金杆菌在高温时(20℃以上)使用,防治效果较好,一般在7-9月份使用。

(3)苏云金杆菌对于家蚕、蓖麻蚕有剧毒,不能在养殖蚕的场所附近使用,如果菌粉沾上了桑叶,需要使用0.2%漂白粉杀菌,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喂食给蚕。

科普:苏云金杆菌

科普:苏云金杆菌

科普: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
即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被发现已有100 年的历史,其在害虫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最深入、开发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的防虫原理是其菌株可产生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两类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害虫均因饥饿、血液败坏和神经中毒而死。

应用领域
苏云金杆菌适用对象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烟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甘薯、棉花、茶树、苹果、梨、桃、枣、柑橘、香蕉、芒果、荔枝等多种农作物及森林、草原。

苏云金杆菌杀虫谱较广泛,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幼虫,如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松毛虫、茶毛虫、茶尺蠖、玉米粘虫、豆荚螟、银纹夜蛾等多种害虫幼虫,部分亚种或菌株对根结线虫、蚊幼虫、韭蛆、甲虫等害虫也有一定防治作用。

注意事项
1.苏云金杆菌在气温较高时(20℃以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在7~9月份应用效果最好;施药适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宜。

2.对稻纵卷叶螟、玉米螟、造桥虫、松毛虫和茶毛虫等都有效,但对大螟等效果较差。

3.对蜜蜂低毒,但对家蚕和蓖麻蚕有剧毒,应严格控制,不可在养蚕的地区使用。

若桑叶沾上菌粉时,要用0.2%漂白粉杀菌,洗净、晾干后再喂用。

4.不可与杀菌剂混用。

5.宜密封、遮光,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并且要防鼠咬。

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在微生物王国中,有一大批灭虫勇士。

千百年来,它们悄悄地帮助人类杀灭害虫,保护庄稼。

然而,它们的功绩直到近百年来才被人们发现。

1911年,德国人贝尔奈在苏云金这个地方的一家面粉厂里,发现有一种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细菌,有很强的杀虫力。

于是,人们称这种细菌为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长得像根棍棒,矮矮胖胖,身高不到5‰毫米。

当它长到一定阶段,身体一端会形成一个卵圆形的芽孢,用来繁殖后代;另一端便产生一个菱形或近似正方形的结晶体,因为它与芽孢相伴而生,我们叫它伴孢晶体,有很强的毒性。

当害虫咬嚼庄稼时,同时把苏云金杆菌吃进肚去,这就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一样,在害虫的肚子里大显威风。

它的伴孢晶体含有的 内毒素可以破坏害虫的消化道,引起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呕吐、腹泻;而芽孢能通过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液,在血液中大量繁殖而造成败血症,最终使害虫一命呜呼。

苏云金杆菌的发现,为人们利用微生物消灭植物病虫害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现在,人们已经用发酵罐大规模地生产苏云金杆菌,经过过滤、干燥等过程制成粉剂或可湿剂、液剂,喷洒到庄稼上,对棉铃虫、菜青虫、毒蛾、松毛虫,以及玉米螟、高粱螟、三化螟等100多种害虫有不同的致病和毒杀作用。

杀虫微生物中研究最多,用量最大的是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用于害虫的防治,它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的微生物杀虫剂功能。

苏云金杆菌菌株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形成芽胞,在芽胞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芽胞及一个或多个较大的蛋白质性质的晶体内含体。

这种蛋白质性质的晶体被敏感昆虫摄食后会导致昆虫死亡,蛋白质晶体含有不具活性的原毒素分子——δ-内毒素,当昆虫幼虫吞食了这种内毒素,晶体就会被幼虫的碱性肠液溶解,随后被肠道蛋白酶降解,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毒素,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菌株在营养体生长旺盛期,某些菌株还会产生一些其它的外毒素,如α-外毒素、β-外毒素、γ-外毒素,等等。

除上述毒素外,近年来从该菌株或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了多种辅助蛋白,如P19、P20、P21蛋白以及多种营养期杀虫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名:苏云金杆菌(无添加任何化学杀虫成分)
有效含量:16000iu/mg
剂型:可湿性粉剂
净含量:100克
一、作用方式及特点
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胞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英文名称: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即苏云金杆菌的简称。

苏云金杆菌(Bt菌)杀虫剂是利用苏云金杆菌杀虫菌经发酵培养生产的一种微生物制剂。

Bt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有二种,即晶体和孢子.晶体又叫原毒素,它是一种蛋白质。

当害虫蚕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在害虫的肠内碱性环境中,伴孢晶体溶解,释放出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的毒素—毒性肽。

这种毒素使幼虫的中肠麻痹,肠道内碱性内含物漏入血腔,孢子和菌体通过被破坏的肠壁进入体腔。

使其呈现中毒症状,食欲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退缓,身体萎缩或卷曲。

一般对作物不再造成危害,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肠壁破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同时芽孢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加速了害虫的死亡。

死亡幼虫身体瘫软,呈黑色。

所以,害虫只有把Bt细菌吃到肚子里,再经过一个发病过程,才能死掉,大约48小时方能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不象化学农药作用那么快,但染病后的害虫,上吐下泻,不吃不动,不再危害作物。

毒性:对人、畜低毒,大鼠口服急性LD50 852.7-856.7毫克/公斤,对家禽、鸟类、鱼、畜等低毒,对害虫天敌无伤害。

中毒症状: 吞服了制剂可能引起胃肠炎。

中毒急救:溅到皮肤或眼内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后就医。

吸入,应将病人移到通风处,就医。

误服,立即催吐,并送医院对症治疗。

二、杀虫原理
苏云金杆菌长得像根棍棒,矮矮胖胖,身高不到5‰毫米。

当它长到一定阶段,身体一端会形成一个卵圆形的芽孢,用来繁殖后代;另一端便产生一个菱形或近似正方形的结晶体,因为它与芽孢相伴而生,我们叫它伴孢晶体,有很强的毒性。

昆虫取食后,晶体蛋白在昆虫碱性肠道内溶解,经过中肠蛋白酶的酶解作用,将前毒素降解为活性蛋白。

活性蛋白插入昆虫中肠细胞膜,形成跨膜离子通道或孔,破坏钾离子平衡,最终使昆虫中毒,麻痹而死。

三、防治对象
Bt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100多种害虫和动植物线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

国内外应用统计,Bt对64种森林害虫,34种果树害虫,12种茶树害虫都显示高毒力。

最常用具特效的防治对象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棉铃虫、棉小造桥虫、茶毛虫、茶尺蠖、松毛虫、天幕毛虫、毒蛾、刺蛾等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有杀卵作用。

此外对大豆拌种防治地下线虫也有特效。

四、使用方法
1.一包100克可兑水100斤
2.可放农用喷雾器里(一喷雾30斤水),也可放园艺喷雾(800ml约可配18桶/1500ml
可配10桶。

记得喷撒之前先过滤沉淀物哦,以免塞住喷壶嘴)
3.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制剂可用于喷雾、喷粉、灌心、制成颗粒剂或毒饵等,也可进行
大面积飞机喷洒,也可与低剂量的化学杀虫剂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草坪害虫的防
治用100亿孢子/g的菌粉750g/hm2对水稀释2000倍喷洒,或用乳剂1500~
3000g/hm2与52.5~75kg的细沙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剂撒人草坪草根部,防治危
害根部的害虫。

也可将苏云金杆菌致死的发黑变烂的虫体收集起来,用纱布袋包好,在水中揉搓,每50g虫尸洗液加水50~l00kg 喷雾(病毒重复利用!)。

(2)防治蔬
菜害虫: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每亩用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对水50~70
公斤喷雾。

4.防治玉米螟:每亩用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拌细沙土3~5公斤,拌匀撒于心叶
内。

5.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100-15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
棉花棉铃虫、造桥虫100-200克/亩
果树林木松毛虫、食心虫、尺蠖150-200克/亩
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100-200克/亩
烟草烟青虫100-150克/亩
茶茶毛虫、茶尺蠖150-200克/亩
6.死虫再利用:将被本药毒死发黑变烂的虫体,在水中揉搓,每50克虫尸洗液加水
50~100公斤喷雾,对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五、注意事项
1.施用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d,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使用Bt需在
气温18℃以上,宜傍晚施药,可发挥其杀虫最佳效果。

30℃以上施药效果最好;
2.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3.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应保存在低于25℃的干燥阴凉仓库中,防止曝晒和潮湿,
以免变质
4.本品对蜜蜂、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
和桑园附近禁用;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
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5.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如乐果、甲基内吸磷、稻丰散、伏
杀硫磷、杀虫畏)及碱性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

6.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

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


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

7.随配随用.从稀释到使用,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使用间隔10—15天。

8.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