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全国通用)专题组合(十九)含解析

合集下载

《点亮高考》考点19 诗歌的形象(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

《点亮高考》考点19  诗歌的形象(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

考点19 诗歌的形象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访中洲[宋]姚镛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一)[唐]李商隐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1.(经典题,4分)第一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

2.(经典题,5分)两首诗中“被访者”均未出现,但诗人都巧妙地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3题。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辛弃疾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3.(2020云南昆明三模,6分)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本词中的词人形象有何不同?结合本词内容,试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北陂杏花①[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杏花[唐]罗隐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1.(2023改编,4分)结合前两句简析《北陂杏花》中“杏花”的形象特点。

2.(2023改编,5分)两首诗均写杏花,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3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3.(2018全国II,6分)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第1题。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①黄庭坚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②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③群羊置莫问,叔度④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⑤寒挂屋山头。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字音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字音

订(dìnɡ)正
烙(lào)印 扣人心弦(xián)
令人咋舌: zé
(12年浙江卷)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昵(nì)称 衣钵(bō)
质(zhǐ)量 因噎(yē)废食
D
B、 刍(chú)议 熟稔(rěn)
露(lù)脸
瘙(sào)痒难忍
C、 奇葩(pā)
笑靥(yǎn)
当(dàng)真 物阜(fù)民丰
读一读
天气暖和,小和在家和泥 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 从不和稀泥,也不随声附和别 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 “我和了。”
读一读
天气暖和(huo),小 和(hé)在家和(huó)泥 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 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 不随声附和(hè),更不会 在麻将桌上高喊: “我和(hú) 了。”
造成误读的原因有下面几点:
1.习惯误读 2.形近误读 3.多音字误读 4.形声字误读
下载 哈达 芝麻糊 赝品 抚膺 自怨自艾 方兴未艾 暴殄天物 羽扇纶巾
快速读出下列词语
荚果 jiá guǒ 莴苣 wō jù 缣帛 jiān bó 箜篌 kōng hóu 荩草 jìn cǎo 恇怯 kuāng qiè 锟铻 kūn wú 葱茏 cōng lóng
13. 湖北副省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悟,就不致于丢 官弃职、气得不省人事了。 14. 这首诗写得太拗口了,但他执拗不改,气得我 把笔杆都拗断了。 15. 为了躲避追捕,他隐姓埋名,在这臭气熏天的 地方无声无臭的生活了好几年。 16. 他这个人宽宏大度,一向度德量力,从不以己 度人。 17. 他那像哄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堂大笑,大 家听了一哄而散。 18. 他每次出差差不多都要出点差错。。
血气方刚(xuè)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答案及详解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答案及详解
此项正确。故知此项分析正确。
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
【答案】 :
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 5. 【解析】:此题考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 ( 1)希翼与期待。虽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还是闭起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鉴赏小说中 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 双眼默祷着,他希望睁开眼看到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 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这过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 地球。( 2)失望与悲伤。当小姑娘说出人类已经不存 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进行分析得出。比如,“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 在时,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3)激动与兴奋。当先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 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 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类和文明时,看到了 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 双眼默祷着”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迹,一切都熔化了, 希望。 溃; 文明已成过眼烟云”等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心理特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 征。
法是正确的,在文章中有体现,但“相应的动态发展 D 项表述是针对全文的,表述正确。 过程”则无明显依据。
X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同 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段,该段中“并能够使不同 D 项的干扰性较强,相关内容在文本第四段,“并能够使 A. 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 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体被某 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 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 只允许一种 ……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 B. 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 纳力、发展潜力”的说法可印证此项表述的正确。正确不 衰落”,可见,城市的盛衰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 当选。 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和谐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所以此项说法也是正确。 只有 A项说法在文本中找不到根据。 C. 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 同B项相关的内容在第三段,原文中“正在兴起的城市,其 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已 经发展起来的城市,注重稳定功能”,对应该项表述中 D. 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 “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说法,可见此项表述是正确的。 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字音解析PPT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字音解析PPT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2016年浙江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āo) 恫吓(dòng) 脐带血
(jì) 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 衣钵(bō) 挑大梁(tiǎo)
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 卤味(lǔ) 处女座
(chǔ) 寅吃卯粮(yín) D. 笃定(dǔ) 痤疮(cuó) 病恹恹(yāng)
D
考情分析
二、命题规律: 综观近几年高考语音题,呈现出 这样的命题规律:
1、题型较稳定; 2、基本回避了方言; 3、基本以考查多音字、形声字为主; 4、习惯性误读、成语的地位突出。
同音字
多音字 形声字读声旁音
C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奇数 通缉 豆萁 放荡不羁 掎角之势

词性推断法
泊 pō——名词,梁山泊 bó——动词,停泊、漂泊、泊位;
形容词,淡泊 曲
qū——形容词或动词,弯曲、曲折、是非曲直、 曲突徙薪等 qǔ——名词,歌曲、戏曲、曲调、曲高和寡
词性推断法

词性推断法
形容词 sǎn 散文 动词 sàn 散步
散漫 散会
散射 散装 散落 散心 散布

名词 guān 动词 guàn
夹(jiā)克衫
钻(zuān)木取火 包扎(zhā)
言之凿凿(záo)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孱(càn)弱
牌坊(fāng)
干(gàn)细胞 铩(shā)羽而归
D.吟哦(é)
皲(jūn)裂
胳(gā)肢窝 蜚(fēi)声中外
A、擎天柱:qíng B、包扎:zā C、孱弱:chán
(15年浙江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语文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语文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2018届高考语文-品味语言,鉴赏手法-专题练习(含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品味语言,鉴赏手法-专题练习(含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品味语言,鉴赏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雪夜感旧①陆游江月亭②前桦烛③香,龙门阁④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⑤,小市孤城宿两当⑥。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山阴。

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

③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

④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

⑤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

⑥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

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

③秦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2018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温习组合训练19Word版含答案

2018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温习组合训练19Word版含答案

小题组合训练19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历时:20分钟)1.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在琢磨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和遨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

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的根蔓.(wàn)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宛假设蛇虬.(qiú)的根茎不断延伸。

B.从建康村再往前走几千米,即是骆驼城了。

它孤零零地矗.(chù)立在荒漠当中,落寞而沧桑,暴风咆哮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当中。

眼下,晚风咆哮,帐篷摇曳.(yè),四野看不到一个行人。

C.行人安详自假设地在马路中间行走,车就不敢开快。

自行车紧按着铃,也白搭,人们置假设罔闻。

只是,切莫以为那个地址都是些俚.(lí)俗的生活,在那些低檐窄户的后头,僻静的弄.(lòng)堂里,也蜇居着一些高雅的狷介的人一辈子。

D.流动的瀑布结冰后,一改旧日倾泻直下的风格,而是层层叠叠,“流动”似.(sì)的蔓延到了石壁周围,有的凝铸成玉琢的佛塔,有的变幻成冲天的利剑,有的绽放成水晶的莲花,令人砰然心动。

当气温渐降,冰河渐封,美好的冰瀑奇景便应.(yīng)运而生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沙漠滩以其简单的灰褐色顽固地撞击..着我的视线,举目所见处,是一片苍茫辽阔..的灰暗。

单调的色彩,令人无聊厌倦,昏昏欲睡。

【甲】亨导把我从迷蒙中震醒,把总想结合在一路的上下眼睑毫不客气地撑开;车窗外,偶然有漠风夹杂着沙尘奔驰而来,绝尘而去,卷起几片梭梭草的残枝在空中翻着跟头从眼前飘过。

合法一双眼睛被灰蒙蒙的色调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一汪绿色的泉水就如此不经意间突兀地出此刻我的眼前,如戴着黄色面具的少女,只露出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

我这双疲惫无神的眼睛,碰到这碧绿清澈的眼睛时,刹时敞亮了起来。

【乙】眼睛锁定目标,心无旁骛....,大步流星地走近,只想靠近沙漠大漠中那独特的泉,那让无数游人顶礼膜拜的泉上,那引无数摄影家魂牵梦萦的泉,那令无数文人雅士咏之记之的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组合(十九)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
....,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②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
....,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③我们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
涉及到群众的事,都要无所不为
....,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④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
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
....,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⑤据知情人爆料,男友是音乐人的吉克隽逸没有和《中国好声音》签约,
而是和男友另起炉灶
....。

⑥近年来看多了电视上、舞台上一些“腕儿”们的假唱,以及出乖露丑
....的表演,我对国内某些所谓的专业团体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欣赏,直至尊重。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⑥
解析①光风霁月: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

②对象用错,“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用于“人”,不能用于“建筑物”。

③褒贬失当。

“无所不为”是贬义词。

④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仅指悔恨。

本句语境感叹怀才不遇,是心怀幽怨,而不是悔恨,望文生义。

⑤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⑥出乖露丑:指在人前出丑。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艺创作有很多框框需要打破,这有赖于管理部门与创作者积极互动,各自承担一点相应的政策或市场风险,共同营造文艺创作的新活力。

B.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整个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
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论坛围绕“塑造区域绿色增长极”为主题,来自九大国家级新区的代表,就探索绿色发展与创新之道、未来趋势与机遇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搭配不当,“营造”与“活力”不搭配;B项,成分残缺,缺“形成”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风气”;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围绕……主题”或“以……为主题”。

答案 C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____①____生动活泼,
____②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____③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④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⑤____不写稿子,____⑥____应像一篇文章。

解析解答此题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语的搭配。

第①处不需要关联词;第②处、第③处和第④处之间构成转折关系;第⑤处和第⑥处构成假设关系。

答案 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

“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