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三3月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合肥二模)(扫描版)
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三3月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2013合肥二模)word版理综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4 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Al:27 Si:28 S:32 Fe:56 Br:80第I卷选择题(本卷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20分)1. 生物学实验需要使用某些试剂处理,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D.③④2. 生物学家把100个细胞中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细胞核,另一部分不含细胞核。
再将这两部分细胞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其实验结果如下图。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 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B. 从培养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C. 从培养第1天到第1O天,有核细胞每天都有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凋亡有关D. 从培养第4天到第1O天,有核细胞每天只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3. 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B. 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C. 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 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4. 在tRNA的反密码子中,通常含有一个被称为次黄嘌呤的碱基,它可以与mRNA中相应密码子对应位置上的碱基A或C或U配对。
2013高考语文合肥市高三模拟试卷

201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中毕业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追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起源的年代,中华文明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不是互相灭绝,而是互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元一体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完整性而没有被打破。
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
中华文明和域外异质文明的接触,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印度佛教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表现在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等等许多方面,而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便出现了禅宗,禅宗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
鸦片战争之后,在救亡的呼声中,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介绍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的方针,便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变化。
此后,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科学技术的层面到政治、人文层面的深化过程。
废科举、兴学校,留学、办报,种种新的事物迅速出现,形成一种新的时代潮流,促使中华文明继续前进。
然而,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周围的天然屏障,一方面保护着中华文明较少受到外族的入侵而能够独立地连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可惜当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实现了近代化的转变之后,中华文明急需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发展自己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却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故步自封,丧失了历史机遇,遂使中华文明逐渐被排斥到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之外,并处于落后的地位,甚至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合肥2013试题三模语文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工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
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
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
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
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
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关。
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2013-安徽-合肥-二模-语文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日期:2013年3月30日上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保守主义是在应对西方文化挑战的过程中,主张以传统主流文化的价值作为现代化中介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并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引进外来文明,来实现民族生命稳定与持续过程中的文明汇合的一种思潮。
而现代中国儒学式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华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中国现在不仅要增强“国力”,更要回归“国性”,因为“国性”才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根本标志。
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起到了制衡全球化所带来的价值世俗化的消极影响的作用。
世俗自由主义使中国人权意识觉醒,有其重要的意义。
但在西方,自由主义在20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俚俗化,鼓吹绝对放任与自由,抛弃了古典文明教化精神,也引发了从自由放任主义向“动物化”退化的严重文化危机。
当代中国人特别缺乏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不能不使人们反思自“五四”以来的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的消极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原有的士大夫与中产阶级的精致性。
新世纪之交,由于旧的文明价值被人为地铲除,在中国人的自由启蒙价值中,本来就缺少抵制低俗化的精神资源,而主要来自美国的外来思想,又缺少了对文明德性的关切。
2013年安徽合肥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
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
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
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
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
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关。
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
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中国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易》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
中国艺术家追求“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所以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说过,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中国艺术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
一些西方汉学家特别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这种考证和分析当然很有价值,但他们中间有的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抽走中国艺术的精神的层面、审美的层面,抽走宗白华所强调的虚灵化的层面。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扫描版)

合肥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9分)1.D2.B3.A二、(32分)4.C5.C6.D7.(10分)(1)(3分)他自己隐居在诗歌中,把赞歌当做自己的生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隐:隐居。
译为“沉溺”也可。
善:交好。
)(2)(3分)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把当做家宾客对待,供给他住处和食物。
(客:把……当做客人对待。
居:住处。
)(3)(4分)他看到纷纷攘攘八面前经过的世人,眼是都把他们看成什么东西呢?(纷纷籍籍:纷纷攘攘。
过:经过。
物:东西。
)8.(4分)(1)比喻(或象征),以流水喻时代更替,以白鸥哈心志之悠闲,使单纯的画面有了深邃的意蕴。
(2)对比,如“流水急”与“白鸥闲”鲜明对照,为暗喻世事、抒发感慨奠定了基础。
(3)对偶,如“六朝”对“终古”,“流水”对“白鸥”,“急”对“闲”,使语句整齐,节奏鲜明,表意更为凝练生动。
(答出2点即得4分)9.(5分)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落山,暮霭渐渐笼罩,他却浑然不知。
(2分)诗人借钓者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身守的生活和向往之情。
(2分)10.(5分)⑴虽九死一其犹未悔⑵揭竿为旗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⑷三峡星河影动摇⑸亦使后人而复哀人也⑹处江湖之远忧其君⑺会晚雕弓如满月⑻侵晓窥檐语三、(25分)11.(6分)庹其五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教师。
⑴淡泊随和,与世无争,喜欢喝茶,有清雅的生活情趣;⑵有学问,喜欢吟咏诗句,令人钦佩,值得尊敬;⑷书生气很浓,清高奇特,与众不同,说话有时让人难以理解;⑸有独到的眼光,有热心肠,乐于帮助穷困山村发展茶树种植业;(写出其中3点即可,每2分)12.(6分)突出茶铺的环境特点;(2分)引出庹其五种茶的议论;(2分)侧面烘托他对茶的深情,为下文帮助山村发展茶业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2分)13.(5分)(1)第一次表达了对茶的赞叹,以及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思想的书面表达,必出之以特定的文体;而文体,作为有意味的形式,会对思想的表达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经学的注疏、子学的论著和论体文,以及集部的论、辩、策、议等,这些文体集中承担了说理议论的功能。
它们渊源有别,体制各异,承载了思想表达的不同诉求。
一个思想家,在不同文体中所表达的思考,会有值得关注的差异:而同一个思想潮流中,不同的思想家,往往有不同的文体偏好。
由此折射其思考路径的分殊。
从大的范围来讲,各种文体在历史上的兴衰起落。
也常常与思想潮流的演变相伴随。
长期以来,思想史所关注的思想史料,都没有“文体个性”:而文体学的讨论,又往往忽视说理议论的思想表达文体。
中国思想史和文体传统的丰富内涵,也国此受到障蔽。
对古代思想表达的文体传统进行梳理,显然有其念义。
从更大的意义上讲,古人极为关注“文””道”关系,中国思想在“文”的丰富传统中展开,而“文”亦需结合思想的曲折,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
对思想与文体之关联的讨论,其实也是对“文道”关系的反思。
冯友兰先生曾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比较少正式的哲学著作。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哲学史资斜,大多是为别的目的而写的东西,或者是别人所记录的他们的言说,可以说是东鳞西爪。
”这也导致了中国古代思想表达文体的庞杂多样。
为了讨论的集中和深入,不妨以汉唐子学中论著和论体文这两类篇制规整、且在思想上发挥重要影响的文体为核心,展开观察。
汉唐子学论著在体制上渊源于《荀子》,在思想表达格局上,与荀于哲学的“连圣”特征有内在联系。
汉唐子学论体文与《荀子》亦有渊源关系,在中古时期受到佛教的影响。
成为高度理论思辨化的文体。
宋代理学兴起,汉唐子学论著和论体文趋于衰落,议论性解经文体流行。
这种新的思想表达文体格局,传达了鲜明的“拟圣”精神,与儒家思孟学派的文体表达传统有密切联系。
在这个思想表达文体形式历史演变的大背景下,才可以更好理解,追求“文以明道”的韩柳古文,何以在近一千年的时间中,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8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考二模--数学文试题(WORD解析版) 2

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2013•合肥二模)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A.+i B.﹣+i C.﹣﹣i D.﹣i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两个复数相除,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运算求得结果.解答:解:复数===﹣+i,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2.(5分)(2013•合肥二模)已知集合A={x∈R||x|≥2},B={x∈R|x2﹣x﹣2<0}且R为实数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R B.A∩B≠∅C.A⊆(∁R B)D.A⊇(∁R B)考点: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专题:探究型.分析:先分别求出集合A,B,然后求出集合A∪B,A∩B以及∁R B,利用集合中元素的关系去判断各选项之间的关系.解答:解:集合A={x∈R||x|≥2}={x∈R|x≥2或x≤﹣2},B={x∈R|x2﹣x﹣2<0}={x∈R|﹣1<x<2}.所以A∪B={x∈R|x>﹣1或x≤﹣2},所以A错误.所以A∩B=∅,所以B错误.∁R B={x∈R|x≥2或x≤﹣1},所以A⊆(∁R B),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考点是利用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去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3.(5分)(2013•合肥二模)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24+4B.24﹣2C.26﹣2D.26+2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我们可以得到该几何体底部是一个底面边长为2的正方体,上部高也为2的四棱锥,代入棱锥表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我们可以得到该几何体底部是一个底面边长为2的正方体,上部高也为2的四棱锥,底部分的表面积S1=5×2×2=20,上部分表面积S2=2(+)=4+4所以表面积为24+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与直观图的关系,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求法,正确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4.(5分)(2013•合肥二模)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C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若线段FA的中垂线与双曲线C有公共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1,3)B.(1,3]C.(3,+∞)D.[3,+∞)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求出左焦点F,右顶点的坐标,求得线段FA的中点的坐标,再利用线段FA的中垂线与双曲线C有公共点,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离心率的范围.解答:解: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0,b>0),则左焦点F(﹣c,0),右顶点为A(a,0),线段FA的中点坐标为M(,0)∵线段FA的中垂线与双曲线C有公共点,∴≤﹣a,如图.则a﹣c≤﹣2a,∴3a≤c,∴e≥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准线,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5.(5分)(2013•合肥二模)若tanα=﹣,则cos2α=()A.B.C.D.考点:二倍角的余弦;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所求式子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变形,将tanα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tanα=﹣,∴cos2α====.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以及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5分)(2013•合肥二模)点(x,y)满足,若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为1,则实数a的值是()A.1B.﹣1 C.﹣3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