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基因突变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课时训练 15 基因突变 苏教版必修2 (2)

课时训练15 基因突变一、非标准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环境对基因突变起选择作用。
细胞分裂中期线粒体中也可以进行DNA 的复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C2.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180 kb。
目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不定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重复性解析:由题意知,X染色体同一位点上控制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基因有20多种类型,说明该位点上的基因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产生多个等位基因。
答案:A3.吸烟有害健康,烟叶中有镭226、钋222、铅210等放射性物质,镭、钋、铅本身就是致癌物质,放射性辐射更是致癌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物质致癌的原因是( )。
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B.DNA中碱基对的缺失C.DNA中碱基对的增加D.遗传物质结构的改变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
放射性物质会引起脱氧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使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答案:D4.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以回复突变为A基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组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大多是中性的,既无害也无利,有利或有害的突变都是少数。
答案:C5.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解析: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也具有不定向性,多害而少利的特点,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2018版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从基因到蛋白质苏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从基因到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染色体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解析:选D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C.DNA分子上的基因不都同时表达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解析:选C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即在某一时刻DNA分子上的基因,有的表达有的不表达;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3.下列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解析:选A 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3个相邻的碱基,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4.蛋白质最终是由基因编码的。
要表达出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关键是( )A.DNA的合成 B.DNA的复制C.染色体的形成 D.转录和翻译解析:选D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因此要表达出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关键是转录和翻译过程。
5.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合成多肽的场所B.核糖体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C.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D.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解析:选D 核糖体能与mRNA结合,是合成多肽的场所;核糖体RNA的合成是DNA转录产生的,在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催化;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这样就大大加快了蛋白质的合成速度;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也能形成核糖体。
江苏省高中生物第十六讲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苏教版必修2(2021学年)

江苏省2018版高中生物第十六讲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苏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2018版高中生物第十六讲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2018版高中生物第十六讲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十六讲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1.(2018届无锡模拟)多倍体育种中,最常用的处理试剂是( )A. 秋水仙素 B。
亚硝酸C。
乙醇 D. 硫酸二乙酯2。
(2018届无锡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育种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3。
(2018届无锡模拟)某基因缺失了4个碱基,从而导致肽链合成的提前终止.这种变异来源属于(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结构变异D。
染色体数目变异4。
(2018届徐州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工诱变可以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B。
红绿色盲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遗传病C。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D。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5。
(2018届盐城模拟)今年,中科院利用神舟11号宇宙飞船搭载植物材料进行太空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工程 D。
细胞的全能性6.(2018届扬州模拟)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B。
用紫外线照射萌发的幼苗C。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含解析 精品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基因突变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选B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碱基对的替换对性状的影响通常较小;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2.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为180 kb。
目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重复性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X染色体上控制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基因有20多种类型,说明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该位点上的基因产生了多个等位基因。
3.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最可能是() A.变成其等位基因B.DNA分子内部的碱基配对方式改变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解析:选A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脱氧核苷酸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可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DNA分子内部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变,A与T配对,C与G配对。
基因突变改变的是基因结构,不会改变染色体的结构。
基因突变不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4.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解析:选B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环境所引发的变异,若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为可遗传变异;辐射导致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并非基因的缺失。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13 染色体变异 含答案 精品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染色体变异(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①④⑤B.②④C.②③④ D.①⑤解析:选D ②为基因突变,③④为基因重组,①和⑤均属于染色体变异。
2.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解析:选C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解析:选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核;卡诺氏液能固定细胞的形态,而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洋葱根尖装片中的细胞大部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因此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只是少数细胞。
4.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甲、乙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因为来自甲、乙中的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2018版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苏教版必修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基因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DNA 中任一片段都是基因D.基因只存在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解析:选B 一个DNA分子中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2.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
①~⑤表示不同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②和③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转录过程C.侵染了T2噬菌体的大肠杆菌中会发生图乙中的④⑤过程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①③④⑤解析:选A 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对应图乙中②和③。
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要沿着mRNA移动,所以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即影响了翻译过程。
图乙中的过程④为RNA复制过程,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可能发生④⑤过程。
DNA复制过程中无A与U之间的配对。
3.在下列生物体内或细胞内遗传信息能正常表达的是( )A.HIV病毒 B.人成熟的红细胞C.大肠杆菌 D.噬菌体解析:选C HIV病毒和噬菌体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
4.遗传信息从RNA到DNA的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下列能够进行该传递过程的生物是( ) A.噬菌体 B.艾滋病病毒C.烟草 D.蓝藻解析:选B 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其侵染T细胞后首先发生逆转录过程;噬菌体、烟草和蓝藻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逆转录过程。
5.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这表明绿茶具有抗癌作用,根本原因是由于绿茶细胞中具有( )A.多酚 B.多酚酶基因C.BCL-XL蛋白 D.BCL-XL蛋白酶解析:选B 绿茶具有抗癌作用得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具有多酚酶基因。
2018版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苏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
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选择 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解析:选B 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不同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
2.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解析:选D 甲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却产生了基因型为a的精子,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乙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说明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3.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矮茎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D.基因型为Cc的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出现开白花豌豆解析:选C 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矮茎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属于受精作用;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解析:选A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都对生物体有害;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害有利取决于环境。
5.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选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进而引起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苏教版】2018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有性生殖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三)有性生殖一、选择题1.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桥梁”作用的细胞是()A.红细胞B.神经细胞C.生殖细胞D.胚胎细胞解析:选C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受精卵是由亲代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充当遗传物质“桥梁”作用的细胞应为生殖细胞。
2.右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则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解析:选B由示意图可知:过程①是指由配子形成合子的过程,此过程为受精作用;②表示性成熟的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③表示由合子(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分化,最终发育成新的生物个体的过程。
3.下列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B.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C.个体发育是精子与卵的结合,并发育成具繁殖能力的个体的过程D.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解析:选A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起点也是受精卵,最终发育成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
4.右图表示玉米子粒的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其萌发时,胚的干重增加B.图示a、b、c、d遗传物质组成相同C.玉米子粒为个体发育的起点D.玉米胚由a、b、c组成解析:选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吸收周围胚乳中的营养使自身干重增加;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a、b、c分别为胚芽、胚轴、胚根;图a、b、c遗传物质组成相同,但d不同(它来自受精极核);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5.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不属于有性生殖范畴的是()A.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B.蜜蜂的孤雌生殖C.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D.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解析:选A有性生殖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为合子,再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基因突变一、选择题1.白化病患者的最根本病因是( )A.缺乏黑色素B.缺乏酪氨酸C.缺乏酪氨酸酶D.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解析:选D 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酶,因而不能将酪氨酸合成为黑色素。
可见产生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
2.某婴儿不能消化牛奶,经检查发现其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D.乳糖酶基因缺失一个碱基对解析:选C 因为乳糖酶分子中只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了乳糖酶失活,所以其根本原因是控制乳糖酶合成的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3.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b的突变频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解析:选B 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会提高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频率。
4.经检测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其性状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A.遗传信息没有改变B.基因结构没有改变C.遗传密码没有改变D.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解析:选D 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后,相应的遗传密码会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后,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因此其性状没有发生改变。
5.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诱变因素的是( )A.电离辐射 B.X射线C.Rous肉瘤病毒 D.亚硝胺解析:选D 电离辐射和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素,Rous肉瘤病毒属于生物诱变因素,亚硝胺是化学诱变因素。
6.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
通过本实验可说明( )A.果蝇在25 ℃时突变率最高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C.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实现的D.果蝇的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与突变率有关解析:选B 在相同的海拔高度下,培养的温度条件不同,果蝇的突变率具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7.汽车尾气中有多种因子能诱发基因突变。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汽车尾气会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C.基因突变都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突变不会改变细胞的基因型解析:选A 基因突变能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汽车尾气不会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以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使原有基因变为其等位基因,从而改变细胞的基因型。
8.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该病有20多种突变类型。
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多方向性 B.有利性C.稀有性 D.可逆性解析:选A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和不定向性。
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有20多种突变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即多方向性。
二、非选择题9.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做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______位的______(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
(2)异常血红蛋白α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变异与其他可遗传变异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________。
(4)如果要使该变异影响最小,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________。
A.置换单个碱基 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 D.缺失2个碱基对解析:(1)比较Hbwa和HbA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可知,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138位的丝氨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
(2)根据表格可知,异常血红蛋白形成的直接原因是mRNA上缺失一个碱基C,该变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C≡G)缺失。
(3)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新基因。
(4)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增加1个碱基对或缺失2个碱基对,这样只会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或缺失,使该变异影响最小。
答案:(1)138 丝氨酸(2)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C≡G缺失(3)新基因(4)D10.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_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解析:如果毛色异常雄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由于基因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则毛色正常鼠是隐性纯合子,毛色异常雄鼠是杂合子。
将毛色异常雄鼠与其同窝的多只雌鼠交配(相当于测交),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
如果毛色异常雄鼠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则毛色异常鼠是隐性纯合子,与其同窝的毛色正常雌鼠有一部分是杂合子,有一部分是显性纯合子。
将毛色异常雄鼠与其同窝的多只雌鼠交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1∶1,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毛色正常。
答案:(1)1∶1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1∶1毛色正常一、选择题1.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A.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蛋白质B.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RNAC.染色体上的DNA中的基因数目减少了或增多了D.染色体上的DNA中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解析:选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基因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引起基因突变。
2.下列各项中,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A.神经细胞B.正在进行无丝分裂的蛙的红细胞C.根尖分生区细胞D.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的精原细胞解析:选A 神经细胞属于成熟的细胞,不再分裂,不发生DNA复制,故最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3.碱基类似物能够与不同的碱基配对,对青霉菌进行诱变育种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碱基类似物,最可能产生的突变类型是( )A .DNA 复制提前终止B .发生碱基替换C .碱基数目的增加D .碱基数目的减少解析:选B 根据题意可知,碱基类似物能够与不同的碱基配对,因此在DNA 复制过程中,由于碱基类似物的影响,DNA 分子中的某些碱基可能会替换成碱基类似物,从而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此过程只会导致DNA 分子发生碱基的替换,而不会导致DNA 复制的提前终止,以及DNA 分子中碱基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4.TaySachs 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
下表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 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 原因是( )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B .第6个密码子前UCU 被删除 C .第7个密码子中的C 被G 替代 D .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解析:选D 若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则第5、6、7个密码子依次是UAC 、UGU 、UCA ,与表中内容不符;若第6个密码子前UCU 被删除,则第5、6个密码子应该为GUU 、CAG ,与表中内容不符;若第7个密码子中的C 被G 替代,则第5、6个密码子应该不变,且第7个密码子应该为GAG ,与表中内容不符;若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则第4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不变,第5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为酪氨酸,第6、7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依次是原先第5、6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与表中内容相符。
5.由于编码酶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酶X 变为酶Y。
下表显示,酶Y 与酶X 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
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 .状况①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B.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C.状况③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D.状况④翻译的肽链变短解析:选C 状况①说明基因突变前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状况②,氨基酸的数目没有减少,可能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状况③是由于基因突变后,终止密码子前移,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状况④翻译的肽链变长。
6.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
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选C 131I不能插入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碱基;大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会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甲状腺中的细胞属于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7.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的编码蛋白质的区段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尖成熟区细胞一般均可发生此过程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解析:选C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而根尖成熟区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该区细胞一般不会发生基因突变;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即发生了基因突变,这可导致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突变位点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进而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1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