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医疗保障体系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广州市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及农民医疗保障意愿分析

广州市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及农民医疗保障意愿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6卷) JOURNAL OF S OUTH CH I N A AGR I CULT URAL UN I V ERSI TY (S OC I A L S C I E NCE E D I TI O N ) No .12007(Vol .6) 收稿日期:2006-10-28 基金项目:广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4700-H06012) 作者简介:陈风波(1978-),男,湖北天门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广州市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及农民医疗保障意愿分析陈风波1,张立耀2,熊刚初3(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广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05;3广州市农业局,广东广州510405)摘 要: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对广州市农村医疗保障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广州市农民的医疗保障意愿。

总体而言,广州市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医疗保障范围有待扩大。

关键词:农村;农民;医疗保障;意愿分析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202(2007)01-0029-05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迁移、市场转型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和农民正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更多冲击。

年轻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到城市工作,从而面临更多失业风险,农村中大量孤独老人凄凉晚年生活成为普遍的现象。

医疗市场化改革使得农村居民和外出打工的劳动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更加突出[1]。

上述问题的出现使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部分。

2005年初广州市以区(县级市)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式实施,当年农民参保率为71181%。

为深入了解广州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施情况,项目组于2006年3月对广州市五个区县(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和白云区)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简称“广州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农户调查数据”)。

广州市医疗资源供给现状研究

广州市医疗资源供给现状研究

广州市医疗资源供给现状研究作者:齐兰兰来源:《城市地理》2015年第09期摘要:本文基于地方发展并对比全国水平,对广州市医疗资源供给现状进行分析。

广州市医疗资源供给在全省和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供给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呈高度正相关,稍滞后于经济发展但是基本符合人口发展速度。

从空间分布上看,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基本上呈现从中心向外围衰减的趋势。

关键词:广州市;医疗资源;供给医疗资源供给现状分析是医疗服务系统效率和公平分析的基础,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依据[1]。

现有研究主要基于相应的指标如床位数、医务人员数等,研究医疗系统内部各层级、各类型医疗资源之间配置结构,关注对象包括不同等级医院资源、社区医疗资源、农村基层医疗资源等不同层级,也包括妇女、儿童医疗资源等不同类型,以及关注不同地区间的医疗资源配置均衡性问题[2-6]。

所涉及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较复杂的定量模型分析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

本文基于地方发展、对比全国水平,对广州市医疗资源供给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1.医疗资源供给总量分析机构、床位、人员是反应医疗资源的主要指标[7]。

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817个,各类床位共65378张,卫生技术人员98299人,市区内每千人口机构数为0.25个,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84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约9人。

2.医疗资源供给水平分析2.1在全国的地位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和床位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医疗设施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生活质量状态[8]。

本文以广州市的这两个指标与全国、广东省以及国内其他重要城市作比较,以此衡量广州市医疗服务供给水平。

(1)医疗资源供给与全国和全省相比,处于领先水平以2011年末广州市和市区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指标分别与全国、全省进行对比,可知广州市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均远高于全省及全国水平(见表1)。

(2)医疗资源供给与其他代表性城市比较,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一些地区统计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千人床位数时采用的是户籍人口数量,而很多大城市非户籍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这影响对其医疗资源供给充足与否的判断,因此本文统一采取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千人床位数,通过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及七个省会城市的医疗设施供给基本情况比较分析,可知广州市的医疗资源供给处于较高水平(见表2)。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医疗机构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医疗机构市场规模的分析对于评估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和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重要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医疗卫生系统和庞大的人口基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1. 广州市医疗机构数量统计广州市的医疗机构数量是评估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共拥有医疗机构3000多个,包括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

其中市属公立医院约占总数的60%,民营医疗机构约占总数的30%,其余10%为其他形式的医疗机构。

2. 广州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统计医疗机构的床位数也是市场规模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的医疗机构床位数总计约为20万张。

其中,市属公立医院的床位数约占总数的70%,民营医疗机构占总数的20%,其他形式的医疗机构占总数的10%。

3. 广州市医疗机构人员配置情况医疗机构的人员配置情况对市场规模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的医疗机构人员主要包括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拥有各类医务人员约30万人,其中医生占总数的50%左右,护士占总数的30%左右,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占总数的20%左右。

4. 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除了市场规模的定量分析,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也是重要的补充。

近年来,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呈现出以下趋势:•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广州市医疗机构的竞争日益激烈。

•医疗服务多元化:广州市的医疗机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如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美容医院等。

•互联网医疗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州市也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医疗平台和数字化医疗机构,进一步推动了医疗机构市场的扩大。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广州市的医疗机构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包括数量、类型等。

其次,我们将分析广州市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情况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最后,我们将对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本报告为决策者提供了有关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的重要信息,希望能够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广州市医疗机构概述广州市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城市,拥有众多医疗机构。

根据我们的调研,广州市目前共有XX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XX家综合医院、XX家专科医院和XX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些医疗机构为广州市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

3. 市场竞争分析3.1 主要竞争对手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广州市的各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其中,XX医院作为广州市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具有规模大、科研实力强等优势。

此外,XX专科医院在某些专科领域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知名度。

3.2 竞争优势和劣势•竞争优势:–综合医院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可以开展高水平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专科医院在某些专科领域具有独特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竞争劣势:–综合医院规模较大,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弊端,效率相对较低。

–专科医院在规模上较小,可能缺乏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4.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对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的未来发展做出以下预测:4.1 数量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医疗需求的扩大,广州市医疗机构的数量将继续增加,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将明显增加。

4.2 服务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疗机构将加大改善服务质量的力度,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4.3 科技应用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医疗机构的发展,例如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医疗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

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现状实证研究

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现状实证研究

收稿 日期 :0 1 1 - 0 2 1 - 1 3 作者简介 : 姜

虹(9 9 )女 , 16 一 , 陕西西安人 , 医学博士 ,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琳 (9 0 )女 , 18 一 , 湖北 孝 感人 , 方 医科 大 学 团委 秘 书 长 ; 南
杨 方集(9 9 )男 , 18 一 , 广东普 宁人 , 南文 医科大学临床 医学本科生 ; 周 尚谦 (9 0 )男 , 19 一 , 广东清远人 , 南方 医科大学临床 医学本科生 。


引 言
在 较 大不 公平 性 . 门诊 补偿 的公 平性 优 于住 院补
偿 . 府 的筹 资 可 以有利 于增 进 新农 合 的筹 资 和 政
收 益 公平 [: 广 深 等人 依 据 目前 广 东新 农 合 财 ,王 ]
医 疗 保 障制 度 是 社 会 保 障体 系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民众 的安 全 网 、 会 的稳 定 器 : 时 , 即 社 同 作 为 医疗 费用 的主 要支 付 方 . 又是 医药 卫 生体 系 的
地 区 因地 制 宜 进 行 制 度 创新 , 保 城 乡 一 体 化 稳 步 推 进 。然 而 , 本 医 保 制 度 的 实施 仍 存 在 不 足 , : 众 满 意 度 医 基 如 公
水平不 高 、 参保人 医保认知度有待提 高 、 卫生资源配 置不 平衡的现象等 。对此 . 政府应 当发挥主导作用 . 强化宣 传效力 . 公平高效配置卫生资源 . 积极推进城 乡一体 化进 程 关键词 : 政府公共服务 ; 基本 医疗保 障 : 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 1.。 7 C9 3 D5 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1 4 2 (0 20 —0 3 0 10 — 2 5 2 1 )2 0 8 — 7

广州市番禺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广州市番禺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广州市番禺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广州市番禺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网址:/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本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的意见》(劳社部发…2007‟40号)、《转发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7‟75号)和《印发广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08‟2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公费医疗未覆盖的下列人员(以下统称城镇居民):(一)具有本区城镇户籍的下列居民:学龄前儿童及未满18周岁的其他非在校人员(以下统称未成年人);男年满18周岁、未满60周岁和女年满18周岁、未满55周岁的非从业人员(以下统称非从业居民);男年满60周岁以上、女年满55周岁以上、不能按月享受养老待遇的人员(以下统称老年居民)。

(二)在本区公办或民办中小学校、各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技工学校全日制就读的学生(以下统称在校学生)。

第三条建立本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及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原则;基金使用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第四条区劳动保障部门主管本区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区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办理居民医疗保险事务。

区发改、教育、公安、民政、财政、卫生、物价、食品药品监管、地税、信息、工会、残联等有关部门和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社会保险年度(以下统称年度)。

首个社会保险年度为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以下统称首年)。

广州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广州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建立 职工医 疗保 险为主
医 疗保险的 调查研究就从来 没 有停 止过 度
、 , ,
要 求 之 间 的 平衡 点
手 研究
。 、
,
但 当 我 们着
,
要 内容的 职工 医疗保 障制度改 革
,
无论 从 改 革 开 放 的 程
回 答 这个 问 题 时
就会
,
是我 国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改 革 的

生产 力 发展 水平 甚至地 域角 广州 都 应成 为 率先 推 出
有 关 方 面刘
璐江经 贯
了 夕9 8
4
正 确处 理医 疗 保险 管理 机构



次 财政 的 利益 调整

,
,
而 实际操 作
有 数 以 十 计 的 改 革 措
疗卫 生 机构 用 人 投保 ) 单 位和 职 工 投 保 个人 系
, 、
既不过 高也不 过低 是难 于实

患者 ) 之 间 的 关
现 的 理 想状 态
也就是 社会保 险 则 参加 保险者 遭
还是需 要摸 索 的 新领域 真正完 成
有的要
主 体 之 间 取 得 关 系 的 协调 和 义务 的 衔接 益得 到 保 障 管
, ,
还必须 假 以 时 日
使四方的正当权 行 为 得到 有效监
遇 风 险 所 承 担 的经 济损 失 就 越 小 而 且 补 偿越 多 量的 规模 模
, , ,
职 工 医疗 保 险 制 度 实 行 属 地原 则
,
必增 加管 理层次 的 传递
,
可 能 延 误信 息
;

所 以 对 一些病 种 不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该市场环境分析将对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关键洞察,以帮助市场参与者制定有效的市场进入策略。

2. 市场规模与趋势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庞大,长期以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截至2020年,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总收入达到XX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年均XX%的增长率。

这主要得益于广州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医疗需求的提升。

3. 市场竞争分析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优质医疗资源的集中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上,一些知名、优质的医疗机构占据了主导地位,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

这些机构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大量患者资源。

3.2 价格竞争的加剧随着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价格竞争加剧。

一些中小型医疗机构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患者,但这也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压力。

3.3 服务品质的差距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上的服务品质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优质医疗机构注重服务体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而一些中小型机构则在服务品质上存在欠缺,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4. 市场机会与挑战4.1 市场机会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市场机会:•高端医疗服务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增加,广州市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稳步增长,这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机构带来了机会。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互联网医疗在广州市逐渐兴起,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通过互联网平台,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服务,进一步拓展市场。

4.2 市场挑战广州市医疗机构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价格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疗机构面临降低价格的挑战。

这对于一些中小型机构来说,可能会导致利润下降,甚至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医疗行业的法律政策不断调整,给医疗机构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1.深入探讨广州市番禺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现状。

2.评估番禺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制度的实施效果。

3.分析当前番禺区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焦点问题。

4.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探讨番禺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

方法:
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法梳理番禺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现状;
2.问卷法:调查了解番禺区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公费医疗的基底数据以及广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底数据。

3.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对番禺区卫生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医保中心进行访谈调查。

4.质量控制:在课题的设计、实施、数据整理、结果分析与总结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5.资料分析方法:收集资料用Excel录入、核对。

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资料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结果:
1.文献研究结果
广州市番禺区已初步构建了医疗保障体系,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公费医疗。

番禺区的医疗保障体系已基本实现了广覆盖,并基本保障了区内人群健康。

2.问卷调查结果
2.1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71899人,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参保213768人,覆盖了区内所有人群;在职职工个人按其缴费基数的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而用人单位按其8%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而补充医疗保险按每人每月7.36元缴纳;2008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为98.52%;年平均住院医疗费用为10104.16元,其中自费比为18.69%;门诊特定项目中基金共支付医疗费用占人均总医疗费用的76.06%;24
种门诊慢性病项目中统筹支付占84.44%。

全年补充合作医疗平均实际报销比例为43.2%。

10种慢病门诊补偿群众2064人次,次均补偿金额197元。

2.2新农合情况
2008年底,全区农民参合率达99.96%;2009年筹资达到220元/人·年,区、镇/街各补助50%,其余由村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2008年,番禺区新农合基金总额为9397.20万元,年度基金结余率为6.63%。

2.3医疗救助
2006年-2008年全区共筹集特困人员医疗救助金4124万元,节余率为73.64%,其中基本门诊医疗救助支出最少,特困人员住院医疗救助支出最多,约为前者的8倍。

3.访谈结果
3.1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职工(居民)医疗制度的实施中主要存在医保中心严格控制个人自费比例导致的矛盾;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没有充分利用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但报销比例过低、个别地区存在乱收费和多收费、医院辅助检查自费药品较多,住院自费费用偏高等现象;镇(街)农合办没有编制,影响到工作队伍的稳定性等问题。

医疗救助存在全区基本医疗救助使用率偏低,医疗救助收益面不大等问题。

3.2建议
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要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制度化联系,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人员编制;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同步进行,保证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培训一批全科医生。

困难群众门诊救助金能否实行预付制。

结论:
1.番禺区现阶段实施的医疗保障体系能较好的保障地区内人群的健康需求,但由于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条块分割,导致人群缴费负担不公平,且基金结余过多。

2.建议番禺区今后不断完善现有各项医疗保险制度,尽快理顺区内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对象的部分重叠,进一步扩大居民医保的覆盖面,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区域内全体居民享受基本医疗实现均等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