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和外交的成就

合集下载

我国国防上的成就

我国国防上的成就

我国国防上的成就
我国在国防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列举了我国国防上的几项
成就。

一、军事实力提升
我国的现代化军队装备不断更新,军事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来,
我国成功试射了多个新型导弹,包括东风-26、东风-31AG、翼展20等。

我国的火箭军在技术、作战能力等方面也迅速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
也逐渐提高。

二、网络安全进步
近年来,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网络安全能力与实力
明显增强。

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建立了网络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和战略
储备体系的国家,促进了网络安全技术和人才的快速发展。

三、军事外交成果显著
我国积极发展军事外交,通过多边、双边渠道,与世界各国进行军事
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军事比赛、联演、论坛等,展示我军先进武器装备和实力,拓宽了国际军事
交流渠道。

四、军事科技创新
我国的军事科技得到快速发展,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航天、信息、
舰船等。

我国已经研制出多种具有创新性的武器装备,包括北斗导航
系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神舟系列飞船等,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五、军民融合发展
我国在军民融合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安全产业等产业新格局。

我国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在多个领域加强协调和合作,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军事实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我国在国防领域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国防建设,发挥好军队的作用,全力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5.主题五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主题五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坚持走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之路
考点二
朋友遍天下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 史实。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以我 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的作用。
1953 年12月,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 (1) 提出 [2013.A卷11] (2)1954年,中印、中缅政府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 和平 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 的准则 共处 五项 原则
中 美 建 交
(1)对世界: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 发展; 影 (2)对美国:有利于改善美苏争霸中美国的不利地 响 位;(抄在书中P107) (3)对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对日本: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认识:中美关系从对抗到正常化使我们认识到,不同社 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长期对抗的国家,可以求同存 异,发展友好关系(抄在书中P107) 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主题五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人民海军诞生
1949年 1953年 1955年 4月 提出和平共 万隆 处五项原则 会议
建立导弹部队
1966年 1971年 1972年1979年2001年
恢复在联合国 中日 中美 加入世界 的合法席位 建交 建交 贸易组织
两个领域:国防与外交 三大国防建设:人民海军建立、人民空军建立、导弹部队建 立 五大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恢复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我国 在联 合国 合法 席位 的恢 复
原 因
概况: 1971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接纳为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和谐发展。
地区稳定
02
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为国际社会树立
良好榜样。
外交多元化
03
拓展外交渠道,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
际影响力。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国防建设可以为外交提供 有力保障,而外交成就则可以为国防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维护国家利益
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 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 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维和与人道主义援助
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派遣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 等国际组织的维和行动, 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 贡献。
人道主义救援
在自然灾害、疫情等紧急 情况下,及时向受灾国家 和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促进难民安置
积极参与国际难民援助和 安置工作,为解决全球难 民问题作出贡献。
国际组织与多边外交
参与国际组织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推动多边外交
通过多边外交渠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沟 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倡导国际公平正义
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 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03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关 联
军事训练改革
国家深化军事训练改革,创新军事战 略指导,完善训练体系,提高训练质 量和效益。
国防科技发展
自主创新
国家加强国防科技创新,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提高国防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国家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 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国防事业的成就

国防事业的成就

中国国防事业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军事现代化: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致力于军事现代化,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的军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包括先进的战斗机、军舰、导弹和核武器等。

2. 军队改革: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军队改革,包括机构调整、人员精简和战斗力提升。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军队的效率和战斗力,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求。

3. 国际维和行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派遣维和部队到世界各地执行任务。

中国的维和人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军事外交:中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和交流,通过联合军演、军事访问和军事合作项目等方式,增强了与其他国家的互信和合作。

5. 国防科技创新: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卫星导航、电子战等领域。

这些创新成果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国防事业的成就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还包括国家安全、外交、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坚定决心、科技创新和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

设疑:对于苏联大国沙文主 义行径,中方的态度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态度:改善中美关系,对付苏联的威胁
说明: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 的国家利益。
3、重大突破和转折时期的方针及成就;
“乒乓球外交”
A、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85式(YW531H)装甲输送车
最高时速: 65公里/小时(公路),6公里/小时(水上) 最大行程: 500公里全重: 13.6吨乘员: 2人载员: 13人 发动机功率:320马力
中国90式(WZ551)轮式装甲车
重量:12.5吨乘员:3+9车长:6.63米车宽:2.8米车高: 2.8米最大速度:85公里/时(道路),8公里/时(水上) 最大行程:600公里最大爬坡度:30°
D、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 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国防建设成就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 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 (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 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5年的 对抗关系
C、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 相田中角荣 D、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渐 形成“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见P 150 注释)
4、新时期的外交方针 无 敌 国 外 交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 界和平
B、不结盟政策
C、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第五学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五学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五学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我国在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发展状况及辉煌成就。

在国防建设中,人民军队实施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战略,在短短50多年间,实现了由单军种向多军种多兵种的转变,实现了单兵种军队向合成化军队的转变。

同时,实现了全方位立体防御攻击体系的建构。

在外交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

爱祖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思路 xk b 新课标第一网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3、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

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一、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全面复习提分课件(部编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全面复习提分课件(部编版)
(4)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中国与新中国外交特点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什么。
加入世 界贸易
组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我国的外交拓展了新的空间
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国际会议
易错易混点
党领导的军队名称变化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美关系的演变
19世纪中期20世纪40年代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其取得的成就;了解改革开放后 的外交成就。
第五单元大事年表概览
1949年4月,第一只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1970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1971年10月,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签订《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思考:从中日、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国家实力影响外交关系;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 续;必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新时期(改革开放后)外交
全方位 外交

中考二轮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考二轮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A
2、右边是摄于1971年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珍 贵照片 《乔的笑》。当时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 因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B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 央2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周恩 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他曾于1955年4月率团出席了 万隆会议。下列表述与万隆会议无关的是 A.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 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 满成功 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中产生 深远的影响 D.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 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 1954年)
周恩来 尼赫鲁
周恩来
吴 努
三、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访问 缅甸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 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确立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小 结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的 基本准则
为我国 赢得良 好的外 部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