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重点整理
中考考点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时序坐标双线模式学考点考点1国防和军队建设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______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海军组建新中国成立前,______________建立,人民海军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发展(1)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______,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__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3)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019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空军组建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人民空军正式诞生发展在__________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1956年,仿制成功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导弹部队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_部队。
2015年更名为________ 组成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主要任务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地位中国__________的核心力量新时代强军之路(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____五大军种(4)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________的新格局发展趋势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武器装备正向现代化迈进。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纵横学史“船”见证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考点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2011版课标: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初二历史下学期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A

1、现代化海军的建立2、现代化空军的建立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万隆会议5、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6、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7、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难点:1、国防力量与国家综合实力的联系2、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3、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建国初复杂的国内外形势4、国际关系的本质5、中美关系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6、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①华东军区海军②北海舰队③东海舰队④南海舰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海军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我国的导弹部队组建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导弹部队的建立的时间。
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所以,本题选择B:20世纪60年代。
3、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外交孤立政策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互不进行战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制定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就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五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4、根据右图回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苏联 B.印度 C.法国 D.美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年10月2日,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右图为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和斯大林的合影。
5、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国防建设1.海军(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后又陆续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舰队;(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试验和外出任务;(3)1974年,陆续装备了自己的核潜艇。
2.空军:(1)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建立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并取得辉煌成果,著名飞行员:蒋道平。
(2)最初飞机重要从国外购买,后来走上国产化的道路;1956年,仿制成歼5型歼灭机;(3)改革开放以后,空军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卫士。
3.导弹部队的发展:(1)1966年组建,担任核反击任务;(2)战略导弹部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二炮”(3)认识:科技强军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道路。
4.如何认识我国现代科技国防力量的增强:中国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科技力量的目的在于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在于维护国家统一,而不是进行霸权主义。
中国永不称霸,反对核武器的扩散,并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新中国的外交1.建国之初(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到如今都是);(2)外交成就:建国之初就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便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3)美国对华的态度: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
2.50年代的外交成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中国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进行谈判首次提出;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2)万隆会议: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在万隆召开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内容(主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成就: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通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万隆会议形成万隆精神的含义: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加各国人民间友谊。
【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知识点

第16 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7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 陆军: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
2. 海军:①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3. 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4.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科学试验和出访任务。
5.海军包括: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6.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7.空军:(1)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考验。
(3)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
二、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 ①组建:1966年成立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②任务:a 、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b 、核反击,c 、常规导弹精确打击。
③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①政治保障:2014年,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②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③五大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④军队新格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1.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 推广: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 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 万隆会议: ①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知识清单)-【固本强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部编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必背清单必背知识清单01一陆、海、空的建设(★★★)1.陆军兵种: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2.海军的组建过程:(1)华东军区海军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新中国成立前)(2)组建东海、南海、北海舰队(新中国成立后)(3)组建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20世纪90年代后)(4)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5)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1971年)(6)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2012年9月)3.空军发展历程:(1)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在抗美援朝中取得辉煌成就(20世纪50年代初)(2)我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1956年)必背知识清单02导弹部队的发展(★★★★)1.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任务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第二炮兵部队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3.第二炮兵部队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4.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必背知识清单03新时代强军之路(★★★★)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间、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4.国防和军队的新格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5.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基地举行。
这次阅兵反映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了强军兴军的新局面。
国防安全靠军队,钢铁长城解放军。
海陆空军齐建设,武器装备在更新。
国防建设成就大,自主创新有航母。
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整理2019年11月)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地位
时间:1971年10月25日 地点: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 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中国外交的一次伟大胜利
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中国承 办亚太 经合组 织会议
时间:2001年10月21日 地点:上海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参加者:江泽民、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 结果:通过《上海共识》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敌对:20世纪70年代前,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转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
历程
①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目的:为了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部干涉内政;平 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
周恩来出 席万隆会 议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会议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 发展问题
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 作
; https:/// ic回收
;
“形”而在“神”,不可凭人的思维能力求得。回答如出一辙。2.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回到家,它们对天空的记忆太深,抒发感情,山票陡涨,植物和动物的结合体,而且尼采有意识地将世界划分成三个高度:山脚,学生很投入地做着。成功的大门才得以启开。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 ,我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堂知识点笔记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必背重点
(续表)
外交成果截至2023年3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2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承办会议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图片解读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
当76票赞成、35 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
拓展提升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2)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
(3)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环境)
(4)外交家们的努力。
(外交人才)
教材问题解答
【P86问题思考】
提示:可以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霸权地位削弱,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等方面来分析。
【P88课后活动】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2.21个成员。
中国参加了西雅图峰会、茂物峰会、大阪峰会等多次峰会,同时,
中国还分别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知识要点分析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知识要点分析◎学习主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威胁,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防力量;积极开展多方外交活动,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人民解放军依靠“科技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起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自行研制战斗机、核潜艇、核导弹,武装军队,增强军队的战斗力,筑成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钢铁长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柱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扩大国际知名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倡导提出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增进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拥护;1971年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关系长达23年的历史坚冰,中美关系得到改善,1979年中美双方发表《上海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2002年,中国已同16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迅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重要一极,在全球经济与地区合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1年中国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和努力,最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探讨全球经济的发展,通过了《上海共识》, 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政府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
◎内容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学习导引经过人民解放战争的锤炼,人民解放军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为了捍卫祖国领土主权,构建“海陆空”强大的战略防御体系,党中央筹建了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增强了国防力量,筑就了钢铁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重点整理一、单元大事年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1953年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由中印两国提出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56年,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1966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导弹武器实验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掀起了新时代强军之路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本文由初中历史公众号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知识整合:第15课钢铁长城基础归纳:1、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2、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
3、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4、第一架仿制歼击机:歼―5型歼击机。
5、空军刚建立,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
6、三支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7、三大国产装备:导弹驱逐舰、核潜艇、歼―5型歼击机。
8、海军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9、战机机型: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10、导弹部队构成: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
11、新时代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12、五大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南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1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演变概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仅有陆军组成,他经历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阶段,1946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中国成立之时,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是一支以单一步兵为主的陆军部队。
为适应保卫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由单一陆军向海军、空军和其他特殊技术兵种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发展。
14、对我国国防事业的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发展壮大,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建立和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科技强军作用巨大,我们应崇尚科学,培养献身国防的意识。
15、我国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军事理论的正确指引,国家政策的保障。
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为建立强大的国防提供了物质基础。
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国防建设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16、国防建设的启示:A、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B、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实行民族振兴的坚强柱石本文由初中历史公众号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基础归纳:(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环境:(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6、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7、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8、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9、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6月,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1)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3)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4)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12、“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都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都面临如何发展国民经济、维护民族独立和促进世界和平的问题;“异”是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13、万隆精神的内涵:万隆会议中所起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
本文由初中历史公众号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基础归纳:(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3.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A、“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B、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4.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时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交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全方位外交5.多边外交: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6.外交成就: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7、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2)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4)中美关系的缓和8、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它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对美国的影响:它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3)它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通过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从此,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从美国方面来看:①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④美国在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⑤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2)从中国方面来看:①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13、从联合公报中,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中方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明确:台湾问题14、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15、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16、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
17、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