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单元复习试题精品集锦(10)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重点复习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质量最多相差( )
A. 0.5kg
B. 0.6kg
C. 0.8kg
D. 0.95kg
13.衢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 2015 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 13000 元,数 13000 用科学
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13×103
B. 1.3×104
C. 0.13×104
D. 130×102
23.定义新运算“ ”,规定
,则
________.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只填序号).
①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②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③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④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⑤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三、计算题(共 3 题;共 40 分)
25.计算题: (1)0-1+2-3+4-5;(2)-4.2+5.7-8.4+10.2;
亿次,数字 338 600 000 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 )
A. 3.386×108
B. 0.3386×109
C. 33.86×107
6.如果温度上升 2℃记作+2℃.那么温度下降 3℃记作( )
A. +2℃
B. -2℃
C. +3℃
7.下列说法:①平方等于 64 的数是 8;②若 a.b 互为相反数,则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
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A. 1 个
B. 2 个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重点复习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重点复习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2017的相反数是().A. 2017B. -2017C. - 12017D. 1201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 ②B. ①③C. ①②D. ②③④3.如果ab≠0,那么a|a|+b|b|的值不可能是()A. 0B. 1C. 2D.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B. -a的相反数是正数C. 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大于它本身D.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5.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A. 3.386×108B. 0.3386×109C. 33.86×107D. 3.386×1096.如果温度上升2℃记作+2℃.那么温度下降3℃记作( )A. +2℃B. -2℃C. +3℃D. -3℃7.下列说法:①平方等于64的数是8;②若a.b互为相反数,则ba=−1;③若|-a|=a,则(-a)3的值为负数;④若ab≠0,则a|a|+b|b|的取值在0,1,2,-2这四个数中,不可取的值是0.正确的个数为()A. 0个B. 1个C. 2个D. 3个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a≠b,则a2≠b2B. 若a>|b|,则a>bC. 若|a|=|b|,则a=bD. 若|a|>|b|,则a>b9.(-2)2002+(-2)2003结果为( )A. -2B. 0C. -22002D. 以上都不对10.为求1+2+22+23+…+22008的值,可令S=1+2+22+23+…+22008,则2S=2+22+23+24+…+22009,因此2S-S=22009-1,所以1+2+22+23+…+22008=22009-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3+32+33+…+32018的值是( )A. 32019-1B. 32018-1C. 32019−12D. 32018−1211.若| x| =-x,则x一定是()A. 非正数B. 正数C. 非负数D. 负数12.超市出售的某种品牌的大米袋上,标有质量为(50±0.4)kg的字样,从超市中任意拿出两袋大米,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A. 0.5kgB. 0.6kgC. 0.8kgD. 0.95kg13.衢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13000元,数13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 13×103B. 1.3×104C. 0.13×104D. 130×10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测试题(含答案)(最新整理)

A、5B、-1源自C、-5 或-1 D、±1
9、已知数轴上的 A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2 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数轴上到 A 点的距离
是 3 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0、有一张厚度是 0.1mm 的纸,将它对折 20 次后,其厚度可表示为( )
A、(0.1×20)mm B、(0.1×40)mm C 、(0.1×2 20 )mm D、(0.1×20 2
A、有最小的有理数
B、有最小的负数
C、有绝对值最小的数
D、有最小的正数
7、小明同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上晨练,跑步情况记录如下:(向北为正,单
位:m):500,-400,-700,800 小明同学跑步的总路程为( )
A、800 m B、200 m
C、2400 m D、-200 m
8、已知︱x︱=2,y 2 =9,且 x·y<0,则 x+y=( )
(2)小明家距小彬家多远?
(3)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 km?
九、计算题(10 分)
24.已知∣x∣=2,y2=36,求 x+y 的值。(5 分)
25.如果∣m-5∣+(n+6)2=0,求(m+n)2008+m3 的值。(5 分)
第4页共5页
第5页共5页
17,
,
.
三、(4 分×2=8 分)
15、下面给出了五个有理数.
-1.5 6 2 0 -4 3
(1)将上面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圈内.
正数 (2) 请计算其中的整数的和与分数积的差。
负数
16、下表是某一天我国部分城市的最低气温:
北京
上海
广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复习整合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复习整合练考点一:正负数的意义一.知识点回顾:二.典型习题1.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支出100元记作( )A.-100元B.+100元C.-200元D.+200元2.如果电梯上升5层记为+5,那么电梯下降2层应记为( )A.+2层B.-2层C.+5层D.-5层3.大米包装袋上(10±0.1)kg的标识表示此袋大米重( )A.(9.9~10.1)kgB.10.1 kgC.9.9 kgD.10 kg4.纽约、悉尼与北京的时差如表(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晚的时数):当北京6月15日23时,悉尼、纽约的时间分别是( )A.6月16日1时;6月15日10时B.6月16日1时;6月14日10时C.6月15日21时;6月15日10时D.6月15日21时;6月16日12时考点二:有理数的相关概念知识点回顾:(1)绝对值为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2)0没有倒数;(3)倒数为本身的数有1,-1;(4)相反数为本身的数为0.典型习题1. -的相反数是( )A.6B.-6C.D.-2.-15的绝对值为()A.-15B.15C.-D.3.-的倒数是( )A.-2B.C.2D.14.-a一定是( )A.正数B.负数C.0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5.如图,点A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A.3B.-3C.D.-6.如果m是最大的负整数,n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c是倒数等于它本身的自然数,那么代数式m2 019+2 020n+c2 019的值为.考点三:有理数的比较与计算知识点回顾:有理数运算的四个“注意事项”1.熟记有理数的运算顺序;2.正确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3.灵活运用运算律;4.时刻注意符号问题.典型习题1.下列各数中,比-3小的数是( )A.-5B.-1C.0D.12.计算(-3)×9的结果等于( )A.-27B.-6C.27D.63.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a|>4B.c-b>0C.ac>0D.a+c>04.计算下列各式,值最小的是( )A.2×0+1-9B.2+0×1-9C.2+0-1×9D.2+0+1-95.计算:÷= .6.计算: (1)16-(-18)+(-9)-15; (2)×24-;(3)-32+(-2)2×(-5)-|-6|.考点四: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知识点回顾:1.用科学记数法把有理数表示为“a×10n”的形式,a的条件是:1≤|a|<10;2.比较有理数a×10n和b×10m的大小,不仅要比较a和b的大小,更要比较m和n的大小.典型习题1.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即149 597 870 700 m,约为149 600 000 km.将数14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4.96×107B.1.496×107C.14.96×108D.1.496×1082. -268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68×103B.-268×104C.-26.8×104D.-2.68×1053. 2020年1月至8月,沈阳市汽车产量为60万辆,其中6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104B.0.6×105C.6×106D.6×1054.近似数5.0×102精确到( )A.十分位B.个位C.十位D.百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复习整合练(解析版)考点一:正负数的意义一.知识点回顾:正负数意义的本质区别正数和负数意义的本质区别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过正(负)数表示的意义,从而确定负(正)数表示的意义.二.典型习题1.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支出100元记作( A)A.-100元B.+100元C.-200元D.+200元2.如果电梯上升5层记为+5,那么电梯下降2层应记为( B)A.+2层B.-2层C.+5层D.-5层3.大米包装袋上(10±0.1)kg的标识表示此袋大米重( A)A.(9.9~10.1)kgB.10.1 kgC.9.9 kgD.10 kg4.纽约、悉尼与北京的时差如表(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晚的时数):城市悉尼纽约时差/时+2 -13当北京6月15日23时,悉尼、纽约的时间分别是( A)A.6月16日1时;6月15日10时B.6月16日1时;6月14日10时C.6月15日21时;6月15日10时D.6月15日21时;6月16日12时考点二:有理数的相关概念知识点回顾:(1)绝对值为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2)0没有倒数;(3)倒数为本身的数有1,-1;(4)相反数为本身的数为0.典型习题1. -的相反数是( C)A.6B.-6C.D.-2.-15的绝对值为( B )A.-15B.15C.-D.3.-的倒数是( A)A.-2B.C.2D.14.-a一定是( D)A.正数B.负数C.0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5.如图,点A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A)A.3B.-3C.D.-6.如果m是最大的负整数,n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c是倒数等于它本身的自然数,那么代数式m2 019+2 020n+c2 019的值为0.考点三:有理数的比较与计算知识点回顾:有理数运算的四个“注意事项”1.熟记有理数的运算顺序;2.正确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3.灵活运用运算律;4.时刻注意符号问题.典型习题1.下列各数中,比-3小的数是( A)A.-5B.-1C.0D.12.计算(-3)×9的结果等于( A)A.-27B.-6C.27D.63.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B)A.|a|>4B.c-b>0C.ac>0D.a+c>04.计算下列各式,值最小的是( A)A.2×0+1-9B.2+0×1-9C.2+0-1×9D.2+0+1-95.计算:÷= -.6.计算: (1)16-(-18)+(-9)-15; (2)×24-;(3)-32+(-2)2×(-5)-|-6|.【解析】(1)原式=16+18-9-15=10;(2)原式=×24+×24-×24-=-4+14-9-=;(3)原式=-9+4×(-5)-6=-9-20-6=-35.考点四: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知识点回顾:1.用科学记数法把有理数表示为“a×10n”的形式,a的条件是:1≤|a|<10;典型习题1.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即149 597 870 700 m,约为149 600 000 km.将数14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D)A.14.96×107B.1.496×107C.14.96×108D.1.496×1082. -268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D)A.-268×103B.-268×104C.-26.8×104D.-2.68×1053. 2020年1月至8月,沈阳市汽车产量为60万辆,其中6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D)A.6×104B.0.6×105C.6×106D.6×1054.近似数5.0×102精确到( C)A.十分位B.个位C.十位D.百位。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试题(7套)

a
0b
(A)-b<-a<a<b (B)a<-b<b<-a (C)-b<a<-a<b (D)a<-b<-a<b
三、细心地计算下列各题,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20. (18 3 3 1.2 1 ) 25 1.5 0.1
4
4
21. | 11 10 | 10 11 12 11 11 1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复习试题
第 7 页 共 34 页
2011—2012 学年度秋季学期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题(二)
班级:
座位号: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 a 0,b 0,c 0 ,则 ab c 为( )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复习试题
第 1 页 共 34 页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复习题 有理数有关概念复习
一、知识小结:
1. 学习了正数、负数的知识后,大的可以说成小,小的可以说成大。支出可以说成
。
可以说成增加等。如“弟弟比哥哥小 3 岁。”可以说成是“弟弟比哥哥大
岁”。
又如,小明的爸爸做生意亏损 5000 元,可以说成是“小明的爸爸做生意盈利
22. 2 2 (1 1 )3 (1.2)2 0.42 92
23. [45 (7 11 5) 36] 5 9 12 6
四川省盐源县民族中学 罗朝友 提供 z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复习试题
第 5 页 共 34 页
24.
3 (1
7
7
) ( 7) ( 2)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数轴上一动点从原点出发,在数轴上进行往返运动,运动情况如下表(注:表格中的表示2到4之间的数).运动次数运动方向运动路程数轴上对应的数第1次____①_____3-3第2次左____②_____第3次____③_________④_____(1)完成表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已知第4次运动的路程为 .①此时数轴上对应的数是________;②若第4次运动后点恰好回到原点,则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________【答案】(1)左;;右; .(2)或;解:当时,或-0.5,不符合题意;当时,,,所以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32.【解析】【解答】解:(1)动点从原点运动到点-3,所以是向左运动;再从点-3向左运动,故终点数字是;∵,∴,∴第三次点是向右运动,运动路程是,故答案为:左,,右, .( 2 )①向右运动时,;向左运动时,,故答案为或;【分析】(1)根据始点与终点的数字符号确定第一次运动方向;第一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运动路程的差即第二次终点数字;根据第三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终点数字的差的符号确定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程.(2)①分向左或向右两种可能,根据确定第四次移动后最终在数轴上的对应数字;②根据第四次运动后的对应数字确定的值,再计算总路程.2.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点A、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当点B为原点时,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是点M到点D 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点A、点C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4;2(2)解:存在,如图: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则x﹣(﹣2)=2(4﹣x)解得:x=2,当点M在A,D右侧时,则x﹣(﹣2)=2(x﹣4),解得:x=10,所以点M 所表示的数为2或10(3)解: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2+2t﹣(3+0.5t)=3,解得:t=6,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6=18,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18.②3+0.5t﹣(﹣2+2t)=3,解得:t= ,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 =4,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4.答:点P表示的数为﹣18或﹣4.【解析】【解答】解:(1)∵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B为﹣2,D为2,∴点A为﹣4,故答案为:﹣4,2;【分析】(1)由数轴上表示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得出BD的中点就是原点,进而即可得出点A,C所表示的数;(2)存在,如图:分类讨论: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 ,则AM=x-(-2),DM=4-x,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M在A,D右侧时,AM=x-(-2),DM=x-4,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 追击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3+0.5t﹣(﹣2+2t)=3 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② 追击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2+2t﹣(3+0.5t)=3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图中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个长度单位;(3)当点A表示的数是-3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4)若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4(2)6(3)解:当点A为-3时,点P表示的数是-3+2t;(4)解: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PB,即2t=2(8−2t),解得,t=,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PB,即2t=2(2t−8),解得,t=8,∴当t=或8秒时,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则|a|+|b|=8,又|a|=|b|,∴|a|=4,∴a=−4,则点A表示的数是−4;( 2 )∵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两点间的距离是8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判断得出答案;(2)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由点A表示的数结合AP的长度,即可得出点P表示的数;(4)分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t,BP=(8-2t),根据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t,BP=(2t-8),根据 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例: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根据以上知识解题:(1)点A在数轴上表示3,点B在数轴上表示2,那么AB=________.(2)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那么a=________.(3)如果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和2之间,那么|a+4|+|a﹣2|=________.(4)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答案】(1)1(2)1或-5(3)6(4)解:∵|a-3|+|a﹣6|表示a到3与a到6的距离的和,∴当3≤a≤6时,|a-3|+|a-6|= =3,当a>6或a<3时,|a-3|+|a﹣6|>3,∴|a-3|+|a﹣6|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解析】【解答】(1)AB= =1,故答案为:1( 2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 =3,∴-2-a=3或-2-a=-3,解得:a=1或a=-5,故答案为:1或-5( 3 )数a位于﹣4与2之间,|a+4|+|a﹣2|表示a到-4与a到2的距离的和,∴|a+4|+|a﹣2|= =6,故答案为:6【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4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2的点的距离的和,又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故该距离等于数轴上表示数字-4与表示数字2的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即可得出答案;(4)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3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表示数字6的点的距离的和,从而分当3≤a≤6时,当a>6或a<3时三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3.(1)观察发现,,,……,.=1﹣=.=1﹣=.=________.(2)构建模型=________.(n为正整数)(3)拓展应用:① =________.② =________.③一个数的八分之一,二十四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八十分之一的和比这个数的四分之一小1,这个数是________.【答案】(1)(2)(3);;20.【解析】【解答】(1) ==1﹣=,故答案为:;(2) ==1﹣=,故答案为:;(3)①原式==1﹣=,故答案为:;②原式===1﹣=,故答案为:;③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 )x= x﹣1,整理得: x= x﹣1,去分母得:( )x=x﹣4,即(1﹣ )x=x﹣4,整理得: x=x﹣4,解得:x=20,答:这个数是20.【分析】(1)各项拆项后,计算即可求出值;(2)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3)①原式拆项后,计算即可求出值;②原式变形后拆项,计算即可求出值;③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4.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1)当t=1时,d=________;(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3(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BQ=2×3=6,即Q运动到A点,此时d=PQ=PA=3;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AP=1× =,则d=PQ=AB﹣AP﹣BQ=6﹣﹣3=.故d的值为3或(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AP=AB=2,那么t==2,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则d=PQ=0;②如果AP=AB=4,那么t==4,∵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d=PQ=AP=4.故所求d的值为0或4(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①P与Q相遇之前,∵PQ=AB﹣AP﹣BQ,∴6﹣t﹣2t=5,解得t=;②P与Q相遇之后,∵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d=AP=t=5.故所求t的值为或5.【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5.如图1,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2和4.(1)直接写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AP= PB,求点P表示的数.(3)如图2,现有动点P、Q,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当点Q到达原点O后立即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求: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答案】(1)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12)=16(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 PB,∴x+12=(4﹣x),解得x=﹣8;②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AP= PB,∴﹣12﹣x=(4﹣x),解得x=﹣20.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8或﹣20(3)解: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4﹣2t,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4﹣2t),解得t=,符合题意;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3(t﹣2),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3(t﹣2),∴12﹣5t=12t﹣24,或5t﹣12=12t﹣24,解得t=,符合题意;或t=,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为或秒【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根据AP= PB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点Q的运动方向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根据OP=4OQ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6.同学们都知道,|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其结果为4,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距离同样是4;同理,∣x-5|也可以理解为x与5两数在数轴上所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利用数轴探索:(1)试用“| |”符号表示:4与-2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其结果;(2)若|x-2|=4,求x的值;(3)同理,|x-3|+|x+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3|+|x+2|=5;试求代数式|x-3|+|x+2|的最小值.【答案】(1)解:|4-(-2)|=6(2)解:x与2的距离是4,在数轴上可以找到x=-2或6(3)解: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符合条件的整数x=-2,-1,0,1,2,3;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x-3|+|x+2|的最小值是5【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列式求解即可;(2)按照已知去绝对值符号即可求解.(3)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由此即可得出结论.7.阅读下面的材料: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3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1cm到达B 点,然后向右移动6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点C到点A的距离CA=________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数________;(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4)若点B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5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与t的值有关?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点A表示-3,点B表示-4,点C表示2,如图所示,(2)5;1或-7(3)-3+x(4)解:CA-AB的值与t的值无关.理由如下:由题意得,点A所表示的数为-3+t,点B表示的数是-4-3t,点C表示的数是2+5t,∵点C的速度比点A的速度快,∴点C在点A的右侧,∴CA=(2+5t)-(-3+t)=5+4t,∵点B向左移动,点A向右移动,∴点A在点B的右侧,∴AB=(-3+t)-(-4-3t)=1+4t,∴CA-AB=(5+4t)-(1+4t)=4.【解析】【解答】(2)CA=2-(-3)=2+3=5;当点D在点A右侧时,点D表示的数是:4+(-3)=1;当点D在点A左侧时,点D表示的数是:-3-4=-7;故答案为5;1或-7.( 3 )点A表示的数为-3,则向右移动xcm,移动到(-3+x)处.【分析】(1)在数轴上进行演示可分别得出点A,点B,点C所表示的数;(2)由题中材料可知CA的距离可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即CA=2-(-3);由AD=4,且点A,点D的位置不明确,则需分类讨论:当点D在点A右侧时,和当点D 在点A左侧时,两种情况;(3)向右移动x,在原数的基础上加“x”;(4)由字母t分别表示出点A,点B,点C的数,由它们的移动方向不难得出点C在点A 的右侧,点A在点B的右侧,依此计算出CA,AB的长度,计算CA-AB的值即可.8.对于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观察下列各式:,,.(1)计算: ________, ________.(2)若,则 ________ (填入“ ”或“ ”).(3)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且,求的值.【答案】(1)19;(2)(3)解:由数轴可得,,,则,,∵,∴,∴,∴,∴.【解析】【解答】(1),;(2)∵,,,∴,或综上可知,【分析】(1)根据定义计算即可;(2)分别根据定义计算a b和b a,判断是否相等;(3)由定义计算得到|a+b|=5,再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判断a+b<0,再计算[(a+b)(a+b)][a+b]9.观察数轴,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则A,B两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B=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多项式的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O是数轴原点,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设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若满足AM = BM,则 ________.(3)若A,M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则B,M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4)若满足AM + BM =12,则 ________.(5)若动点M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在此新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则点M所对应的数 ________.【答案】(1)8(2)2(3)5或11(4)-4或8(5)-1012【解析】【分析】(1)先根据多项式的次数的定义求出b,进而利用3a与b互为相反数的关系求出a,然后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式计算即可;(2)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分别列出表示线段AM和BM的代数式,然后根据AM=BM 建立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点M在点A的左侧和右侧两种情况分别列出表示线段AM的代数式,然后由已知条件AM=3建立方程,从而求出m的值,进而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BM;(4)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点M在点A的左侧和B的右侧两种情况分别列出表示线段AM和BM的代数式,然后利用AM + BM =12列方程求解;(5)可知点A连续运动两次实质上是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当运动了2018次时,实际上向右移动了1009个单位长度,则当运动第2019次时,则点M所对应的数为-2+1009-2019,得解。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1)当t=1时,d=________;(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3(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BQ=2×3=6,即Q运动到A点,此时d=PQ=PA=3;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AP=1× =,则d=PQ=AB﹣AP﹣BQ=6﹣﹣3=.故d的值为3或(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AP=AB=2,那么t==2,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则d=PQ=0;②如果AP=AB=4,那么t==4,∵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d=PQ=AP=4.故所求d的值为0或4(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①P与Q相遇之前,∵PQ=AB﹣AP﹣BQ,∴6﹣t﹣2t=5,解得t=;②P与Q相遇之后,∵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d=AP=t=5.故所求t的值为或5.【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2.如图1,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2和4.(1)直接写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AP= PB,求点P表示的数.(3)如图2,现有动点P、Q,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当点Q到达原点O后立即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求: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答案】(1)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12)=16(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 PB,∴x+12=(4﹣x),解得x=﹣8;②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AP= PB,∴﹣12﹣x=(4﹣x),解得x=﹣20.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8或﹣20(3)解: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4﹣2t,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4﹣2t),解得t=,符合题意;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3(t﹣2),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3(t﹣2),∴12﹣5t=12t﹣24,或5t﹣12=12t﹣24,解得t=,符合题意;或t=,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为或秒【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根据AP= PB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点Q的运动方向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根据OP=4OQ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若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c满足|a+5|+|b﹣2|+|c﹣3|=0.(1)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P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每秒5个单位长度沿着数轴正方向运动经过t秒后,试问AB﹣BC的值是否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a,b,c满足|a+5|+|b﹣2|+|c﹣3|=0,∴a=﹣5,b=2,c=3.设点P对应的数为x.当x<﹣5时,﹣5﹣x+2﹣x=3﹣x,解得:x=﹣6;当﹣5≤x<2时,x﹣(﹣5)+2﹣x=3﹣x,解得:x=﹣4;当2≤x<3时,x﹣(﹣5)+x﹣2=3﹣x,解得:x=0(舍去);当x≥3时,x﹣(﹣5)+x﹣2=x﹣3,解得:x=﹣6(舍去).综上所述: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得PA+PB=PC,点P对应的数为﹣6或﹣4.(2)解:AB﹣BC的值不变,理由如下: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t﹣5,点B对应的数为3t+2,点C对应的数为5t+3,∴AB﹣BC=3t+2﹣(t﹣5)﹣[5t+3﹣(3t+2)]=6.∴AB﹣BC的值不变.【解析】【分析】由绝对值的非负性可求出a,b,c的值.(1)设点P对应的数为x,分x <﹣5,﹣5≤x<2,2≤x<3及x≥3四种情况考虑,由PA+PB=PC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找出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B,C对应的数,进而可求出AB﹣BC=6,此题得解.4.[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的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数轴上A点、B点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0,8,点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综合运用](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________.(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4)若A,B按上述方式继续运动下去,线段AB的中点M能否与原点重合?若能,求出运动时间,并直接写出中点M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当A,B 两点重合,则中点M也与A,B两点重合)【答案】(1)18;-1(2)﹣10+3t;8﹣2t(3)解: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x秒会相遇,根据题意得﹣10+3x=8﹣2x,解得x= ,﹣10+3x= .答:A、B两点经过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4)解:由题意得, =0,解得t=2,答:经过2秒A,B两点的中点M会与原点重合.M点的运动方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18,﹣1;﹣10+3t,8﹣2t.【解析】【解答】解:(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8﹣(﹣10)=18;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 =﹣1;(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10+3t;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8﹣2t;【分析】(1)根据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及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即可求解;(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运动开始前A点表示的数+点A运动的路程,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运动开始前B点表示的数﹣点B运动的路程;(3)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x秒会相遇,等量关系为:点A运动的路程+点B运动的路程=18,依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设A,B按上述方式继续运动t秒线段AB的中点M能否与原点重合,根据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0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5.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点位置如图所示:(1)判断代数式的符号;(2)化简:【答案】(1)解:因为所以(2)解:因为所以原式.【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可得答案;(2)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化简去掉绝对值,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得答案.6.阅读材料:在数轴上,点 A 在原点 0 的左边,距离原点 4 个单位长度,点 B 在原点的右边,点 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为 14个单位长度.(1)点 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 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点 A、B 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左移动,速度分别为 1 个单位长度/秒,3 个单位长度/秒,经过多少秒,点 A 与点 B重合?(3)点 M、N 分别从点 A、B 出发沿数轴向右移动,速度分别为 1 个单位长度/秒、2 个单位长度/秒,点 P 为 ON 的中点,设 OP-AM 的值为 y,在移动过程中,y 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 y 值;若变化,说明理由.【答案】(1)-4;10(2)解:由题意知,此时为速度问题里面的追击问题,则由速度差×相遇时间=相距距离可知:设经过x秒后重合,即x秒后AB相遇.则(3-1)x=14解得:x=7故7秒后点A,B重合.(3)解:y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设运动时间为x秒,则AM=x而OP=则y=OP-AM=故y为定值,不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1)由A在原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可知A点表示的数是-4,由B 在原点右边且与点A距离14个单位长度可知,-4+14=10,则B点表示的数是10.【分析】(1)由A在原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可知A点表示的数是-4,再根据B 在原点右边且与点A距离14个单位长度,可由-4+14=10可得B点表示的数.(2)把A,B看成距离为14个单位长度的追击问题,由速度差×相遇时间=相距距离列出等式求解.(3)设移动时间为x秒,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出OP与AM的长度,然后根据y= OP-AM列出关系式判断,若式中不含x项则不发生变化,含x项则发生变化.7.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例如,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2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因为,所以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x 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⑴发现问题:代数式的最小值是多少?⑵探究问题:如图,点分别表示的是,.∵的几何意义是线段与的长度之和∴当点在线段上时, ;当点点在点的左侧或点的右侧时∴的最小值是3.⑶解决问题:①.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 ;②.利用上述思想方法解不等式:________③.当为何值时,代数式的最小值是2________.【答案】6;设A表示-3,B表示1,P表示x,∴线段AB的长度为4,则,的几何意义表示为PA+PB,∴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是PA+PB>AB,∴P 不能在线段AB上,应该在A的左侧或者B的右侧,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或.故答案为:或.;设A表示-a,B表示3,P表示x,则线段AB 的长度为,的几何意义表示为PA+PB,当P在线段AB上时PA+PB取得最小值,∴∴或,即或;故答案为:或 .【解析】【解答】解:(3)①设A表示的数为4,B表示的数为-2,P表示的数为x ,∴表示数轴上的点P到4的距离,用线段PA表示,表示数轴上的点P到-2的距离,用线段PB表示,∴的几何意义表示为PA+PB,当P在线段AB上时取得最小值为AB,且线段AB的长度为6,∴的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6.【分析】(3)①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变成数轴上的点到-2的距离和到4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②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确定出所求不等式的解集即可;③根据原式的最小值为2,得到3左边和右边,且到3距离为2的点即可.8.已知:是最大的负整数,且、b、c满足(c﹣5)2+| +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b、c的值: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1之间运动时(即0≤x≤1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答案】(1)-1;1;5(2)解:当0≤x≤1时x+1>0,x﹣1≤0,x-5 0则|x+1|﹣|x﹣1|+2|x-5|=x+1﹣(1﹣x)+2(5-x)=x+1﹣1+x+10-2x=10(3)解:BC﹣AB的值不随的变化而改变,总为2秒时,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点C表示的数为,此时,BC=()-()= ,AB=()-()= ,所以BC-AB=()-()=2∴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总为2.【解析】【解答】解:(1)∵是最大的负整数,∴ =﹣1∵(c﹣5)2+| +b|=0∴c-5=0;a+b=0∴b=1;c=5【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求值即可;(2)由0≤x≤1得出x+1>0;x﹣1≤0;x-5 0,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进行化简;(3)分别表示出t秒后,点A,B,C 所表示的数,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求得BC,AB的长度,然后进行计算并化简.9.阅读下面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②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 ﹣b|;③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b)=|a﹣b|;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AB|=2,那么x为;③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④解方程|x+1|+|x﹣2|=5.【答案】解: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②数轴上x与-1的两点间的距离为|x-(-1)|=|x+1|,如果|AB|=2,则x+1=±2,解得x=1或-3.③根据题意得x+1≥0且x-2≤0,则-1≤x≤2;④解方程|x+1|+|x﹣2|=5.当x+1>0,x-2>0,则(x+1)+(x-2)=5,解得x=3当x+1<0,x-2<0,则-(x+1)-(x-2)=5,解得x=-2当x+1与x-2异号,则等式不成立.所以答案为:3或-2.【解析】【分析】①②直接根据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代入数值运用绝对值即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③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求解,就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④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当x≤﹣1时,当﹣1<x≤2时,当x>2时,分别求出方程的解即可.10.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另一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追上点R?(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答案】(1)1(2)解: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如图)则:AC=6x BC=4x AB=10∵AC-BC=AB∴ 6x-4x=10解得,x=5∴点P运动5秒时,追上点R(3)解: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点P在A、B之间运动时:MN=MP+NP=AP+BP=(AP+BP)=AB=5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MN=MP-NP=AP-BP=(AP-BP)=AB=5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长度为5.【解析】【解答】解:(1)∵A,B表示的数分别为6,-4,∴AB=10,∵PA=PB,∴点P表示的数是1,【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到AB=10,由PA=PB,于是得到结论;(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于是得到AC=6x BC=4x,AB=10,根据AC-BC=AB,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A、B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求得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11.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相邻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2,3},{4,5,6},…,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每一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所有元素均为有理数的集合满足:当有理数x是集合的一个元素时,2019−x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又称为黄金集合,例如{0,2019}就是一个黄金集合,(1)集合{2019}________黄金集合,集合{−1,2020}________黄金集合.(填“是”或“不是”)(2)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是否存在最小的元素?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元素,否则说明理由;(3)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整数M,且16150<M<16155,则该黄金集合中共有多少个元素?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不是;是(2)解: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存在最小的元素,该集合最小的元素是−2000.∵2019−a中a的值越大,则2019−a的值越小,∴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最小的元素为:2019−4019=−2000.(3)解:该集合共有16个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学习质量测评 有理数单元试题(10)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勤奋好学的你很想显露自己的数学才华吧!老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请你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答卷,老师会给你作出恰当的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 1.如果收入80元记作+80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 A .+20元 B .-20元 C .+100元 D .-l00元 2.下面的数中,与-2的和为0的是( ). A .21 B .21- C .2 D .-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3 B .绝对值小于311的整数是l 和-l C .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1 D .3的绝对值是3 4.如图1-1,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 ). A .2 B .-2 C .4 D .-4 5.某天,某市最高温度为10%,最低温度为-2℃,那么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 ). A .12℃ B .-l2℃ C .-8℃ D .8℃ 6.用四舍五人法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 A .0.1(精确到0.1) B .0.05(精确到千分位) C .0.05(精确到百分位) D .0.0502(精确到0.0001) 7.将6-(+3)-(-7)+(-2)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 A .-6-3+7-2 B .6-3-7-2 C .6-3+7-2 D .6+3-7-2 8.下列四个有理数21、0、1、-2,任取两个相乘,积最小为( ). A .21 B .0 C .-l D .-2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一4)2=-16 B .(一3)4=-3 4 C .1251513-=⎪⎭⎫ ⎝⎛- D .34314-=⎪⎭⎫ ⎝⎛- 10.现定义一种新运算:0※b=b 2-ab ,如:1※2=22-1×2=2,则(-1※2)※3等于( ). A .-9 B .-6 C .6 D .9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据报道,截止2013年l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 000 000人.将618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2.有理数2,+7.5,-0.03,-0.4,0,31中,非负数有 . 13.215-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 14.计算=⨯+-20082007)8125.0()1( .
15.已知,21,4==y x 且xy<0,则y x 的值等于 . 16.若-l<n<0,则n n n 1,,2的大小关系是 . 17.已知x,y 互为相反数,a 、b 互为倒数,2=n ,则=-+ab n y x 2)( . 18.若,03222=⎪⎭⎫ ⎝⎛-+-b a 则=a b . 三、解答题(共计46分) 19.(8分)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3.0,2005,35,611,32,0,2.5,21,2---- 整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20.(12分)计算. (1) )7.1(138)7.3(135--⎪⎭⎫ ⎝⎛+++- (2)533(94412)72(-÷⎪⎭⎫ ⎝⎛-⨯⨯- (3))24(121876532-⨯⎪⎭⎫ ⎝⎛+-- (4)()()232222423---÷+-⨯- 21.(8分)某人用400元购买了8套儿童服装,准备以一定价格出售.如果以每套儿童服 装55元的价格为标准,超出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盈利(或亏损)了多少钱? 22.(8分)请先观察下面的等式:①32-12=8=8 X 1;②52-32=16=8×2;③72-52= 24=8×3;④92-72=32=8×4;…. (1)请写出第⑦、⑩个等式; (2)通过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猜想并写出第n 个等式; (3)请你用上述规律计算20152-20132的值. 23.(10分)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了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走了1.5千米到达小红家,又向西走了10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百货大楼. (1)以百货大楼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如图l -2. (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多远? (3)若货车每千米耗油0.08升,那么这辆货车共耗油多少升? 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