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遵从度影响要素系统分析与研究_省略_中国税法遵从度状况评估与对策建议_姚轩鸽
影响纳税遵从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影响纳税遵从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纳税遵从是纳税人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没有任何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自觉自愿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是税收征管的最终目标,是降低纳税和征税成本的最优途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测量仪”。
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做了不懈的尝试和探索,着力提高纳税遵从度,但是,纳税遵从度的提高进度如“蜗牛行路”,收效甚微,每年仍有大量的税款由于没有申报而流失,直接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为此,笔者试图从影响遵从的因素上作一些分析,为提高纳税遵从度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影响纳税遵从度提升的相关因素影响纳税遵从度的因素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既有税收制度方面因素,也有税收管理、纳税人心理、政府公信度等方面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的提升,直接阻碍着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税收制度的公平度。
税收制度是否公平合理是纳税人关注度较高的因素。
它包括三种公平:分配公平(税负公平、税率合理)、程序公平和处罚公平,如果一个地方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政府过多考虑对税收的需求,造成纳税人税负过重,或者纳税人之间税负不均衡或不合理,或者税收征管程序不透明、不公开、不公正,或者税收违法、违章处罚自由裁量权不统一等,均会造成纳税人反感,并产生抵触情绪,影响着纳税人遵从度的提高。
(二)征管机制的便捷度。
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纳税人不遵从行为都出自纳税人的主观故意,而是因为税收征管机制设计过繁杂,纳税人不能直截了当的了解税法的本意和税制的规定,不能准确核算应纳税税款,不能清晰的界定纳税义务,不能便捷的申报或领取发票等,导致纳税人无知而不遵从。
同时,税制结构复杂,导致纳税成本过高,逃税行为增加。
(三)涉税信息的对称度。
近年来,税务机关为提高纳税遵从度,在涉税信息的公开透明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把涉税信息公开化、制度化、透明化,但是,少数纳税人正是利用这一有效的信息,利用程序或政策上的漏洞,选择了隐蔽的逃税手段,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形式多样,结算方式多种、核算方式不一等等,造成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等,一明一暗,双方形成博弈,给征管机关搜集纳税人信息带来了极大困难。
税法遵从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税法遵从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前伦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20
【摘要】税法遵从,是指作为征税主体一方的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和作为纳税主体一方的纳税人依法纳税,二者均遵照并服从现行的税收法律规范.税法遵从程度与税务机关、纳税人、政府这三个因素息息相关.
【总页数】2页(P322,323)
【作者】高前伦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2007MPA学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相关文献】
1.纳税遵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J], 朱明慧
2.企业纳税遵从度的影口向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J], 郑宝凤
3.税法遵从度影响要素系统分析与研究——当前中国税法遵从度状况评估与对策建议 [J], 姚轩鸽
4.影响企业纳税遵从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王娜;汪固华
5.影响冠心病患者遵从有利健康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龚亚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并按照法律规定依法缴纳税款的行为。
税收遵从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税收法律的有效实施,对于保障国家财政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税收遵从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税收的稳定性和法治化程度。
探究影响我国税收遵从的因素,对于提高纳税人的遵从意识、改进税收征管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一、政策因素政策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
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及透明度都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遵从程度。
在我国,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频繁变动和复杂性是导致纳税人遵从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加强实际调查研究,依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政需求制定稳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遵从程度。
二、征管机构的服务水平征管机构是税收征管的主体,其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遵从程度。
现阶段,我国税收征管机构在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了一些纳税人的不满意和不遵从行为。
应加强税收征管机构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征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征管人员的监督和考核,促使其真正做到以纳税人为中心,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三、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是税收遵从的基础,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税收遵从的程度。
在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不足,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严的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对税收法律法规的遵从程度不高。
应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修订,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法规,同时加强对税收法律的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和遵从意识。
四、纳税人的经济水平和税收负担纳税人的经济水平和税收负担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一些纳税人由于税收负担过重,导致其不愿意履行纳税义务,甚至出现偷漏税等不遵从行为。
应根据不同纳税人的经济水平和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税收政策,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提高其遵从意愿。
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税收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税收体系。
然而,税收遵从度仍然是我国税收制度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影响着税收的实际收入和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
本文将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也就意味着税源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税收遵从度。
此外,国家的税收政策也会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当经济形势不好时,政府可能通过降低税收征收标准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发展,降低税收负担,提高税收遵从度。
2.税收政策的合理性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遵从的关键因素,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愈高,税收遵从度也会相应提高。
当税负过高、政策复杂等影响了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时,纳税人的遵从度会逐渐下降。
3.国家治理水平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治理水平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政府公信力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等。
在政府公信力较高、行政管理效率较高的情况下,纳税人的信任感和遵从意愿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提高税收遵从度。
1.纳税人的经济水平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纳税人的经济水平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实力较强的纳税人往往更加遵守税收政策,缴纳税款的主动性也更高。
相反,经济实力较弱的纳税人可能会对税收政策不太遵从,通过避税等手段减少纳税额。
2.纳税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纳税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的纳税习惯和道德水平可以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
同时,政府宣传教育对纳税人的遵从意愿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税收征收和管理机构的效率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税收征收和管理机构的效率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中国税收遵从影响因素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影响中国税收遵从的多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中国税收制度有效运行的影响。
税收遵从,即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正确、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的行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税收管理水平和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税收体系不断完善的国家,研究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The article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ax Compliance in China" aim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ax compliance in China, analyze how these facto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China's tax system. Tax compliance, which refers to the behavior of taxpayers paying taxes correctly, timely, and in full in accordance with legal provision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a country's tax management level and social integrity. In China, a country with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ax systems, study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ax complianc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税收遵从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纳税遵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纳税遵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sff纳税人对于税法的遵从行为直接影响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近几年,我国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偷税、逃税等一系列不遵从行为依然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比较严重,仍有一部分纳税人还未形成依法纳税的观念,因此详细剖析影响纳税遵从的因素并提出配套措施,全面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已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
本文立足于纳税遵从理论,就纳税遵从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一、纳税遵从理论及含义概述1、纳税遵从理论简介纳税遵从理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它是税收遵从理论中的一个分支。
税收遵从理论认为,税务行政过程中既是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过程,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
因此,税收遵从包含了征税遵从和纳税遵从两个方面。
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其中一个方面,即纳税遵从。
该项理论的发展引发了这些国家重大的税务行政改革.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纳税遵从的含义狭义来看,纳税遵从是指依照纳税申报时的税法、规定和议会决定的规定,及时填报应填报的所有申报表,准确计算申报纳税义务(美国科学院(NAS)定义)。
广义来看,纳税遵从是针对纳税人而言,指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法并按照税法要求如实、准确、及时地履行其纳税义务的行为。
其内涵不仅仅是依法申报并缴税这一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中的遵从。
3、纳税遵从含义的深化深入剖析纳税遵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两部分:一是“意愿”,即纳税人思想上“意愿”遵从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也是纳税遵从的前提条件;二是“能够”,即纳税人在思想上意愿遵从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条件让其“能够”去遵从,这是纳税遵从的必要保证。
两方面贯穿于纳税遵从的整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也是研究纳税遵从影响因素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理论依据和根源。
4、纳税遵从与纳税不遵从行为分类纳税遵从行为包括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自我服务性遵从、习惯性遵从、忠诚性遵从、社会性遵从、代理性遵从和懒惰性遵从。
论我国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圆园19年第5期一、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理论分析“及时申报、准确申报、按时缴纳”为当代纳税人的三个基本义务要求。
通俗来说,也就是纳税人遵守税法的内心意思。
在现代社会,人们要求政治民主化、税收法制化、服务规范化的舆情高涨,纳税人对权益的关注和重视使我国纳税服务改变迫在眉睫,为现代纳税服务研究得以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税法遵从理论的研究结合社会视角和人性视角,客观地看待纳税人遵从或不遵从税法的深层原因,从而寻求一种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有效指引纳税服务实务工作。
通过对纳税人遵从度或高或低的本质原因分析,可以分为遵从型与不遵从型两种。
遵从型则可以分为:出于害怕法律的惩处而产生的防卫型遵从;出于个人良好的教育背景而形成的纳税习惯,即习惯性遵从;纳税人将纳税行为委托给代理部门的代理性遵从等几类。
纳税不遵从类型分为:出于不想出钱的自私性不遵从、出于对税法不了解的无知性不遵从、出于纳税人的懒惰心理不想学习纳税申报的懒惰性不遵从等几类。
这样,在对纳税人个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总结与归纳,找出根源所在,才能更有效率地提高遵从度,但如何去平衡国家税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我国纳税人遵从度的要素分析(一)市场经济体制不灵活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类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也只是充当市场经济的仲裁者,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角色存在,但它不是市场经济的指挥官、引领者。
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在财富分配的公正性上还存在不足,如果纳税人的物质方面还很匮乏,谈何纳税积极性的提高?毕竟物质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基石。
(二)保护纳税人权利的立法空白纳税人的税款作为一个国家正常运作的资金,国家从纳税人手中“拿钱”行为是被国家定性为合法的,但纳税人却不再拥有这笔钱的所有权,国家并不会归还给个人。
而宪法竟然只规定了纳税人的义务,而未将纳税人相关权利纳入宪法保护,同时这也与人权法律思想背道而驰,这在根本上打击了人们主动纳税的积极性。
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我国税收遵从的研究备受关注。
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是税收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
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优化税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府、税收制度和纳税人三个方面,探讨我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1.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是影响中国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
政治稳定可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从而增强他们对税收制度的遵从性。
政府应常年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提高国民的公共服务意识,减少贫富差距,提高财政收入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从而提高纳税人对税收制度的遵从度。
2.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透明度直接影响纳税人的遵从度。
税收政策应当合理、透明,符合广大纳税人的利益。
政府应加大对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解释,让广大纳税人了解政策的合理性,增加他们对税收制度的认同感,提高税收遵从度。
3.税收征管税收征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也是政府在税收遵从中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提高他们的遵从度。
对于那些拖欠税款的纳税人,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提高他们对税收制度的敬畏感,促使他们遵从税收法律。
二、税收制度1.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直接影响纳税人的遵从度。
税收制度不公平会导致纳税人的抵触情绪,减少他们的遵从度。
税收政策应当针对性强、普惠性强,让广大纳税人感受到税收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性,增加他们的遵从度。
2.税法法律的严密性和稳定性税法法律的严密性和稳定性是税收制度的重要保障。
税法法律应当严密,规范纳税人的行为,提高他们的遵从度。
税法法律的稳定性可以使纳税人对税收制度有更强的信心,增加他们的遵从度。
三、纳税人1.纳税人的诚信度和责任感纳税人的诚信度和责任感是影响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
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增强自己的诚信度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遵从度。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纳税人的诚信教育,提高他们对税收制度的遵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2009年第11期 J o u r n a l o f Y u x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25N o.11N o v.2009 法学研究 税法遵从度影响要素系统分析与研究———当前中国税法遵从度状况评估与对策建议姚轩鸽(西安市国家税务局,陕西西安710068)[关键词]税法;遵从度;要素系统[摘 要]税法遵从度是指税法行为主体(征税人和纳税人)对现行税法遵从的程度。
既是指征税人应该且必须遵从现行税法的程度,也是指纳税人应该且必须遵从现行税法的程度。
影响征纳税人总体税法遵从度的核心要素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道德体制、科教文化体制“四项根本制度”,提高全体征纳税人总体税法遵从度的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积极建立民主宪政制,不断优化税法体系,切实增进思想自由。
影响征纳税人具体税法遵从度的基本要素是税法遵从教育与修养。
提高征纳税人具体税法遵从度的教育途径在于不断加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教育;修养途径在于强化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
[作者简介]姚轩鸽,研究员,研究方向:法学、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D9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09)11-0027-12税法遵从度问题虽是一个老问题,但也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因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税收治理状况优劣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着征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生态和谐状况。
因此,致力于税法遵从度的提高,几乎是所有国家和社会的共同期待。
其学术关注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为什么要遵从税法,税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遵从谁的“税法”;税法体现的是“谁”的意志,征税人的还是纳税人的?“谁”的税法遵从度,征税人的还是纳税人的?本文旨在一方面探讨和分析影响一个国家总体税法遵从度,也就是所有征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探讨和分析影响一个国家具体税法遵从度,也就是具体的征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主要因素。
其目的在于能够为一个国家整体税法遵从度的提高,提供相对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治理的终极目的: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
一、税法遵从度的内涵与类型分析(一)税法遵从度的内涵探讨税法遵从度的内涵,必须首先弄清除何谓“税法”?何谓“遵从度”?关于税法的内涵,教科书和学界给出的定义很多。
但其共同缺憾在于,或者过于宽泛,或者过于具体。
相对而言,笔者认为刘剑文教授的定义比较准确。
刘教授认为:“税法是指一国有关税收的法规范的总称,其法的渊源包括该国国内税法(具体又有税收宪法性规范、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地方性法规、税收自治条例和税收单行条例等)和该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税收协定(是国际税收条约和其他国际条约中有关税收条款的统称)以及该国承认或者接受的国际税收惯例等。
”①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虽然清晰明白,但同样失之宽泛。
因此,笔者试着给出一个定义:税法是指征纳税主体涉税行为必须且应该如何的权力性管理规范。
这样,就使税法与“税德”(税收道德,仅仅是征纳税主体涉税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性管理规范)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别。
其中,权力性规范即是法,非权力性管理规范即道德。
权力性税收管理规范即是税法,非权力性税收管理规范即“税德”。
这意味着,社会管理者对全体征纳税人涉税行为进行的“权力”②性管理规范就是税法,而社会管理者对全体征纳税人涉税行为进行的“非权力”③性管理规范就是“税德”。
不过,税法所管理的对象仅仅是那些具有重大社会效用的涉税行为。
因此,也就不得不通过一种应该且必须服从的力量———税收权力来管理。
这里的征税人,主要是就整个国家和政府而言的,具体的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则属于狭义上的征税人范畴;纳税人自然也是就整个纳税人而言的,具体的纳税人也属于狭义上的纳税人范畴。
顾名思义,遵从度是指行为主体对某种社会规范奉行或服从的程度,或者说是指一个群体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行为规则进行活动的程度。
软性的遵从无疑是一种应该的仅具有软强制的遵从,即非权力的,诸如舆论强制、教育强制的遵从;硬性的遵从则是一种应该且必须的具有硬强制的遵从,即权力性的,诸如暴力强制,如判刑、收监、枪杀、体罚等;或行政强制,如处分、降职、降薪等的强制。
这样,税法遵从度就是指税法行为主体(征税人和纳税人)对现行税法的遵从,是税法行为主体(征税人和纳税人)对现行税法应该且必须的遵从。
具体说,一方面是指征税人应该且必须对现行税法奉行或服从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指纳税人应该且必须对现行税法奉行或服从的程度。
但不少论者仅仅从纳税人的税法遵从角度界定税法遵从度的内涵,忽视征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内容。
毋庸讳言,这样的税法遵从度有失偏颇。
王建平先生就持此论,他说:“税法遵从度是纳税人基于对国家税法价值的认同或自身利益的权衡而表现出的主动遵守服从税法的程度。
较高的税法遵从度表现为纳税人依法及时准确地缴纳税款,其缴纳的税款趋近于法定的应缴税款,税收违章违法行为降低到最低限度。
”④也有学者走得更远,认为“纳税遵从,又称税收遵从(T a x c o m p l i a n c e),是我国政府在《2002年-2006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战略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包含有及时申报、准确申报、按时缴纳三个基本要求。
”⑤“税收遵从就是纳税人遵守税法的意思。
”⑥在税法遵从度内涵中完全排除了征税人税法遵从度的应有内涵。
这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因为,尽管征税人税法遵从度与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有一定联系,但却是内涵与本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征税人税法遵从度与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很可能发生冲突和矛盾,从这两个指标出发,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固然,通常为了快速把握税法遵从度,可借助实征税款与应征税款之比,实际缴纳税款与应缴税款等指标进行间接评估,但却不能无视税法遵从度真正主体的明显缺席。
(二)税法遵从度的类型税法遵从度的类型无疑是指对各类税法遵从度相互间的划分。
税法遵从度类型划分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在这一划分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税法遵从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玉溪师范学院学报①②③④⑤⑥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E B/O L].h t t p://w w w.c i v i l l a w.c o m.c n/a r t i c l e/d e f a u l t.a s p?i d=22819.表现为暴力强制,如判刑、收监、枪杀、体罚等,或行政强制,如处分、降职、降薪等。
表现为教育的力量,比如灌输、熏陶、培养等,或舆论强制,如议论、谴责、赞扬、批评等王建平.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有效途径[E B/O L].h t t p://w w w.x i n z h i t a x.c o m/h t m l/265331.a s p.王炳文.关于促进纳税遵从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02):81-83.周叶.税收遵从度的衡量[J].税务研究.2006,(8).等税法遵从度基本性质的认识与分析。
坦率地说,税法遵从度划分的根据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类型的税法遵从度。
具体说,如果以税法行为主体是否遵从税法来划分,就有遵从与不遵从之别。
对征税人,不遵从就是滥用税权,加剧税法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公与恶化;对纳税人而言,不遵从就是偷逃税款,逃避法定的纳税义务,同样会加剧税法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恶化。
就税法遵从的主体而言,就有征税人税法遵从度与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就税法遵从的对象而言,就有流转税法遵从度、所得税法遵从度等等划分;同样,就税法本身的优劣而言,就有优良税法遵从度与恶劣税法遵从度的类型划分;自然,就税法本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而言,就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税法遵从度、绝对性与相对性税法遵从度、客观性与主观性税法遵从度。
也就有共同税法遵从度与特定税法遵从度、绝对税法遵从度与相对税法遵从度,以及客观税法遵从度与主观税法遵从度。
关于税法遵从度类型的研究,西方学者认为:税法遵从行为包括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自我服务性遵从、习惯性遵从、忠诚性遵从、代理性遵从和懒惰性遵从,不遵从行为则包括程序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懒惰性不遵从、象征性不遵从、社会性不遵从、经纪人不遵从和习惯性不遵从。
①因此,也就相应的有税法防卫性遵从度、制度性遵从度、自我服务性遵从度、习惯性遵从度、忠诚性遵从度、代理性遵从度和懒惰性遵从度,不遵从税法行为则包括税法程序性不遵从度、无知性不遵从度、懒惰性不遵从度、象征性不遵从度、社会性不遵从度、经纪人不遵从度和习惯性不遵从度等等划分。
我国学者关于税法遵从度类型划分的研究认为,税法不遵从度有自私性的税法不遵从、无知性税法不遵从、情感性税法不遵从、侥幸性税法不遵从、征管性税法不遵从等类型。
②自然也就有自私性税法遵从、无知性税法遵从、情感性税法遵从、侥幸性税法遵从、征管性税法遵从等类型。
笔者认为,根本说来,利益才是税法遵从类型划分的本质根据。
马克思讲:“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思想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③因此,结合行为的静态结构———行为目的与行为手段的“利他、利己、害他、害己”分类,我们可将税法遵从度划分为16种类型,即目的利他手段利他型、目的利他手段利己型、目的利己手段利他型、目的利己手段利己型、目的利他手段害他型、目的利他手段害己型、目的利己手段害他型、目的利己手段害己型、以及目的害他手段利他型、目的害他手段利己型、目的害己手段利他型、目的害己手段利己型、目的害他手段害他型、目的害他手段害己型、目的害己手段害他型、目的害己手段害己型。
当然,最常见的类型当属于目的利己手段利他、目的利己手段害他两种类型。
全部税法遵从度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如何提高目的利己手段利他型的税法遵从度,进而遏制目的利己手段害他型的税法遵从度。
当然,税法遵从度的分类不是我们分类研究的真正目的,分类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税法遵从度的本质。
与本文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税法遵从度分类在于,影响税法遵从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或者说,税法遵从度的内在结构是什么?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税法这种外在的应该且必须的权力性规范要顺利转化为税法行为主体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必须经过税法认识———知、税法情感———情、税法以意志———意“三个”要素的整合。
其中,税法认识是税法遵从品质形成的心理指导、必要条件,是税法遵从度提高的指导因素、首要环节;税法情感是税法遵从品质形成的心理动因、必要条件,是税法遵从品质形成的动力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税法遵从度提高的基本环节;税法意志是税法遵从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充分且必要条件,是税法遵从度提高的过程因素、最终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