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科学_哪杯水多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8哪杯水多

实验轻声做,记录要真实,合作很紧要。 实验过程中,不要把水洒掉,更不能碰碎瓶 子伤到手。
这些都是可以 测量液体体积 的工具!
一定不要 弄伤手喔!
1.要准确地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 量筒。它是测量 的工具,一般用 毫升作单位,用 ml 表示。用它测量时视 线要和 液面凹处相平。
2.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 (2)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3)使用仪器测量比感官更准确 √ (4)量杯也是测量液体的工具 √ (5)量筒可以精确测量液体的重量 ╳ ╳ (6) 一杯矿泉水大约有5毫升 (7)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
3、选择题 1、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 B ) A 视线在水平面偏上 B视线和水面最低处相平 C 视线在水面偏下方 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C ) A千克 B 吨 C 毫升
1号杯
2号杯
1号杯
2号杯
杯子相同,看水位 3号 杯子不同,水位也不同,怎样 判断出哪杯水多?
比较哪瓶水多
我们的方法:
每瓶水有多少?
比水位 比大小
比重量 比时间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单位
一般用“毫升”做 单位
用“ml”表示
量 筒
认 识 量 筒
认 识 量 筒
毫升
医生告诉我们:人每天喝水的量不能少于 1500ml。 回家量一量你爸爸、妈妈喝水的杯子 能装多少水,了解他们每天喝水的量够不够 1500ml?
怎样使用量筒
A
• 量筒必须放平稳。
B
• 正确读数时量筒的刻度要面向自己,视线要与量 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 液体的体积数 。
第八课 哪杯水多

8、哪杯水多教学目标:1、会进行假设和猜想;学会正确使用量筒;会用量筒对水及其它液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使用测量工具观察比感官更准确、更有效。
3、德育目标:通过测量,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习惯。
4、习惯目标:遵守记录,学会尊敬别人的意见,合作记录。
实验材料:探究活动材料:形状不同的三个杯子、水、量筒、胶头滴管、各种饮料等。
自由活动材料:大烧杯、纸杯、饮用水、小勺、固体饮料颗粒、白糖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教师出示三支笔,只露出三只笔的上方(长短不齐),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再露出笔的下方(长短不齐),再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找出解决的办法。
师:看来呀!要进行比较必须在同一标准下才能完成。
像刚才我们把笔放在一个平面上,用其中的一支笔做标准,一看就知道了结果。
我们用尺子量,尺子就是一个标准。
因此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
我们的游戏就做到这儿,好吗?下面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评:表面上是一个游戏,实际上是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导入师:你们在家都做家务活吗?生:做。
师:都做哪些家务活?生:帮妈妈刷碗,扫地。
师:噢!真勤快。
生:帮爸爸擦皮鞋,擦地板。
师:噢!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生:……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呀?是不是你们都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呀?生:是。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劳动、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老师邻居家有一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叫小明,他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他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为爸爸、妈妈和自己冲杯奶。
这天早晨,他冲了这样的三杯奶。
(出示课件:三杯牛奶,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奶量不同。
)师:大家猜猜看小明会把哪杯奶给爸爸,哪杯奶给妈妈,哪杯奶给自己呢?生:我猜小明会把3号奶给妈妈,2号给小明,1号给爸爸。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 哪杯水多》教案.doc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哪杯水多一、教学目标:1.会进行假设和猜想;学会正确使用量筒;会用量筒对水及其它液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使用测量工具观察比感官更准确、更有效。
3.通过测量,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习惯二、学习重、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
三、教学准备: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 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新《乌鸦喝水》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乌鸦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你们愿意不愿意帮助它解决?咱们今天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哪杯水多)2.探究活动:活动一:比较三杯水的多少(1)根据感官判断水的多少。
乌鸦找到的那三杯水,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你们给乌鸦出出主意,看看哪杯多,哪杯少?为什么?(2)研讨方法,探究到底那杯水多,那杯水少。
1①同学们给乌鸦出了这么多主意,一起来听听乌鸦是怎么说的。
②研讨方法:怎样比较三杯水的多少呢?各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巧妙。
③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④指导探究:你们想的方法行吗?需要亲自动手试一试。
谁来说说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⑤学生分组实验验证。
⑥汇报验证方法及结果(结果如有不同,找原因)⑦评价:同学们,你们真有一股科学家那样的钻研劲儿,想到了这么多办法,你们觉得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活动二:用量筒测量水及其它饮料的体积(1)认识量筒:方案一:同学们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比较出了哪杯水多,到底多多少呢?用肉眼看不出来,这需要一种仪器。
8哪杯水多

8 哪杯水多课型:实验课教材分析本课以“水”为载体学习使用量筒,探究比较液体多少的方法,认识到借助仪器观察比感觉器官判断更准确的道理。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多少的比较有自己的认知,但是科学地比较水的多少,学生比较模糊。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够提出问题;能够会用感觉器官和经验对“哪杯水多”进行预测;能提出探究“哪杯水多”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预测相比较;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喜欢尝试新的经验,愿意合作与交流;不盲从、不迷信权威;通过测量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注重事实;由不同的测量工具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产品、新事物;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科学知识: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溶液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感官更有效、更准确;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精确测定水的多少。
教学重点:使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教学难点:设计各种比较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①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或杯子(每组至少四个),颜色笔。
②尺子、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2.教师准备:①大小量筒、量杯、滴管、透明的一次***塑料杯、小塑料碗、漏斗、瓶盖、小酒杯、调羹若干、圆盘式台秤、水槽、同样大小的塑料瓶、带提环的杯子、铁钉、注射器等。
②搜集学生熟悉的一些液体类物品:如胶水、墨水、饮料……,按毫升由小到大排列)。
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前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上科学课。
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观察,那么谁能说一说我们通常会用什么方法对周围物体进行观察啊?(一看二闻三摸四尝)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都是运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的常用方法。
哪杯水多教案

8、哪杯水多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会进行猜想和假设;学会正确的使用量筒;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纪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组合作交流,通过测量,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要进行辩证,尊重证据。
3、科学知识:使学生知道如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感官更有效、更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习使用量筒,探究比较液体多少的方法,以认识到借助仪器观察比感觉器官判断更准确。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锥形烧瓶一个,广口瓶一个,圆柱形杯子一个(分别装上一定量的水,每组中形状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的水量相同)。
量筒一个(用时再给学生)。
一些一次性的透明塑料杯放在旁边的材料桌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小明到商店买饮料的情景”提问小明到商店买东西遇到了难题,有三种矿泉水都是同一种价钱,但是不知道买那一种,你能帮助他吗?(生答)2.引导学生猜想,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3.谁来说说哪瓶水多?(学生各抒己见)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掂一掂,看商标上的净含量……)二、探究活动1、学生想办法比较哪杯水多。
(1)同学们为小明想得办法真多,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难题,请同学们来看一看每个小组桌子上的三杯水(形状、大小不同的杯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哪杯水多?〖板书课题:哪杯水多〗小组汇报。
(3)哪个小组来说一说?〖教师板书:将学生猜想的结果填在表格中〗(4)根据统计的结果,认为×号杯的水最多。
我们能不能就认为×号杯的水就多吗?(不能)(5)说说你的想法。
(比一比)(6)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观点呢?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7)每个小组说一说想出的办法。
〖教师将学生想出的办法进行简单的板书〗(8)你们的办法是不是切实可行呢?需要我们来动手试一试。
在试验过程中大家想一想,应该注意些什么?(注意不要把水洒出来,影响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哪杯水多》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哪杯水多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能设计与众不同的方案验证自己的观点,通过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测量的科学方法及其准确性,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在探究中受到科学启蒙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教学难点: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三、教学准备水槽、烧杯、锥形瓶、量筒、量杯、直尺、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个视频《错觉》吧。
2.师:同学们,看过之后有什么想法吗?是啊,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杯子。
那个杯子里的水多一些吗?现在我们还敢说通过眼睛观察说哪个杯子多吗?用尺子可以吗?那么,怎么办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哪杯水多》这一课吧。
(二)比较哪杯水多1.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三个不同形状的杯子,杯中都有水,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这三个杯子中,哪杯水多呢?生开始讨论思考。
生A:我觉得是这大杯子里的水多。
生B:我觉得是锥形瓶内的水多。
……2.师:同学们刚才说了一下自己的猜测,那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开始分小组讨论自己方案。
3.师:有哪位同学们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制定的方案呢?生开始分享自己小组的方案。
(1)分次倒在一个大杯子里比较水的多少。
(2)分别倒在三个一样的杯子里比较水的多少。
(3)用一个小杯子来量,比较水的多少。
(4)把水倒入同样的塑料袋里称质量。
(5)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里,比一比哪个杯子里的水先流完。
(6)把有颜色的物质加在水中,比较瓶子中水的颜色的深浅。
……4.师:同学们的测量方法可真多啊,可是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的测量结果彼此间相差很大,在实验中,一般为了测量的准确,我们都用量筒来进行液体的测量。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二章第8节《哪杯水多》1|人教版 (共28张PPT)

怎样使用量筒:
• 1、首先要观察量筒的最大值与最小 值。
• 2、量筒要放平稳。 • 3、正确读数时量筒的刻度要面向自
己,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 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 液体的体积数。
• 最多的那杯水比最少的那 杯水多多少呢?
我的测量工具量筒
量筒的构造及特点:
• 1 有底座为了上轻下重,具有 稳 定性。
• 2 上端有一个小口,为了倾倒 液 体 方 便。
• 3 标有刻度线和刻度。
• 量筒是测量 液体体积的 工具,一般 用“毫升” 作单位,用 “ml”表示。
• 你还在哪里见过带有 “毫升”的物品?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我的解决办法是· · · · · ·
• 找四个相同大的杯子,把四瓶 水分别倒入这四个杯子里,比 较水位的高低;哪杯水的水位 最高,也就说明哪杯水最多。
认识日常生活中测量液体 的工具:
• 水表、针管、奶瓶、杯子等。
水表
针管
奶瓶
水杯
健康饮水小资料:
•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科学家告诉 我们,人体70%是水,一个成年人 每天正常需水量约为2500毫升, 少年儿童每天需水量约为2000毫 升,这样才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
作业:
• 想办法自制一个简易量筒,来检验 一下自己和家人的饮水情况,并根 据测量的情况写出合理的建议。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哪杯水多教案

哪杯水多教案课题:哪杯水多教案目标学生群体: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让学生了解液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来改变;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对数学和物理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清晰的实验目的和过程;2.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大杯子和几个小杯子;3. 准备水和沙子作为实验用材料;4. 提前宣布实验规则,确保学生的安全。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在相同大小的容器中,为什么有些杯子装得更多水?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
”2.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Step 2: 实验设计(15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3-4人。
2. 每组学生准备一个大杯子和几个小杯子。
3. 学生们讨论并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杯子对于水的容量是否会有影响。
4. 学生们列出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并向教师请示和确认。
Step 3: 实验进行(25分钟)1. 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2. 学生观察和记录每个杯子的容量,并思考可能影响容量的因素。
3. 学生们自由讨论并记录实验结果。
Step 4: 分析和总结(20分钟)1. 学生们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和总结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杯子对于水的容量的影响。
3. 学生们通过讨论和思考,总结出可能的原因,并展示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Step 5: 迁移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或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和预测结果。
2.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设计和预测。
3. 学生进行实验并验证他们的猜想。
Step 6: 结束(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准确性;2.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3. 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噢,这是你的观点。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噢!这是你的想法。看来呀!大家都同意把最多的奶给最需要的人,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来哪杯奶多,哪杯奶少,那我这里有三杯水,(出示:三杯水,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水量不同)你能一下子就猜
出来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
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哪杯水多,那杯水少”的问题。
师:我来告诉大家,它叫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现在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上来拿一个回去。
(小组长上来个拿一个量筒)
师:现在每个组都有一个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看量筒上有什么?
师:还有什么?
师:除了这两样,还有什么?
师:ml表示毫升,毫升是表示液体体积的单位;也就是当水位与20这条长线一样时,我们就说水的体积是20毫升。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量筒上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多少?有几个小格?算一算一个小格是多少毫升?
师:那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应该看凹面的上部还是底部?
师:到底怎么读呢?我们来看正确的读法。(见基础训练36页)大家看,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最低处相平,这样读出的数才是最准确的,在今后的实验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我们用眼睛无法准确地判断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呢?小组讨论一下!
下面各个小组可以用你们自己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也可以用其他小组想出的方法试一试,在实验时,如果你又发现了新方法,也可以试一试?
3.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8哪杯水多
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达标检测
如何正确使用量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一)生活化的导入,激发探究
师:能问大家一个问题吗?
师:你们在家都做家务活吗?
师:都做那些家务活?
师:噢!真勤快。
师:噢!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呀?是不是你们都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呀?
(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
探究活动3
师:看来,任何一个科学的结论都要通过实验验证,才能判断他是否正确。这次,我给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三杯水。大家赶紧观察一下,再猜猜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师:有的说1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和3号杯子的水一样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了?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劳动、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老师邻居家有一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叫小明,他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他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为爸爸、妈妈和自己冲杯奶。这天早晨,他冲了这样的三杯奶。(出示:三杯牛奶,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奶量不同。)
师:大家猜猜看小明会把哪杯奶给爸爸,哪杯奶给妈妈,哪杯奶给自己呢?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吗?
师:哪个小组还用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来,交流一下。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来实验,你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吗?
师:看来要判断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可以用很多方法,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就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刚才看到有的小组用了这个特别的仪器(教师顺手拿起学生用过的量筒),大家知道它叫什么?
师:噢!你们还有?你来说说。
师:这个方法很特别,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师:看来你很注意观察生活,是个有心人,你们就用这个方法实验好吗?
师:看来大家的办法还真不少,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下面各个小组可以用你们自己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也可以用其他小组想出的方法试一试,在实验时,如果你又发现了新方法,也可以试一试?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实验时你们可能用到的器材,如果哪个小组需要的话,小组长过来拿。
师:大家注意看,桌上的器材都是什么做的,噢,玻璃,那么在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师:连这个你都想到了,非常好!请坐。
师:老师也想给大家提个建议,在实验时,小组同学要注意团结合作,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把三杯水弄混了,那样你就无法进行比较了。老师说明白了吗?下面开始实验吧!
小组实验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大家坐好,刚才我看到大家各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真的是很投入,那么你们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哪个小组能来交流一下?
师:我们用眼睛无法准确地判断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呢?小组讨论一下!
师:刚才我看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有好办法了,谁能说说你们的方法?
师:噢!你们小组的这个方法不错!等一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实验,好吗?
师:嗯,这个方法就是我们一开始用的方法,杯子相同,看水位的高度,刚学的方法就用上了,不错,学以致用。等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试一试。
现在每个组都有一个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看量筒上有什么?
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量筒上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多少?有几个小格?算一算一个小格是多少毫升?
教学反思
师:这个量筒最大的数是多少?
师:说明这个量筒最多能量250毫升的水,多于250毫升就要选择再大一点的量筒。
师:最小的数是多少?
师:说明这个量筒所量的液体最少不能低于20毫升,如果少于20毫升就要选择小一点的量筒。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量筒,那么你知道量筒倒上水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活动2
师:我这里还有三杯水,你还能猜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出示课件:三杯水,杯子的粗细不同,水位相同)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学生猜一下
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师:对于杯子,我们还是用粗细来描述比较好,也就是说杯子粗的水多。还有别的条件么?
师:好,你来补充。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明德小学
年级
三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解洁
授课人
李燕燕
班级
4
备课时间
2015年9月10日
课题
8哪杯水多
授课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初步学会估算液体的多少。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水位相同的条件下,杯子粗的水就多。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们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好)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当杯子大小相同时,我们看水位的高低就知道水的多少,现在我们拿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分别把它们倒在这三个大小相同杯子
里,请大家观察一下哪杯多,哪杯水少?
师:还真是和大家先前说的一样!这样看来,当杯子里的水位相同时,杯子粗的水就多。
(板书课题:《哪杯水多》)
(二)情境化的课堂,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师:好,你来猜?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师:这里我们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做“水位”,大家说一遍“水位”。(生齐声说:水位)。
师: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杯子是相同的条件下,是不是水位高的水多。大家同意这个看法吗?(同意)看来大家的看法非常一致,在杯子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板书: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ຫໍສະໝຸດ 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
方
法
与
手
段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