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表及进度表 第一学期学科安排表小学上学期工作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表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任教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1.《稻草人》和其他童话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
2.《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张继楼彭斯远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3.《外国儿童诗选》文成英、李融编选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科普科幻
4.《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
5.《中外探险故事精选》伊明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6.《无尽的追问》王淦昌著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7.《昆虫记》 (法)法布尔著,言小山译人教社大百科全书2003年版
8.《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法)蒂皮•德格雷,黄天源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中外战争的故事》张鸿海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10.《做人与做事》卢勤接力出版社2000年版
11.《30天环游中国》郑平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12.《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13.《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4.《巫师的沉船》班马 21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15.《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16.《木偶奇遇记》 (意)卡洛•科洛迪著,杨建民译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17.《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杨吴成译人教、译林版2003年
18.《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远流公司1988年版
19.《顽皮捣蛋鬼》(德)威廉•布什湖北少儿出版2003年自版
20.《七彩的分光》王大珩著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四年级上册(部编本教材)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四年级上册(部编本教材)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班级情况分析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大体上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有些孩子善于动笔,但是,个别学生的表现的确不够理想,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
归根结底,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因此,我的教学着眼点不局限于孩子们的成绩,而更多地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的态度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教材重难点:重点学习21篇精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重视朗朗训练、默读训练。
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学会写书信;积累语文园地和精读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完整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方案及教学进度表(完好版)一、教材分析^p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局部。
附录局部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共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为学患无疑,疑那么有进。
处处留心皆学问。
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梦想。
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光阴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豪杰。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表达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二、学生情况分析^p四年级共有学生45名,其中男生20名,女生25名。
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大体上学习兴趣比拟浓,主动性较强,有些孩子擅长动笔,但是,个别学生的表现确实不够理想,反映出孩子们根底知识的不结实,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
归根结底,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擅长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协作精神差,缺乏最根本的纪律观念……因此,我的教学着眼点不局限于孩子们的成绩,而更多地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的态度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全面开展。
三、教学目的1.在语文学习中,表达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
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才能。
继续练惯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络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p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方案及进度表一、学生根本情况分析^p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劳动课。
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根底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
大局部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重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p :本册教材主要对开学准备、生活自理、动手制作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 15 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开学准备方面的 3 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 6篇,动手制作方面的 4 篇,有简单的消费劳动的 2 篇。
三、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才能。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开展学生的综合才能。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开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理论才能。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开展学生的综合才能。
四、详细措施:1.老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理论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展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节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历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严密结合,做到标准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平安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老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展,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理论的方法进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才能。
五、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1 包书、裁纸、装订本子2 削铅笔3 整理书包4 洗头和洗澡5 洗红领巾6 国庆放假7 整齐着装8 晒被褥9 整理床铺10 整理房间11 折纸12 折钱包13 剪纸14 做七巧板15 养小龟16 水栽植物17 考察18 考察19 考察20 考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识字、阅读理解、作文和古文诵读等方面。
整个学期的计划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2周)1. 复习上学期的知识,回顾学生的拼音和识字情况。
2. 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如写作短文、填写阅读理解题等。
第二阶段(3-8周)1. 学习新课程的课文,包括课文的默写、理解和朗读等。
2.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识字和字音字形的学习。
第三阶段(9-12周)1. 学习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写作的结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等。
2. 带领学生进行作文练习,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四阶段(13-16周)1. 学习古文知识,如古文的基本字词和句式,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2. 进行古文诵读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第五阶段(17-20周)1. 复习并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期末测验和评估。
2.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给予相关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进度表:第一周:1. 复习上学期的拼音和识字情况。
2. 进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第二至第八周:1. 学习新课程的课文。
2. 进行课文的默写、理解和朗读练习。
3. 巩固学生的识字和字音字形的学习。
第九至第十二周:1. 学习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进行作文练习。
第十三至第十六周:1. 学习古文知识和文化。
2. 进行古文诵读的练习。
第十七至第二十周:1. 复习并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
2. 进行期末测验和评估。
3. 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相关的评价和鼓励。
以上是根据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部编版四上语文教学计划和进度表

部编版四上语文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以课改精神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语文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本册语文教材有8个单元,32篇课文。
其中,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认识200个字,要会写200个字;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初步学习默读;能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较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教科书将识字写字贯穿于单元主题中,每个单元至少出现5个生字。
在语文园地中设有“展示台”,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从而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本册共安排200个要求认识的字和200个要求写的字。
其中,有一些是要求认识的字不在课文中出现,而是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尽量在语境中识字。
另外,还安排了“看图写话”,目的是培养学生写话及观察事物的能力。
四、主要措施1.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按要求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2. 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精心备课。
备课时认真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能力点以及重点和难点;把握好三维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使备课的针对性更强。
3.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识字写字教学要体现识字、写字和阅读有机结合的原则。
要指导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4.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加强预习及预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词句教学,注重积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和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尽可能安排一定的朗读时间;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范读和示范;注重阅读中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了三年的语文学习,我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
多数学生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优秀者写作时洋洋洒洒,把作文作为一种乐趣,而笔拙者半天挤不出多少字来,依赖性很强。
本班多数学生学习自学性高,主动性强,自控能力不错,能够自觉完成各科作业,但少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很差,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这些学生仍然是本学期扶持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小练笔,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等),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
全册共分8单元。
每单元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单元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50字,会写25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
(2)在阅读方面,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读,体现了课程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
同时,加强了默读的训练。
课程标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学习默读”,中年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3)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最新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6篇。
教材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贵的亲情、友情;在学习中成长;生命离不开的绿色;神奇的大千世界;感人的品格。
每个主题都力图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主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综合学习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四大部分。
并提示学习要求。
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的字。
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我的资料夹",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要求会认的字250个字,会写的生字308个字。
二、学生分析本班共有68人,部分学生上课有走神现象,书写质量差,识字不能完成任务,写字丢三落四,读课文有丢字、填字、错字现象,不能很好地遵守纪律,反应较迟钝。
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早日赶上学习队伍,本学期采用四人小组,优差搭配,且从严要求,方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1、认字250个,会写308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盛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的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一)识字、写字教学1、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本学期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人数40人,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思想上比较懒散,注意力相对难以集中。
约有一半的孩子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识字写字习惯不佳,笔顺不关注,多笔少画是常事。
情感朗读指导相当有难度,我在前头激情四射,他们在后头没精打采,以至于读得有气无力,脱音严重,无轻重之分,平淡无奇。
各小组之间缺乏协作精神,遇到需要合作学习时,孩子们就像一盘散沙,自顾自的,凝聚力不够。
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XXX个,会写XXX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本学期特意聘请一位专业书法教师前来教学,希望对孩子们的在书法练习上有所帮助。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
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
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
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
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
教科书通过具体
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
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
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
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
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
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
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