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9《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教案二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教案二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利用字典来了解“辕”和“辙”是什么意思?(“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滚要向南走,却往北走。)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怎样一个故事呢?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圈破丢羊
再次丢羊——修补羊圈——知错就改——再没丢羊
不听劝告
课题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9课《寓言两则》
学时
第二 课时
主讲人拓展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寓言两则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发展和结果。
本节(课)教学目标:






及过程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2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了解寓言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一、学习生字、新词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劝告 后悔
二、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三、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27-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27-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27-寓言两则(课堂实录)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大家读得很认真,提出了几个问题,也找出了答案。

今天老师也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好吗?生:好!(听老师说要和他们讨论问题,兴致很高)师:看图,读了课文,我在想,图上的这个“拔苗助长”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该怎样评价他呢?比如,我会说我们班的韩润同学勤奋好学,但是胆子有点小……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那么,对这个农夫,我们该怎么评价他呢?大家议一议吧。

学生纷纷和周围的同学讨论。

(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听了几个同学的说法,我发现学生还是停留在对农夫具体做法的评判上,马上停下来,再引导。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生1:他把秧苗拔高了,秧苗没有水和养料都死了。

师:对,他这种做法对吗?生:不对。

师:这些咱们昨天都说过了,谁有新的看法?生2:他总是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

师:对,他有什么想法?生2:他想让秧苗长得快一些。

师:你们从他的想法和他后来的做法中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大家再讨论。

学生议论纷纷,接着交流。

生4:我认为这个人很勤快!(有些学生不以为然的笑话他的观点)师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急着否定别人哦,要学会倾听不同的意见。

(再问发言的学生)你为什么觉得这个人勤快呢?我们很想听听。

生4:他干了很多活,不怕累。

师,面向大家提示思考:他说得有道理吗?学生有两种意见,我鼓励他们大胆说自己的根据。

议论了一下,继续讨论。

生5:我觉得他是个勤快的人。

师:我们来读第一段。

(齐读)你们的爸爸妈妈盼着你快快长大,老师盼着你们快快的长学问,长知识,这种想法对吗?生:对。

生 6 :对呀,这个人想让他的秧苗快快长大,他家没有吃的了,他的想法是对的。

师板书:想法。

引导:就是说他有一个美好愿望,是没错的,对吗?(板书:美好)那么你们有什么愿望?学生纷纷说自己的愿望,来不及单独发言的,在小组内说说。

师引导:同学们都有美好的愿望,甚至远大的理想,太好了。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人教版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寓言:寓言就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生:我学会了本节课的生字和词语,生:我知道了掩耳盗铃的意思就是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

生:我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交流,准备展示。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不知道同学们对我课前布置的预习提纲完成的怎么样。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预习提纲上的内容,并重点准备展示内容。

(学生自学、板演。

)三、学生展示、通晓寓意。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在展示之前,我有两个小要求(1)汇报同学说话有条理,声音洪亮。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改正。

如果你的表现特别出色,将会有加分的奖励。

1、看拼音,写词语并组词。

小组学生1:我代表我们组首先来汇报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

”请同学们跟我读:掩耳盗铃、铃铛、丁零丁零。

(其他学生跟读)小组学生2:我想提示大家:掩耳盗铃的“掩”字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出头。

铃铛的“铛”和丁零丁零的“零”在读词的时候要读轻声。

丁零丁零的“丁”在书写的时候不要加口字旁,写成“叮”了。

小组学生3:我来继续汇报第二题“组词”。

请同学们跟我读:(略)小组学生4:我给**补充:强盗的“盗”字的形近字还有“盘、盘子”,铃铛的“铛”的形近字还有“档、档案”,零花钱的“零”的形近字还有“雷、打雷”。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其他组学生:我还想提示同学们:“丁零丁零”的“零”最后有一个点,不要忘写了。

师:听了他们组准确而又形象的汇报,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对本课的生字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了。

下一组你们准备好了吗?2、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小组学生1:我们小组汇报的是第2题: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首先由我来领大家读一边近义词:(略)小组学生2:我领大家读一遍反义词:(略)小组学生3:我想提示大家:一个词语的近义词并不是唯一的,比如:“掩住”的近义词不仅可以是“挡住”,还可以是“遮住”、“捂住”。

《寓言》的课堂实录

《寓言》的课堂实录

《寓言》的课堂实录师:现在,我给大家来一回现场作画,请大家看后猜一个成语。

(作画)生:(个个面露笑意,答)画蛇添足。

师:真聪慧!今日的课就跟这个成语有关。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29课,我们一起学习《寓言四那么》。

这节课我们采纳说读的形式学习。

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

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5分钟,力争做到读得精确,读得流利。

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1)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音:(2)查工具书:(3)举手询问。

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减字,不换字,不哽字。

(生自由大声读书5分钟)师:时间到了,读得怎样?还是先听听大家的齐读。

(生齐读)整体听来,很流畅。

假如能读准这几个字的读音,就更好了。

宣王悦(yuè )之堕(duò )而折其髀引弦(*ián)而战我不仅喜爱听大家齐读,还喜爱听大家一个一个地读。

谁先来试一下?生1:我读《鱼目混珠》。

……师:声音嘹亮,还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生2:我读《画蛇添足》。

……师:有点焦灼,只重复了几个字,还可以。

生3;我读《买椟还珠》。

……师:节奏感很强,读得很精确。

(没有人读第四那么)第四那么有点长,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谁能拿下?生4:我来试试。

……师:相信自己,你看你表现得很好。

读通课文后,请大家再自由、大声朗读课文5分钟,力争做到读懂词义,读懂文意。

还记得解决字音障碍的方法吗?回顾一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词义障碍,对于书下没有注解的,更要留意。

读懂文意,就是能把故事讲出来,当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尽量讲得生动活波。

(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师:时间到了,字词学得怎样?先来进行一场竞赛。

左右两队各提出字词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

看哪一队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住。

生1:我想问“乃左手持卮”的“乃”字怎么讲?生2:于是,就。

生1: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大恰当。

那个人拿到酒后,应当喝下,怎么会左手持卮,右手画蛇呢?我认为应当“竟然”讲。

生2:你这样理解是忽视了这个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别人还没画完,我再来给蛇画脚。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寓言两则》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寓言两则》名师教案

《寓言两则》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1、寓言含义。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扫除生字词障碍1、自由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寓言规则窟窿狼狗街坊叼走劝说后悔(2)认读生词,释义。

寓言窟窿本领劝告亡羊补牢三、学习《亡羊补牢》1、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羊因为羊圈的窟窿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2、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师: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生:亡羊。

3、默读课文的5自然段,思考: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师:“不该不”,两个“不”说明养羊人什么的心态?生:后悔。

4、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了”看出他一意孤行。

“赶快”“结结实实”看出他知错就改。

师:“现在修还不晚”,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

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议决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寓言:寓言便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原理或讥刺某种人。

生:我学会了本节课的生字和词语,生:我知道了掩耳盗铃的意思便是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

生:我议决读课文,明白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交流,准备展示。

师:看来同砚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不知道同砚们对我课前布置的预习提要完成的怎么样。

下面就请同砚们分小组讨论预习提要上的内容,并重点准备展示内容。

(学生自学、板演。

)三、学生展示、懂得寓意。

师:同砚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在展示之前,我有两个小要求(1)汇报同砚说话有条理,声音洪亮。

(2)其他同砚认真细听,实时补充、改正。

要是你的表现特殊出色,将会有加分的奖励。

1、看拼音,写词语并组词。

小组学生1:我代表我们组首先来汇报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

”请同砚们跟我读:掩耳盗铃、铃铛、丁单独零。

(其他学生跟读)小组学生2:我想提示大众:掩耳盗铃的“掩”字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出头。

铃铛的“铛”和丁单独零的“零”在读词的时候要读轻声。

丁单独零的“丁”在书写的时候不要加口字旁,写成“叮”了。

小组学生3:我来连续汇报第二题“组词”。

请同砚们跟我读:(略)小组学生4:我给**补充:匪贼的“盗”字的形近字还有“盘、盘子”,铃铛的“铛”的形近字还有“档、档案”,零花钱的“零”的形近字还有“雷、打雷”。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其他组学生:我还想提示同砚们:“丁单独零”的“零”最后有一个点,不要忘写了。

师:听了他们组准确而又形象的汇报,相信同砚们一定会对本课的生字有了越发深刻的印象了。

下一组你们准备好了吗?2、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小组学生1:我们小组汇报的是第2题: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首先由我来领大众读一边近义词:(略)小组学生2:我领大众读一遍反义词:(略)小组学生3:我想提示大众:一个词语的近义词并不是唯一的,比如:“掩住”的近义词不仅可以是“挡住”,还可以是“遮住”、“捂住”。

《寓言两则》教学实录

《寓言两则》教学实录

做 人 上也 可 以 。那 么 , 这 个 哲 理 是 进 了 我 们 的 生 活 , 只 是 我 们 不 曾在
( 师 朗读《 导 学案 》 中 有 关 寓 言 通 过 什 么 讲 出 来 的 呢 ?
生( 齐 ) : 故事。
的 目 的 。 什 么 目的 呢 ? 师 : 通 过 非 常 生 动 的 故 事 给 我
本 版 主 持 / 佩 兰 获 奖课 例
I 课堂l
《 寓言两则》 教 学 实 录
◎ 邱 丽 宁/ 执教 、 整 理
师 : 同学 们 , 今 天 我 们 学 习 第 耳 盗 铃 》 《 守株待 兔》 《 揠苗 助长 》 析。)
三 十课 《 寓言两则》 ——《 智 子 疑 《 亡 羊补 牢 》 , 等 等 。 大 家 能 用 最 简
拿 出我 们 课 前 预 习 时 准 备 的 《 导 学 象 , 或你 的认 识是 什么 吗?
师 : 关 于 作 者 韩 非 子 的 相 关 知
邻》 和《 塞 翁失 马》 。 首先, 请 同 学 们 短 的 语 言 说 一 说 它 们 留 给 你 的 印 识 , 有 兴 趣 的 同 学 课 下 再 去 收 集 一
地 朗读 课 文 , 要 注 意 停 顿 和 重 点 字
看 , 想一想, 说 一 说
师 :有 人 说 , “ 寓 言 是 一 个 魔
袋 , 袋 子很小 , 却 能 够 从 里 面 取 出
很 多东 西来 , 甚 至 能 取 出 比 袋 子 大 们 讲 明 一 个 哲 理 。这 个 哲 理 用 在 我 本 得 多 的东 西 ” 。也 有人 说 , “ 寓 言 是 们 生 活 中 的 各 个 方 面 都 是 行 之 有
到 了一个 生活 哲理 。

《伊索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伊索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伊索寓言两则》课堂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特点。

2、体会寓意,学习做人。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教学重点:体会寓意,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二、教学方法:注重分角色朗读、即兴表演帮助学生理解寓意,学习做人。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

同学们读过寓言吗?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生1:《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生2:《刻舟求剑》、《狼和小羊》生3:《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寓言故事,那你能从中发现寓言有什么特点吗?生1:寓言故事篇幅一般短小,同学们很爱读。

生2:寓言故事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师:大家总结得都很好,我们课下不但要多读书,还要善于总结积累知识。

那究竟什么是寓言呢?请同学们来看屏幕,宋伟来给同学们读一下。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带有讽刺意义,给人以启发。

它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

它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

师:现在你一定了解了寓言的特点吧。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伊索寓言两则》,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1、了解寓言特点。

2、体会寓意,学习做人。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师:大家有信心完成上面的目标吗?生(齐):有!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及查阅,你了解伊索这个人吗?生: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了自由。

师:说得不错,请看大屏幕: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

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了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

其中的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二)新授1、检查预习师:同学们会读这些词语吗?谁来读?(指名学生读词语)屏幕出示:赫耳墨斯庇护较量饶头爱慕虚荣凯歌粘住喇叭师:这位同学读得既准确有流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看:(学生观看故事动画。

)[我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亡羊补牢](学生跟老师书空课题)师:刚刚大家看了有趣的动画,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叙述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师:请翻开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在小组中交流难读、易错的字词。

(生汇报自己预习所得,交流字的读音、写法,也可以说说自己课前掌握了什么词语。

)2.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已经扫除了阅读的障碍,那么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习惯]3.语言训练: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

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师要注意表扬能用简洁语言概括的同学,对说得比较详细的同学要加以引导)[师适机板书:第一次不补第二次修补]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故事内容师:为什么养羊人的羊丢了一次又一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画出丢羊后养羊人和街坊的表现。

2.交流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重点解决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读轻声③叼的最后一笔④“原来”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果字音在汇报预习是解决了,这里就省略。

]3.交流养羊人和街坊不同的表现。

[示对话]师: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引导学生体会养羊人的毫不在意、满不在乎。

街坊的关心、着急、诚恳。

)师:同为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之间合作)4.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5.为什么狼有第二次机会钻进羊圈?(抓住又……又……)[板书:错]6.教给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师:课文的1-4自然段都是写了养羊人丢羊这件事,用课题两个字概括:“亡羊。

”可见,我们解词,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7.养羊人还会丢第三次羊吗?[示:对比句子,知道不该不的作用][从哪些词看出他后悔了?抓:赶快、结结实实][板书:知错就改]8.讨论:现在补牢迟吗?[抓:再也;从此;从什么时候开始]9.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板:不迟]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联系实际,说话训练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想说?生:小组说——全班汇报——写在书本P35中间空白地方[示:我想对说:“” ][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我想对养羊人说;第二层:联系实际,我想对身边的人说。

][说的话语没有写上标点符号,学生可以使用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等个性句子]五、布置作业必作: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使他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

选作: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要来学习寓言两则,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生齐读课题:《寓言两则》师:念得真好,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生1:我知道的寓言故事有叶公好龙,滥竽充数,生2:我们二年级时学了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生3:我喜欢的寓言故事是刻舟求剑师:今天这节课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一则寓言,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

师:大家都自学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多媒体出示:窟窿,叼走,劝告。

师:我们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窟窿后面的一个字要读成轻声,请大家再读一遍生齐读:窟窿师:那窟窿是什么意思?生1: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我猜窟窿是不是跟洞有关。

师:你能联系字形去猜想词语的意思,真会思考,没错,窟窿就是洞的意思。

好,我们一起再把这些词语来读一读。

生再读词语窟窿,叼走,劝告。

师:好,接下去由五位同学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请你们仔细听听,听听他们是否读得正确。

五位同学轮流读课文师: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1:小月在读最后一段时,把不该不接受读成了不该接受师:你听得可真仔细,这儿漏了一个字,意思可就完全相反了。

不该不接受劝告,那是什么意思呀生2:我觉得意思是牧羊人很后悔,自己应该接受劝告。

师:你说得很对,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他很后悔……”师:读得很正确,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亡羊补牢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2:有个牧羊人,羊圈破了,夜里,狼叼走了羊,街坊劝他把羊圈修一修,他不听,结果,第二天又丢了羊,牧羊人很后悔,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修好了羊圈,就不再丢羊。

师:你说得很清楚,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是怎样劝告他的,他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和同桌相互分角色读一读,生同桌间分角色读师:哪一组读给大伙听一听。

生1生2分角色读“赶快把……”“羊已经丢了……”师:牧羊人啊,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啊。

生2:因为羊已经丢了,我再去修羊圈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要这样读。

师:是多些一举吗?谁来劝劝他生3:牧羊啊,羊圈里还留有几只羊在啊。

师:说得没错,谁再劝劝他。

生4:牧羊人,你这次只丢了一只羊,如果不及时修好,另外几只也会丢的。

师:可是,牧羊人不听劝告。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段写了牧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

生自读课文。

师:谁找到了生1:我找到了,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读第四自然段。

师:哎,羊又少了一只,牧羊人心里后悔极了,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1:哎,我真不该不听街坊的劝告,再次丢了羊。

师:再后悔还来得及呢?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来读一读。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刚才我们学的这则寓言叫亡羊补牢。

在这里,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你们去查查字典。

生1:我查到了亡羊补牢的亡是死亡的意思生2:我觉得应该取亡失的意思,课文里没有说羊死了,而是说羊不见的。

师:很好,你能在查字典的同时,结合着课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不错。

那牢又是什么意思呢?生3:我查到了牢的意思,在课文里,牢有三个解释,1养牲畜的圈2关押犯人的地方。

3牢固,根据课文,我知道牢字就是第一种意思,养牲畜的圈。

师:你说得不错,那谁能把亡羊补牢的意思完整地说说呢?生1: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师:还有补充吗?生2: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师:很好,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提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从这则寓言中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3:我明白了,做错了事情,只要马上改正,还来得及。

师:你说得没错,那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说这个道理吗?生4:我爱吃零食,后来牙就蛀了,医生让我马上补牙,否则,蛀牙就会越来越多,我听了医生的话,把牙补好了,从此,我们牙再也不痛了。

师:及时被牙,为时不晚啊生5:我在读二年时,眼睛就近视了,妈妈让我注意保护视力,我没当一回事,现在我们就成近视眼,我后悔极了。

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啊,其实在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只要能够及时的改正,还是来得及的。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生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寓言,则,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狼。

生读词语师:请你看一看,这些标红的生字,在写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生1: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叼的最后一笔是提生2:我觉得窟窿和寓的偏旁容易搞错。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这几个字生4:我有办法,宀一般都表示房子,比如公寓,寓所的寓都是房子的意思,穴字头表示洞穴,窟窿就是洞的意思,所以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

师:你看,理解了字的意思,也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字形。

生5:我发现窟窿的窿字笔画很多,特别是右下部分生字上面还有一横。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接下来就看老师来写一写这个字,可要看仔细了师范写窿字。

师:同学们,你个看仔细了吗?请你们也动手写一写,先把这课后的生字每个写两遍,再把这课后的词语抄写一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寓言两则,还记得上节课上我们学过的词语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拼音写词语生看拼音写词语:寓言,窟窿,叼走,劝告,街坊,后悔,狼师:下面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上的答案来批改,生同桌交换过来批改。

师:全对的请举手。

师:真不错,这次全对了,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学的过则寓言叫南辕北辙。

请同学们一起把题目念一念生齐读题目师:这个故事的题目比较难读,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题目:师:同学们自由地来朗读这则寓言,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在读课文的时候,你们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1:我觉得最后一句比较难读,师:你说得没错,这一句中一共有五个越字,的确比较难读,让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师范读最后一句。

师: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好吗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这则寓言我们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给大家提出了阅读要求,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1.分角色朗读故事,读出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

2.想一想,到楚国去的人说的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师:请小文读一读生1读朗读要求师:同学们,你们明白学习的要求了吗?请你们也来读一读,讨论一下吧。

生自学师:在这则寓言当中,有很多人物的对话,哪一组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生2分角色读对话。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其他组的同学来评一评。

生3:小文读出了朋友越来越奇怪的语气,师:我也同意你的说法。

生4:小样不在乎的语气读得不够一点。

师:哪一组能再读一读呢?生5生6再次分角色读对话。

师:我觉得小杰把那个人不在乎的语气读出来了,还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句话。

多媒体出示:“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师:请大家先来读一读生齐读这个句子生1:盘缠是什么意思生2:盘缠就是钱的意思师: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来分角色来读一读对话,你们读要到楚国去的人的话,我来读朋友的话。

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哪个问题呢?生1:我们应该讨论到楚国去的人说的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师:那这个问题哪个组来汇报呢?生2:我们觉得这个不对的地方是他不明白,方向不对,马跑得越快,离楚车就越远,车夫驾驶水平再高,也没用。

生3:还有盘缠多也帮不了什么忙。

师:你们赞同他们的说法吗?生4:赞成,我觉得这个人主要是错在楚国明明在南边,他却要往北走。

师:你们瞧这个人,他的目的明明在是南边,他却往北走,这真是南辕北辙那南辕北辙这个词中,辕和辙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一查字典,然后连起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