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成绩分析选修五修订稿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次考试我们采用了开封市五县联考的试卷,从高二的范围来说应该是第三章第二节结束,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第一二章的内容。
和我的估计偏差较大。
对于非选择题我进行抽查50份试卷,总分46分。
学生平均得分为27.6分,得分率为60%。
总共四大题分析如下:第19题,有关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总分值10分,平均8分。
题并不是很难,牵到的知识有燃烧热,热化学反响方程式及能量的计算。
对于根底知识大家还可以。
失分最大的就是有关能量的计算,由于数字比拟大,错误率相当高。
另外对燃烧热的理解也是容易错的一项。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
第20题,是有关化学平衡的实验题。
实验题是最难得分的题型,出题活,很难琢磨出题人的意图。
知识点有水的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同时考试了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实际应用。
强调一点此题考察点有些偏,有些答案也很勉强,很少有说服力。
所以此题得分率很低总分值12分,平均8.2分,得分率为68.3%。
同学们普遍错在对于氨气的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分开写,实验现象分析不到位,书写不标准等。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注重细节的强调。
第21题,是有关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的一道坐标图题,是长出的一种题型,学生得分率还可以,但对于个别概念理解不清。
平均得分8.6分得分率71%,失分最多的是有关信息写化学反响式的的第四小题。
学生欠缺对信息的深加工和提炼,对化学反响速率的计算得分率相当高。
考察的面还是比拟全的。
第22题,平均得分2.8分,得分率35%,相当的低。
该题出题出现了歧义,是出题人的习惯造成的,欠严谨。
物质的量分数指代不清,造成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很是麻烦。
另外学生对于恒容下再参加反响物理解不清,对平衡的移动方向产生了误解也是失分的注意原因,还有一小局部学生没时间做题,最关键是放到最后一题很多学生有些害怕。
总体,本套试卷难道并不大,但是对知识的考察太过偏,考察不全面,第一章分值太大,第二章和第三章应该作为重点被出题人无视。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考试总结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考试总结高二化学考试过去了,每个人在这次考试中都有所收获,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好有机化学,在这里我把本次化学试卷具体分析一下:一、试题评价1、考试范围:考试范围为选五。
重点知识较多,如同系物的判断、烷烃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各类烃及两种烃的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的应用,以及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设计、物质的除杂等。
2、试题难度:考试范围全,难度适中,分易、中、难三种题型,重点突出: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合成、各类有机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物质的除杂等。
本试卷立足基础,注重平时训练, 应用较多。
,概念题也有相当比例,同时用平时的训练题告诉学生要认真作业。
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态度都有很好的考察作用。
但本试卷不仅仅注重基础,可以说这是一份难易适中,层次分明的好试卷。
但是题型偏老,不够灵活是这份试卷美中不足的地方。
二、学生答题情况:1. 全年级均分35.4,略低些,离出题者的预期有16分的差距。
2、分数方面,70分以上年级共6人,普通班仅两人。
60分以上年级共25人。
三十分段和四十分段的人数很多,尖子生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瓶颈,总是找不到很好的结合点,能让优秀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三、从学生失分点看暴露的问题:1、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不熟练。
试题的熟练来源于知识的熟练,本阶段我们学习的是烃及烃的衍生物(两种),典型的官能团决定典型的性质,我们只要能够把各类物质及各官能团的性质掌握了,无论怎么考察我们都能把一个复杂的物质拆成不同的部分(基团或官能团),2知识迁移能力差这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卤代烃、醇几种典型的有机物。
经常会出现信息题,同学们要学会跟着信息走,抓住信息的手,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就是我们做信息题的方法,认真分析给的已知条件,把条件理解透彻再做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8-2019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质量分析一、试卷评价本次考试为整个高二所学内容:《选修4》和《选修5》,分值各占50%,知识面覆盖较广,基本涵盖了相应的重点、热点、难点,选择题注重基础,填空题则基础和能力兼顾,基本没有难题,主要以中档题、容易题为主,试卷整体上偏易,计算量不大。
二、考情分析1.分数分布按校际间划线,一本线人数为231人,线下5分内有100人,在六校中排名第五,与上学期期末考试比人数少了33人,呈下降趋势。
2.逐题分析(1)选择题得分较低的选择题:(2)填空题19:难度系数0.27,考查Kw和酸碱混合后pH:1.将水的离子积转化为图像,由图像结合信息判断出kw然后,利用kw计算已知pH的氢氧化钡浓度,涉及到氢氧化钡和氢氧根浓度间关系。
2.根据酸碱混合后pH和混合前酸碱浓度,求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纠结酸碱混合反应过量问题,而没有直接利用守恒关系求微粒浓度。
3.强酸酸式盐和强的二元碱混合,已知起始物质的量浓度,求混合后pH。
(3)其他答题稍微有难度的有三空,一是电化学中电解硫酸铜溶液,分两阶段进行,气体体积随着电路中电子变化而变化的图像,结合图像判断拐点,即电解进行第二阶段。
二是考察热化学方程式,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一个是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钠,一个是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给了热效应数值,利用盖斯定律求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学生不能将文字信息表达为热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盖斯定律求出未知热化学方程式。
三是求特殊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但是利用压强与时间图像求反应前后气体浓度,属于综合运用。
三、问题与不足1.学生中存在问题从考试情况看,学生中存在知识问题涉及到: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实验、热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计算;涉及到能力有:观察、分析、判断、计算、实验能力,综合能力欠缺。
从平时看: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课堂效率低,作业拖交、不交或者抄袭。
考前,化学复习是系统的,以讲、练形式复习,按章节小卷出题,老师人人参与,题量不多,基本涉及到重点、热点、难点,关键是在落实中,学生的做和纠错方面打了折扣,老师是辛苦了,但效果不理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B A
C C A A
D C D D B 16(13分)(1)90;C 3H 6O 3;(2)羧基;
(3)CH 3CH (OH )COOH ;(4)略(5)HOCH 2CH 2COOH
17(14分)(实验)(1)圆底烧瓶(蒸馏烧瓶不得分)(2)防止暴沸;B
(3)检漏;上口倒出(4)干燥(或除水除醇)(5)ABE (6)61%
17(14分)(普通)(1)圆底烧瓶(蒸馏烧瓶不得分)(2)防止暴沸;B
(3)检漏;上口倒出(4)干燥(或除水除醇)(5)ABE (6)
18.(14分)(实验)(1) 醛基、羟基(2分) 消去反应(1分)(2)KOH 水溶液,加热(2分)
(3)、
(4)
(5)+NaOH +2Cu(OH)2 △
+Cu 2O ↓+3H 2O
(6)(每空2分)
18.(14分)(普通)(1) 醛基(2分) 酯化反应(1分)(2)浓硫酸,170(2分)
(3)CH 2=CH 2, -【CH 2-CH 2】-n (4)略 (5)略 (6)2
19.(14分)(实验)(1)羧基;(2)取代反应;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3)+CH
3CH(OH)CH
3
+H
2
O;
(4)①;② 4
19.(14分)(普通)(1)羧基;(2)取代反应;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3)+CH
3CH(OH)CH
3
+H
2
O;
(4)① 8;②(CH
3)
3
CCH
2
Cl。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成绩分析

高二四班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的整体结构和难度1、试题的结构: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本试题难度适中,系统统计的难度系数为0.56,但实际可能更高。
考察的内容以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主,兼顾考察了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1.试卷结构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5题共5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2)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本份试卷略有不足三、答题情况年级平均分56.25分,年级最高分92分。
年级优良率10.40%;及格率45.01%;过差率18.57%,由于试卷考察基础总体成绩比以前高。
高二四班平均分45.02分,班级最高分72分,班级优良率0%;及格率15.38%;,虽然试题相对考察基础,但四班表现并不突出。
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是很理想,高分层次几乎没有,低分层人数过多。
,其中原因之一是选修5在学习中,学生感觉记忆比较多,实验较多,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些畏惧感,压力较大。
另外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平时课外所花时间较少,练习量少,不能深入思考,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
对于一些题目的变换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确作答,所以一些做过讲过的也做错了。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低,学习很被动,课后不肯复习并做相应练习来巩固知识,难做到对知识的联系和回顾。
解题思路不清晰,解题能力欠缺。
语言表述和书写不规范,常出现专用名词、术语的错别字和表达错误。
对于图形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很差。
而且,无论在I卷还是II卷的答题情况中,四班的学生并没有由于试题难度的递进表现出答题情况好坏的变化,而是无论试题困难与否,正确率基本持平,这是一个不甚乐观的现象,这说明对于学生的答题结果在运气成分。
化学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

化学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1. 引言本文对化学课程的期中成绩质量进行了分析和反思,旨在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成绩分析经过统计和分析,以下是对化学期中成绩的情况概述:- 平均分:XX分- 及格率:XX%2.1 成绩分布成绩分布展示了不同分数段学生的比例,根据数据分析,具体数据如下:- 优秀(90分以上):XX%- 良好(80-89分):XX%- 中等(70-79分):XX%- 及格(60-69分):XX%- 不及格(60分以下):XX%2.2 异常情况在分析成绩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高分集中:有一部分学生获得了较高分数,可能存在学业上的不公平竞争情况。
- 低分困扰:某些学生的成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需要进一步关注他们的研究情况和困难。
3. 反思与建议通过对成绩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反思与建议:3.1 教学方法改进- 加强互动性: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 多样化评价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如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研究成效。
3.2 学生辅导- 增加个别辅导:对成绩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问题并提供指导。
- 激发研究动力:通过给予奖励或学业支持,增强学生的动机和研究兴趣,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3.3 家校合作- 增强家庭联系: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关注他们的学业发展。
4. 结论本文对化学期中成绩质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通过教学方法改进、学生辅导和家校合作,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有所提高。
【精】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总体均分 68.6 分
189 班参考人数 40 人, 60 分以上 8 人,均分 50.1 分
188 班参考人数 45 人, 60 分以上 4 人,均分 44.4 分
选择题同学们的得分率较高,选择题中 2、 3、 8、 11、 12、
1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1 页
0.90 2 反应热
0.46 3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0.67 4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0.82 5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数
0.80 6 燃烧热的计算
0.68 7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0.67 8 压强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0.23
第2 页
9 反应热的判断 0.88 10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0.38 11 燃烧热 0.20 12 化学平衡移动的计算 0.68 13 化学平衡移动计算 0.25 14 化学平衡状态图像 0.12 15 化学平衡计算 0.23 16
第3 页
化学平衡移动转化率
0.15
( 2)非客观题
填空题: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实验题:中和热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计算题:化学平衡移动简单计算
三、学生答题、得分情况
高二有三个理科班, 187 班为理工班, 188 班为理科普通班,
188 班为理科艺术班。 由于三个班都不相同、 不能进行比较,
第6 页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主要是考查选修四第一章、 第二章内容。 分 ( 选 择题 ) 和(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 卷Ⅰ为单项选择题共 16 小题计 48 分, 卷Ⅱ共 5 小题计 52 分 . 全卷总分 100 分 ,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 试题以能力立意 , 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 注 重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应用能力的考查 , 考查了化学反应 与能量的变化 , 燃烧热,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化学反应速率 , 中和热实验操作 , 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卷Ⅰ侧重 考查基础知识 , 卷Ⅱ则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 , 阅读量较大 , 体 现新课程下的能力培养以及试题的开放性。 该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 很多学生时间不够 , 所以后面题目的 得分率比较低 . 没有特别难、偏、怪的题目,试题顺序从易 到难编排的很合理。 二、考题分析 ( 1)客观题分析 题号 知识点分析 难度系数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成绩分析(选修五)

高二四班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的整体结构和难度1、试题的结构: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本试题难度适中,系统统计的难度系数为0.56,但实际可能更高。
考察的内容以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主,兼顾考察了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1.试卷结构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5题共5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2)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本份试卷略有不足三、答题情况年级平均分56.25分,年级最高分92分。
年级优良率10.40%;及格率45.01%;过差率18.57%,由于试卷考察基础总体成绩比以前高。
高二四班平均分45.02分,班级最高分72分,班级优良率0%;及格率15.38%;,虽然试题相对考察基础,但四班表现并不突出。
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是很理想,高分层次几乎没有,低分层人数过多。
,其中原因之一是选修5在学习中,学生感觉记忆比较多,实验较多,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些畏惧感,压力较大。
另外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平时课外所花时间较少,练习量少,不能深入思考,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
对于一些题目的变换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确作答,所以一些做过讲过的也做错了。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低,学习很被动,课后不肯复习并做相应练习来巩固知识,难做到对知识的联系和回顾。
解题思路不清晰,解题能力欠缺。
语言表述和书写不规范,常出现专用名词、术语的错别字和表达错误。
对于图形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很差。
而且,无论在I卷还是II卷的答题情况中,四班的学生并没有由于试题难度的递进表现出答题情况好坏的变化,而是无论试题困难与否,正确率基本持平,这是一个不甚乐观的现象,这说明对于学生的答题结果在运气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成
绩分析选修五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高二四班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的整体结构和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系统统计的难度系数为,但实际可能更高。
考察的内容以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主,兼顾考察了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5题共5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本份试卷略有不足
三、答题情况
年级平均分分,年级最高分92分。
年级优良率%;及格率%;过差率%,由于试卷考察基础总体成绩比以前高。
高二四班平均分分,班级最高分72分,班级优良率0%;及格率%;,虽然试题相对考察基础,但四班表现并不突出。
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是很理想,高分层次几乎没有,低分层人数过多。
,其中原因之一是选修5在学习中,学生感觉记忆比较多,实验较多,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些畏惧感,压力较大。
另外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平时课外所花时间较少,练习量少,不能深入思考,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
对于一些题目的变换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确作答,所以一些做过讲过的也做错了。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低,学习很被动,课后不肯复习并做相应练习来巩固知识,难做到对知识的联系和回顾。
解题思路不清晰,解题能力欠缺。
语言表述和书写不规范,常出现专用名词、术语的错别字和表达错误。
对于图形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很差。
而且,无论在I卷还是II卷的答题情况中,四班的学生并没有由于试题难度的递进表现出答题情况好坏的变化,而是无论试题困难与否,正确率基本持平,这是一个不甚乐观的现象,这说明对于学生的答题结果在运气成分。
四、改进措施
首先,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化学测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仍要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像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的书写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化学上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其次,精讲精练。
讲解和练习一定要精选,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能覆盖我们所讲的化学核心知识,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练习的选取,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广度,要有一定“变”的前提与可能。
第三。
注意发散。
我们不管是讲知识点,还是评讲习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与衔接,所讲知识要有一定的跨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的观念,才能较好地形成比较完整与系统的知识网络,对知识的理解也才有可能比较深入。
习题的讲评,如果能做到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讲,长此以往,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化学知识的巩固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第四,加强化学备课组的沟通与合作,资源共享加强研究。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如下几个问题: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研究考试说明;研究习题;研究高考。
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平时的教学应当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201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