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放射治疗_图文.ppt
合集下载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新技术在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方面的探索
质子重离子放疗
利用质子或重离子束进 行放疗,具有剂量分布 优势和较低的毒性,尤 其适用于复杂和难以治 疗的乳腺癌病例。
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高精度、高剂量的 放疗技术,对肿瘤进行 一次性或少数几次的照 射,降低对周围正常组 织的损伤。
免疫放疗
结合免疫治疗与放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增强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治 疗效果。
剂量优化
通过计算机算法优化照射 计划,使肿瘤区域获得均 匀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 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调强原理
通过改变加速器输出剂量率或调整多叶光栅形状,实现照射野内剂 量的不均匀分布,以适应肿瘤形状的不规则性。
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形状和位置,设计多个子野并调整其权重,实现照射野 内剂量的精确调控。
晚期放射性损伤及预防措施
晚期放射性损伤的表现
皮肤纤维化、溃疡、坏死等。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避免重复照射;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
放疗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01
对心脏的影响
放疗可能导致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应对策略包括优化放疗计划
,减少对心脏的照射剂量;使用心脏保护剂;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3
定位与固定
采用体位固定技术,确保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体 位与模拟定位时一致,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01
02
03
三维图像重建
利用CT、MRI等影像技术 获取患者的三维图像数据 ,重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 的三维结构。
适形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三维形状,设 计适形的照射计划,使高 剂量区与肿瘤形状高度一 致。
乳腺癌放射治疗10

18
Contralateral
4
Cause of deaths
Breast Cancer
194
Another tumor
5
Not tumor
52
Unknown
13
2009年TCoStCaOl学术年会
264
Halsted n
46 131 24 2
201 14 53 26 294
Total n
90 261 42 6
30-Year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Trial
U.Veronesi,1 B.Marubini,2,3 L .Mariani,3 P.Valajussa,3 and R.Zucali3
1European Institute of Oncology, Via Ripamond 435,2041;2 Stastistic and
395 19 105 39
12
558
内象限或中央区病变 内乳淋巴结照射的研究
Fowble 等 2000
◆ 5年和(10年)复发率(%)
照射内乳区 不照射内乳区
P
乳腺内复发
3(8)
3(7)
0.60
区域淋巴结
1(1)
<1(<1)
0.11
◆5年和(10年)生存率(%)
照射内乳区 不照射内乳区
P
肿瘤特异生存率
Biometric Institute, 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Milano; and 3Istiuto Nazionale Tumori,
Milano, Italy
11
Type of recurrence
放射治疗ppt课件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6
CATALOGUE
放射治疗的案例分享
肿瘤放射治疗的成功案例
肺癌放射治疗
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因肺癌接 受了放射治疗,经过几个疗程的 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得 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乳腺癌放射治疗
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因乳腺癌 接受了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未 出现明显副作用,肿瘤得到控制 ,延长了生存期。
放射物理学
研究放射线的物理性质、剂量分布和测量技术, 以及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控制。
临床放射治疗
研究放射治疗在各种肿瘤中的适应症、剂量和照 射技术,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调强放疗(IMRT)
通过调整射线的强度,实现高剂量区 的精确投照,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 损伤。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放射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尤其 对于无法通过手术、药物治疗的
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急性炎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应避免或 慎重选择放射治疗。
注意事项
在选择放射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调强放疗缺点
设备成本较高,治疗费用较贵, 技术要求高。
调强放疗优点
剂量分布均匀,正常组织损伤小 。
立体定向放疗缺点
设备成本高,治疗费用昂贵。
03
CATALOGUE
放射治疗的应用
肿瘤放射治疗
肿瘤类型
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适用于多种肿瘤类型,如肺 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和辅助 放疗等。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姑息性放疗
指减轻乳腺癌远地转移伴随的相应症状,控 制病情,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时间剂量分割: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常规、 低分割、冲击治疗
二、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区域淋巴引流
乳腺淋巴结分组-1
• 腋淋巴结
胸小肌外侧组(Level I) 胸小肌深面组(Level II) 胸小肌内侧组(Level III, 腋顶/锁骨下)
正规LI、LII清扫者,ALN复发率0.8%-3% 未行手术清扫或放疗者,ALN复发率10%-30% 不完全清扫者ALN复发率3%-19%,且与标本 中淋巴结检出数相关: 检出数为0时,复发率为13%-19% 检出数0-5枚时,复发率3%-7.8% 检出数>5枚时,复发率<3%
ALN(-)原发肿瘤≥5cm乳房切除术后 未放疗者胸壁复发
LI+LII(+), 但LIII(-):0%(0/9) LI+LII+LIII(+):45%(5/11)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预测单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区淋巴结转移预测多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放疗对pT3-4N0M0者LRF的影响
• 放疗与不放疗者,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0.2%、 3.7%,P=0.001 • 区域淋巴结(锁上和腋窝)放疗与不放疗 者复发率分别为5%、4% • pT3-4N0M0者胸壁放疗明显降低了胸壁复 发率,但腋窝和锁骨上放疗与否对区域淋 巴结复发率无明显的影响
J Clin Oncol,2005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2006, 65(1): 40-44,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放射线种类与能量选择
01
02
03
04
X射线
低能量,适用于浅表肿瘤
γ射线
高能量,穿透力强,适用于深 部肿瘤
电子线
中等能量,适用于浅表及部分 深部肿瘤
质子及重离子射线
高能量,精确度高,适用于复 杂形状的肿瘤
放射治疗设备简介
医用直线加速器
产生X射线和电子线,是放射治疗的 主要设备
γ射线治疗机
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进行治 疗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肿瘤较大、淋巴结 转移等,术后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提高长期生存率。
局部晚期乳腺癌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综 合治疗的一部分,与化疗、手术等联合应用,提 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禁忌症探讨
妊娠期乳腺癌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可能 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通常禁忌 放射治疗。
诊断方法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乳腺磁共振检查(MRI)、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
02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
放射治疗基本原理
利用高能放射线破坏 癌细胞的DNA,使 其失去增殖能力
正常组织对放射线有 一定的耐受性,而癌 细胞则较为敏感
放射线可引起癌细胞 内部结构改变,导致 细胞死亡
病理类型与分子分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不同,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有重要影响。年轻、身体 状况良好的患者通常更能耐受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与方 法
外照射技术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查房 ppt课件

目的
消除或缩小肿瘤,控制癌症进展 ,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风险。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方法与流程
方法
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 入等。
流程
一般包括定位、计划设计、治疗实施 和随访观察等步骤。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注意事项
确保照射部位准确,保护正常组织,避免重复照射。
副作用
可能出现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确认设备和环境
确保放射治疗设备和治疗室的安全性和清洁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舒 适的治疗环境。
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放射治疗,并做好相 关的预防措施。
03
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生命体征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处于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与家属交流
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及 时告知治疗进展和患者情 况,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 解。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的护理重点
皮肤护理与观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放疗期间及结束后,应保持照射部位的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根据随访和复查结果,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5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治疗方案
手术、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
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等。
消除或缩小肿瘤,控制癌症进展 ,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风险。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方法与流程
方法
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 入等。
流程
一般包括定位、计划设计、治疗实施 和随访观察等步骤。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注意事项
确保照射部位准确,保护正常组织,避免重复照射。
副作用
可能出现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确认设备和环境
确保放射治疗设备和治疗室的安全性和清洁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舒 适的治疗环境。
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放射治疗,并做好相 关的预防措施。
03
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生命体征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处于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与家属交流
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及 时告知治疗进展和患者情 况,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 解。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的护理重点
皮肤护理与观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放疗期间及结束后,应保持照射部位的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根据随访和复查结果,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5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治疗方案
手术、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
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等。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

❖DT50GY。
❖锁骨上下野下界与胸壁野上界可间隔1cm, 或者共线(不推荐)。
❖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 锁骨上下:电子线/或X线/或混合射线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与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得三 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靶区剂量 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得照 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得射野衔接 具有优势。
IIB期: T2、N1、M0 T3、N0、M0
IIIA期: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III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 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 IMRT放疗流程: ❖ 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 ❖ 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 ❖ 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 ❖ 4、复位+CBCT验证 ❖ 5、安排放疗
IMRT存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锁骨上下野
2、锁骨上下野
外界到喙 突内缘
上界平甲状软骨下
缘,外界到喙突内
缘,下界平第二前
肋,内界在正中线 上向上沿胸锁乳 突肌内缘直达甲
下界平 第二前
肋
状软骨下缘。
上界平甲状 软骨下缘
内界在正 中线上向 上沿胸锁 乳突肌内 缘直达甲 状软骨下
缘
❖锁骨上下野:
❖采用6MV-X线与10-12Mev-β混合照射,头右 偏,耳垂在体中线位置
❖锁骨上下野下界与胸壁野上界可间隔1cm, 或者共线(不推荐)。
❖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 锁骨上下:电子线/或X线/或混合射线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与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得三 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靶区剂量 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得照 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得射野衔接 具有优势。
IIB期: T2、N1、M0 T3、N0、M0
IIIA期: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III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 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 IMRT放疗流程: ❖ 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 ❖ 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 ❖ 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 ❖ 4、复位+CBCT验证 ❖ 5、安排放疗
IMRT存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锁骨上下野
2、锁骨上下野
外界到喙 突内缘
上界平甲状软骨下
缘,外界到喙突内
缘,下界平第二前
肋,内界在正中线 上向上沿胸锁乳 突肌内缘直达甲
下界平 第二前
肋
状软骨下缘。
上界平甲状 软骨下缘
内界在正 中线上向 上沿胸锁 乳突肌内 缘直达甲 状软骨下
缘
❖锁骨上下野:
❖采用6MV-X线与10-12Mev-β混合照射,头右 偏,耳垂在体中线位置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 随机临床研究证明boost能够降低一定的局部复 发率
3. 瘤床boost 意义在绝经前患者中意义更大
4. 在切缘阳性或太近的患者中不能免除boost
Boost方法与比较
电子束
技术简单易行,85%的剂量曲线包括完整瘤床。 皮肤剂量高
缩野切线
照射容积大
近距离插植
可以给予瘤床相对高的剂量而不引起严重的后期纤维化。 麻醉和技术要求高。
部分乳腺照射(PBI)理论
80%-90%的同侧乳房复发位于原瘤床部位
可能部分患者不需要全乳照射
瘤床外复发(elsewhere failure) 不论在单纯手 术或手术加放疗的患者中都是罕见的。
PBI 潜在优越性
1. 降低放射治疗的费用,扩大保乳治疗的应用范围 2. 将放疗疗程由常规5-6周缩短为一周以内 3. 减轻急性和长期的放射损伤,提高生存质量 4. 消除了放疗与辅助化疗时间配合的难题
象限 患者数
内侧 中线 外侧
620 122 377 1119
内乳淋巴结 转移
数目
%
118
19.0
27
22.1
68
18.0
213
19.0
内乳淋巴结转移规律
尸检521枚内乳淋巴结
1-3肋间
80%
4-6肋间
20%
118例乳腺改良根治术标本
1-3肋间
65%
第4肋间
5%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乳腺保留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 高危患者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 无手术指征的晚期乳腺癌的放疗 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 远处转移的姑息性放疗
起源于不同象限的肿瘤,一般距离原发灶至少4-5cm。
3. 瘤床boost 意义在绝经前患者中意义更大
4. 在切缘阳性或太近的患者中不能免除boost
Boost方法与比较
电子束
技术简单易行,85%的剂量曲线包括完整瘤床。 皮肤剂量高
缩野切线
照射容积大
近距离插植
可以给予瘤床相对高的剂量而不引起严重的后期纤维化。 麻醉和技术要求高。
部分乳腺照射(PBI)理论
80%-90%的同侧乳房复发位于原瘤床部位
可能部分患者不需要全乳照射
瘤床外复发(elsewhere failure) 不论在单纯手 术或手术加放疗的患者中都是罕见的。
PBI 潜在优越性
1. 降低放射治疗的费用,扩大保乳治疗的应用范围 2. 将放疗疗程由常规5-6周缩短为一周以内 3. 减轻急性和长期的放射损伤,提高生存质量 4. 消除了放疗与辅助化疗时间配合的难题
象限 患者数
内侧 中线 外侧
620 122 377 1119
内乳淋巴结 转移
数目
%
118
19.0
27
22.1
68
18.0
213
19.0
内乳淋巴结转移规律
尸检521枚内乳淋巴结
1-3肋间
80%
4-6肋间
20%
118例乳腺改良根治术标本
1-3肋间
65%
第4肋间
5%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乳腺保留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 高危患者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 无手术指征的晚期乳腺癌的放疗 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 远处转移的姑息性放疗
起源于不同象限的肿瘤,一般距离原发灶至少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