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高一化学电离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电离方程式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电离方程式,按照不同的酸、碱和盐分类。
一、强酸的电离方程式:1.盐酸(HCl)的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2.硝酸(HNO3)的电离方程式:HNO3 → H+ + NO3-3.硫酸(H2SO4)的二次电离方程式:H2SO4 → 2H+ + SO4^2-4.氢碘酸(HI)的电离方程式:HI → H+ + I-5.高氯酸(HClO4)的电离方程式:HClO4 → H+ + ClO4-二、强碱的电离方程式:1.氢氧化钠(NaOH)的电离方程式:NaOH → Na+ + OH-2.氢氧化钾(KOH)的电离方程式:KOH → K+ + OH-3.钙氢氧化物(Ca(OH)2)的电离方程式:Ca(OH)2 → Ca^2+ + 2OH-4.氨水(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 → NH4+ + OH-三、盐的电离方程式:1.氯化钠(NaCl)的电离方程式:NaCl → Na+ + Cl-2.硝酸铵(NH4NO3)的电离方程式:NH4NO3 → NH4+ + NO3-3.硫酸铜(CuSO4)的电离方程式:CuSO4 → Cu^2+ + SO4^2-4.碳酸钠(Na2CO3)的电离方程式:Na2CO3 → 2Na+ + CO3^2-5.硫酸铵(NH4)2SO4)的电离方程式:(NH4)2SO4 → 2NH4+ + SO4^2-四、其他电离方程式:1.纯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 H+ + OH-2.氨(NH3)的电离方程式:NH3 → NH4+ + OH-3.三氯化磷(PCl3)的电离方程式:PCl3 + 3H2O → H3PO3 + 3HCl4.二氧化硫(SO2)的电离方程式:SO2 + H2O → H2SO3这些是常见的化学电离方程式的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部分的化学电离方程式,还有很多其他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物质可能会有不同的电离方程式。
高一化学必修1_知识总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而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对于电解质来说,只要符合“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来说,却必须符合“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条件。
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盐来说,它们都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
但对于酸来说,它们一般是极性共价化合物,本身并不含有离子,在水溶液中只是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电离出离子,但在熔化状态下,却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并不能导电。
实际上,“能否导电”只是一种现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能否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的判断方法:①定义法:从电解质定义出发,来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②分类法。
从对物质的分类入手,来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按树状分类法将物质分类如下:为了方便学们理解和记忆,我们把物质分成a、b、c和d四类,只有a是电解质,其它三类,b、c和d都不是电解质。
由上面的分类可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铜、银、铁等金属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食盐水、稀H2SO4等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经验法。
从对某一类物质的认识经验入手,来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对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问题,我们可利用下面经验规律来判断:酸、碱、盐是电解质,例如,NaCl、K2SO4、NaOH、纯H2SO4等酸、碱、盐类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第二节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
2.某温度下,测得纯水中的c(H+)=2×10-7 mol/L, 则c(OH-)为 ———— 水的离子积KW ————————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 mol·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________
3.纯水在25℃和80℃时的氢离子浓度,前后两个量
(2)KW=c(H+)·c(OH-)不仅适用于中性溶液,也 同样适用于稀的酸溶液和稀的碱溶液。在任何时候、 在任何溶液中,都同时存在H+、OH-,其乘积也为 一常数。在不同的溶液中,c(H+)和c(OH-)虽然不一 定相等,但是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却总是相 等的。
(3)KW=c(H+)·c(OH-)式中的c(H+)和c(OH-)指的 是溶液中的H+和OH-的总浓度,要弄清溶液中的c(H+) 和水电离出的c(H+),溶液中的c(OH-)和水电离出的 c(OH-)。一般来说,当溶液中的c(H+)或c(OH-)大于由 水电离出的H+或OH-溶液1000倍,水电离产生的H+或 OH-浓度即可忽略。
的大小关系为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肯定
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
影响因素 移动方向 c(H+) c(OH-)
升温
向右移动 增大 增大
ΔH>0 KW 增大
加酸
向左移动 增大 减小 不变
加碱
向左移动 减小 增大 不变
加活泼金属 向右移动
(如N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减小
增大
不变
[例1]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
高一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Establish standards and manage them well. January 26, 2023化学酸碱盐分类酸: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唯一是H +的化合物 分类:1.按照在水溶液中是否能完全电离强酸:HClHBrHIHNO 3H 2SO 4HMnO 4HClO 4高氯酸 弱酸:HClO 次氯酸HFCH 3COOHH 2SO 3H 2SH 3PO 4H 2CO 3 2.根据一分子酸可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 一元酸:HClHBrHIHNO 3HMnO 4HClO 4HClOHF CH 3COOH二元酸:H 2SO 4H 2SO 3H 2SH 2CO 3 三元酸:H 3PO 43.根据酸根中是否含氧含氧酸:HNO 3H 2SO 4HMnO 4HClO 4HClOH 2SO 3H 3PO 4 CH 3COOHH 2CO 3无氧酸:HClHBrHIHF 4.根据水溶性可溶性酸:除硅酸外的其他酸,如:HClH 2SO 4HMnO 4CH 3COOH 难溶性酸:H 2SiO 3硅酸 5.根据挥发性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挥发性酸:HCl 浓HBrHIHNO 3浓HFH 2SO 3H 2S CH 3COOHH 2CO 36.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分类标准 有机酸:CH 3COOH无机酸:HClHBrHIHNO 3H 2SO 4HMnO 4HClO 4HClO HFCH 3COOHH 2SO 3H 2SH 3PO 4H 2CO 3 7按照氧化性强弱氧化性酸:H 2SO 4浓HMnO 4HClO 4HClOHNO 3稀、浓 非氧化性酸:HClHBrH 2SO 4稀HFH 3PO 4H 2CO 3 弱酸电离:-++⇔ClO H HClO分步电离:⎪⎩⎪⎨⎧+⇔+⇔---++233332CO H HCO HCO H CO H 性质:酸的通性: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2.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 盐和氢气3.酸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4.酸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5.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酸的有关反应规律1.强酸制弱酸2.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3.易溶酸制难溶酸 碱: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唯一是OH -的化合物 分类:1.根据在水溶液中是否能完全电离 强碱:NaOHKOHBaOH 2CaOH 2 弱碱:NH 3H 2OFeOH 2CuOH 2MgOH 2 MnOH 2ZnOH 2FeOH 3AlOH 32.根据一分子碱最多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个数 一元碱:NaOHKOHNH 3H 2O二元碱:BaOH 2CaOH 2FeOH 2CuOH 2MgOH 2MnOH 2 ZnOH 2三元碱:FeOH 3AlOH 3 3.根据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 2CaOH 2 难溶性碱:FeOH 2CuOH 2MgOH 2MnOH 2 ZnOH 2FeOH 3AlOH 3 强碱电离:-+-++=+=OHBa OH Ba OH K KOH 2)(22弱碱电离:-+++⇔+⇔•OHFe OH Fe O H NH O H NH 3)(332423性质:碱的通性: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石蕊试剂变蓝,使酚酞试剂变红 2.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3.碱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4.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碱的有关反映规律:1.强碱制弱碱较强碱制较弱碱 盐: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盐 分类:1.根据水溶性分为易溶盐与难溶盐 钠盐、钾盐、铵盐、硝盐均为易溶盐氯化物除AgCl,硫酸盐除BaSO 4PbSO 4CaSO 4等一般易溶 弱酸盐除钠盐、钾盐、铵盐一般难溶 CH 3COOCaCH 3COOCu 等是可溶的 CH 3COOPb 是可溶但难电离的2.根据多元酸遇见中和反应的程度所得的产物分为 正盐:NaClNa 3PO 4CuSO 4CaCO 3酸式盐:NaHCO 3NaHPO 4NaH 2PO 4CaHCO 3碱式盐:Cu 2OH 2CO 3碱式碳酸铜MgOHCl 碱式氯化镁酸式盐电离:-++++=233CO H Na NaHCO 碱式盐电离:--+++=23232222)(u CO OH Cu CO OH C盐的通性:1..盐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2.盐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3.盐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4.盐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盐的有关反应规律: 1.正盐+多元酸=酸式盐2.酸式盐+碱=正盐+水+碱或正盐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CaOH 2+2NaH 2O 3===CaCO3↓+Na 2CO 3+2H 2O 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CaOH 2+NaH 2O 3===CaCO 3↓+NaOH+H 2O 氧化物定义: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分类:1.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FeOMnO 2ZnOCuOFe 2O 3Fe 3O 4Al 2O 3HgOCaO 非金属氧化物:CO 2COSO 2SO 3P 2O 5N 2O 5Cl 2O 7Mn 2O 7 SiO 2H 2O2.按性质分:酸性氧化物:CO 2COSO 2SO 3P 2O 5N 2O 5Cl 2O 7Mn 2O 7 SiO 2H 2O碱性氧化物:Na 2OK 2OBaOCaOCuOFe 2O 3两性氧化物:BeO,Al 2O 3,Ga 2O 3镓,ZnO,GeO 2,Sb 2O 3,Bi 2O 3,TiO 2,ZrO 2 不成盐氧化物:NOCON 2ONO 2N 2O 4TeOClO 2I 2O 4 特殊氧化物:H 2O 2Na 2O 2Fe 3O 4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酐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CO 2+NaOH=Na 2CO 3+H 2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 SiO 2+CaO=CaSiO 33.部分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得到相应的酸 Mn 2O 7+H 20=2HMnO 4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Fe 2O 3+H 2SO 4=Fe 2SO 43+3H 2O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 Na 2O+SO 3=Na 2SO 43.少数碱性氧化物溶于水得到相应的碱 CaO+H 2O=CaOH 2注:金属氧化物可能是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或特殊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特殊氧化物。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梳理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梳理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种类繁多,对于高一化学学科而言,了解电解质的性质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电解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离子,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分子电离产生离子,例如乙酸(CH3COOH)和碳酸氢钾(KHCO3)。
二、电解质的溶解度规律电解质的溶解度可以通过饱和溶液中电离程度来描述。
根据溶解度规律,可以得出以下定律:1.强电解质的溶解度通常较高,如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较大;2.配酸和盐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碱和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电解质的溶解度可以通过晶体电离度比较来判断。
三、电离度的概念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由电离度来描述,电离度可以通过浓度和活度的关系计算。
活度反映了电离质在水溶液中实际参与反应的能力。
电离度影响着溶液的电导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以及溶液的酸碱性质。
四、电解质的电导性质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离子具有电荷,因此可以导电。
根据电解质的电导性质,可以分为强导电体、部分导电体和非导电体。
强导电体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和碱。
部分导电体是指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而产生离子,导电性相对较弱,例如醇类和糖类。
非导电体是指无法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例如纯水和有机物。
五、电解质溶液的电解电解质溶液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会发生电解现象。
正极产生阳离子,称为阴极反应;负极产生阴离子,称为阳极反应。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电解制取金属、电镀、电解分解物质等方面。
六、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电解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在人体内维持电解质平衡,对维持生命活动起到重要作用;2.电解质溶液可以被用于医疗输液,补充人体所需的离子;3.电解质在电解皮肤深层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清洁、消炎、杀菌的作用;4.电解质溶液还可以用于工业领域,如金属电解、废水处理等。
高一化学酸碱盐在水水溶液中的电离.ppt

二、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简称电离式 NaCl=Na++ClMgCl2=Mg2++2ClNaOH=Na++OH-
练习: H2SO4=2H++SO42NaHSO4=Na++H++SO42-
?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什么?
1、正确书写离子符号
H2SO
H2++ SO42-
4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实验 NaCl Cu 熔融 盐酸 NaOH NaCl 石墨 蔗 酒
溶液
NaCl
溶液 固体
糖精
溶溶
液液
现象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 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想一想:
1、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 些能导电?
C.非电解质
D.不能确定其类型
3.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 SO42- 。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SO4— HNO3— Ca(OH)2— CuCl2— Al2(SO4)3—
MgCl2
Mg2++ Cl-
FeCl3
Fe2+ + 3Cl-
HCl
H+ + Cl-
酸的电离 有什么共 同特点呢?
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人教版必修1)

非电解质: ⑼ ⑽ 能导电: ⑴ ⑸ ⑺ ⑻ ⑿
归一纳、总酸结、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物质
酸
混和物
电解质 碱 盐
化合物
活泼金属氧化物 水
纯净物
单质
非电解质 乙醇、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以下因素有关:
⑴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强弱主要取决
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 2、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难点]
快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想一想: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 成为离子,那么电解质在溶液 中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不同 的电解质溶于水后都能反应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能正确认识电解质的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熔 融 NaOH
熔融NaOH
熔 融 NaCl
熔融NaCl
思考1:为什么铁、Cu能导电? 为什么盐酸、稀硫酸、
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
①铁、铜能导电 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盐酸、NaOH溶液、H2SO4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
电荷守恒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原子守恒
HCl = H + + Cl-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
H2SO4 = 2H + + SO42-
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高一化学必修1_高考通关-《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选择题1.(2017广州调考)下列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气溶胶都属于胶体,置换反应并不都属于离子反应,钠盐和碳酸盐、钾盐和碳酸盐应有交叉关系,A、B、C项均不正确。
2.(2018马鞍山质检)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丢分探因: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不正确。
依据NH3•H2O、CH3COOH均为弱电解质而认为CH3COONH4是弱电解质,从而错选D。
正确思路:A项,KNO3是强电解质,HF是弱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正确;B项,CaCO3是强电解质,A1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C项,H2O 是弱电解质,错误;D项,CH3COONH4(盐)是强电解质,错误。
3. 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A.H+和CO32-B.HCO3-和HSO4-C.Na+、HCO3-和H+D.HCO3-和H+答案:D解析:离子方程式是HCO3-+H+=CO2↑+H2O。
4.(2016•青浦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B. 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C. 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导电D.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答案:C解析:A.硫酸钡是难溶的盐,熔融状态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故A 错误;B.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是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弱电解质电离的原因,故B错误;C.固态的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离子化合物熔融态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D.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如乙酸是弱酸是弱电解质,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乙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碳酸钙的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5.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CO2在大气中的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NaCl。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注意:(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例如NaCl溶液能导电,但不能说NaCl溶液是电解质,因为溶液是混合物;同样地,铝、铜等单质虽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
也就是说不能错误的认为一种物质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溶液导电不是电解质溶液电离的原因。
恰恰相反,正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溶液才能导电。
例如NaCl固体并不导电,但其水溶液导电。
注意: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是发生电离,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
(3)水是最弱的电解质,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分界线。
当某化合物溶于水后离解出的离子数目(应该是浓度)远远大于水离解出的离子数目时,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强于水。
这种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反之就是非电解质。
(4)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
如蔗糖溶于水,但是蔗糖是非电解质;难溶或不溶于水的盐,由于溶解度很小,很难测出其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于水的一点点,却完全电离成离子,在熔融状态下也完全电离,所以它们是电解质,例如BaSO4、CaCO3。
(5)有些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还需要分析其导电原因。
例如CO2、SO2水溶液能导电,但并不是CO2、SO2分子电离所致,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所以只能说H2CO3、H2SO3是电解质,不能说CO2、SO2是电解质。
因此电解质的判断关键是看本身能否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2、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酸
碱
盐
某些极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
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分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概念溶于水后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
溶液中存在的微
粒(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①强酸:HCl、HNO3、H2SO4
②强碱:KOH、NaOH、Ba(OH)2
③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①弱酸:H2CO3、CH3COOH
②弱碱:NH3·H2O、Cu(OH)2、Fe(OH)3等,
③水
④极少数的盐:醋酸铅、氯化汞、碘化镉
特别提示:①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内部结构有关,与外界因素无关。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某些盐如BaSO4、CaCO3等,虽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如HgCl2、Pb(CH3COO)2尽管能溶于水,却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其导电能力强弱由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多少决定。
4、电离:电解质在水中解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
如NaCl===Na++Cl-,H2SO4===2H++SO42-
②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如
说明: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一级比一级难电离,其酸性主要由第一级电离来决定。
如
b.多元弱碱视作一步电离,如
③弱酸的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部分电离,如
强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一步完全电离,如
但在熔融状态下,只电离出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⑤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熔化状态下也可电离,如
5、酸的本质
碱的本质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D
A.石墨B.NaCl溶液C.氯化钠固体D.熔融的NaOH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解析]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即可解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并非是通电的结果,故A错误。
酸是指电离后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而不是指有氢离子产生的化合物,如NaHSO4电离时,也有氢离子产生,但它属于盐而不是酸,B错误。
强电解质是指溶于水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若只有部分电离则为弱电解质,BaSO4的溶解度虽小,但溶于水的那部分能完全电离,所以BaSO4应属于强电解质,C正确。
CO2本身无论是熔融状态或溶于水都不能电离,其水溶液部分电离是由于CO2与H2O反应产生H2CO3的结果,所以CO2是非电解质,其水化物H2CO3是弱电解质。
3、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D
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虽小,但溶解的碳酸钙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
解析:判断强弱电解质的依据是电离程度的大小,与溶解性无关,强电解质不一定有强的导电性。
强电解质主要是
指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
弱酸、弱碱则为弱电解质,水也是一种常见的弱电解质。
CaCO3等一些难溶性物质,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CaCO3为强电解质。
Cl2和NH3不是电解质,因为Cl2是单质,NH3与水反应生成的NH3·H2O是弱电解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HR溶液导电性较弱,HR属于弱酸B.某化合物溶解于水导电,则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C.根据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D.食盐是电解质,食盐的水溶液也是电解质
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
A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的联
系
错误
B 化合物溶解于水能导电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3溶解于水能导电是因为生成了H2SO4而导电,SO3是非电
解质
错误
C 电解质的强、弱就是根据其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而分类的正确
D 电解质是化合物,食盐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为混合物错误
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
并写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硫酸②盐酸③氯气④硫酸钡⑤酒精⑥铜
⑦醋酸⑧氯化氢⑨蔗糖⑩氨气⑪CO2
⑫Na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