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分析

现代文阅读分析
2016年高考题对“文学败类”的理解的答案的获得。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 2.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
的句子。 3.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4.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5.理解内涵较为丰富深刻的句子; 6.使用了修辞,形象而又含蓄婉转的句子。
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 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解题方法:
(1)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 感情、神态心里作出分析评价。
(2)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 时代去分析;要结合叙事情节,要根据人 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要分析作者带倾向 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
答案:呼应开头或首尾呼应
(二)依据结构思路,归纳文章主旨 (关注文章题目)
主旨的构成:内容+情感思想
主旨的表述:
本文通过对……的描写(叙述、 议论),抒发了(表达了、阐明 了)……的感情(观点),赞美了 (批评了、肯定了)……,号召 (鼓励)……。
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 容要点。
(2014年高考题) 《一只叫杜戈的鸟》
文中说“杜戈的乖巧为我们远离城市和现代文明的寂寞生 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请具体说说杜戈的乖巧有哪些表现。
此题先划分层次,提炼每段内容要点,概括,整合。 答案:活泼顽皮,亲近人,不挑食,很懂事,机灵
四.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C类综应+答案】2017年安徽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

【C类综应+答案】2017年安徽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

2017年6月3日安徽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C 类)》注意事项:1.本科目满分150分,时限120分钟。

2.请在本科目答题卡的指定位置按要求填写(涂)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请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作答区域的,作答无效,在题本上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一、科研文献阅读题: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

(50分)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最大极寒,莫过于元古代的那次“雪球事件”。

雪球事件发生在距今7亿年前,全球冰川突如其来地尘封了一切。

先是从两极开始,冰川逐渐向低纬度进军,直至把热带的暖风与浪花全部凝固在肃杀的极寒中。

雪球事件来去匆匆,在元古代末期留下印记后,便马上消失在一如既往的温暖中。

人们究竟是靠什么线索,断言出当时的地球就是这么一个宇宙级的大雪球呢?靠岩石。

只有岩石的残片,是唯一能够穿越时空,将尘封往事保留至今的星球遗迹。

岩石中的沉积岩(由地表沉积物压实固结而形成的岩类)是反映当时地表环境的直观快照。

一层层的沉积岩构成地层,一套套地层又构成大陆表面直接披覆的“外皮”。

所谓大陆,不外乎是蓝海中一座座庞大的“移动方舟”。

它们会漂移、会裂解,也会在偶然的时段,合众为一。

科学家们有一套完善的方法,揭示大陆上的每一块沉积岩形成于何时、何地以及何种环境,并以此还原大陆漂移和环境变迁的历史:利用层序律和同位素时钟,能够确定出地层形成的年代;利用沉积岩中含磁矿晶的排列方位,能够还原出大陆当时所处的纬度;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可以揭露沉积物生成的环境;而地层间的叠层关系则记录环境的演化与变迁。

板块偏移可能是雪球事件的始作俑者。

在当时的地球上,各个板块已经聚合为联合大陆。

处于中低纬度间,大陆的表明是岩石,对太阳光的反照率比大洋要强的多,而低纬度偏偏又是地球接受太阳光最多的区城。

2017教师考编中学真题

2017教师考编中学真题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 )A.各级政府及时下达升学指标B.适当增加考试次数C.建立学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D.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依据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C.全面普及中等教育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3.一般认为,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期D.辛亥革命以后4.《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相长B.长善救失C.循序渐进D.启发诱导5.教师将自我的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写成自传,通过积极的自我反思,进而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教育叙事B.样本比较C.教育实验D.抽样调查6.教师组织学生创办墙报,布置教室,设计班徽,以独特的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品德。

这种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情感陶冶法C.说服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7.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条件。

这种评价方式是( )A.形成性评价B.差异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8.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这说明教育可以( )A.创造更新文化B.传播交流文化C.选择提升文化D.筛选保存文化9.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A.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关B.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不会受政治制度的影响C.教育不受生产关系的制约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10.下列表述中属于社会本位论的是( )A.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C.社会要求会阻碍个体素质的发展D.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11.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有活动场地C.是否具有活动内容D.是否有活动工具12.“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含义及作用【常考题型】题型一:标题含义题型二:标题作用(好处、妙处、用意)题或为什么以它为题?题型三:理解标题(含义、作用);题型四:文章未提A,却以A为标题,为什么?;文章以A为标题,为何却写B,为什么?【答题指导】一、标题含义(含意、涵义、内涵)【答题规范】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意思+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试题例举】1、《永远翠绿的富贵竹》问:文章题目“永远翠绿的富贵竹”有何含义?【解析及答案】我们先看表层含义。

字面含义是富贵竹永远翠绿,再结合文章内容,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合在一起,就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接着看“深层含义”,不论是比喻义、象征义还是引申义,都跟主题有关,你也可以把深层次的含义当作主题去答。

我们认真读文章,不难发现,文章倒数第二段有主题总结,故省去了我们提炼主题的麻烦。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字面含义+文中内容】②深层含义:教师的根只有深扎于学生之中,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富贵竹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光辉形象的写照。

【象征义】2、《龙虎斗》(2017年广州市中考题)问:标题“龙虎斗”内涵丰富,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的多层含义。

(4分) (梁刚《龙虎斗》)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指的是一道广帮菜的菜名“龙虎斗”。

深层含义是:②王兴龙与丁晓虎或他们所代表的两家饭馆的竞争。

③也指七宝镇上,本帮菜和广帮菜的竞争。

④也暗指王兴龙与小田一郎的斗争。

⑤还指抗战时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的较量。

【方法提示】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试题升级——标题含义探究题】同学们,一旦“标题含义”与“探究”二字相结合,往往分值较高,答题方向要侧重于主题与意蕴挖掘,且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

【试题例举】《最大的事情》问: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

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察要点及答题技巧之一
记叙文考察的题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要点归纳题、感想认识题、修辞手法题、环境描写题、句子仿写题、句子欣赏题、行文思路题。

针对这些问题,借鉴一些专家老师的方法,总结如下答题技巧:1,如何做要点归纳题?
要点归纳题不难,首先锁定答题段。

找到原句最安全,如果原句找不到,
仔细抽取词关键,加上语言连成句,
这样回答无风险。

假如词句很含蓄,
认真理解来自撰。

还要看清是几分,
以此判断答几点
2,如何做感想认识题?
抓住中心联实际,利用“思品”来设计,如果考时没思绪,“偷梁换柱”也可以。

3,如何做环境描写题?
自然环境五判断:(1),是否烘托了心情;(2)是否渲染气氛;(3)是否设置了背景;(4)是否衬托了形象;(5)是否深化了主题。

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4,如何做修辞手法题?
分清修辞种类,记住作用套上。

(1)比喻作用有几点:化深奥为浅显,将抽象变具体,很生动不平淡。

(2)拟人作用只一点:使事物人格化,具体可感。

(3)夸张:引发联想,引起共鸣。

(4)排比:增强气势,加重感情。

(5)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效果。

(6)设问:标题---吸引读者,启发思考,突出中心。

开头--吸引读者,启发思考,引出下文。

结尾--提醒注意,总结全文。

5,如何做仿写题?
仿写题真简单,关键词语换一换。

6,如何做句子赏析题?
赏析句子也不难,诗意内容说浅显。

要问句子有何用?根据文体来判断。

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1.单选题:要点是仔细阅读题目与选项,注意选项中的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2.多选题:同样要认真阅读题目和选项,注意多个选项中的关键词,尽量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并进行比较,选择符合题意的答案。

3.判断题:要准确理解每个陈述句的含义,并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核对,选择正确的“对”或“错”。

4.填空题:重点是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案类型(如人名、时间、地点、事物等),并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和填写。

5.解答题:首先要阅读题目要求,明确题目的要求及关键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逐步分析和论证,最后给出完整且有条理的答案。

6.材料题:注意仔细阅读提供的材料,了解材料的背景信息和重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回答。

7.排序题:要根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注意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理的排序方式。

8.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境和问题描述,运用教育理论、教育法规等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注意结合具体情境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9.阅读理解题:认真阅读题目和提供的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和重点,并根据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

10.计算题:根据提供的数据和题目要求进行计算,注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步骤解决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题意和答题要求。

2.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或推断答案。

3.注意关键信息和限定条件,对于有关日期、人名、地点等的问题特别要仔细核对。

4.在解答题时,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给出有条理、完整的答案。

5.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先解答简单、熟悉的题目,尽量避免卡在一道题上耽误时间。

最新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最新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察要点及答题技巧之一记叙文考察的题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要点归纳题、感想认识题、修辞手法题、环境描写题、句子仿写题、句子欣赏题、行文思路题。

针对这些问题,借鉴一些专家老师的方法,总结如下答题技巧:1,如何做要点归纳题?要点归纳题不难,首先锁定答题段。

找到原句最安全,如果原句找不到,仔细抽取词关键,加上语言连成句,这样回答无风险。

假如词句很含蓄,认真理解来自撰。

还要看清是几分,以此判断答几点2,如何做感想认识题?抓住中心联实际,利用“思品”来设计,如果考时没思绪,“偷梁换柱”也可以。

3,如何做环境描写题?自然环境五判断:(1),是否烘托了心情;(2)是否渲染气氛;(3)是否设置了背景;(4)是否衬托了形象;(5)是否深化了主题。

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4,如何做修辞手法题?分清修辞种类,记住作用套上。

(1)比喻作用有几点:化深奥为浅显,将抽象变具体,很生动不平淡。

(2)拟人作用只一点:使事物人格化,具体可感。

(3)夸张:引发联想,引起共鸣。

(4)排比:增强气势,加重感情。

(5)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效果。

(6)设问:标题---吸引读者,启发思考,突出中心。

开头--吸引读者,启发思考,引出下文。

结尾--提醒注意,总结全文。

5,如何做仿写题?仿写题真简单,关键词语换一换。

6,如何做句子赏析题?赏析句子也不难,诗意内容说浅显。

要问句子有何用?根据文体来判断。

中考必背古诗文30篇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教师招聘常见题型解析

教师招聘常见题型解析

教师招聘常见题型解析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这些题型覆盖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以及思维逻辑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教师招聘常见题型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教师招聘考试。

1. 选择题选择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选择题中,考生需要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要解答选择题,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核心,然后逐个排除选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在解答选择题时,考生要综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准确把握问题的要点。

2. 填空题填空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另一种常见题型。

在填空题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答案。

填空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要解答填空题,考生需要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找到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根据语境和逻辑关系确定填空的答案。

3. 简答题简答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较为开放和综合性的题型。

在简答题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简答题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能力。

要解答简答题,考生需要全面理解问题,并思考自己的观点和观点的支持理由,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4.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较为复杂和综合性的题型。

在案例分析题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出的案例材料,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进行综合性的论述和判断。

案例分析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解答案例分析题,考生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分析能力,理清问题之间的关系,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教师招聘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要应对这些题型,考生需要充分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考试的要求和出题规律。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重思维逻辑的训练和解题技巧的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希望本文的解析能够对考生们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胡兰雪
阅读题在语文笔试中所占分值较大,同时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这三大阅读题型中,现代文阅读在各省份招教考试中都是考试出现频率最高的阅读类型。

近两年,山东等省市的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了选择题型。

今天,华图教师就此类题型为各位考上介绍解题技巧,以帮助大家提高选择题正确率。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三种能力,其一,理解能力,即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意的能力;其二,分析综合能力,即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其三,鉴赏评价能力,即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艺术的能力。

相对于简答题,分析综合类选择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有更多的选项陷阱,容易造成误判。

所以,在做选择题时,可以依照如下思路解题:首先,泛读全文,了解行文思路和中心;第二步,看题目,确定材料区间,采集有效信息;第三步,比照题干要求,仔细比较,判断选项正误。

那么,前文说到的选择题陷阱又是什么呢?在解题最关键的第三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对于此类选择题,命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时会将选项的干扰点基本设置在如下九大陷阱:
1、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如:【原文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

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分析】原文说的是母系社会普遍实行,选项说的是氏族社会都实行,混淆了部分和整体。

2、已然和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

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例:【原文】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

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

今天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置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

【试题】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将来,外科手术将不再使用手术刀,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
B.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人体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C.使用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创口非常小,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D.今天进行外科手术,医生们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再由它完成所有的治疗工作。

【分析】原文针对的是未来外科手术情况,D选项说的是今天,混淆了已然和未然。

3、或然与必然。

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发生”。

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试题】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分析】原文为或然,石油依赖进口,可能会造成威胁,而选项为必然性。

4、主要和次要。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原文】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

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

【题目】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B.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
C.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分析】解答此题,要搞清楚原文的主要方面,原文的主要观点在最后一句话的结论,建立道德底线,因此选A。

5、原因与结果。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

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

【试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分析】选项A与原文属于强加因果的关系,不符合原意。

6、言此与言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在日本四年,他(杨守敬)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

【试题】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分析】《留真谱》是杨守敬手记古籍珍本后整理合成的一部书,本身并非古籍珍本。

7、言多与言少。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少的事物表述成多的事物,或将多的事物表述成少的事物。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耗能更高。

【试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D. 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分析】原文信息是纸袋成本更高,而选项意思是纸袋成本更低。

8、客观与夸大(或缩小)。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分析】原文说的是在绿色健康基础上利润最大化,有前提条件,选项夸大事实。

9、有据与凭空。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原文】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

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试题】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分析】C选项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

以上是现代文阅读中选择类题型的常见的九种陷阱,只要考生朋友充分了解这些“雷区”的特点,巧妙避开,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

最后,华图教师提醒广大考生,不仅要注意选项中的陷阱,还要注意题干要求,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是选择“符合原文”还是“不符合原文”的的一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