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 直流电路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直流电路一、填空题1、电力系统中一般以大地为参考点,参考点的电位为()电位。
2、欧姆定律一般可分为()的欧姆定律和()的欧姆定律。
3、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用来说明电路中()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4、全电路欧姆定律,说明了回路中电流Ⅰ与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成()比,而与回路中的()及()之和成反比。
5、导体电阻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而电阻率则用符号()表示。
6、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的内阻压降为U0,则电源的端电压U=( )。
7、有一照明线路,电源端电压为220伏,负载电流为100安,线路的总阻抗为0.2欧姆,那么负载端电压为()伏。
8、串联电路中的()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之和。
9、一只220伏15瓦的灯泡与一只220伏100瓦的灯泡串联后,接到220伏电源上,则()瓦灯泡较亮,而()瓦灯泡较暗。
10、1度电就是1千瓦的功率做功1小时所消耗的电量,所以它的单位又叫()。
11、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时必须先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正到负的方向,将万用表直流电流挡()联到被测电路中。
12、一条均匀电阻丝对折后,通以和原来相同的电流,则在相同时间里,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倍。
13、有一只内阻为0.15Ω,量程为1A的电流表,现给它并联的一只0.05Ω的小电阻,则这只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为()。
14、用电压表测量电源路端电压为零,这说明外电路处于()状态。
15、一电炉电阻为44Ω,额定工作电压220V,则此电炉额定功率为()。
16、如下图1-1的电路中有()节点,()条支路,()个回路,()个网孔。
图1-1 图1-217、如图1-2所示,已知E=50V,I=20A,R=20Ω,则A点的电位是()18.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
串联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越()。
19.在串联电路中,流过各电阻的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电阻电压(),各电阻上电压与其阻值成()。
第二章 教育原理测试题

第二章教育基本原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2.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B )。
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3.今天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接继,反映了教育( A )。
A.历史继承性B.文化多样性C.政治主导性D.经济制约性4.“教育万能论”的主张者是( D )。
A.杜威B. 孟禄C.卢梭D.洛克5.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C. 文化发展水平 D.教育发展水平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反映的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 B )。
A.家庭教育 B.遗传素质 C.社会文化 D. 传统习俗7.“拔苗助长”有违人的发展的特征( A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8.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B )。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主观能动性 D.自然环境9. 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D )。
A.自然环境 B.物质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能动性10.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1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B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12.“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C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13.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1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A )。
初二物理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初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99,792 km/sD. 299,792 km/s2. 以下哪个不是光源?A. 太阳B. 月亮C. 灯泡D. 火把3.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A. 彩虹B. 日食C. 光晕D. 折射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反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湖面上的倒影C. 玻璃上的反光D. 光线通过三棱镜5. 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在:A. 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B. 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C. 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D. 所有以上情况6. 以下哪个不是光的色散现象?A. 彩虹的形成B. 光通过三棱镜C. 光通过凸透镜D. 光通过凹透镜7.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使光线发散B. 使光线会聚C. 使光线平行D. 使光线弯曲8.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使光线发散B. 使光线会聚C. 使光线平行D. 使光线弯曲9. 以下哪个是凸透镜成像的特点?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10. 以下哪个是凹透镜成像的特点?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虚像D. 正立、等大的实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 km/s。
12.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______等。
13. 光的反射分为______反射和______反射。
14. 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在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
15.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焦点之内会形成一个______、______的虚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17. 请简述光的折射定律。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求像的性质和位置。
第二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

第二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一、填空1、尺寸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单位一般采用,此时单位可。
2、基本尺寸是给定的,常用字母或表示,它是通过、、确定的。
3、实际尺寸是通过得到的尺寸,常用字母或表示,由于存在误差,实际尺寸并非尺寸。
4、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分别是和,合格的零件必须在。
5、某一尺寸减其所得代数差成为尺寸偏差,简称,尺寸偏差可分为和两种,而又由偏差和偏差之分。
6、极限偏差是尺寸减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可分为值,值或。
7、尺寸公差在数值上等于和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
孔的公差用字母表示,轴的公差用字母表示。
8、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值,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值。
9、公差带包括和两部分,标准公差的大小决定了,基本偏差决定了。
10、配合是指相同的孔和轴之间的位置关系。
11、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为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为配合。
12、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一样,其数值不可能为。
13、在公差带图中,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一定是_________配合。
14、零件在组装时,常使用_________这一概念来反映零件组装后的松紧程度15、过渡配合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_________。
16、过盈配合中,除零过盈外,孔的实际尺寸永远_______轴的实际尺寸。
17、ES<ei时,一定是________配合.18、国家标准规定:标准公差等级有________个。
标准公差用_______表示。
19、在相同的尺寸段中,IT5比IT8公差数值____(大,小)。
20、国家标准规定:孔和轴各有_______种公差带位置。
21、基本偏差为H的孔,其下偏差是________。
22、Ф60H8/f8是_________(间隙、过盈、过渡)配合。
23、Ф20F7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较难试题(课堂练习2)

一、单选题1.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43-9P后,均衡价格将 <>A. 大于4或等于4B. 小于4C. 等于4D. 小于或等于4答案:A2.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倾斜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总收益()。
A.不断增加;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到达最小时则趋于增加;D.不断减少。
答案:B3.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答案:C4.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单位。
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A.1000单位;B.多于或等于1000单位但小于或等于1400单位;C.1400单位;D.以上均不对。
答案:B5.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已知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具有正常的正斜率和负斜率)()。
A.价格上升5美分;B.价格的上升小于5美分;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D.不可确定。
答案:B6. 假定需求曲线平移的幅度给定,那么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则()A.均衡价格的变化越小B.均衡产量的变化越小C.均衡价格的变化越大D.需求曲线平移的幅度越小答案:A7.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答案:B8.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答案:B9.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B.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2、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A.各占1/2B.2/3 是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北极的周围是一片陆地C.南极的周围是一块陆地D.南极的周围是一片海洋4、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是( )。
A.大陆B.半岛C.岛屿D.群岛5、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欧洲6、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海南岛7、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8、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D.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9、下列大洲被0°经线穿过的是()。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大洋洲10、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1、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2、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的大洲是()。
A.南极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13、李强说要去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大陆去旅游,他要去地方是()。
A.亚洲B.北美洲C.非洲D.欧洲14、相传亚洲的因纽特人跨过了下列哪个地方到了北美洲()。
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巴拿运河D.马六甲海峡15、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甲:用相同的力按压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乙: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贱丙:蝙蝠能够顺利躲避障碍物丁:用手指摩擦装有不同水量的酒杯杯口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2.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图乙: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4.当学校广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的女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韩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歌手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5.国庆节前夕,同学们在操场上齐声高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深情表白伟大祖国。
演唱中涉及到下列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歌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听众的耳中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的响度越大C.“齐声高歌”指的是音调高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6.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的音调相同B.甲、丙的音调相同C.甲、乙的音色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7.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8.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③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D.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10.如图所示,下列应用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D.超声波清洗机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B.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反映论的观点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3.认识的主体是指()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4.认识的客体是指()A.一切客观实在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一切社会存在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6.反映论是()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形象性B.逻辑性、综合性C.间接性、抽象性D.真理性、主观性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C.客观性和实在性D.具体性和历史性9.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B.是不可靠的C.没有客观依据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1.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12.真理是指()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B.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D.可以独立并存的两种真理16.真理观上绝对主义错误是()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D.只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17.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1、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___ ____。
A.刺激需求B.需求管理C.生产管理D.销售管理2、在对企业营销管理哲学的发展演变阶段进行划分时,人们一般把市场营销观念和__ _______称为新观念。
A.产品观念B.生产观念、C.社会市场营销观念D.推销观念3、针对____ ____的市场情况,市场营销的任务是反市场营销。
A.过量需求B.不规则需求C.下降需求D.有害需求4、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
其口号是______。
A.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B.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C.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D.好酒不怕巷子深5、以“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作为其座右铭的企业属于______ __企业。
A.生产导向型B.推销导向型C.市场营销导向型D.社会市场营销导向型6、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因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时,则会导致企业奉行。
A.生产观念B.产品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7、通过满足顾客需求达到_______,最终实现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目标,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精神。
A.顾客价值B.顾客满意C.顾客偏好D.顾客购买8、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是_______。
A.服务价值B.产品价值C.人员价值D.形象价值9、顾客购买的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
A.时间成本B.体力成本C.精神成本D.非货币成本10、从产品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和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看,质量改进方案通常会增加企业的____ ____。
A.成本B.盈利C.无形资产D.以上答案都不对11、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约翰·韦尔奇在谈到全面质量管理时认为,“是我们维护顾客忠诚最好的保证,是我们对付外国竞争最有力的武器,是我们保护增长和盈利的唯一途径”。
A.附加服务B.送货C.产品保证D.质量12、从企业价值链及其构成看,下游环节的中心是______。
A.创造产品价值B.创造顾客价值C.技术创新D.产品创新13、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我们称之为____。
A.企业价值让渡系统B.企业价值链C.企业作业流程D.企业营销链14、在企业的价值链中,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__ _____。
A.供销环节B.战略环节C.生产环节D.技术开发环节15、从组织创新的角度看,传统企业组织(有的学者称之为“命令──控制式组织”)的致命弱点是___ ______。
A.高度集权B.效率低下C.执行过时的营销观念D.阻碍市场知识的积累及其在组织内部的广泛传播16、企业的组织要素通常包括组织结构、政策和___ _____。
A.规章制度B.体制C.文化D.作业流程17、把通过倾听所获取的信息转化为企业决策所需要的情报、知识、理解和智慧的过程,我们称之为___ _____。
A.市场研究B.市场调查C.市场营销D.学习18、企业感知外部世界的所有活动,我们称之为__ _____。
A.倾听B.学习C.市场调查D.市场营销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1、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包括_________。
A.生产观念B.销售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产品观念E.社会营销观念2、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_________之间的利益关系。
A.企业B.供应商C.顾客D.中间商E.社会3、市场营销观念的主要支柱包括_________。
A.目标市场B.顾客满意C.协调营销D.产品质量E.赢利性4、顾客总价值包括_________。
A.商品品牌B.服务价值C.人员价值D.产品价值E.形象价值5、顾客总成本包括_________。
A.货币成本B.时间成本C.精神成本D.固定成本E.体力成本6、为了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并使其高度满意,企业必须加强对其核心业务流程的管理,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尽力投入和合作。
一般来说,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主要有_________。
A.新产品实现流程B.生产管理流程C.存货管理流程D.订单——付款流程E.顾客服务流程7、创建知识型企业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好_________工作并使之有机结合。
A.技术创新B.倾听C.知识创新D.学习E.领先8、能持续领先的企业,大都具有下列哪些共性?_________A.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B.系统地倾听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声音C.系统地学习上述声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道理,以及把这些声音综合起来的方法D.拥有科学合理且顺畅的营销网络和分销渠道E.拥有促进倾听和学习以及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共同业务程序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
()2、针对充分需求,企业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反市场营销”。
()3、构成顾客总成本之一的非货币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
()4、由于追求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因此,任何企业都不会主动采用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的策略。
()5、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因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时,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
()6、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强调了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7、一般来说,增加顾客购买的总价值和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都可以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
()8、从企业实际的营销经验看,维系老顾客要比吸引新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
()9、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种产品或劳务时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
()10、企业的营销结果往往取决于企业的营销部门。
在很多时候,企业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缺陷可通过营销部门的努力得到弥补。
()11、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
()12、有效倾听必须保证企业能够听取各种声音。
这些声音主要来自与企业决策休戚相关的三组群体,即顾客、社区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
()13、一般地说,企业的利益方就是顾客、企业员工和股东。
()14、企业建立学习系统(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通过倾听所获得的信息,能顺利和有效地转化为进行决策所需要的情报、知识、理解和智慧。
()四、填空题(请在各小题的划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
)1、在通常情况下,企业一般都会对目标市场设定一个预期交易水平,即_______________。
2、绝大多数人不喜欢,甚至愿意花一定代价来回避某种产品(如防疫注射,高胆固醇食品等)的需求状况,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3、在过量需求的情况下,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实施_______________。
4、“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是观念的典型表现。
5、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
6、西方企业在兼顾三者利益关系上,营销管理观念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从企业利益导向,转变为顾客导向,再发展到导向。
7、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_______________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
8、在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历程中,以_______________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
9、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决定生产什么产品的主权不在于生产者、也不在于政府,而在于_______________。
10、中国传统营销管理哲学“好酒不怕巷子深”是_______________观念的典型表现。
11、顾客购买后是否满意,取决于其实际感受到的_______________与期望的差异。
12、要保持企业的垄断优势,关键是保持其价值链_______________上的垄断优势。
13、企业学习系统不仅要重视解决将个人学习和建立的知识转化为_______________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彼此独立的职能部门的组织知识与其他组织成员的共享问题。
14、_______________是企业感知外部世界的常用手段。
15、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利用倾听和学习的结果,通过决策过程而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时,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1、市场营销管理2、市场营销管理哲学3、社会市场营销观念4、供销价值链5、组织知识六、简答题1、简答销售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主要区别。
2、简答企业价值链及其构成。
3、在一个以质量为导向的企业,营销人员应发挥什么作用?4、企业组织与体制创新的原则包括那几个方面?七、论述题1、试述西方企业一百多年来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及其历史背景。
2、试述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及其意义。
八、案例分析TCL的营销管理哲学1998年,TCL集团以其总资产58亿元,销售额108亿元,实现利润8.2亿元的业绩,在全国电子行业排行表上跃居前五名。
回顾17年前由5000元财政贷款起家的成长历程,这个地方国有企业集团的高层决策者体会到建立并贯彻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理念,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TCL的经营理念包括两个核心观念和四个支持性观念。
两个核心观念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观念。
他们认为,顾客(消费者)就是市场,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顾客的信赖和拥戴,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为此,公司明确提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宗旨,将顾客利益摆在首位。
每上一个项目,都要求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紧紧抓住四个环节:不断推出适合顾客需要的新款式产品;严格为顾客把好每个部件、每种产品的质量关;建立覆盖全国市场的销售服务网络,为顾客提供产品终身保修;坚持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
──不断变革、创新的观念。
他们认为,市场永远在变化,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唯有不断变革经营、创新管理、革新技术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为此,他们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产品质量与服务标准,改革经营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集团除推出TCL致福电脑、手提电话机、锂系列电池、健康型洗衣机和环保型电冰箱等新产品外,对电视机、电话机等老产品每年也有各近20种不同型号新产品投放市场,并几乎都受到青睐。
在具体的营销管理工作中,集团重点培育和贯彻了四项支持性观念:1、品牌形象观念。
将品牌视之为企业的形象和旗帜,对消费者服务和质量的象征。
花大力气创品牌、保品牌,不断使品牌资产增值。
2、先进质量观念。
以追求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实施产品、工艺、技术和管理高水平综合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消费者利益。
3、捕捉商机贵在神速的观念。
他们认为,挑战在市场,商机也在市场,谁及时发现并迅速捕捉了它,谁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谁就拥有发展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