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题
操作系统第二章进程和线程复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C )。
A. 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2.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D )。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3.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D)段。
A、管理信息B、信息存储C、数据D、程序4. 当__ B__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 时间片到C. 等待某一事件D. 等待的事件发生5. 信箱通信是一种( B )通信方式。
A. 直接通信B. 高级通信C. 低级通信D. 信号量6. 原语是(B)。
A、一条机器指令B、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C、一条特定指令D、中途能打断的指令7.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A)。
A.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B.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C.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D.前者分时使用CPU,后者独占CPU。
8.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存在着(D)的关系。
A.各自完全独立B.拥有共享变量C.必须互斥D.可能相互制约9. 进程从运行态变为等待态可能由于(B )。
A.执行了V操作 B.执行了P 操作C.时间片用完 D.有高优先级进程就绪10. 用PV操作管理互斥使用的资源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B)。
A.任意整数 B.1 C.0 D.-111. 现有n个具有相关临界区的并发进程,如果某进程调用P 操作后变为等待状态,则调用P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必定为(A)。
A.≤0 B.1C.n-1 D.n12. 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把信号量的初值定义为1,现已有一个进程在临界区,但有n个进程在等待进入临界区,这时信号量的值为(C)。
A.-1 B.1 C.-n D.n13. 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应变成(B)状态。
第二章 复习题

17.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 A.极化状态 B.局部电位 C.锋电位 D.局部电流
18.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位是: A.终板电位 B.突触后电位 C.锋电位 D.感受器电位
19.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 A.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B.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
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20.兴奋性为零的时相为: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21.当胞外[K+]↑时,产生: A.RP幅值↑,AP幅值↑ C.RP幅值↓,AP幅值↓ 22.当达到K+ 平衡电位时: A.膜内电位为正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B.K+ 的净外电流为零 D.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B.RP幅值↑,AP幅值↓ D.RP幅值↓,AP幅值↑
第二章 细胞生理 (Cell Physiology)
复 习
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单项选择题
1.通道转运的特点: A.逆浓度梯度 B.消耗化学能 C.转运小分子物质 D.以上都不是
2.刺激是:
A.外环境的变化 C.生物体感受的环境变化 B.内环境的变化 D.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
3.兴奋性是机体______的能力。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7.判断组织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是: A.阈强度 C.强度—时间变化率 B.阈电位 D.刺激频率
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共同特征是: A.反射活动 C.神经传导 B.动作电位 D.肌肉收缩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与支出模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2. 储蓄函数; 3. 投资乘数;4. 平衡预算乘数 5. 平均消费倾向;6. 边际消费倾向;7.均衡收入;8.意愿投资;9.意愿消费二、单项选择题1.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
A. 40万B. 60万C. 150万D. 250万2.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 )。
A. 收入B. 价格C. 边际消费倾向D. 偏好3.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D. 储蓄增加4.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
A. 5B. -0.25C. -4D. 25.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 )。
A. Kg<KtrB. Kg =KtrC. Kg>KtrD. 不确定6. 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 )。
A.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动B. 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动C.与边际储蓄倾向同方向变动D. 与边际储蓄倾向没关系7. 当消费函数为C=α+βy时,则APC( )。
A. 大于MPCB. 小于MPCC. 等于MPC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说明( )。
A. 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B. 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C. 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D. 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蓄9. 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 )。
A. 不变B. 增加200万元C. 增加100万元D. 减少100万元10.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11.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等同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C.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的水平D.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12. 下列()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电工复习题- 第二章 触电危害与救护复习题 附答案

第二章触电危害与救护复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触电电流伤害的方式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根据触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2、在工频条件先,人的摆脱电流约为 1 mA,平均感知电流约为 10 mA,室颤电流约为 50 mA。
3、人体电阻是皮肤电阻与体内电阻之和。
在干躁的条件下,人体电阻约为 1000-3000 Ω。
而且由接触压力的增大、接触面积的增大及电流持续时间的延长,人体电阻也会下降。
4、当触电电流超过3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出现低压触电事故时,应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5、触电者心跳停止而呼吸尚存,应立即对其施行按心肺复苏法急救。
施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大约每分钟进行 10 多次;施行胸外按压时,大约每分钟进行 100 次左右。
二、选择题;1、当某一电力线路发生接地,距接地点愈近,跨步电压( C )。
A、不变B、愈低C、愈高D、无法确定2、当某一电力线路发生接地时,人离接地点越近时可能承受的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的关系是(A )A、跨步电压越大,接触电压越小B、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都越大C、跨步电压越小,接触电压越大D、跨步电压不变,接触电压越大3、工频条件下,人的平均感知电流约为( A )A、1mAB、10mAC、100mAD、10A4、工频条件下,人的摆脱电流约为( B )A、1mAB、10mAC、100mAD、10A5、工频条件下,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时,室颤电流约为( C )A、1mAB、10mAC、50mAD、100mA6、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从外部来看,( A )的触电最危险。
A、左手至脚B、右手至脚C、左手至右手D、脚至脚7、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取决于( C )。
A、触电电压B、人体电阻C、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D、都不对8、在干燥的条件下,在接触电压100-200V的范围内,人体的电阻大约为( B )。
第二章理论复习题(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第二章理论复习题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知识必做题2.1计算机组成与分类[1].下列关于计算机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一台计算机内只有一个微处理器B.外存储器中的数据是直接传送给CPU处理的C.输出设备能将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的信息转换成人可识别的形式D.I/O控制器用来连接CPU、内存、外存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2].计算机是一种通用的信息处理工具,下面是关于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叙述:①它不但能处理数据,而且还能处理图像和声音;②它不仅能进行计算,而且还能进行分析推理;③它具有几乎无限的信息存储能力;④它能方便而迅速地与其它计算机交换信息.上面那些叙述是正确的?A.①、②和④B.①、③和④C.①、②、③和④D.②、③、④[3].计算机有很多分类方法,下面________是按其内部逻辑结构进行分类的。
A.服务器/工作站B.16位/32位/64位计算机C.小型机/大型机/巨型机D.专用机/通用机[4].下列不属于个人计算机的是________。
A.台式机B.便携机C.工作站D.服务器[5].下面关于个人计算机(P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个人计算机属于个人使用,一般不能多人同时使用B.个人计算机价格较低,性能不高,一般不应用于工作(商用)领域C.目前PC机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微处理器是Pentium4D.Intel公司是国际上研制和生产微处理器最有名的公司[6].按照性能、价格和用途,目前计算机分为________、大型机、小型机和个人计算机。
[7].巨型计算机大多采用________技术,运算处理能力极强。
[8].计算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的能力。
[9].计算机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际物理装置和文档资料。
[10].计算机具有通用性好、速度快、处理功能强的优点,因此又称它为“电脑”,它能代替人类大脑的全部活动。
[1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在上世纪40年代诞生的。
第二章 代数式复习题

第二章 代数式复习题一、选择题1. (2011湖北襄阳, 3分)若x ,y 为实数,且011=-++y x ,则2011)(y x 的值是A .0B .1C .-1D .-2011 2. (2011四川重庆,4分)计算(a 3)2的结果是( )A .aB .a 5C .a 6D .a 93.(2010贵阳)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A )xy x -2 (B )xy x +2 (C )22y x + (D )22y x -4.(2009贵阳)将整式9-x 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 .(3-x )2B .(3+x )(3-x )C .(9-x )2D .(9+x )(9-x )5. (2011江苏苏州,7,3分)已知2111=-b a ,则b a ab -的值是 A.21 B.-21 C.2 D.-2 6.(2011浙江金华,7,3分)计算1a -1 – a a -1的结果为( ) A . 1+a a -1B . -a a -1C . -1D .1-a 7. (2011山东临沂,5,3分)化简(x -x 1-x 2)÷(1-x 1)的结果是( ) A .x 1 B .x -1 C .x 1-x D .1-x x 8. (2011湖北黄石,1,3分)4的值为A.2B.-2C.±2D.不存在9. (2011江苏南通,3,3A. ± B . C . ±3 D . 310 (2011浙江省,7,3分)已知21+=m ,21-=n ,则代数式mn n m 322-+的值为( )A .9B .±3C .3D . 5二、填空.1.(2011贵州安顺,11,4分)因式分解:x 3-9x = 。
2.(2011湖北黄冈,2,3分)分解因式8a 2-2=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08贵阳)分解因式:24x -= 。
4. (2011浙江省舟山,11,4分)当x 时,分式x -31有意义. 5. (2011湖南永州,5,3分)化简aa a -+-111=________. 6. (2011江苏盐城,13,3分)化简:x 2 - 9x - 3= . 7. (2011江苏泰州,9,3分)16的算术平方根是 .8. (2011湖北黄冈,3,3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三、解答题1. (2011浙江金华, 6分)已知2x -1=3,求代数式(x -3)2+2x (3+x ) -7的值.2. (2011江苏宿迁, 8分)已知实数a 、b 满足ab =1,a +b =2,求代数式a 2b +ab 2的值.3. (2011江苏南通, 5分)先化简,再求值:(4ab 3-8a 2b 2)÷4ab +(2a +b ) (2a -b ),其中a =2,b =1.4. (2011贵州贵阳, 8分)在三个整式x 2-1,x 2+2x +1,x 2+x 中,请你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将其中一个作为分子,另一个作为分母组成一个分式,并将这个分式进行化简,再求当x =2时分式的值.5. (2011湖南常德, 6分)先化简,再求值. 221211, 2.111x x x x x x x ⎛⎫-+-+÷= ⎪+-+⎝⎭其中6. (2011湖北黄石,18,7分)先化简,后求值:(2222444yxy x y y x ++-)·(x y x xy +-24),其中⎪⎩⎪⎨⎧+=-=1212y x 7. (2011贵州安顺,20,8分)先化简,再求值:⎪⎭⎫ ⎝⎛-÷⎪⎭⎫ ⎝⎛-+-+--142244122aa a a a a a ,其中a =2-38. (2011江苏泰州,20,8分)解方程组⎩⎨⎧=+=+8361063y x y x ,并求xy 的值.。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复习题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原药:由工厂生产合成的农药统称为原药(Technical material,简称TC),含有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液体称为原油,固体称为原粉(TF)。
2、农药加工:在原药中加入适当辅助剂,制成便于使用的形式的过程叫作农药加工。
3、农药剂型: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成及规格,称为农药剂型(pesticide formulations)4、农药制剂:同一剂型可以制成多种含量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农药制剂(pesticidepreparations)。
5、分散度:是指药剂被分散的程度。
分散度通常用分散直径大小表示,分散度越大,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小,粒子越大。
分散度一般用“比面”表示:比面(体面比)=S/V/6、农药辅助剂:凡与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制剂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及便于使用的物质统称为农药辅助剂(supplementory agent、adjuvants),简称为农药助剂。
7、填料:填充剂或简称为填料(Dilueunt):用来稀释农药原药以减少原药用量,改善物理状态,使原药便于机械粉碎,增加原药的分散性,是制造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填充物质,如粘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叶蜡石、滑石粉等。
8、湿润剂(Wetting agent):又称润展剂。
是一类显著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或增加对固体表面的润湿与展布的表面活性剂。
如皂角、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茶枯、纸浆废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9、乳化剂(Emulsifier):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如油和水)中的一相以极小的液球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起这种作用的助剂称为乳化剂,如土耳其红油、双甘油月桂酸钠、蓖麻油聚氧乙基醚、烷基苯基聚乙基醚等。
10、溶剂(Solvents):是溶解和稀释农药有效成分,使其便于加工和使用的有机物,多用于加工乳油,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第二章复习题

(1)所需泵的理论功率。
(2)若泵的特性可用下式表达:扬程H=22.4+5Q-20Q2
m,式中Q的单位为m3/min。泵是否适用?
返回 9
返回 2
3、往复泵适用于( ) (A)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D)投资较小的场合
返回 3
4、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等于( ) (A)静风压加通风机出口的动压 (B)离心通风机出口与进口间的压差 (C)离心通风机出口的压力 (D)动风压加静风压
返回 4
5、以下类型的泵不是水泵( ) (A)B型 (B)D型 (C)F型 (D)sh型
返回 5
6、有人认为泵的扬程就是泵的升扬高度,有 人认为泵的轴功率也就是原动机的功率 ()
(A)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B)这两种说法都对 (C)前一种说法对 (D)后一种说法对
返回 6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 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 )
(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 (B)机械能 (C)压能 (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
返回 7
是非改错题
1、离心泵通过给定的管路,将河水送到固 定高度的储罐。当冬天河水水位下降时, 泵的输水量增加。
2、离心泵内的流动阻力是用经验公式计算 的。
返回 8
计算题
1、将30 m3/h的水用泵从低处的敞口储水槽送至高位的 密封容器中,容器表压为0.05 MPa,容器入口高于水 槽平面10 m。输水管管子规格为φ89×4mm,管路总长 为20 m,当阀门全开时管路的局部阻力系数∑ξ=10 (包括进出口阻力)。20℃时水的密度为1000 kg/m3, 粘度为0.001 Pa.S。摩擦系数可用λ=0.3164/Re0.25计 算。试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σb
σs σe σp c b a
e
d
f
L1 - L 100 0 0 L
o
ε
A - A1 截面收缩率: 100 0 0 A
(3)、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以常温静载下的δ 大小。
14
(4)、卸载规律、冷作硬化、时效硬化的概念。 (5)、σ
0.2——名义屈服极限的含义
b
2、铸铁拉伸试验 无明显的直线段;无屈服阶段 无颈缩现象;延伸率很小。 ζ b——强度极限。 3、低碳钢的压缩试验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均与拉 伸时大致相同。超过屈服阶 段后,外力增加面积同时相 应增加,无破裂现象产生。 ζ
FR
FR = F
F
F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1
FR = F
F
F
FN1 = F
2
q
3
F x
1
FR = F
2
FN 3 = F
3 F
F
FR = F
q
FN2
F
x
0
F F
FR = F
x1
Fx1 F l
FN 2
Fx1 FN2 2 F - FR 0 l
FN2 Fx1 -F l
F
x1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F (l / 3) l AB lCD EA - F (l / 3) l BC EA
F FN 图 位移: + F
F +
l l AB lCD l BC F (l / 3) EA
B lCD l BC 0 A lCD lBC l AB
cos cos2
sin
2 sin 2
3
复习题:作图示杆件的轴力图,并指出| FN |max
I
50kN
II
150kN 100kN
I 50kN I II FN2 100kN II FN2= -100kN FN1 FN1=50kN
I 50kN FN
max
(1)、校核强度
FN max A
?
?
(2)、设计截面尺寸 (3)确定外荷载 重点
A≥FNmax/〔σ 〕。
FNmax≤〔σ 〕A。→ F。
?
六、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拉伸
13
(1)、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颈缩阶段)。 ζ p ——为比例极限; ζ e——为弹性极限。 ζ s ——屈服极限 ζ b ——强度极限 (2)、延伸率: ζ
变形:
F (l / 3) l AB lCD EA - F (l / 3) l BC EA
F FN 图 位移: + F
F +
l l AB lCD l BC F (l / 3) EA
B l AB
F (l / 3) EA
C l AB l BC 0
F (l / 3) C lCD EA F (l / 3) l EA
e
σs σe σp
a
b
c
o
15
ε
4、铸铁的压缩试验 压缩的强度极限远大于拉伸 的强度极限。破坏面大约为 σb 450的斜面(由最大剪应力引 起的)。塑性差。其它脆性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质大致 e 同铸铁,工程上一般作为抗 压材料。 5、衡量材料力学性质的指标:ζ p(ζ e)、ζ s、ζ b、E、δ 、 。
FNAB 150 MPa A
a
F D
FNAB B C
a
a
例题
2.8
D
计算图示结构BC和CD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值。 已知CD杆为φ28的圆钢,BC杆为φ22的圆钢。
以AB杆为研究对像
以CDE为研究对像
m m
A
0 0
FF 9 18 5 0 10 kN NAB NBC FNCD 40kN
6、水平刚性杆由直径为20mm的钢杆拉住,在端点B处作用有载荷 F,钢的许用应力[ ]=160MPa,试求许可载荷 F 。
轴向拉压变形小结
重点 一、拉压杆的变形
1、轴向变形:轴向尺寸的伸长或缩短。 2、横向变形:横向尺寸的缩小或扩大。
3、横向变形系数 (泊松比):
e - e
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ζ s、ζ b。
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δ 、 。
许用应力
:
jx
n
极限应力
:
jx
s , 0.2 , b } {
16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例题试选择计算简图如图中(a)所示桁架的钢拉杆DI的
直径d。已知:F =16 kN,[]=120 MPa。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轴向拉压小结
一、轴向拉压的概念: 1、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两端的外力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 2、变形特点:杆沿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
二、轴力的确定——截面法(基本方法)
1、截开——欲求哪个截面的内力,就假想的将杆从此截面截 开,杆分为两部分。 2、代替——取其中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移去另一部分,把移去 部分对留下部分的相互作用力,用内力代替。
解:1. 由图中(b)所示分离体的平衡方程得
FN F 8 kN 2
2. 求所需横截面面积并求钢拉杆所需直径
FN 8 103 N -6 2 A 66 . 7 10 m [ ] 120109 P a 4A d π 4 (66.7 10-6 m 2 ) 9.2 10-3 m 9.2mm π
1 2 3
20KN 40KN 40KN
20KN
1
2 40kN
3
1-1 -10MPa
2- 2 0
20kN
3-3 20MPa
例题 试求图示结构AB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已 2.7 知F=30KN,A=400mm2
F 2a - FN AB a 0
A
FNAB 2 F
1
kN
FN图
+
FN 2 60103 4 2 191 MP a 2 A2 20 FN 3 50103 4 3 52MP a 2 A3 35
例题2.5
试计算图示杆件1-1、2-2、和3-3截面上的正 应力.已知横截面面积A=2×103mm2
3、平衡——利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求出内力的大小。
1
轴力的符号规定: 拉伸—拉力,其轴力为正值。方向背离所在截面。
压缩—压力,其轴力为负值。方向指向所在截面。
注意的问题 ①在截开面上设正的内力方向。
②采用截面法之前,不能将外力简化、平移。
三、轴力图的绘制 重点
四、应力:截面某点处内力分布的密集程度
4、变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或温度影响下所引起的形状尺寸 的变化。 5、弹性变形——外力撤除后,能消失的变形。
6、塑性变形——外力撤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
7、位移——构件内的点或截面,在变形前后位置的改变量。
8、线应变——微小线段单位长度的变形。
FN L L EA
L e L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II
+ 100kN
| FN |max=100kN
复习题: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O 5kN 8kN 4kN 1kN
FN 2kN +
5kN + 1kN x
– 3kN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例题:试作此杆的轴力图。 F l 解: FR 1 F F 2 F'=2ql 1
q
F l
F
F
F
2l 2 q
l 3 F 3
由于圆钢的最小直径为10 mm,故钢拉杆DI采用f10圆钢。
4、图示简单托架,AB杆为钢杆,横截面直径d=20mm,BC杆横截面面积为 A=10.24cm2,若E=200GPa,许用应力[ ]=100 MPa。F=60KN,试校核托架的强度 。
5、图示简单杆系中,AB和AC两杆的直径未知, E=200Gpa,F=5KN,力F作用 点A无水平位移,求两杆直径之比。(11分)
E
FNCD sin 300 8 - FNBC 8 - 20 4 0
20kN E
18kN 4m 4m
30
O
FNCD
C
FNBC
BC
FNBC ABC
A
1m
CD
B
FNCD ACD
重点
五、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1、极限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的概念
2、强度条件:
3、强度计算:
max
F
l F + F
q=F/l
F 2l l F
+ F FN 图
例2-3:作图示杆件的轴力图,并求1-1、2-2、3-3截 面的应力。
1 f 30
60kN 2 f 20 40kN 3 f 35 30kN 50kN
FN1 0 FN 2 60kN FN 3 50kN
FN1 0 A1
1
2
60
3 50 20
F (l / 3) l EA
D l AB l BC lCD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a)
3. 图(b)所示杆, 其各段的纵向总变形以
及整个杆的纵向总变形
与图(a)的变形有无不 同?各横截面及端面的 纵向位移与图(a)所示 杆的有无不同?何故?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变形:
1、拉压横截面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均布 2、拉压横截面应力的计算公式:
FN A
2
3、拉压杆内最大的正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