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饲养员工作程序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操作流程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说明书工作目的1.提高母猪采食量,降低背膘损耗;母猪断奶背膘控制在16mm-18mm,背膘损失控制在2mm内,可努力达到不失重。
2.在保证母猪体况良好的前提下,力争21天重达到6.5kg,断奶合格率达到92%。
工作重点1.做好母猪饲喂工作;2分娩舍工作流程2.1早上6:00-7:00(冬春季)5:30-6:50(夏秋季)2.1.1巡视(记录舍内温度、仔猪是否扎堆、空气质量、母猪和仔猪精神状态、风机湿帘运行状况、供水情况、门窗是否关闭、猪栏是否关好,下同)、仔猪补料(补水);2.1.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上午8:00-11:302.2.1更换洗手盆、沾脚盆里的消毒液;打扫舍内卫生(过道卫生、物品摆放整齐);2.2.2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2.3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4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2.5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3下午14:00-17:30(冬春季)15:00-18:30(夏秋季)2.3.1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3.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3.3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3.4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4晚上20:00-21:302.4.1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4.2仔猪补料;2.4.3巡视(方法同上);2.4.4完善死淘记录。
分娩舍饲养员日工作记录表舍号:日期:饲养员:注意点:(1)分娩舍饲养员工作记录表须按时间段如实填写;(2)异常情况,母猪记录栏号、异常说明(发烧、不食、精神差、拉稀、子宫炎、瘫痪、难产、腿疼等)仔猪须记录栏号、数量、异常说明(弱仔、精神差、拉稀、腿疼、脑炎、压死等);其它包括圈内的设备(风机、水帘、产床、烤灯、饮水系统等);(3)负责人签字:分娩舍负责人监督饲养员按时开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同时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分娩舍饲养员工作内容上猪前的准备工作1.1上猪前设备检修1.1.1上猪前2天对舍内进行检修,需要维修的及时联系维修工维修,(水、电、产床、烤灯、料槽、暖风炉、水帘、饮水器等)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电路安全,产床完好,料槽、烤灯齐全且完好无损;1.2上猪前消毒1.2.1冲完圈后干燥(打开窗户或风机);1.2.2干燥后用农福1/200消毒,隔日再加强一次并密闭;1.2.3上猪前1天用农福加强消毒1次,并密封猪舍等待上猪;1.2.4上猪前,注射器、针头、剪牙钳、镊子刷洗干净,交兽医高压灭菌消毒(刷洗步骤:首先用百毒杀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刷子刷洗,再用洗洁精洗涤,最后清水冲洗交兽医消毒);1.3接猪前准备1.3.1烤灯检修悬挂:每舍上猪前检查检修,保证每个都能使用并悬挂完毕(确保损坏无法修理的,可用坏的换新的烤灯);1.3.2仔猪料槽检查:检查舍内料槽,保证够数目且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交更换;1.3.3工作用品准备:扫帚、铁锹、料车、袋子、盆、桶等;1.3.4药品领取、应用及储备:常用保健药品由兽医统一开处方领取,按药品说明储存药品;避光:消毒药等;阴凉:激素类、常用抗生素等;防潮:密斯陀、烧碱、饲料等(使用后及时密封袋口);用量用法:说明书或兽医指导方法及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的药抗生素;未使用完的药品,及时密封保存或交与需要的人使用,配好药品及时使用,一般不超过12h 为好;1.3.5挡好过道:上猪前按上猪路线挡好过道(使用PVC板,用后返还原处);1.4日常消毒1.4.1猪舍内的消毒、干燥的彻底进行可以减少疾病。
产房饲养员作业指导书,已确定

产房母猪的饲养管理一、目的规范产房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的科学利用和仔猪的健康生长。
二、范围适用于本猪场产房三、职责1、负责母猪及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确保母猪科学利用及仔猪健康生长。
2、负责母猪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3、负责落实母猪及仔猪的疾病治疗工作。
4、充分了解母猪及仔猪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协助配种员落实猪只的转群、调整工作。
6、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7、负责母猪料、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盘点工作。
7、负责夜间值班、护理、巡视工作。
四、工作程序1、产房工作性质特殊,会安排夜间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责,严格按照此程序进行。
2、饲养、清扫、转群、哺喂等各生产环节严禁粗暴对待母猪。
3、母猪饲喂:每天饲喂母猪四次,分别为早晨6:00(夏天为5:30)、中午10:00和下午2:00和下午6:00,喂料应根据母猪的身体状况、分娩情况及带仔状况进行(1)、母猪食欲差应减料,厌食的母猪可停料。
(2)、分娩母猪:产前2-3天每天喂料2-2.5kg,分娩当天停喂,或喂少许(0.5-1kg)产后第2天递增0.5kg直至产后1周达到4-4.5kg。
(3)、哺乳母猪:分娩后1周的哺乳母猪,根据带仔情况,基础喂料2kg,然后每带1头仔猪增加0.3kg喂量。
9-10天喂4.5-5kg。
10头以上喂5-6kg(视母猪体况、食欲增减)。
(4)、断奶前三天将料减至2.5kg/头,当天停喂饲料。
4、小猪饲喂:(1)、小猪出生后2小时内吃到母乳。
(2)、小猪自由采食母乳,但要进行相应的人工辅助。
哺乳前三天,人工将较小的仔猪置于靠前的乳头,以协助其采食更多的母乳和固定乳头。
母性较差的母猪要加强护理,仔猪吃奶时协助母猪调整身体到合适的姿势;奶水较少的母猪所带的仔猪不能太多;有异食癖甚至食仔的母猪哺喂时一定要有饲养员在场看护,哺喂结束后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并关好箱门。
(3)、从5日龄开始调教开食,把少量教槽料洒在保温垫上或教槽盘中,让仔猪舔食。
规模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流程,建议收藏!

时的成活率,体重⼤⼩和转⼊保育后饲养管理。
(2)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猪舍的卫⽣和消毒。
⼗. 《关于产房舍仔猪饲喂规范》要求如下:1. 新⽣仔猪7⽇龄开始使⽤添加开⼝料诱⾷,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饲喂时间:(1)07:30(2)11:00(3)14:00(4)16:00(5)19:30,不能低于5次,原则:保证95%仔猪断奶时会吃料;2. .断奶仔猪饲喂时间要求:(1)05:30(2)08:00(3)11:00(4)14:00(5)16:30(6)19:30饲喂不能少于6次,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原则:保证仔猪不掉膘,整齐度均匀。
3. 注意产房舍的通风换⽓⼯作,尽可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
做好⽣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途径,进⼊产房需要脚踏消毒盆,更换内部专⽤靴,穿着产房内部专⽤⼯作服,戴上头套脚戴脚套.,⾛出产房需要将产房内部专⽤⾐服、靴⼦等留在产房内。
要保证每周消毒两次,最好⽤两种消毒药交叉消毒。
尽量不上产床,如果上产床,要求必须佩戴⼿套和鞋套,并且在进⼊其他产床之前更换⼿套和鞋套,保证同⼀双⼿套和鞋套只在同⼀个产床接触。
饲养员的主要⼯作流程有以下⼏点:1.喂猪:分娩舍采取⼀天两次的饲喂⽅法,早上5点左右进⾏饲喂,下午2:30左右进⾏饲喂(夏季采取下午4点左右),在喂料的时候要挨个料⽃看,看是否料下到料槽,从⽽确保每头猪都能吃到料。
每天都要对饮⽔器进⾏检查,保证正常通⽔。
2.观察猪群:在喂料后要挨个看猪是否都在采⾷,对于不吃的猪进⾏做标记,把不吃的猪的料,挖到其他猪的槽⾥,确保料不浪费。
在圈舍⾥要根据猪舍温度和氨⽓的味道进⾏合理开风机或者窗户通风,例如:冬季,关窗保温,开风机来调节舍内温度。
夏季,⽩天关窗,晚上开窗,⽩天开风机,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温度。
春秋季,主要通过开关窗户来控制温度和通风。
3.治疗:对于不吃的猪和有病的猪进⾏治疗,在每天技术员来查舍时进⾏诊治,技术员开⽅案,饲养员进⾏治疗。
妊娠舍饲养员岗位操作流程指导书(5)(第二次修改)

妊娠舍饲养员岗位操作流程指导书一、基本信息岗位名称:妊娠舍饲养员所属部门:生技部直接上级:配怀主任直接下级:无二、主要职责1.负责妊娠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2.协助组长做好妊娠猪转群、调整工作。
3.协助组长做好妊娠母猪预防注射工作。
4.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三、工作目标1.配种分娩率85%以上;2.窝产健仔数:初产母猪9.5 头以上,经产母猪10.5 头以上;3.平均初生重1.5kg ,初生重1kg 以下比例小于8%。
四、日常工作事项)每日工作安排备注:根据季节变化,工作时间和工作日程可做相应的前移或后移调整二)每周工作日程(同配种)五、工作程序1)转猪与空栏清洗消毒产前5-7 天转临产母猪上产房,每赶走一批临产母猪马上先清理粪便后用水管冲洗空栏位,包括地面、铁栏、料斗和料槽。
清空整栋时,确保全部粪便清理后用水管冲洗,手工喷枪喷洒清洁剂,30 分钟后用高压清洗机彻底冲洗干净,包括地面、粪沟、铁栏、墙体外表面、料斗和料槽等。
彻底冲洗干净后待地面干燥无积水,用15~20% 石灰水手工喷枪均匀喷洒猪舍。
2)进猪前一天准备工作检查饮水器、料斗、水管、风机、水帘和电源保险开关等,如有损坏及时报告修理。
打扫猪栏,包括老鼠或鸟的粪便、修理留下的铁屑或小铁块等,并放掉水管里的锈水。
用卫可1:500 或其他指定的消毒剂喷雾消毒整栋猪舍。
3)加料每天喂料两次。
自动加料:确保下料口正常下料,料斗不漏料。
妊娠期中期母猪饲喂妊娠料,90-107 天饲喂哺乳料,饲喂量应按照背膘及体况进行。
断奶与妊娠期不同阶段母猪饲喂量4)喂料每天喂料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自动下料:喂料时先慢慢转动下料摇杆,边摇边看料球,料球拉起料下了一半时再加速转动下料摇杆把剩下的料放完,不能一开始就快速转动下料摇杆,以免料绳因突然受力过大而断掉。
自动加料:打开上料开关,启动料机,检查每个料盒有无漏料现象,若出现漏料说明料坨没有回位,应及时停机调整料坨,确认所有料盒没有漏料才能开机上料。
猪场饲养员工作职责222

猪场饲养员工作职责222一、产房饲养员工作职责一、工作目标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2、哺乳期仔猪健仔成活率96%以上;3、仔猪2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公斤以上。
二、操作规程1、服从猪场的统一领导,遵守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众管理人员的指挥,配合技术员的工作,不随意到其它猪舍串门。
2、清扫猪舍:要求:每天至少清扫猪圈两次,产床上的母猪粪随时清除。
每天清扫一次过道上的残料、猪粪、拉圾,保持产房空气新鲜。
做好猪舍的排粪沟畅通,没有积粪。
3、喂料哺乳母猪每天饲喂三次(早晨7:00,中午10:30,下午4:00),若上顿有剩料喂料前务必清理干净。
新生仔猪要在7天开始补料。
补料时要勤添少喂,保持补料的新鲜;防止小猪粪尿污染补料,假如被污染要及时清洗料槽与更换新鲜的饲料。
断奶仔猪每天饲喂5-6次,尽量减少饲料浪费。
4、接生注意观察临产母猪的行为,出现临产征兆时,做好充分的接生准备,包含对母猪阴户与乳房擦洗消毒、准备接生用的所有工具;准备好5%碘酊、0.1%KMnO4消毒药水、抗生素、催产素、抹布、剪刀、保温灯等药品与工具。
分娩前用0.1%KMnO4消毒药水清洗母猪的外阴与乳房。
母猪分娩时要有专人看管,仔猪出生后立马上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然后结扎脐带、剪断、断端消毒,剪犬齿,喂服抗生素,放入32-35℃的保温箱中。
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尽量让弱小的仔猪吃前面奶水较好的奶头,较大的仔猪固定的后面奶水较差的奶头以提高猪群的均匀度。
5、消毒要求:产房及其周围环境平常每周消毒一次,受疫情威胁时2-3天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
门口的消毒池要每周更换一次,要保持有效浓度。
6、发现并报告病情要求:每天注意观察母猪与仔猪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活动情况,及时发现病猪并上报给兽医,并配合兽医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7、协助兽医工作要求:兽医给仔猪打疫苗、治疗疾病、去势时抓小猪以配合兽医工作。
8、做好母猪调栏与仔猪转栏的工作。
农牧分娩舍操作规程

第三步:将母 猪每个乳头乳 汁挤出几滴。
第四步:保温箱内垫保 温板及麻袋,开启保温 灯。
12、接 产
第一步:掏尽口鼻内粘液, 用干毛巾将仔猪全身抹 干 ,再抹上干燥粉。
第二步:将脐带内血液往 仔猪方向挤入,在留3-4cm 长处挫断脐带,如有出 血,用细绳扎住,碘酒浸 泡消毒。
第三步:放入保温箱内, 待仔猪活力旺盛时,让仔 猪尽快吮吸初奶。人为辅 助。
10、仔猪补料
5日龄起诱 仔猪 仔猪5 7日龄起强制 食, 食,7 补料。
11、清扫走道
把清扫洒落在过道上的 饲料,倒入食槽。
12、接产前准备 ,清洗母猪及产床
第一步:用 0.1% 的高锰酸钾 第一步:用0.1% 0.1%的高锰酸钾 水洗母猪外阴及躯干(有产 仔时,随时接产)。
第二步:清洗产床
•
仔猪腹泻
哺乳仔猪腹泻的因素
• • 母猪方面: – 奶水不足、奶水 太多或奶水太浓 – 患病(如乳房炎、 产道炎、发热等) – 不吃料、饲料发 霉变质 – 饮水不正常 – 母猪垂直传播感 染 环境方面: • – 天气太冻 – 保温不够,仔猪 受凉,受贼风侵 害 – 太潮湿、湿度大 – 有害气体浓度太 高,侵害仔猪呼吸 系统,引起仔猪 抵抗力下降 仔猪方面: – 病毒、细菌感染或寄 生虫侵害 – 舔食母猪粪便 – 舔食受污染的饲料 – 贫血 – 水质卫生不符合要求 – 体质下降 – 注苗应激 – 吃初乳太少
� 产后工作
头后用氯化钠 6~8 (不正常母猪) 。母猪产 � 母猪输液与催产 6~8头后用氯化钠 。母猪产6~8 母猪输液与催产(不正常母猪) 溶液 +抗生素(青霉素 800IU )+鱼腥草 30ml ;问题母猪可加输: 溶液+ 抗生素(青霉素800IU 800IU) 鱼腥草30ml 30ml;问题母猪可加输: 氯化钠溶液 500ml + 10%Vc20ml +VB1 20ml +10% 葡萄糖酸 10% 10%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500ml +10%葡萄糖酸 钙溶液 20ml 10ml 或 � 产后针(正常母猪) :母猪产后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 :母猪产后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10ml 10ml或 ,连续三天。 800IU 800IU,连续三天。 青霉素800IU 青霉素 � 检查母猪子宫炎:有无从阴道排出恶腥物或外阴肿胀 � 检查母猪乳房。每天都要对母猪,尤其是厌食,乳头红肿的 母猪,所带的仔猪发生下痢及生长不良的母猪,作乳房检 查,是否有尖硬、红肿、发热的病状 � 对食欲较差或厌食的母猪作全面检查。检查母猪的粪便是否 正常,检查母猪有无异常情况
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工作目标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6.5公斤。
3、窝平断奶健仔9头以上。
二.工作内容1、产房彻底冲洗消毒(黄白痢、粪便等用钢丝刷刷洗干净),消毒药为农福或辉瑞百胜,比例为1:400即40ml农福兑喷雾器一壶水.、1:200即80ml百胜兑喷雾器一壶水,每壶消毒水雾状喷洒面积不超过30个产床。
(责任人:产房卫生员)2、从妊娠舍接收临产母猪,并按预产期顺序在产房定位,然后将母猪后躯冲洗干净,再用农福或辉瑞百胜带猪消毒一次.(责任人:产仔车间主任、接产护理员)3、给母猪、仔猪提供新鲜清洁的饮水,定期检查饮水器,保证饮水。
(责任人:接产护理员)4、提供新鲜清洁的饲料,乳猪吃初乳前口服3mL糖水(自制4天以上的),产后第二天再喂一次,仔猪5日龄开始人工教槽三天(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头每次七、八颗教槽料,同时口服3mL糖水),坚决不用发霉变质饲料,每天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料。
(责任人:接产护理员)5、保证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风的环境。
调整保温设施,保证舍内温度达到要求;及时调整保温灯,创造保温箱内合适的小气候;注意天气变化,防止贼风侵入;按规定次数冲洗并尽量减少冲洗用水量,以降低室内湿度;每天注意门窗的开、关,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
(责任人:接产护理员)6、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
尽可能减少人员出入,做到人员定舍定岗;每个单元执行全进全出制;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胎衣、死胎、木乃伊、病死仔猪;及时治疗病猪;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暂不执行);按《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责任人:产仔车间主任、接产护理员、产房卫生员)7、作好母猪和仔猪治疗工作。
每天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腹泻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并追踪治疗;做好病志记录。
(责任人:产仔车间主任)8、做好接产和产后母猪的输液保健及乳猪第一时间人工辅助吃初乳工作(责任人:接产护理员)9、完成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补硒、去势工作。
产房饲养员操作规程

产房饲养员操作规程一、产房进猪前的准备工作1、打开产房门窗,排出残留异味2、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及下水沟3、用高压水枪冲洗产床、栏杆、母猪料槽及仔猪垫板并消毒4、检查一切用具及产床是否需要维修5、视外界气温情况并闭门窗,寒冷季节提前将产房温度升至16℃左右二、进猪1、母猪临产前七天左右进产房,炎热季节可推迟。
2、驱赶母猪时动作要轻柔,不可粗暴对待母猪。
3、上产床后,立即用温水涮洗母猪体表,使母猪舒适的进入临产前状态4、母猪有临产迹象时,再一次对母猪体表各部位进行涮洗5、挤掉各奶头前几滴奶,以防初生仔猪腹泻6、将烤灯正确悬挂于互仔箱上部,严禁烤灯接触仔猪及互仔箱铁皮,以防因短路造成停电7、产前五天逐渐减料,产仔当天不喂料。
无论何时均应供给足量的清洁饮水三、接产能否及时、顺利地接产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分娩过程的缺氧是造成死胎、弱胎降低活产率的重要原因1、临产表现前面奶头能挤出少量浓稠乳汁时,24小时分娩,中间奶头能挤出乳汁时12小时分娩,后面奶头能挤出乳汁时,3——6小时分娩,呼吸加快,起卧不安频频排尿,继而侧身躺卧,四肢伸展,用力努责,并从阴道流出羊水,表明很快要生产。
2、仔猪出生后,擦干口、鼻及身上的粘液,若胎儿包在胎衣内,应立即撕破脐带处理:将脐带内的血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距腹部4——5厘米处用手钝性掐断,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内。
3、假死仔猪(有心跳但无呼吸)的抢救(1)、人工呼吸法:一手托起假死仔猪,另一手伸屈其前后肢使其恢复呼吸(2)、拍打法:提起仔猪后腿,拍打胸部和背部(3)、捋挤法:在距离仔猪腹部20——30厘米处断脐,一手捏紧脐带末端,另一手向仔猪体内捋动,每秒一次,不得间断,一般40——60次即可救活。
4、断牙将8颗犬齿剪断,注意消毒。
5、断尾用消毒过的钳子距仔猪身体2——3厘米处剪断,每剪一次消毒一次四、哺乳仔猪的程序化管理,主要是保健、防疫、免疫五、哺乳母猪的管理1、产后当天肌注抗生素,连续3天2、产子7天以后,母猪每天采食量应自由采食3、当采食下降时,对症治疗4、产房温度不应过高,一般20——22℃高温可导致母猪采食量、泌乳量下降5、随时保持母猪体表、产床干净,以避免仔猪舔食而引起拉稀6、临断奶前三天,逐渐降低母猪喂料量六、环境控制1、温度产房温度20——22℃保温箱30——35℃,逐渐下降2、产床干净3、产房内空气新鲜4、补料盘及时清洗5、产床进行消毒七、仔猪拉稀控制原则保持产房垫板温暖、干燥、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饲养员工作程序
1.例行检查
时间:上班后和下班前。
内容:湿温度、空气质量、通风状况,畜群动态、门窗关闭、畜栏是否关好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反映,并做好莱坞相应的记录。
要求:这项工作必须认真、仔细,重点是保温箱内仔畜和临产母畜。
2.喂料
时间:母畜喂料上午7:00、11:30各一次,下午5:30一次,晚上9:30一次。
仔畜补料:在母畜喂料同时和间隙补料,每日不少于6次。
要求:母畜严格按饲喂标准供给,吃剩的料及时清理出去,不能在下一次喂料时有剩料。
仔畜补料少喂勤添,根据畜日龄和数量添加,做到下次采食饲料时上次料能吃完,不剩料。
3.清粪
时间:上下午喂料后和下班前各一次,一天共四次。
平时发现有粪时及时清出床外。
放入专用粪车或袋,并及时将粪便留下的痕迹用蘸有消毒水的拖布擦干净。
要求:产床上无母仔粪便痕迹。
4.清理卫生更换消毒液
时间:清粪完毕后整理饲料间、过道、窗台、墙头,用水冲洗粪车过道,更换消毒液。
要求:饲料间、走廊保持干净、整洁;工具、饲料放置整齐有序;窗
台、墙头无积尘;粪车过道干净不滑,消毒液一天一换。
5.仔畜开食训练
时间:每日上下午清理卫生后进行。
要求:7日龄以上仔畜必须进行开食训练、连续三天,方法为直接给嘴里填料。
6.补铁、去势
时间:每天下午在补铁同时去势三日龄仔畜。
要求:除留种或弱少公猪外,其余公畜一律去势。
7.初生仔畜定时吃奶
时间:每天上午8:00,下午5:30为初生仔畜称重时间(种用仔畜随产随重,并及时打耳号,其他仔畜都能吃上奶,喂奶次数一天不能不少14次,定时吃奶同时,做好固定奶头工作。
8.转群及称畜
时间:每天上午8:00,下午5:30为初生仔畜称重时间(种用仔畜随产随称重,并及时打耳号,其他仔畜集体定时称重);下午4:30分~5:30分为转畜时间。
要求:新产仔畜登记好,转入转出交接清楚,办好交接手续。
9.清理仔畜补料槽
每天上午定时将仔畜补料槽中剩料清理出去饲喂母畜,然后清洗干净,倒扣在产床晾干。
料被污染后及时清理更换。
要求:仔畜每日吃到的都是新鲜的补料。
10.其他工作
时间:其他工作如接产准备拌料、维修、防疫注射、消毒等上述工作间隙进行。
要求:接产准备工作必须在预产前3天完成,消毒、防疫严格按兽医要求进行,工具、设备损坏后及时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