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特别提示:需带无储存功能的计算器一、考试内容1.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重点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 理解对控制性能的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典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了解微分方程一般建立方法, 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和化简规则。

知识点为: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的建立, 动态结构图的化简, 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了解和掌握经典控制理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 能够用该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性能(包括稳定性, 快速性和稳态精度)。

知识点为: 典型控制过程及性能指标, 一阶系统分析, 二阶系统分析, 高阶系统的低阶化,稳定性与代数判据, 稳态误差分析。

4. 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要求掌握各种系统和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的画法, 并能通过频率特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

知识点为: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对数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系统闭环频率特性。

5.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综合在对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控制性能的改进就涉及到系统的校正。

要求在建立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 对串联校正, 反馈校正, 前置校正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掌握频率法校正的一般方法。

知识点为: 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置校正在校正中的应用。

二、考试题型(分值,按150分计)1、填空(25 分)2、简答题(15 分)3、计算及分析题(80分)4、综合应用题(30分)。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3信号与系统》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3信号与系统》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3信号与系统》大纲参考教材:郑君里《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一、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1、了解信号的各种分类;2、掌握描述信号的各种方法;3、熟练掌握波形的各种变换及基本确定信号的函数波形;4、熟练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和性质;5、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了解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的过程及步骤;2、掌握0-到0+状态的转换的意义;3、熟练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并运用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解系统的响应;4、熟练掌握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定义、性质及二者的关系;5、熟练掌握卷积的定义及性质,以及利用卷积的性质求解信号的卷积;三、傅立叶变换1、熟练掌握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解及傅立叶级数的性质;2、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的定义以及常用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3、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性质;4、熟练掌握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的求解;5、熟练掌握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抽样定理。

四、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1、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2、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并能够利用性质求解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3、熟练掌握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求解方法;4、熟练掌握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系统的时域电路;5、熟练掌握系统函数的概念并能够利用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时域特性、频域特性;6、掌握全通函数和最小相移函数的概念;7、熟练掌握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的判定方法;8、掌握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求解方法。

五、连续时间系统频域分析1、熟练掌握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2、熟练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的概念和求解方法;3、掌握用频谱分析系统对信号的响应,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阶跃响应,掌握带通滤波器的基本概念;4、熟练掌握系统因果和不失真传输的条件。

六、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离散系统的描述方法;2、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3、熟练掌握卷积和的计算以及时域分析方法。

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813自动控制原理和80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813自动控制原理和80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813自动控制原理和80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813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由致远华工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自控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813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全书编排根据华工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高国燊)结合提供的往年华工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华工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专硕)、仪器仪表工程(专硕)适用科目:813自动控制原理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通过总结和梳理高国燊《自控控制原理》(第4版)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汇编: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难点,精选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相关的名校考研真题,通过研读参考配套详细答案检测自身水平,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并更好地掌握考试基本规律,全面了解考试题型及难度。

Part 3 - 华南理工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华工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2005-2017年考研真题试卷与部分答案:①2005-2016年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05-10填空问答题部分,10-16为手写版】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4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填空题+简答题】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4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填空题+简答题】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4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填空题+简答题】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填空题+简答题】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填空题+简答题】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填空题+简答题】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填空题+简答题】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手写版本)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手写版本)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手写版本)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手写版本)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手写版本)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手写版本)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手写版本)②2005-2017年考研真题(无答案)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4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4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4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涉及系统建模和控制设计的学科,学习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掌握系统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下面是《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一、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控制系统的特性参数与性能指标4.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的优缺点二、系统数学模型1.力学系统的数学建模2.电气系统的数学建模3.热力系统的数学建模4.液压系统的数学建模三、信号与系统1.信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系统的时间域和频域分析方法3.信号的线性时不变系统表示与处理4.采样与保持四、系统时域分析1.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状态方程2.系统的零极点分析和阶跃响应3.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4.系统的动态特性与频域指标五、系统频域分析1.线性系统频域描述的基本概念2.系统的频率响应与波特图3.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分析六、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1.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PID控制器的性能指标与调整方法3.根轨迹法与极坐标法4.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和稳定性分析方法七、校正和校准2.定义和识别开环和闭环误差3.适应性校正和自适应控制方法八、多变量系统与现代控制理论1.多变量系统的性态和控制方法2.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3.线性二次调整与最优控制4.自适应控制与模糊控制九、主动振动控制1.振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主动振动控制的建模和控制方法3.智能材料在主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的主要内容,整体上包括了基本概念、系统数学模型、信号与系统、系统时域分析、系统频域分析、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校正和校准、多变量系统与现代控制理论、主动振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对你的考研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科目名称:控制理论适用专业: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邹伯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版,王孝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不包含非线性部分)与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经典控制理论内容占70%,现代控制理论内容占30%。

经典控制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

2. 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的两大任务是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首先要建立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章主要给出古典控制理论使用的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重点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

3.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根据研究系统采用的不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本章给出利用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求取时间响应的系统时域分析法。

主要是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

稳定性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快速性和相对稳定程度(振荡幅度)是评价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指标;准确性是指系统稳态响应的稳态精度,用稳态误差来衡量,需注意:讨论的稳态误差是指由输入信号和系统结构引起的系统稳态时的误差。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

2.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812《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2《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掌握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基本方法,主要内容有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的时域分析;频域法和根轨迹法;系统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其求解;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及观测器设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二、考试范围.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信号流图的组成、建立及梅森增益公式;()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输入量及扰动量作用下的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一阶系统动态性能;()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典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欠阻尼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代数稳定判据;()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稳态误差的定义、系统类型、稳态误差分析与静态误差系数。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根轨迹方程: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度根轨迹作图的一般规则、典型的零、极点分布及其相应的根轨迹;()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分析、增加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利用主导极点估计系统的性能指标;.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率特性;()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稳定裕度;.线性系统的校正法()校正装置:超前、滞后网络的特性;()系统校正的频率响应法:超前、滞后校正设计;()控制器:控制法则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 信号采样和保持;() 离散系统数学模型:差分方程和脉冲传递函数;() 离散系统稳定性及稳定性判据;() 离散系统稳态误差及动态性能分析;.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建立、转换、标准型;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状态方程的解;()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和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工程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该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基本要素,包括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2. 信号与系统:介绍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方法、重要性质和常用变换,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

3. 传递函数与状态方程:介绍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以及这些表示方法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4. 时域分析方法:介绍时域响应分析的方法,如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分析,以及这些方法在系统性能评价和参数调整中的应用。

5. 频域分析方法:介绍频域响应分析的方法,如频率响应曲线、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以及这些方法在系统稳定性和稳定裕度分析中的应用。

6. 非线性控制系统:介绍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如构造相平面图、极限环分析和决策环分析,以及这些方法在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摆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7. 系统设计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
反馈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校正器的设计和模式选择方法。

8. 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节:介绍PID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调节方法,包括根轨迹和频率响应法,并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如状态反馈、观测器和最优控制。

除了上述内容,考研大纲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的内容,具体以考纲为准。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控制工程的基础课程,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控制工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如机械、电子、通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812(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2(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2(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差不多要求掌握操纵系统分析和综合差不多方法,要紧内容有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的时域分析;频域法和根轨迹法;系统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其求解;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及观测器设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二】考试范围1、自动操纵的一般概念〔1〕自动操纵系统的定义、构成;〔2〕自动操纵系统的差不多操纵方式;自动操纵系统的分类;〔3〕对操纵系统的差不多要求;2、操纵系统的数学模型〔2〕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3〕信号流图的组成、建立及梅森增益公式;〔4〕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输入量及扰动量作用下的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一阶系统动态性能;〔2〕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典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欠阻尼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3〕操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代数稳定判据;〔4〕操纵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稳态误差的定义、系统类型、稳态误差分析与静态误差系数。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根轨迹方程: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2〕180度根轨迹作图的一般规那么、典型的零、极点分布及其相应的根轨迹;〔4〕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分析、增加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妨碍、利用主导极点可能系统的性能指标;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频率特性;〔2〕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3〕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4〕稳定裕度;6、线性系统的校正法〔1〕校正装置:超前、滞后网络的特性;〔2〕系统校正的频率响应法:超前、滞后校正设计;〔3〕PID操纵器:操纵法那么及对系统性能的妨碍。

7.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1)信号采样和保持;(2)离散系统数学模型:差分方程和脉冲传递函数;(3)离散系统稳定性及稳定性判据;(4)离散系统稳态误差及动态性能分析;8.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1)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建立、转换、标准型;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状态方程的解;(2)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3)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4)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和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5)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自动控制原理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为本大纲规定的自动控制原理。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经典的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与校正方法。

2. 具备较强的C/C++语言或matlab语言的编程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客观试题考查考生对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总分150分。

1.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与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方法。

具体如下:
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基本要
求;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描述,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传递函数、
梅森公式;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方法:包括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
则、广义根轨迹。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和开环频
率特性、频率域稳定判据、稳定裕度。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包括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
性、串联校正、反馈校正的基本概念、复合校正中全补偿条件与近似补偿条件。

7)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方法:包括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
与保持,Z变换理论,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与稳态误差、动态性
能分析、数字校正等内容。

2. 题型
问答题、计算题。

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