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群集
服务器群集的多种解决方案

服务器群集的多种解决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事先设计安装配置的群集方案。
在一个故障转移群集中,作为资源接受者的节点应该保证故障转移后累积的负载不会超过该节点所能承载的容量。
例如在一个4节点的群集中,所有的节点都处于活动状态并且都被配置成所有资源的可能拥有者,每个服务器上的平均工作负荷应该不超过25%。
只要在满足这个条件的前提下,该群集才能处理3个节点的故障并仍然能保持群集可操作。
在一个有更多节点的群集中,用户在建立各种故障转移方案是有更大的灵活性。
例如可以配置故障转移只在一对节点之间进行,不过这将限制群集的高可用性,因为每一对节点中两个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它们所拥有的资源组的故障。
其实这样做也有好处,那就是这种方案可以将每个节点的利用率提高到50%。
由此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在节点的利用率和高可用性之间进行平衡的设计方案。
综合用户对群集解决方案的各种需求,可以大致提炼出以下几种群集模型。
用户可以从下面列出的群集模型中选择合适的方案:(1)N节点故障转移对群集这是一组配置为只在一个群集中的节点对之间进行故障转移的群集。
这种设计限制了故障转移的能力,因为一个节点对中两个服务器的故障导致了该资源组的故障,不过这种群集允许的节点利用率将达到50%。
(2)热待机服务器群集这是一种只有单个节点被指定为所有剩下的节点的热待机故障转移节点的群集。
热待机服务器群集应当能够处理所有活动节点都发生故障这种不太可能的事件,这种群集模型限制了高可用性,因为任何活动节点和一个热待机服务器群集的故障将导致该资源组的故障。
(3)N+I服务器群集这是一种有N个节点处于活动状态和I个节点充当热待机故障转移节点的群集。
这种群集方案是热待机服务器群集方案的延伸,是为了解决热待机服务器群集所可能遇到的高可用性瓶颈问题。
不过这种群集方案增加了硬件成本,但并没有带来处理能力上的回报,因为更多的节点在大多数时间里处于闲置状态。
这种方案所带来的好处是:在一次故障转移之后,群集的服务水平不会因此而下降。
服务器群集解决方案

服务器群集解决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某网站内部职员和外部客户同时使用网站,而公司要将内部职员的服务请求连接到一个较慢的服务器来为外部客户提供更多的资源,这时就可以使用Web内容交换技术。
Web主机访问控制设备也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来降低硬件成本,因为它可以轻易地将访问多个主机的用户流量转移给同一个Web服务器。
如果用户访问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这些流量还可以被转移到专用的Web服务器设备,虽然这种专用设备的成本较高,但是由于使用的是相同的Web内容交换技术来控制流量,所以网络的结构框架就不用再进行改变了。
但是,使用Web内容交换技术的负载均衡设备所能支持的标准和规则的数目有限,其采用的标准和规则的灵活性也有限。
另外,负载均衡设备所能监测到HTTP报头的深度也是限制内容交换能力的一个因素。
如果所要找的信息在负载均衡设备所不能监测的字段内,那内容交换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而且,内容交换还受到能够同时开启的TCP连接数量以及TCP连接的建立和断开比率的限制。
另外,Web内容交换技术还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包括内存占用和处理器占用)。
对Web内容交换技术进行的测试表明,操纵Web内容的吞吐量是很费力的,有时只能得到很小的性能改进。
所以,网络管理员必须认真考虑投入与回报的问题。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群集如今,服务器必须具备提供大量并发访问服务的能力,其处理能力和I/O能力已经成为提供服务的瓶颈。
如果客户的增多导致通信量超出了服务器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宕机。
显然,单台服务器有限的性能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台普通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只能达到每秒几万个到几十万个请求,无法在一秒钟内处理上百万个甚至更多的请求。
但若能将10台这样的服务器组成一个系统,并通过软件技术将所有请求平均分配给所有服务器,那么这个系统就完全拥有每秒钟处理几百万个甚至更多请求的能力。
这就是利用服务器群集实现负载均衡的最初基本设计思想。
早期的服务器群集通常以光纤镜像卡进行主从方式备份。
服务器群集技术解决方案

服务器群集技术解决方案1、前言在所有企业、政府机关、军队、医疗等单位,以及许多业界通信实体,正在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服务器,以不断拓宽服务种类。
然而,我们在享受这些先进技术带给我们实惠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服务器也不例外。
现在,很多单位已经使用OA、CRM、ERP等系统。
无论使用哪种系统,服务器在整个网络系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服务器作为整个网络的心脏,要为网络上所有的用户提供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如果不能保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网络系统的可用性就无从谈起。
所以,要确保视频网络中的关键业务应用运行平稳,具有可靠的适时性和连续性,通过服务器的群集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是目前备受推崇的方案。
2、服务器群集技术概述群集系统是一种由一组互连的整机构成的并行或分布系统,可作为统一的计算资源使用。
服务器群集技术使用多台服务器组成服务器集合,可以提供相当高性能的不停机服务。
在这个结构中,每台服务器都分担着一部分计算任务,由于集合了多台服务器的性能,整体的计算实力被增加了。
与此同时,每台服务器还承担一些容错任务,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会在软件的支持下将这台服务器从系统中隔离出去,通过各服务器之间的负载转嫁机制完成新的负载分担,同时向系统管理人员发出警报。
再者,在某个应用软件的峰值处理期间内,对该应用的需求会变得过高,那么使用简单的操作命令就可以把同一节点的应用包转移到其他节点从而减轻该节点的工作负荷,来满足已增加的需求。
群集系统就是通过功能整合和故障过渡实现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服务器群集技术提供了高度的可用性、伸缩性与易管理性:·高度的可用性:群集被设计具有避免单点故障发生的能力。
应用程序能够跨计算机进行分配,以实现并行运算与故障恢复,并提供更高的可用性。
·可伸缩性:加入更多的处理器或计算机提高群集的计算能力。
当现有服务器能力有限时,可以通过增加CPU、内存、甚至一台或几台服务器来扩展系统的能力。
群集技术:三款主流服务器集群软件

群集技术:三款主流服务器集群软件【导读】:在双机热备的架构中,除了要考虑切换时间外,要根据每个系统的作业环境,包括网路系统是单网或是双网,数据库的安装和作业内容及用户端的设备是经由广域网路、区域网路接入不同用户有不同的需求,而要求有不同的切换模式,所以选择不同的切换模式,可以使用户端的改变达到最少的程度。
ROSE HA根据不同的行业及各行业不同的需求设计多种备援模式以弹性的调适用户的最佳组合及选择。
LifeKeeper提供了基于Windows NT (2000),Linux,UNIX多平台操作系统的容错软件并同时支持远程灾难备份LifeKeeper提供数据、应用程序和通信资源的高度可用性。
LanderCluster产品系列包括双节点产品和多节点产品LanderCluster-MN。
主要解决用户关键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可管理性、系统整合、系统配置优化的问题。
1、ROSE HA 服务器集群软件在双机热备的架构中,除了要考虑切换时间外,要根据每个系统的作业环境,包括网路系统是单网或是双网,数据库的安装和作业内容及用户端的设备是经由广域网路、区域网路接入不同用户有不同的需求,而要求有不同的切换模式,所以选择不同的切换模式,可以使用户端的改变达到最少的程度。
ROSE HA根据不同的行业及各行业不同的需求设计多种备援模式以弹性的调适用户的最佳组合及选择。
ROSE HA系统运作方式在正常的运作情形之下,主机之间透过冗余侦测线路互相侦测,当任一主机有错误产生时,ROSE HA提供严谨的判断与分析,确认主机出错之后,才完全启动备援接管动作。
※支持各种操作系统平台※支持众多的UNIX平台(如:IBM、DEC、HP、NCR、SUN、SGI、NEC、SIEMENS等)※支持众多的PC平台的Unix系统(如:SCO/Unix、Solraris X86等)※支持各种数据库:MS-SQL、Oracle 、Informix、Sysbase、Excheng 、Lotus/Nose、DB2等接管动作包括※文件系统( File System)※数据库( Database)※网络地址( IP Address)※应用程序(AP)※系统环境(OS)※容错备援运作过程自动侦测(Auto-Detect)阶段,由主机上的软件通过冗余侦测线,经由复杂的监听程序。
服务器集群技术方案(2)

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一个单一的计算机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其出发点是提供高可靠性、可扩充性和抗灾难性。
一个集群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相互通信。
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它服务器自动接管。
在大多数模式下,集群中所有的计算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内的任一系统上运行的服务都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使用。
采用集群系统通常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网络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服务能力。
体系结构是否相同。
集群计算机按功能和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几类:High-availability (HA) clustersLoad balancing clustersHigh-performance (HPC) clustersGrid computing普通是指当集群中有某个节点失效的情况下,其上的任务会自动转移到其他正常的节点上。
还指可以将集群中的某节点进行离线维护再上线,该过程并不影响整个集群的运行。
负载均衡集群运行时普通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前端负载均衡器将工作负载分发到后端的一组服务器上,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这样的计算机集群有时也被称为服务器群 (Server Farm) 。
普通高可用性集群和负载均衡集群会使用类似的技术,或者同时具有高可用性与负载均衡的特点。
Linux 虚拟服务器(LVS)项目在Linux 操作系统上提供了最常用的负载均衡软件。
高性能计算集群采用将计算任务分配到集群的不同计算节点而提高计算能力,于是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领域。
比较流行的HPC 采用Linux 操作系统和其它一些免费软件来完成并行运算。
这一集群配置通常被称为Beowulf 集群。
这种集群通常运行特定的程序以发挥HPC cluster 的并行能力。
这种程序普通应用特定的运行库, 比如专为科学计算设计的MPI 库。
HPC 集群特殊适合于在计算中各计算节点之间发生大量数据通讯的计算作业,比如一个节点的中间结果或者影响到其它节点计算结果的情况。
服务器群集技术

群集(Cluster)技术群集(Cluster)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一项技术。
它是一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一个单一的计算机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其出发点是提供高可靠性、可扩充性和抗灾难性。
一个群集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相互通信。
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他服务器自动接管。
在大多数模式下,群集中所有的计算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群集内的任一系统上运行的服务都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所使用。
概述群集技术使得网络主管们可按其所需向网络中添加资源而无需对网络结构进行大规模的改动。
网络主管们都清楚一件事——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却总是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绕道而行,尤其是在维护和升级各种服务器时更是如此。
他们总是喜气洋洋地抱回一台崭新的服务器,在用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它无法承受庞大的网络流量所带来的压力。
于是这台当初崭新的机器便被淘汰掉,代之以一台更新更庞大的机器,最后依然是同样的结局。
网络就像是一个永远无法完工的建筑工地一样。
这正是群集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将众多计算机协同起来完成一样工作,群集技术使网络具有了无限的可伸缩性,就像一座房子,无需将其推倒重建也可以使其焕然一新,并且由于被群集在一起的计算机可以协同工作,系统的可用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一旦某个结点出现故障或无法工作了,群集中的任何一台机器都可以接替它完成工作。
更吸引人的是,群集技术使网络管理人员不用再为设计服务器的能力而费神了。
它允许你依照需要向网络中添加资源,量体裁衣。
这种为网络度身订做服务器的方法使得网管工作更有效率且更为节约资金。
它省去了因服务器能力不足而带来的麻烦,避免了因服务器能力强大得超过了实际需要而带来的浪费。
这一切听起来很美妙,但群集技术也被冲突和复杂性所困扰着,要使其正常运转就必须对不同的网络架构及其优缺点都有所了解。
服务器群集

介绍
01 主要应用
03 群集功能
目录
02 群集算法 04 安装配置
群集由通过输入/输出系统互联的若干服务器构成。这些服务器连接到存储介质中,由分布资源管理软件 (DRM)进行管理。其组成部分处在不断的改进之中:刀片式服务器,快速InfiniBand I/O技术和更为复杂的DRM 软件,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使得群集成为IT经理们的实用工具。
在多播模式下,络负载平衡可以提供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IGMP)支持,限制交换流。除了指定端口的 TCP和 UDP通信以及多播模式中的 IGMP通信,络负载平衡不控制任何传入 IP通信。它并不筛选其他 IP协议 (例如,ICMP或 ARP),但是下述情况除外。请注意,当使用群集 IP时,应当会看到来自特定点对点 TCP/IP 应用程序(例如 ping)的重复响应。如果需要,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将专用 IP用于每个主机,以避免这种操作。
主要应用
服务器群集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即在于络负载平衡的功能。 络负载平衡使用两台或更多台一起工作的主机计 算机组成的群集,为服务器提供了高可用性和高伸缩性。Internet客户端使用一个 IP或一组访问群集。客户端 无法区别群集和单一服务器。服务器应用程序并不表明它们是在群集上运行的。但是,络负载平衡群集与运行单 个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单个主机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即使在某个群集主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它也可以提供不间断 服务。群集对客户端请求的响应也比单个主机快。
第2步,打开“新建服务器群集向导”,在欢迎向导页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打开的“群集名称和域”向 导页中输入一个群集名称,且该名称必须是有效的计算机名称。另外需要选择一个域名,新的群集将创建在这个 域中。采用默认域名,单击“下一步”按钮。
域控下数据库服务器集群搭建

首先介绍一下服务器集群环境;三台sql server2003系统,其中一台做域控制器,两台做数据库集群,数据存储在磁盘矩阵中一、安装DNS(在域控制器中)“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然后再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则可以看到如下画面:向下搬运右边的滚动条,找到“网络服务”,选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网络服务都会被添加,可以点击下面的“详细信息”进行自定义安装,由于在这里只需要DNS,所以把其它的全都去掉了,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安装:然后就是点“确定”,一直点“下一步”就可以完成整个DNS的安装。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请保证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光盘位于光驱中,否则会出现找不到文件的提示,那就需要手动定位了。
二、安装AD(Active Directory 活动目录)先点击“开始—运行”,输入“Dcpromo”,然后回车就可以看到“Active Directory 安装向导”在这里直接点击“下一步”这里是一个兼容性的要求,Windows 95及NT 4 SP3以前的版本无法登陆运行到Windows Server 2003的域控制器,我建议大家尽量采用Windows 2000及以上的操作系统来做为客户端。
然后点击“下一步”:在这里由于这是第一台域控制器,所以选择第一项:“新域的域控制器”,然后点“下一步”:既然是第一台域控,那么当然也是选择“在新林中的域”:在这里我们要指定一个域名,我在这里指定的是这里是指定NetBIOS名,注意千万别和下面的客户端冲突,也就是说整个网络里不能再有一台PC的计算机名叫“demo”,虽然这里可以修改,但个人建议还是采用默认的好,省得以后麻烦。
在这里要指定AD数据库和日志的存放位置,如果不是C盘的空间有问题的话,建议采用默认。
这里是指定SYSVOL文件夹的位置,还是那句话,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修改:第一次部署时总会出现上面那个DNS注册诊断出错的画面,主要是因为虽然安装了DNS,但由于并没有配置它,网络上还没有可用的DNS服务器,所以才会出现响应超时的现象,所以在这里要选择:“在这台计算机上安装并配置DNS,并将这台DNS服务器设为这台计算机的首选DNS服务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器群集
要求:1、两台服务器怎么实现群集???2、两台服务器硬件需要哪些准备,(什么心跳啊),它们之间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3、软件需要怎样的配置。
比如StarWind iSCSI Target。
都是windows server 2008 R2企业版。
在百度上查了好多资料了,各自不一的,有点混了。
现需要高教帮忙理理。
第一次接触服务器集群的。
4、A、B两台服务器。
各只有系统盘,没有数据盘的。
通过一个阵列卡来存储数据的。
磁盘阵列分两个区,A访问磁A的。
B访问磁B的。
当服务A当机,那么由B来接替A的工作的。
5、磁盘阵要怎么设的。
反正这些都我是百度资料所遇到的疑问,可能说得不连惯,希望高人帮我理理我的问题,再一一帮我解答。
谢谢。
引用:原帖由1150823574 于2013-7-2 21:45 发表
要求:1、两台服务器怎么实现群集???2、两台服务器硬件需要哪些准备,(什么心跳啊),它们之间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3、软件需要怎样的配置。
比如StarWind iSCSI Target。
都是windows server 2008 R2企业版。
在百度上查了好多资料了... 1、集群可以通过集群软件来实现,例如ROSE,也可以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功能实现,例如Windows 中的MSCS;
2、两台服务器硬件最好一样,心跳可以通过一个网线连接两台服务器的两个网卡,心跳网段和集群网段不要再同一个网段;
3、楼主说的StarWind 这块软件是在没有磁盘阵列柜的情况下使用的,有磁盘阵列柜就不需要了;
4、楼主磁盘阵列柜的配置是错误的,两台服务器集群的搭建是要使两台服务器访问同一个磁盘的,也就是在磁盘阵列卡化两个LUN,一个是仲裁盘(磁盘在使用Rose 软件时可以不需要),一个是数据,A、B两个服务器要同时都能访问这两个LUN才行,楼主的划分方法集群是搭建不起来的;
5、磁盘阵列的划分方法看第4条;
6、建议楼主度娘一下“双机热备”看看,理清一下思路,思路不清楚事半功半啊。
谢谢“冰封心事”的耐心回答
1、、磁盘阵列柜和服务器自身带有的磁盘有什么区别,作用是什么。
度娘,娘的说法各自不一(乱),有没有详细的WORD文档,PDF类的。
分享下下。
2、磁盘阵列柜是怎么划分(第一次接触,希望能谅解,也没有环境演示)
现在的要求是这样子:
1、有两台服务器A、B。
一个磁盘阵列柜。
服务器A、B只有系统盘(系统盘是不是像平时的PC机单盘一样的??),没有数据盘的。
磁盘阵列柜划分两个区:A区和B区吧(怎么划分?服务器A、B怎么连接。
有没有帮玛瑙 助文档PDF)。
2、正常情况下:服务器A连接A区工作,服务器B连接B区工作。
问题来了:当服务器A当机了,那由服务器B接替服务器A的工作,即B连接B区的同时,也连接A区。
B当机也是同理。
3、因为第一次接触,所以真心的不懂:〈1〉首两台服务器的硬件上要一致性(几张网卡?一张连接磁盘阵列,一张连接心跳(通过一条交叉网线,连接台服务器的的网卡??),一张连接群集(是通过连接路由器或交换机,来群集吗?然后客户机也可以通路由器或交换机访问工作??),这些是硬件的上的配置吧。
2台湾高山茶 、那软件上怎么配置呢,通过windows server 2008自带的MSCS配置就行了??(两台服务器都要进行同样的配置么???)。
4、能不能从无环境开始说起,就是从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架构起来呢??。
最好能有PDF,WORD文档的帮助(1150823574@),谢谢谢!!!如果实在不行,也可指点下在哪里可以学到,或陈列下需要用到那些知识(因为我现在都不知道是从磁盘阵列学起,还是直接可以从服务器学起,无从下手啊。
乱乱乱)
引用:原帖由1150823574 于2013-7-3 22:19 发表
谢谢“冰封心事”的耐心回答
1、、磁盘阵列柜和服务器自身带有的磁盘有什么区别,作用是什么。
度娘,娘的说法各自不一(乱),有没有详细的WORD文档,PDF类的。
分享下下。
2、磁盘阵列柜是怎么划分(第一次接触,希望能谅解,也没有环境演示)
现... 1、没太看明白楼主想问什么,楼主先度娘一下什么是磁盘阵列柜吧view1320743.htm?fromTaglist
2、磁盘阵列柜怎么划分没法回答,不同品牌的磁盘阵列柜的划分方法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不过楼主可以有个大致的思路,就是在磁盘阵列柜上先做RAID,然后再划分卷,把卷映射给服务器,服务器看到映射过来的卷就相当于一块新的硬盘;
3、我说过咧,楼主的这种分法要实现故障转移是不行的,两台服务器必须共享同一个磁盘阵列柜映射过来卷,也就是说两个服务器必须同时连接你化的A区和B区;
4、服务器硬件配置最好一致,当然也不是强求,但也不能差的太多,每个服务器至少有两个网口,两个网口做心跳,两个网口做集群;
5、看你存储是怎么连接服务器了,如果是通过FC,那么服务器还必须配置FC HBA卡;
6、至于文档,楼主度娘一下“双机热备搭建”会有一堆文档的;
7、建议楼主先看看服务器硬件和磁盘阵列柜硬件方面的知识,所有的东西在度娘上都可以找的到;
谢谢,看了,大致有一个学习方向了,之前都是东搜一点西寻一点的。
好像有点眉目好像又没有的似的。
现在大致有一个学习方向了。
我在PC上装了win 2008。
然后在win 2008装了vmware虚拟软件。
再装一个wind 2008。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实现故障群集转移。
演练用的
引用:原帖由1150823574 于2013-7-4 00:01 发表
谢谢,看了,大致有一个学习方向了,之前都是东搜一点西寻一点的。
好像有点眉目好像又没有的似的。
现在大致有一个学习方向了。
我在PC上装了win 2008。
然后在win 2008装了vmware虚拟软件。
再装一个wind 2008。
请问在这种情... 在VMware Workstation 中安装两个Server 2008,每个Server 2008 配置两个网卡;在PC 物理机上安装StarWind 这个软件,做两个共享磁盘给两台Server 2008。
物理机server2008和虚拟机server 2008做群集。
共享磁盘怎么做。
做群集前需要做域不????引用:原帖由FQF362429 于2013-7-4 08:19 发表
可以采用软件实现的,但免费的基本没有,试用的是有些的. 具体的软件实现要怎么做,能有个1、2、3……步聚么??
引用:原帖由1150823574 于2013-7-4 12:54 发表
物理机server2008和虚拟机server 2008做群集。
共享磁盘怎么做。
做群集前需要做域不????不是物理机和虚拟机做集群,是虚拟机里的创建两个Server 2008 来做,在物理机安装StarWind,通过这个软件在物理机创建共享盘,然后把共享盘映射给虚拟机中的Server 2008,虚拟机中的Server 2008 通过控制面板中的“iSCSI发起程序”来发现映射过来的共享盘,如果使用系统自带MSCS 肯定是要建域的。
引用:原帖由1150823574 于2013-7-4 12:55 发表
具体的软件实现要怎么做,能有个1、2、3……步聚么??你可以百度的,网上有N多种方法的,你也可以下载我上传的---PLUSwell双机热备配置法
引用:原帖由coffee_kf 于2013-7-4 17:27 发表
en-uslibrarycc723240.aspx
这个可能让你理顺思路,希望对你有用。
打开是英文的,选择语言为中文,可是找文档了
很好。
版主的答案是正确的,可以拿实际的一个例子给到他,图文并茂,形象又生动,还剩掉你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