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文:红领巾广播稿-重阳节专题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重阳节主题篇1男:敬爱的老师们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中午好男: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女: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合:很高兴,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男: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此叫重阳,也叫重九。
另外,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重阳节女: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一般有出游赏景、登高、观赏菊花、插茉莉、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男:关于重阳节,还有个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经常出来祸害周围的百姓。
有个叫恒景的青年,决心为民除害。
女:他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找到了有神奇法力的仙长。
仙长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
男: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般非凡的武艺。
女: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坛菊花酒,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男: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蛊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女: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
瘟魔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香和菊花酒香气,脸色突变。
男:这时怛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
几上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女: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男: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和五色糕。
讲究的重阳糕做工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女: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旗代替茱萸。
男: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期小学红领巾广播稿(重阳节主题)

大公镇中心小学红领巾广播稿-重阳专题2019年10月11日男: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女:留住一丝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诚,打造爱的世界。
女:带走一片笑容,永远与我们同行。
男:大公镇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在空中见面啦!我是主持人朱梦辰女:我是主持人许妍。
男:许妍,你知道本周一是什么日子吗?女:当然知道了,是重阳节。
男:今天我们红领巾广播的主题就是《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
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女: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男:哈,这你就不知道吧!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女:这个故事我知道。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
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男: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
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
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学了一年后,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
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
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女: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
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经过一场恶站,桓景“战胜了瘟魔男: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女: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男: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如果你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肯定会知道大家广播前一般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漂亮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广播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内容,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内容1男:九九重阳望秋空,金菊红叶染秋风。
女:秋思秋情缘秋起,举杯邀月秋正浓。
重阳节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但给我的感觉,还是意味深长,难以忘记的。
男:为什么说是意味深长,难以忘记的呢?而我却不觉得。
女:哈哈,不知道了吧!其实,重阳节是小辈孝敬长辈的节日。
男:哦?是吗?女: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听我说一下重阳节的来历吧: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吃蓬饵、喝菊花酒,以求长寿。
汉高祖刘邦的爱妻戚夫人被吕后害惨后,宫女贾某和吕后都被逐出了皇宫,将这习俗传入民间。
男:我知道了。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女:谁不知道?那就是吃糕呀!男:那你知道吃糕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女:不知道。
男: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东汉时,有一个叫恒景的人,父母双全,日子过得不算好,但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来了:他们的村子害起了瘟疫,他的父母病死了。
恒景小时侯听大人们说过:“这里住着一个病魔,他走到哪里就把病带到哪里。
”恒景决定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病魔,为民除害。
他听说南山上住着一个大仙,便决定上山拜师学艺。
大仙给恒景一把剑,恒景早起晚睡地开始练了。
一天,恒景正在练剑,大仙对他说:“今年九月初九,病魔还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恒景载回家乡去了。
恒景回到家乡,就把大仙的话对大家说了一遍。
到了九月九日这一天,他就带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并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病魔不敢前进。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魔。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红领巾广播。
我是播音员_____。
今天,我们广播的主题是“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这个节日,学校倡导大家为身边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弘扬孝道文化。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重阳节的雏形。
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比如登高远眺、观赏菊花、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等。
登高远眺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登上高山,俯瞰美景,希望能够消灾避难,祈求平安。
菊花在秋天盛开,色彩斑斓,姿态万千,因此赏菊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一大乐趣。
茱萸是一种具有香气的植物,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驱灾。
而重阳糕则寓意着步步高升,生活美好。
重阳节之所以被称为“老人节”,是因为这个节日承载着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长辈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他们辛勤劳作,照顾我们的生活,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
如今,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我们应该更加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那么,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可以为老人们做些什么呢?其实,有很多简单而又温馨的方式。
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帮助他们打扫房间、整理衣物。
也可以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陪他们一起聊天、散步。
如果不在身边,打个电话问候一声,送上一份贴心的礼物,也能让他们感到开心和幸福。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榜样。
比如,有的同学会主动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购买生活用品,有的会定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给他们带去欢乐。
这些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尊老敬老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重阳节。
重阳节红领巾校园广播稿【精选】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唯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今天是10月26日,刚好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或老人节。
同学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人和小孩,同时也要像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
第二条也规定:我们要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值此重阳节之际,我想号召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去尊敬、关爱每一个老人。
1、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应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遇到老人身体不适时,要主动陪伴老人去看病。
2、要经常抽出时间,跟老人们聊天,谈他们关心的事,多顺顺他们的心。
3、家里有什么活动,上公园、看戏、看电影,最好邀请老人一同前往。
4、逢年过节过生日,旅游出差,要记住给老人送些礼,不管买的东西价格如何,老人们都会把它看作是对他们的孝顺之心。
5、对老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他们。
不能满足时,要多作些解释工作。
6、老人心情不畅,情绪不佳时,要忍耐,不要任意顶撞。
即使老人说错了,也不要在众人面前驳老人的面子等。
让敬老、尊老之风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等等。
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和谐,充满爱!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2一、开场白甲:当灿烂的晨曦温暖着整个校园,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乙:留住一丝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付出一份真诚,打造爱的世界。
红领巾广播稿——《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

红领巾广播稿——《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乙】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心与心相贴,手与手相牵,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碰面啦!【甲】我是本期播音员钱昕瑶【乙】我是播音员朱中意【甲】本期红领巾广播为大家准备了《校园芳草地》、《中华小故事》、《doremi点歌台》等栏目。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音乐《校园芳草地》【甲】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本周三,也就是十月十三日,我们又将迎来属于我们的节日中国少年先锋队61周年的建队日。
届时,我们将举行自己的小干部自己选宝虹小学第五届少先队代表大会暨大队干部竞选仪式。
【乙】竞争上岗显风采,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
本次改选采取在中队民主选举推荐候选人的基础上,再在全校进行竞选宣传的形式进行。
【甲】队员们先在中队中进行竞选。
请记住啦:每一个队员都有平等的权利,都能一展自己所长。
然后在班级里进行民主选举,推荐1名队员参加校的竞选。
【乙】在校级改选活动中,全体少先队员进行现场投票,5位候选人将脱颖而出当选新一届大队委员。
【甲】在此,红领巾广播台呼吁各位少先队员们,毛遂自荐,一展你的风采!音乐《中华小故事》【甲】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乙】咦?钱昕瑶,你为什么念起重阳节歌谣啊?【甲】你知道本周六是什么日子吗?【乙】是10月16日啊。
【甲】还是农历九月初九!【乙】哦,我知道了,重阳节快到啦!【甲】对啦。
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乙】我知道重阳节要吃重阳糕!【甲】是的。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九层重阳糕的美丽传说:传说那天是王母娘娘在天上做大寿,各路神仙都前来拜寿。
在众仙欢庆之际,七位仙女却觉得天堂非常厌烦,便互相商量偷偷下凡,来到人间游玩。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广播稿: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代人认为是说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炫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更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节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该时期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红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捷伊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四月八年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杨开第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几乎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搀扶着会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旧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礼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到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所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细歧须,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二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马齿苋。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各处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

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关于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精选5篇)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我们广播前都会预先准备好广播稿,没有广播稿就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如何把广播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1男:敬爱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中午好!男:伴随着熟悉的歌曲,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我们603中队主持。
我是主持人xxx女:我是主持人xxx。
女:xxx,那你知道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吗?男:我当然知道了,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女:每逢重阳节,人们便会登高望远,感觉天是那是那样的蓝,山是那样的青,大地到处是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置身于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真叫人心旷神怡!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吗?下面请xxx来给我们讲一讲吧。
传说古时候,有个地方出现了瘟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会来传播瘟疫,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除掉瘟魔,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山里的神仙,刻苦得跟神仙学习武艺。
一年之后,桓景就要下山了。
临行前,神仙不仅送给他一把青龙剑,还给了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
回家后,桓景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让每个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这样大家就不怕瘟魔了。
九月初九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桓景与他搏斗了整整一天,终于砍下了文瘟魔的头。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桓景,也为了大家重新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
这便是传说中“重阳节”登高的来历。
男:同学们,除了登高望远,重阳节还有很多风俗呢!请听下面的介绍。
(学生一)重阳登高,是重阳节主要习俗。
历代以来,老百姓每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学生二)重阳节还有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古人认为折了插在头上,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领巾广播稿-重阳节专题
甲:浩宇,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乙:当然知道了,是重阳节!记得有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唐代大诗人王唯写的,就是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甲: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乙: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甲: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乙: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哪一个角落不在弘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