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品德的故事)尊敬师长的故事_喝清水的驴
(崇尚品德的故事)尊敬师长的故事_上帝的化身

一个命途多舛的人又一次遇上了危难,他四处求告,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哪怕他提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小要求,都会遭到人们的断然拒绝。
绝望之中,他暗暗祈求上帝:“上帝啊,也许只有你才能保佑我了!”
被他的诚意所感动,这天夜里,上帝给他托了一个梦。
“孩子,我会保佑你的。
”上帝抚摸着他的头,轻声对他说。
“既然保佑我,你明天就现身吧,让我真实地看见你的存在,哪怕只让我看见一分钟!”他哀声说道。
“好的,我明天一定现身。
不过,我不会以我的真身出现,我会以一个化身出现。
明天早晨起来,你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
”
为了看见上帝,他第二天早早就起床了。
洗漱完毕,他到镜子前梳头。
他从那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梦中的那个上帝还真有些相似。
“原来,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
从此以后,他获得了自信。
自信改变了他的一切,运气好转了,人际关系也融洽了,一切都比过去顺利多了。
最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当他脸上写满自信的时候,那些曾经拒绝过他的人也乐意帮助他了。
一个人在依赖他人时,无法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全的人”,只有当他可以绝对自立自强时,他才可以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无缺憾的人,才能感觉到一种光荣和满足。
(崇尚品德的故事)尊敬师长的故事_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他在鉴别马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成了一本《相马经》。
伯乐的儿子很想学到相马的本领,他从早到晚捧着《相马经》念,把它背得滚瓜烂熟。
有一天,儿子洋洋自得地说:“爸爸,您的相马本领,我都学会了。
”伯乐听了微微一笑,说:“那好吧,你去找一匹千里马来,让我鉴定鉴定。
”
儿子满口答应,带着《相马经》出门去了,一面走一面还在背诵:“千里马额头隆起,双眼突出,四蹄犹如垒起的酒药饼子。
”
他边走边找,看见大大小小的动物,都要跟《相马经》上的标准对照。
但是,有的只符合一条,有的一条也不符合。
最后,他在池塘边看见一只癞蛤蟆,鼓着双眼,“咕、咕、咕……”叫个不停。
他对照《相马经》端详了好半天,然后用纸把癞蛤蟆包了起来,兴冲冲地跑回家来向父亲报告:“千里马可真不好找,您订的条件太高了。
我好不容易在池塘边找到一匹,额头和双眼跟您书上说的差不离儿,就是蹄子不像酒药饼子。
您给鉴定鉴定。
”
伯乐打开纸包一看,不由得苦笑起来:“儿啊,你找到的这匹千里马,不会跑,光会跳,恐怕你驾驭不了啊!”
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在学习和工作中,如果死背教条,机械地生搬硬套,就可能会招致失败和损失。
(崇尚品德的故事)尊敬师长的故事_齐国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做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
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
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老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
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
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要想掌握真正的本领,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不能追求一劳永逸,也不能存有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
否则,受害的只能是你自己。
有关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有关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几个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孔子的学生子贡的。
子贡非常尊敬他的老师孔子。
孔子去世后,别的学生守墓三年就离开了,可子贡却在孔子墓旁搭了一间小屋,又守了三年。
他觉得老师的教诲让他受益终身,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怀念和尊敬。
还有一个故事是程门立雪。
宋朝有个叫杨时的人,他特别喜欢学习,也很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去拜见老师程颐,老师正在屋里睡觉。
杨时就一直在门外等着,当时天下着大雪,杨时也没有离开。
等老师醒来,门外的雪已经很厚了,杨时变成了一个“雪人”。
老师被他的尊敬和真诚感动了。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如果是你们,能在那么冷的天一直等着老师吗?再给你们讲一个岳飞的故事。
岳飞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特别想学习。
有个老师愿意教他,岳飞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对老师特别尊敬。
后来岳飞成了大英雄,也一直没有忘记老师的恩情。
小朋友们,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老师,因为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帮助我们成长。
《有关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尊师重道的故事。
有个叫张良的人,他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
老人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
张良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照做了。
老人又让他给自己穿上鞋子,张良也没有生气,恭恭敬敬地做了。
老人觉得张良有礼貌、尊敬长辈,就把一本很厉害的书送给了他。
张良通过努力学习这本书,变得很有本事。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特别尊重他的老师。
有一次,老师生病了,唐太宗亲自到老师家里探望,还关心老师的病情。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厉害的人都很尊敬老师呢。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认字、算数,我们也要听老师的话,尊敬老师呀。
《有关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讲几个尊师重道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魏昭的人,他为了向老师郭林宗学习,主动给老师做饭、打扫房间。
老师说什么他都认真听着,从不顶嘴。
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叫华罗庚的数学家,他成名之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
(崇尚品德的故事)尊敬师长的故事_大水泡和小水泡

一场暴雨过后,池塘的水面上漂起了串串水泡。
这些水泡在水面漂浮着,不断地合成大的水泡。
其中一个大水泡在水里漂漂悠悠地晃着,只见它向左一晃,吞并了身旁的一个小水泡;向右一晃,又吞并了一个。
伴随它一个个地吞噬同伴的同时,它的身体也一点点地膨胀着。
这时,大水泡有些飘飘然了……“哈哈哈,我太伟大了,我是世界之王!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都是我的臣民,如果谁敢冒犯我,我就将它吞噬……”
一个小水泡实在看不下去了,警告它说:“亲爱的朋友,不要太霸道了。
这样下去你会把自己毁掉的!”
“什么?你只是一个小不点儿,竟然还敢指责我!哈哈哈!”对小水泡的直言,大水泡感到很可笑。
“你竟然敢对我如此不敬,就让其他人看看反抗我的下场吧,我要吃掉你……”
说着,它开始向小水泡漂了过去。
然而,当大水泡腆着圆鼓鼓的肚子肆无忌惮地逼近小水泡,想要吞灭它的时候,由于肚子撑得太大,“嘭”,它一下涨破,猝然不见了。
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视过高的人,常常会瞧不起同类,不经意间伤害别人,最终结果伤害的只能是他自己。
小学语文中的尊师重道的故事

小学语文中的尊师重道的故事在小学语文中,我们经常会学到很多关于尊师重道的故事。
这些故事以其深刻的寓意和启发人心的情节,向我们传递了尊敬老师、感恩师恩的重要价值观。
下面将为你介绍几个脍炙人口的尊师重道的故事。
故事一:管仲进宫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管仲的大臣因为他过人的才能和智慧而受到了各国的推崇。
当时,他正担任齐国的重臣,国内外无人能及。
有一天,齐国君主齐宣王专程邀请管仲进宫,向他请教国家政务。
当管仲进入宫殿时,齐宣王却不起身迎接,态度冷淡。
但管仲丝毫没有介怀,他仍然彬彬有礼地向齐宣王请安,并就政务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管仲不仅没有因齐宣王的冷淡态度而愤愤不平,相反,他还大度地表示只要可以帮助到国家,无论受到何种待遇,都不重要。
得知管仲的表现后,齐宣王深感自己的失礼,当即起身向管仲行礼,并派遣使臣到齐国各地派发告示,将管仲列为百里之内尊师重道的标兵,让人们效仿他的榜样。
故事二:爱党童子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张良的小男孩,他对学习非常努力。
有一次,他听说书堂里会有一个很有名的老师来讲课,于是他提前到了书堂,但却只有他一个人。
他原本可以享受私教的机会,因为没有其他同学的存在,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来。
老师看到了这一幕,深受感动。
从那以后,他决定给张良一个特殊的机会:每天早上,他都会在大门口等候张良,并与他一起上学。
这个例子激励了其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书堂很快变得热闹起来。
故事三:颜回去世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深受孔子的赞誉。
有一天,颜回突然生病去世,他的家人、朋友和老师都感到非常伤心。
孔子闻讯后,亲自前去吊唁,并为丧家办理了丧事。
为了纪念颜回,孔子将他的墓地修整得十分庄重,还亲手为他祭拜。
孔子常常提到颜回,他说:“吾未见刻意者。
”孔子认为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严谨认真的学生,他对待学问的态度是值得所有学生学习的。
尊师重道的故事铭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提醒着我们要尊敬和感激我们的老师。
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来培养我们的才华和品格。
尊重师长的历史小故事

尊重师长的历史小故事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
成绩优与良;才思浓与淡,都是由勤奋注定的。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尊重师长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到你!军事家张良:访贤求师终获真传张良,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
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
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
张良很不高兴。
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
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
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
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
”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
过5天再早些见我。
”说完就离去了。
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
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
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
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
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
10年之后,兵事将起。
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
”说完飘扬而去。
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
张良特别高兴。
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帮助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全中国,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大汉王朝。
文学家鲁迅:探望老师传为美谈鲁迅,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伟人毛泽东称之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先生读书。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
尊师重道的历史人物故事

《尊师重道的故事:颜回敬师》
小朋友们,今天给你们讲一个颜回尊师的故事。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在赶路,天气特别热。
孔子口渴得厉害,就让颜回去找水。
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小溪,舀了水就赶紧往回跑。
在回来的路上,颜回经过一片树林,看到有几个果子从树上掉下来。
他想老师又累又渴,就捡了果子洗干净带回去。
孔子看到颜回端水回来,刚要喝,发现水里有杂质,就有点不高兴。
颜回赶忙解释,孔子这才明白颜回的用心,特别感动。
颜回对老师的尊敬,是不是很棒呀?
《尊师重道的故事:岳飞敬师》
小朋友们,来听听岳飞尊师的故事。
岳飞小时候家里穷,但是他特别喜欢读书。
有个老师叫周侗,武艺高强,岳飞就想跟他学习。
岳飞对周侗老师可尊敬啦。
每次上课,岳飞都早早地到。
有一回,周侗老师生病了,岳飞就守在床边,照顾老师,给老师熬药、喂药。
岳飞认真学习,刻苦练武,就是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教导。
后来,岳飞成了大英雄,可他一直都记得老师的恩情。
《尊师重道的故事:杨时程门立雪》
小朋友们,我来讲杨时尊师的故事。
杨时很爱学习,特别尊敬老师。
有一天,他和一个同学去请教老师问题。
到了老师家门口,发现老师在屋里睡觉。
他们就站在门口等着,这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越来越大。
杨时和同学一直站在雪地里,身上都落满了雪。
等老师醒来,看到他们站在外面,特别感动。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那么一头驴,在固定的时间走到河边饮水。
可是水里的鸭群扇动翅膀,正在开心地玩耍。
它们呷呷地叫着,互相追逐,结果把水搅得浑浊不堪。
驴虽然渴得难以忍受,但是它滴水未沾,走到一边,开始耐心等待。
最后,鸭群平息下来,爬上岸,慢慢腾腾地走远。
驴重新来到河边,可是河水还很浑。
于是,驴又悻悻地走开。
“妈妈,驴为什么不喝水呢?”好奇的小青蛙对驴的行动感到很有趣,“它已经两次走到河边,可是连一口水也没喝就走了。
”
青蛙妈妈回答道:“驴宁愿渴死,也不沾一口脏水。
它将耐心等待,直到水变得洁净,变得清澈见底,才肯饮用!”
“哎呀!驴怎么这么固执呢?”
“你说得不对,孩子,与其说它固执,不如说它有耐心。
”青蛙妈妈解释说,“驴善于等待,所以能够喝到清净的水;如果它缺乏克制能力和忍耐力,就只能喝浑浊的脏水了。
”
为人不能太固执,但是也不能不坚持必要的原则。
只有有耐心,敢于坚持原则,才能获得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