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训练(十二)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测试题)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测试题)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看到红的,就说红;看到黑,就说黑;俊美的,热情赞扬;丑陋的,嗤之以鼻;是英雄,献上鲜花;是小人,拒绝合流。

我们平视世界、平视现实、平视自己。

面对权贵、富翁、被炒红了的名人,假如我们就踮起脚尖,仰起脸,眼睛眯成细细的缝,哈哈地讪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等待别人为自己做主,那是仰视。

仰视是一种哈哈镜式的畸形,是自我形象的贬损,是灵魂的削价。

(选自语文网) 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字体赏美文情为何物时常为情所系,为情所牵,到底情为何物?情是属于青春的,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毛泽东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情是属于爱情的,刘兰芝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奇形怪状各有姿态的石头才能制成样式独特的盆景,就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之间棱角相撞时燃出的火花,绚烂夺目;光洁圆润大小均匀的石头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就像两个有相同远志的人演绎出的流畅和谐乐章,声声入扣,同与不同亦能创造出别样的和谐。

就像重叠峰峦的错落有致,才能形成一幅泼墨山水般的怡人景致,一个个鲜活的方块精灵因其变幻万千,才形成所不能有的独特与无法复制之美,就像卡农的同环重复带来的美妙享受,同往往能以一种和谐回环之美带来不同无法匹敌的韵律感。

所以说,同抑或不同,都能拥有独特美景。

应用提示]以上材料可用于“变幻之美”、“汉字灵性”、“语言鲜活”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生活老人悄悄告诉我:“性格开朗”并非“豁达”之全部内涵,要做到“豁达”两字,够你说、够你学,也够你做一辈子。

豁达是一种大度、宽容。

有人当众污辱了你,你不会记恨他一辈子;身边的人做错了事,你不会喋喋不休地算他的账;你的部下“捅”了你的“壁脚”,你不会给他“穿小鞋”。

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是黑决不会说白,是鹿决不会说是马。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第4课 词语万花筒 01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第4课 词语万花筒 01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3、判断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A.①老孙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也乐意换给他,…” 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不吝啬;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B.① 你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②好了,这回算你赢,下回我再跟你算账。 (计算账目;吃亏或失败后与人较量) C.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②这期《人民画报》的封面清新而又活泼。 (新颖而不俗气) D.①他使用的书桌已成了老古董。 ②这个简直是个老古董! (陈旧的东西;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课堂小结:
本义本义 牵着引义 记住本义 “一本万利”
我们要重视本义的分析,掌握词 语本义方可举一反三。
多义词的妙用
多义词用于广告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南极人,不怕冷。” 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在汉语的歇后语中,人们经常利用多义词造 成语义双关。
狗咬乌龟——找不到头 狗咬粽子——难解 驴拉磨子——上了圈套 老牛打滚——大翻身
多义词的误用
巴豆不可轻用
一个江湖郎中给病人吃了一斤巴豆,第二天病人 便死了。病人家属拖郎中去打官司。县官问:“你 用药时看过医书吗?‛郎中答:“正因为看了医书, 才用了巴豆。‛又问:“医书上怎么写的?” 答:“写明‘巴豆不可轻用’。‛县官再问:“叫 你不要轻用,你为何用了一斤?”答:“不可轻用, 就是说要重用,因此用了一斤。‛县官一听大 怒:“巴豆是一种很厉害的泻药,‘不可轻用’也 即不要轻易乱用。你将‘轻’字的意思搞错了! 竟害死了人!‛
任何一个词最初都是_____ 单义 的,但在词语的发展演 变中,一方面人们根据种种联系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 去指称乙类对象,一方面要用数量有限的词语形式去 单义词 就逐渐 表达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意义,很多_______ 多义词 。 发展成了_______

人教课标版 语言文字应用: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PPT

人教课标版  语言文字应用: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PPT

• 词的比喻引申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 有某种相似性,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 语去指称乙类对象。 • “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由 于包袱能给人有负重感,于是人们便用 “包袱”指“思想或行动的负担”。
“头”
• 本义: • 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份张着口、鼻、眼等器 官的部分。 • 基本义: • 与本义一致 • 借代引伸义: • 1、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2、量词,用于牛、 驴、羊等家畜;蒜。 • 比喻引申义: • 1、事物的顶端或末端;2、事情的起点或终点。 3头目
• 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 团结”,我们包圆儿了。 • 借代
• 词的借代引伸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 有某种相关性,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 语去指称乙类对象。 • “口”原指”人的一个器官”,后又指 “人”的量词。 • “便衣”原指”平常人的服装”,后又来 指“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
看我“七十二变”
多义词
什么是词?什么是词义?
• 词: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 位。 • 词义:指词所表示的意义。
什么是义项?
• 词义的单位称为义项;
• 有些词的义项只有一个,称单一词; 有些词的义项有若干个,称为多义词
多义词有多个义项,按主次先后关系, 分为“本义”“基本义”“引伸义”
• 词的本义是文献记载最初的意义; • 词的基本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 的意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4.1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4.1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词义的深化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9-
-7-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 ——多义词
内容感知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结构图解
5.词的意义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外界及对自身认识的发 展变化而不断演变,那么词义的演变都包括哪些现象呢? 提示:
-8-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 ——多义词
内容感知
合作探究
结构图解
词义和义项 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多义词 词义的演变 本义 基本义 比喻引申义 借代引申义
-4-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 ——多义词
内容感知 内容感知
合作探究
结构图解
汉语的语义是丰富多变的,汉字的多义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就某 个词而言,可能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需要“因境释 义”,机械地理解就会产生错误。另外词语的感情色彩也影响着语 义。 本节主要介绍了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和词义的演变等方面的内容。 多义词的义项包括词的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和比喻引申义, 词义的演变包括词义的深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 转移等现象。
第四课
“七十二变” ——多义词
内容感知
合作探究
结构图解
课 序题 1

看我“七十二 变”——多义 词 词语的兄弟 姐妹——同 义词 每年一部“新 词典”——新 词语 中华文化的 智慧之花 ——熟语
2
3
4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多义词的本义、 基本 义和引申义。 2.掌握多义词词义和演变 情况,正确使用多义词。 1.理解同义词的特点。 2.了解同义词的类别。 3.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了解新词的种类和来源。 2.了解新词构造的规则,不 随便生造新词,正确使用新 词。 1.了解熟语的内容。 2.掌握熟语的特点,正确使 用熟语。

高中语文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人文掌故外国人讲汉语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汉语里的“哪里!哪里!”另有自谦的意思。

一次,他参加一对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

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哪里!哪里!”这位外国朋友听了大吃一惊: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非要我具体说明漂亮在哪里。

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新娘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鼻子高高的,眉毛弯弯的……多么漂亮啊!”结果引得哄堂大笑,给婚礼增添了不少喜气。

►名句有约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增广昔时贤文》)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9.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素材积累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

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选自《中华勤学故事》)基础达标1.请确定下面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义项是借代引申义,哪些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1)“淡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个义项:①(云雾等)密度小:浓雾渐渐地~了。

②(味道)不浓:酒味~。

③(感情、兴趣等)不浓厚:他对象棋的兴趣逐渐~。

④(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时间隔得太久,印象非常~了。

【配套K12】高中语文 4.1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配套K12】高中语文 4.1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一、积累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要把那些国家法律,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而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

(2)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把重要的古代建筑修缮好,尽可能其原来的。

A.违犯制裁恢复风貌B.违反制裁复原风貌C.违反惩罚恢复风格D.违犯惩罚复原风格解析:(1)“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违反”则指不符合、不遵守。

“制裁”与“惩罚”的程度不同,前者指用强力处分或惩罚,后者指处罚、处治。

根据语言环境应分别选“违犯”“制裁”。

(2)“恢复”是指变成原来的样子;或使变成原来的样子,把失去的收回来。

“复原”指恢复原状。

“风貌”与“风格”相比范围要宽泛些,一般指风格和面貌;而“风格”则特指艺术风格。

根据语言环境应分别选择“恢复”“风貌”。

答案:A2.请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尽快转变不当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已经成为。

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深入儒家思想中生态方面的智慧,对当代中国,对全人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A.十万火急挖掘以至B.十万火急开掘乃至C.当务之急开掘以至D.当务之急挖掘乃至解析: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挖掘,挖,掏,引申为深入开发,探求;开掘,挖掘,文艺上指深入地探求并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特性、社会意义等。

以至,亦作“以至于”,表示在时间、程度、范围、数量上的延伸,或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乃至,以至、甚至的意思。

答案:D3.(2014·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语言文字应用: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共31页文档

《语言文字应用: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共31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语言文字应用:看我“七十二变”——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多义词》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12、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含答案)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12、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含答案)

双基限时练(十二)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一、课内基础1.在汉语中,一个“吃”字意思繁多,下列对“吃”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吃官司——遭受B.吃偏饭——享受C.吃不消——承受D.吃功夫——忍受解析D项应为“耗费”。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基本义的一项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D.牵牛要牵牛鼻子...,说人要说心中事解析A项“烽火”指战争,借代引申;B项“清白”,双关取义,既指“石灰清白”,也指“人的清白”;C项“横行”,双关取义,指“螃蟹横行”,又指“人的霸道”。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有位哲人说过,没吃过苦.①的苦.②,比吃过苦.③的苦.④更苦.⑤。

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⑤答案 C4.成语运用,有的用其比喻义,有的用其形容义,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比喻义的一项是( )A.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B.好在大家已对事情的脉络有了了解,我的话权作开场锣鼓....好了。

C.如今的形势,又把他逼上了绝境,偌大的城市,连他的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D.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在危难时刻,他们视死如生....,毫不畏惧,用他们的身躯,撑起了生命的屏障。

解析A.粉妆玉砌:形容洁白;C.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安身之处;D.视死如生:形容为正义而视死如归;B.开场锣鼓:喻开场白。

答案 B5.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老孙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马儿性子烈,她管不住。

”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②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C.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十二)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本节训练点: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1.按下面的提示答题。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词汇尤其丰富多彩。

同样一种现象,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人就会运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认识。

假如你“说话写文章善于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欣赏这种做法的人会说你精于“引经据典”;觉得你喜爱卖弄文采的读书人会说你“________”;认为你是不忘表演、时时显示自己的“新新人类”就会说你“____________”。

同样,假如“两个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若强调“力量相当”可用“势均力敌”来形容;若用词追求典雅,则可说他们“__________”;若用词通俗且带有贬抑,则可说他们“__________”。

答案:掉书袋作秀难分伯仲/伯仲之间半斤八两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

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乙同学:好的。

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的动机,并且愿意付诸行动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会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3.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

例如:期中考试已经迫在眉睫。

取眉毛和睫毛距离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到了极其紧急的关头。

请参照例句,用“眉睫”以外的例子,再仿写两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儿子是妈妈的心肝。

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

示例二: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

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

示例三:他凭着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

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之义,喻手段、本事。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

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

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

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各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有人认为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应该改。

“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其主语应是人,此处与“手”搭配不当。

“灵巧”指敏捷,不呆板,灵动而巧妙。

用来陈述手,很恰当。

②不能改。

这里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不仅体现出人类双手的灵巧,更突出了其中凝聚的智慧,改为“灵巧”就少了这层意味。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近代名士章式之给学生作文写的批语相当幽默。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一连用了十几个“而”字,都不恰当,章式之看了,啼笑皆非。

于是在该生作文本上写了一段批语:“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宜而而而也!”(1)说说这段批语的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批语中“而”的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应当用“而”的地方你却不用“而”,不应当用“而”的地方你却偏要用“而”啊,从今以后,应该用“而”处你才该用“而”啊!(2)第2和第5个“而”是连词,表示转折;第7个“而”是语气词,表示感叹;第8和第9个“而”是介词,“自、往”的意思;第11个“而”是连词,表示承接的意思;其他的“而”都是指“而”这个字而言。

6.解释下列“辣”的含义。

(1)辣.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辣.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的手段真够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用的是本义,即“刺激性味道的”。

(2)用的是比喻义,指“性情泼辣,伶牙俐齿”。

(3)用的是引申义,即“狠毒”。

7.下面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公司的广告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广告语中的“联想”一语双关,既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品牌和联想集团公司,又指作为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桃李”一词。

北大,你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梦想,也抚慰了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桃李指代学生。

9.简述下文中加点的“兽类”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

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着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为理想的境地,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兽类”的含义:野蛮、庸俗。

“兽类”的作用:更形象地突出书籍的作用。

10.判断下面加点字的意义是否相同。

①老孙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马儿性子烈,她管不住。

”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相同。

①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11.阅读下文,完成(1)~(6)题。

笔墨的超越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

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

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

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

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

相传钟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