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移植长期存活效果的研究

合集下载

移植后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移植后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综述·移植后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董骏峰 薛强 滕飞 赵渊宇 殷浩【摘要】 实体器官移植极大地延长了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会导致移植后糖尿病(PTDM )的发生风险增加,从而使感染、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升高。

近年来,随着PTDM 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临床医师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入,与2型糖尿病相比,PTDM 在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进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需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及早识别器官移植受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受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以及降低受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就PTDM 的诊断、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并干预PTDM 提供参考。

【关键词】 器官移植;移植后糖尿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巨细胞病毒;排斥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中图分类号】 R617, R58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45(2024)01-0019-06Research progress in risk factors of 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Dong Junfeng *, Xue Qiang, Teng Fei,Zhao Yuanyu, Yin Hao. *Depart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 Shanghai 200003,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YinHao,Email:**************************【Abstract 】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h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nd-stage diseases.However, long-term use of immunosuppressants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PTDM) in the recipients, thereby elevating the risk of infec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In recent years, with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TDM, clinicians have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 Compar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TDM significantly differs in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progression. Hence,diffe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of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early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are of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cipients, prolonging the survival of grafts and reducing the fatality of recipients. Therefore, the diagnosis,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PTDM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 to deliver prompt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for PTDM.【Key words 】 Organ transplantation; 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Calcineurin inhibi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 Glucocorticoid; Cytomegalovirus; Reject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315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0798);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创新项目(21S11905200);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21116);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研究型医师创新转化能力培训项目(SHDC2022CRD030);上海长征医院转化医学孵育基金;上海长征医院科普人才扶持计划(CZQNKP-TYYX-QZ-2022-05)作者单位: 200003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董骏峰、滕飞、赵渊宇、殷浩);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神经外科(薛强)作者简介:董骏峰(ORCID 0000-0003-2257-5983),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器官移植(肝移植)基础及临床研究、肝胆胰脾临床工作,Email :*****************通信作者:殷浩(ORCID 0000-0001-5674-8681),主任医师,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肝胆胰腺外科及器官移植,Email :**************************第 15 卷 第 1 期器官移植Vol. 15 No.1 2024 年 1 月Organ Transplantation Jan. 2024 实体器官移植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它极大地改善了终末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小鼠胰岛结合生物胶经皮下移植治疗小鼠糖尿病的研究

小鼠胰岛结合生物胶经皮下移植治疗小鼠糖尿病的研究

106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 年 6月 C 第 6 卷第 18 期Jun. C 2018 V ol. 6 No. 18小鼠胰岛结合生物胶经皮下移植治疗小鼠糖尿病的研究王佳微1,傅红兴1,赵应征1,杨丽斌1,耿武军2(1.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浙江 温州 325035)【摘要】目的 将含bFGF 的生物胶与小鼠胰岛细胞团结合,与不含bFGF 生物胶的胰岛细胞团对比研究bFGF 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皮下移植后的疗效,并进行功能性评价。

方法 将分离、纯化、培养后的胰岛细胞与含有bFGF 的生物胶结合移植到小鼠的皮下,将移植后皮下组织进行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同时与不含bFGF 生物胶的皮下胰岛移植相比较。

结果 含bFGF 生物胶的胰岛细胞团经皮下移植与不含bFGF 生物胶的小鼠胰岛细胞团相比,小鼠血糖有所下降,但持续时间并不久,疗效不是十分显著。

结论 含bFGF 透明质酸钠胶与胰岛共移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胰岛移植后微血管重建。

【关键词】糖尿病小鼠;胰岛移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胶【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106.02bFGF 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体内已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1]。

本实验通过有无结合含bFGF 的生物胶与胰岛细胞团共移植的比较,监测血糖和体重变化,并且通过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价,探测bFGF 在体内对小鼠胰岛微血管修复的影响及通过血管修复对于控制血糖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Balb/c 小鼠10只,体重约22 g ,由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为许多患有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然而,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免疫抑制剂应运而生,并在器官移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探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自我”和“非我”物质的能力。

当外来的器官被植入体内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异物,并发动一系列免疫反应来攻击和破坏它。

这种免疫排斥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将导致移植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就是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从而减少或防止免疫排斥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种类繁多,包括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抗代谢药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等。

糖皮质激素是最早应用于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它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免疫抑制剂,代表药物有环孢素和他克莫司。

它们通过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性,进而阻断T 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达到免疫抑制的目的。

然而,这两种药物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肾毒性、神经毒性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和患者的肾功能。

抗代谢药物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通过干扰细胞的核酸代谢来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

硫唑嘌呤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而吗替麦考酚酯相对来说副作用较少,但仍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和血液系统异常。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如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它们的作用机制与上述药物有所不同,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血脂异常、口腔溃疡等。

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引言器官移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然而,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阻碍器官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

免疫抑制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在器官移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免疫抑制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免疫抑制药物主要分为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两大类。

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包括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等;免疫调节剂则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来达到减少排斥反应的目的,包括FK506、DMS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干扰T细胞活化、增殖和功能来达到抑制排斥反应的效果。

二、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来达到抑制排斥反应的效果。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为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免疫相关基因进行精准编辑,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三、新型免疫抑制药物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新型免疫抑制药物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具有高效、低毒性的特点,在器官移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抗CD25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也为新型免疫抑制药物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通过精准编辑免疫相关基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四、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将会朝着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治疗技术将成为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通过精准编辑免疫相关基因或直接改变免疫细胞的特性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手术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手术之一。

无论是肾脏、肝脏、心脏还是肺部的移植,都是现代医学的里程碑式进展。

然而,器官移植手术只是治疗重病、挽救患者生命的开始,接下来的重要事项就是确保移植后器官能够正常、稳定、长期地运作。

这就需要依靠免疫抑制剂这一治疗策略,以抑制移植时的免疫反应。

一、免疫抑制剂的工作原理免疫抑制剂是一种用于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期望通过抑制特定免疫细胞或调节机制,减少或消除免疫反应。

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是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环节之一,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延缓这种反应,从而达到保护器官的目的。

移植排斥反应是指受者的免疫系统对来自捐赠者的移植物进行攻击。

这种攻击会导致器官损坏、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和其他严重后果。

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防止或减轻这种排斥反应,它会抑制免疫系统对移植物的攻击,从而增加器官接受移植的成功率,并能减轻移植物受损的机会。

二、免疫抑制剂的分类现在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①钙调素抑制剂,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抑制剂,③抗体免疫吸附剂,④特异免疫灭活剂。

1. 钙调素抑制剂钙调素抑制剂是最常见的免疫抑制剂之一。

大多数组织移植者都会接受这种药物,通常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使用。

这种药物会影响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包括抑制T细胞的活动、减少抗体生成以及通过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防止自身免疫疾病。

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抑制剂这种药物会抑制移植手术后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减少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发生。

尽管在治疗肝脏、肾脏、胰岛等器官的移植中经常使用,但它们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白血病、肺纤维化和神经损伤等。

3. 抗体免疫吸附剂抗体免疫吸附剂通过识别、结合和清除移植反应中的免疫球蛋白,从而减少造成移植出现的损害。

这样可以减轻器官排斥、感染和其他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4. 特异免疫灭活剂特异性免疫灭活剂通过针对移植中产生的特定免疫细胞进行选择性灭活。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逐渐成为治疗器官衰竭等疾病的有效方法。

然而,器官移植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往往会对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失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治疗中。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阻止它攻击移植物。

免疫抑制剂主要分为三类:激素、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

每种免疫抑制剂都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的不良反应。

激素是最早被用于移植免疫抑制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减少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移植物排斥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激素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如增加感染风险、糖尿病、高血压等。

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是免疫抑制剂的主要类别,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它们能够抑制免疫反应,而不具有激素的许多不良反应。

然而,这些药物在增加接受移植物成功率的同时,也会增加特定感染和癌症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免疫调节剂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药物,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减少移植物排斥反应。

其中,基因工程的生物制品较为安全和有效,包括人重组的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等。

尽管免疫抑制剂能够减少移植物排斥反应,但它们也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在治疗器官移植患者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以及移植物特性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免疫抑制剂,避免副作用和风险。

此外,病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需要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

医生也应当掌握不同免疫抑制剂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减少了移植物排斥反应的风险,提高了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但是,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医生需要权衡其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以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服务。

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和进展

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和进展

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和进展彭丹凤;贾伟平【摘要】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相较与胰腺移植,它较为简单和方便,但存在组织来源匮乏和免疫移植排斥等障碍.新的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提高了供移植的胰岛的纯度和活性.成体干细胞研究、异种移植研究,有望解决移植的供源问题.Edmonton方案在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诱导剂的研究可以提高临床胰岛移植的成功率.%Objective Pancreatic islet transplantation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diabetes, especially in type 1 diabetes. It can provide diabetes management with good glycemic control and insulin independence. Compared to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islet transplantation is technically much simplier and safer. However, currently its clinical use is highly restricted by a series of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ing lack of sufficient donor organs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With recent advances in methods of islet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we can get better donor organs. Deriving islet cells from other sources such as pigs, human pancreatic duct cells, fetal pancreatic stem cell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 will overcome shortage of donor organs. The use of the Edmonton protocol has been proved to be the key procedure of clinical islet transplantation. And study of new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and immunomodulators can provide higher rate of success for clinical islet transplantation.【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011)011【总页数】4页(P865-868)【关键词】胰岛移植;糖尿病;治疗【作者】彭丹凤;贾伟平【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疾病,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1]。

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

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 : 简优 强(9 6年 一) 男 , 18 , 在读硕 士, 主要从事移 植免疫学
研究 ,— al inoqag s acr: E m ij yu in@ i . o :a n n
通讯作者及指导教师 : 李富荣( 92年 一) 男 , 16 , 医学博士 , 研究员 , 博 士生导师 , 主要从 事临床免疫 学研究 , . al E m i :
单抗 + 雷帕毒素 +L1 单抗这种新的组合疗法能够 I. 0 诱 导 长 期 的临 床 前 同种 异 体 胰 岛 移 植 耐 受 。 抗.D 5 B C 4R 治疗后诱导的免疫耐受由 B淋巴细胞表
达 的细胞 间粘 附 分 子 (C M) 抗 淋 巴细 胞 相 关抗 IA 与
(0 7 B 18 1 和深圳 市科技计划项 目( 00 10 ) 20C 56 1) 2 10 0 5 资助 ②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 , 深圳 5 82 10 0
中 国免 疫 学 杂 志 2 1 第 2 0 2年 8卷
di1 .9 9 ji n 10 -8 X 2 1 .2 09 o: 3 6/.s .0 04 4 .0 20 . 1 0 s
免 疫抑 制 或免 疫 耐受在 胰 岛移 植 中的作用④
简优强 周汉新 李富荣② (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 民医院肝胆外科 , 深圳 582 ) 100
斥反应而限制了胰岛移植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本文 针对近年来胰岛移植后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免疫 耐 受建立 的研 究进 展进行综 述 。
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引。使用过 F Y 70的多 T 2 种动物的移植模型 ( 包括大鼠的皮肤 、 心脏 、 肝脏移 植, 犬的肠道和肾脏移植 , 以及狒狒等灵长类动物的 心脏移植) 均表 明 F Y 70 T 2 不但能有效抑制移植后 宿主抗移植物排异反应 , 而且也能有效地抑制移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年 8 月第 8 卷第 8 期 MMJC, Aug 2006, Vol 8, No.8
·1·
·论 著·
免疫抑制剂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移植 长期存活效果的研究
袁超 于立新 杜传福 刘小友
【摘要】 目的 观察胰岛细胞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组织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 对 Wistar 大鼠胰腺进行灌 注, 分离和纯化胰腺的胰岛细胞; 将纯化的胰岛移植入 C57BL/6 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 分组对移 植后的小鼠进行不同免疫 抑制剂( 他克莫司、雷帕霉素、抗白介素- 2R 抗体) 不同方案联合治疗, 比较各个方案组与对照组( 不同任何免疫抑制剂) 的 差异性。并对术后移植物存活时间、糖耐量试验以及外周血 CD4+、CD8+T 细胞亚群和 IL- 2 含量进行分析和比较。对移植部 位进行组织学切片, 分析胰岛周围单核细胞现象。结果 单纯移植组在无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 异种胰岛一般在术后 10 天左右丧失功能, 外周血中 CD4+ T 细胞亚群明显高于使用免疫抑制剂组 ( P<0.05) , 而 CD8+T 细胞亚群没有明 显变化 ( P>0.05) , IL- 2 含量各组无明显差异( P>0.05) 。各实验组 1 周后血糖浓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应 用 T+R+A 组, 移植受体存活时间最长平均为 161.4±40.4 天。结论 他克莫司、雷帕霉素及抗白介素- 2R 抗体联合用药, 能 够不同程度的提高胰岛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小鼠的存活时间。
·2·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年 8 月第 8 卷第 8 期 MMJC, Aug 2006, Vol 8, No.8
移植物经分离和纯化后被移植入受体小鼠的肾包膜 下, 应用免疫抑制剂观察小鼠长期存活时间[6]。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雄性同系繁殖 Wistar 大鼠, 体重 250 ̄275g, 用为胰岛供体 8 ̄10 周, 购自中国科学院 动 物 研 究 所 ; 受 体 试 验 动 物 采 用 8  ̄10 周 雄 性 C57BL/6( B6) 小 鼠 , 购 自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院 实 验 动 物 中心。 1.2 仪器和试剂: 便携式血糖 仪 ( Companion II 血 糖 仪及试纸) , 胶原酶 P 型(SIGMA 公司), Ficoll ( 华美 生物工程公司) , RPMI1640 培养液 ( GIBCO 公司) , 小鼠 IL- 2 ELISA 试剂盒( 北京晶美公司) , 新生小牛 血清 ( 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 抗小鼠 T 细胞 CD4+ 、 CD8+、荧光单克隆抗体( 美国 Southern Biotechnology, Inc) 。 1.3 免疫抑制剂: FK506( 他克莫司, 日本 Fujisawa 制 药有限公司) 用 0.9%的 NaCl 溶液配制成, 雷帕霉素 ( 华北制药) , 用蒸馏水稀释 , 并 于 4℃保 存 , 噻 尼 哌 ( Roche 公司) 。 1.4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于 C57BL/6 小鼠受移植前 2 周先建立糖尿病模型, 先将小鼠禁食 20 小时, 链脲 霉素 ( streptozotocin ) 经 腹 腔 一 次 性 给 药 , 尾 静 脉 采 血测血糖。2 周后非禁食条件下血糖仍持续在 18mmol/L 以上者作为移植受者。 1.5 胰 岛 细 胞 分 离 , 移 植 : 根 据 Malano[7]的 胰 岛 分 离 方案, 将 Wistar 大鼠经胆总管内插管逆行注入预冷 的胶原酶 P 溶液 8~10ml, 使胰腺膨胀, 迅速摘取整 个胰腺, Ficoll 梯度离心, 在显微镜下手捡获得纯净 的胰岛, 双硫腙 DTZ 染色检测胰岛的纯度。将 300 ̄ 400 个胰岛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 还纳肾脏 缝合切口。 1.6 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 5 组, 第 1 组( n=7) : 胰岛移
50.45±3.43*
16.57±1.33*
43.26±3.25*
14.11±1.10*
IL- 2 含量( ng/L)
5.616±4.013 2.727±1.885 3.562±0.996 2.997±1.154 2.410±1.331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年 8 月第 8 卷第 8 期 MMJC, Aug 2006, Vol 8, No.8
植后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 control 组; 第 2 组( n=7) : FK506+噻尼哌( T+A 组) ; 第 3 组( n=7) : 雷帕霉素+ 噻 尼 哌 ( R+A 组 ) ; 第 4 组 ( n=7) : FK506+雷 帕 霉 素 ( T+R 组) ; 第 5 组( n=7) : FK506+雷帕霉素+噻尼哌 ( T+R+A 组) 。 1.7 免疫抑制剂用药 方 案 : 雷 帕 霉 素 : 蒸 馏 水 稀 释 , 每隔 1 天大鼠腹膜内注射 1 次 1ml; 第 0 天用诱导 剂量浓度为 0.3mg/kg 腹膜内注射; 随后每隔 1 天腹 膜内注射, 浓度为 0.15mg/kg, 直到 26 天停止; 于第 28 天开始降低剂量浓度为 0.1mg/kg 腹膜内注射, 直 到试验结束。FK506: 0.9%NaCl 溶液稀释。第 0 天开 始每天 1 次腹膜内注射 1ml(1mg/kg)。噻尼哌: 于移 植后第 0、3、7 天以及自此以后每周 1 次连续 8 周, 腹膜内注射, 每次 0.1mg 溶于 1ml 0.9%NaCl 中。对 照组: 胰岛移植后不接受任何免疫抑制剂, 只是在饮 水中添加 250mg/L 的氨苄青霉素, 防止感染。 1.8 实验室检测学检查: 各实验组均于术后第 5 天 尾静脉采血进行 T 细胞亚群和血清 IL- 2 含量测定; 术后 1 周小鼠尾静脉采血, 进行糖耐量试验。 1.9 统计学分析: 用 SPSS1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实 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对各组 T 细胞亚 群, IL- 2 含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各组血糖浓度 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进行多重比较, P<0.05 有 显著性差异。
作者单位: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器官移植科
的发生发展。但临床胰岛移植仍存在一定的障碍, 主要由于胰岛移植物的质量与数量不足, 如能移植 足够数量、存活且有功能的胰岛, 并适当应用免疫抑 制剂, 则临床胰岛移植效果将会有显著提高[6]。
在免疫抑制方案中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是加 拿大的“Edmonton protocol”经过临床检验, 并得到广 泛 认 可 [4]。 为 了 研 究 胰 岛 移 植 中 他 克 莫 司 ( Tacrolimus) 、雷 帕 霉 素 ( Rapamycin) 和 抗 白 介 素 - 2R 抗体( Anti IL- 2 Rantibody) 在啮齿类动物之间防 止排斥反应的机理和现象, 本课题选用 Wistar 大鼠 为胰岛移植物的供体, C57BL/6( B6) 作为移植受体,
表 1 各组术后第 5 天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分布及 IL- 2 含量
组别
对照组 T+A 组 T+R 组 R+A 组 T+R+A 组
* P<0.05
T 细胞亚群
CD4+( %)
CD8+( %)
66.99±3.59
19.11±2.56
54.23±4.13*
17.24±2.19*
47.87±4.64*
15.422±1.57*
【关键词】 他克莫司 雷帕霉素 抗白介素- 2R 抗体 胰岛细胞移植 长期存活
The study of long- ter m islet gr aft sur vival in C57BL/6( B6) mice tr eated with Tacr olimus, Rapamycin, and Anti- inter - leukin - 2R antibody Yuan Chao, Yu Lixin, Du ChuanFu, et al. Depart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
【Abstr 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long- term survival on C57BL/6 mice islet cells in vitro. Methods Wistar mice islets were isolated by the solution of the liberase and purified by ficoll. Subsequently,300 to 400 islet equivalents were transplanted under the kidney capsule of spontaneously diabetic C57BL/6 ( B6) mice. After trans- plantation,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monitored. Treatment consisted of a combination of Rapamycin, Tacrolimus, and Anti IL- 2R antibody. Results After 10 days later, the control group graft lost the function, blood CD4+ T cell of control group was high- er than other groups (P<0.05). After 1 week, each group of blood glucos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The graft survival of T+R+A group was longer than other groups, the mean survival days were 161.4±40.4d. Conclusion Com- bined with Tacrolimus, Rapamycin and Anti IL- 2R antibody immunosuppressive can prolong the graft survival in diabetic after islet transplant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