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王质饯别范仲淹

合集下载

范仲淹与王质

范仲淹与王质

龙源期刊网
范仲淹与王质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2019年第02期
北宋的范仲淹因秉公直言,惹怒了朝廷,被贬饶州。

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共事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

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当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与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

而对于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佳段选粹】
1.友谊是什么?友谊是寒冷时的暖流,是骄傲时的清风,是慌乱时的安心。

友谊是什么?友谊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相依,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沉,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轻叹。

2.友谊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師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友谊是乐谱上一个跳动的音符,情感细腻的歌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

3.如果说友谊是一棵常青树,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花,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的太阳;如果说友谊是感情的投资,那么它不需要分红,讲求付出但不一定要有回报。

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美好的友谊吧!
4.细数与你相伴的流年,淡暖生香。

岁月因有你的相伴而温暖,时光因有你的懂得而静好。

浅浅心音,静静诉说。

剪一抹琉璃时光,种在我们初识的渡口。

期许来年依旧静好、安然,我们依旧是不离不弃的好朋友。

2020年顾质独饯范文正文言文“初范文正公贬饶州”那篇文言文的翻译

2020年顾质独饯范文正文言文“初范文正公贬饶州”那篇文言文的翻译

顾质独饯范文正文言文“初范文正公贬饶州”那篇文言文的翻译译文: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没有谁敢前去告别,只有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何必要自甘沦为范仲淹的朋党呢?”而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只是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成为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

”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原文: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出处:《顾质独饯范文正公》——北宋·王辟之王辟之的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广泛,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 ___,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宋诗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

王辟之长期担任北宋基层地方官吏,交际范围主要是官场,所以对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传闻故事非常感兴趣也十分熟悉。

书中的前半部分如帝德、谠论、名臣、知人、奇节、忠孝、才识等篇记录了大量明君、贤臣的历史事迹,如“杯酒释兵权”、“开卷有益”的宋太祖赵匡胤、“治最为天下第一”并修岳阳楼的滕子京、力主革新变法的王安石、品行高尚的司马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以及大将军狄青、名臣寇准等,很有史料价值。

同时,王辟之又是一个文人,对诗人、书画家等文艺界的轶闻趣事非常关注,如著名文学家苏轼、欧阳修、尹洙、苏辙,山水画家李成、著名词人柳永等人的事迹也时时出现在书中。

参考资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1],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1]?”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顾质独饯范文正公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2])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1],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顾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2])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搅进朋党[1]里面去?”顾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

关于友谊的故事简短

关于友谊的故事简短

关于友谊的故事简短
1、故事一: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

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

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2、故事二: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做生意,赚的钱总是鲍叔牙多拿多占,后来又一起打仗,管仲总是躲在后面,别人在鲍面前说管仲不好,鲍叔牙却说:你们误会了,他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家中还有母亲需要照顾。

多拿钱也是为了去侍奉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分别侍奉一个齐国公子,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取得了胜利。

小白要拜鲍为相,鲍却说:你如果只想保住王位,用我足够了,如果想成就霸业,非管仲不可。

第 1 页共1 页。

聊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聊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聊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要参加中考的同学们,在复习语文的时候建议学生多做一些中考语文试卷从而掌握好答题技巧。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聊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江北水城名胜繁多。

东昌湖秀佳西子,光岳楼pìměi岳阳,山陕会馆雕梁画栋,海源阁古籍línlánɡ。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莫泊桑。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3.读书和思考是营养人生的不可或缺。

请分别写出一句关于“读书”和“思考”的名言。

(2分)4.按要求填空。

(14分)①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④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⑤《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忧伤、对家人思念的两句诗是,。

⑥《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

⑦花无语,人有情,花草香里说人性。

莲里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梅中有陆游“ ,只有香如故”的坚守;落英间有龚自珍“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

⑧写出两句关于“担当”的诗句。

(连续的两句)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关于名人友谊故事

关于名人友谊故事

关于名人友谊故事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

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

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兮若泰山。

”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

俞伯牙心想:我换一个主题,我表现流水,看你还能不能听出来。

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不管俞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

于是乎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

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语,形成了“知音”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

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管鲍”指春秋时期的着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步牙两个人。

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鲍步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给管仲一些,绝不认为管仲贪心;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管仲深情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

现在,人们常以“管鲍之交”形容友谊笃厚。

生死之交的故事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忽悠赠答。

郑少谷曾有诗赞王子衡:“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

”意思是:当王子衡讲评诗歌时,就是鲁国孔子的弟子听了,也会如春风。

后来郑少谷死了,王子衡惊闻噩耗,哀伤至极,他不顾千里奔波,特地赶到福建,为他办理丧事,宽慰亲属。

鲁肃和周瑜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

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

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

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

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

宋史纪事本末原文翻译

宋史纪事本末原文翻译

宋史纪事本末原文翻译出处:《宋史纪事本末·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原文: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除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

仲淹先以谏废后事贬睦州,至是复召。

时御史台辟石介为主簿,未至,即论事坐罢。

欧阳修贻书责中丞杜衍曰:“介足未履台门,已用言事见罢,可谓正直不畏避矣。

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为御史。

”衍不能用。

三年五月,范仲淹以吕夷简执政,进用多出其门,上百官图。

指其次第曰:“进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

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引用朋党。

仲淹落职,知饶州。

集赞校理余靖上言:“仲淹以讥刺大臣。

重加谴谪,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请改前命。

”坐落职监筠州酒税。

馆阁校勘尹洙上书曰:“仲淹忠谅有素,臣与之谊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

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

“夷简斥监郑州酒税,寻改唐州。

欧阳修贻书责高若讷曰:“仲淹以非罪逐,君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怒,上其书,修坐贬夷陵令。

时朝士畏宰相,无敢送仲淹。

独龙图直学士李纮、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之。

或以诮质,质曰:“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仲淹、靖、洙、修而讥若讷。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苏舜卿上书曰:“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挠,致位台谏,虽改他官,不忘献纳。

二臣者,非不知缄口数年,坐得卿辅。

盖不敢负陛下委注之意,皆罹中伤,窜谪而去。

使正臣夺气,鲠士咋舌,目睹时弊而不敢论,此惠之大者。

”译文:宋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任命范仲淹担任礼部员外郎。

仲淹先前因为进谏废后事情被贬到睦州,到这个时候再次被召回。

当时御史台征召石介为主簿,还未上任,就谈论政事被罢免。

欧阳修写信责备中丞杜衍说:“石介脚还没有踏上御史台的门,就已因为谈论政事被罢免,可以称得上是正直不畏惧躲避权贵啊。

范仲淹生平简介

范仲淹生平简介

范仲淹生平简介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范仲淹生平简介,供大家参阅!范仲淹简介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

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

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

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秋八月丁丑,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苦读及第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初,范文正公①眨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

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已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③扶病:抱病,带病。

(节选白《湖水燕谈录》)(1)下列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B. 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贵贱)C. 先天下之忧而忧(....前)D. 公之赐质厚矣(赏赐)(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 大臣/责之/日C. 士大夫/莫/敢往别D.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3)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咦项是()A.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啊!如果没有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B. 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D. 然则何时而乐?——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及“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B. 【乙】文主要叙述范仲淹遭贬谪之际,朝廷治理朋党之时,王质与众不同,抱病为范仲淹送行,并为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质饯别范仲淹
译文
• 范仲淹被贬官到饶州,朝廷正好在惩治 朋党,士大夫们没有一个敢去与他送别。 只有王质抱病在京城门口为他设宴送别。 • 有大臣斥责王质:“你啊,是个德高望 重的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堕落成朋党呢。” 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最有道德的人, 我怎么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如果真的能 和范先生成为朋党,范先生真的是厚待我 了啊。”听到这件事的人没有不害怕的。
思考与练习
• • • • • • • • • • 朝廷方治朋党 惩处 若得为范公党人 能 公之赐质厚矣 重 翻译: 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只有王质抱病在京城门口为他设宴送别。 闻者莫不缩颈。 听到这件事的人没有不害怕的。 理解:范仲淹为什么又叫“范文正”? 范仲淹谥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