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读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山区,因热力作用,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产生显著影 响,下图是“水库蓄水后库区各月降水差值(指该月降水量与水库蓄水前该月多年平 均降水量的差值)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蓄水后库区夏季降水变化与原因叙述正确的 是 A. 降水增多——水库降温慢,加强空气对流 B. 降水增多——水库增温快,加强空气对流 C. 降水减少——水库增温慢,减弱空气对流 D. 降水减少——水库降温快,减弱空气对流 2.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有 ①年降水量减少 ②降水季节变化增大 ③气温年较差变小 ④气温日较差变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供水、养殖、发电等效益
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洪水期可以拦蓄洪水,调节 径流的季节的变化、航运,下游植被面积扩大、河道发生 冲刷,河床变深变宽,河床粒径变粗(河床抵抗侵蚀能力增 强)、通洪能力不断增加等
归纳
水库不 利的影 响
对上游 地区的 影响
对本地 区的影 响
对下游 地区的 影响
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污染加重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 传染性疾病蔓延
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十几年来,亚马孙河流域 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亚马孙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 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 水坝,产生足够大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 型水电站。图1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2示意亚马孙河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 (2)分析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题解析【高考真题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6(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
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
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
第17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17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考点一整体性原理 (3)知识梳理 (3)知识点1自然环境要素及整体的形成 (3)知识点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5)知识点3要素间相互影响 (6)知识点4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7)核心突破 (10)考点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10)题型01要素之间的影响 (14)题型02分析区域间环境联系 (14)热点应用 (15)01地形的影响 (15)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点提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4全国甲卷,7-8题,8分,“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要素之间的影响和某要素对整体性的影响2024北京卷,18(2)(3)题,8分,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说明在该地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推断多年冻土层融化加剧气候变暖的过程,要素之间的影响2024甘肃卷,18(3)题,4分,推测环南极海域叶绿素水平变化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要素之间的影响2024新课标卷,37题,28分,以雨养型泥炭湿地、典型泥炭湿地为情境,考查要素之间的影响2024安徽卷,19(3)题,6分,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要素之间的影响2024广东卷19(3)题,6分,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分析裂隙中硫酸钠的存在对该地石刻雕像表层岩体完整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4广西卷,14-16题,12分,以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树岛”为情境,考查要素之间的影响2024湖北卷,18题,20分,以北极育空河流域为情境,考查要素之间的影响2024湖南卷,19(3)(4)题,8分,以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栖息地的分布图为情境,考查要素之间的影响命题趋势: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植被特征、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
试题多以某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等,重点关注地理事物背后的内在关联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一、知识讲解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
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
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
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二、高考经典试题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下图,完成(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第(1)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
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
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典题示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见下图)意为“神的山谷”,也有土著人称它为“青春谷”,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
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靠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500米,终年气温18—24,湿度68%,无季候风。
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
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
随着比尔卡班巴名声渐响,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移居或旅游于此,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70万美金坐拥20英亩健康山林”的广告吸引客户。
(1)分析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的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答案】(1)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高山峡谷;河谷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河谷堆积形成河谷平原。
(2)河曲扩大了河谷水面,调节了沿线地区气候;河曲的发展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泥沙沉积;河曲泥沙堆积拓宽了河谷平原;泥沙堆积使土壤肥力提高、土层更加深厚;河曲扩张,湿地面积增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3)原因:海拔较高,温度、湿度适中,适宜居住;淡水矿物营养元素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居民多食用低脂肪,粗纤维的健康食品,利于身体健康;赤道附近长年昼夜长短相近,村民作息时间很有规律;长年健步出行和劳作,体格健康;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和谐宁静。
【解析】(1)根据材料,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靠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大陆分水岭地区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高山峡谷;河谷上游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经河谷,堆积作用显著形成河谷平原。
(2)河曲在一定意义上延长了河流,扩大了河谷水面,调节了沿线地区气候;同时,河曲的发展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泥沙沉积;河曲由于减缓流速,使得泥沙堆积增多,拓宽了河谷平原;泥沙堆积也使土壤肥力提高、土层更加深厚;河曲扩张,湿地面积增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冰雪长津湖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要求】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1.区域认知:以长津湖地区为载体定位区域位置,学会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知识把握长津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成因、变化。
2.综合思维:结合长津湖地区的实例,学会综合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联系、影响、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并构建逻辑关系。
3.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导图】【温故知新】(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内涵1.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由、、、、、等要素组成。
2.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相互、相互,形成了一个整体。
3.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的途径:地理要素通过、和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二)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一个要素的演化其他要素的演化。
自然地理要素具有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是的重要表现形式。
活动探究【活动探究1:苦寒之地】(一)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材料一:盖马高原位于朝鲜东北部,北以鸭绿江与中国吉林省为邻。
平均海拔约1340米,称“朝鲜屋脊”,东高西低。
年平均气温1-2℃,月平均最低25℃。
年降水量580—750毫米,水力、森林资源丰富。
土壤主要由玄武岩、花岗岩残积物构成的褐土,60%是酸性土壤,表土平均厚度只有1520公分。
问题1:1950年10月接紧急通知,志愿军战士们准备奔赴战场。
请你以指导员的身份,根据作战地(盖马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列出所需要的作战物资并说明理由。
【总结】【活动探究2 :天寒地冻】(二)“一果多因”解释区域内某种现象的成因材料二: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方,位于盖马高原上,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
东临日本海,距离海岸线不足100公里。
长津湖地区纬度与我国北京大致相当,但入冬时间更早,冬季平均气温20℃。
寒潮爆发南下时,盖马高原受蒙古冷高压反气旋系统影响,风向为偏北风,容易形成暴风雪天气。
高一地理寒假复习提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一地理寒假复习提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高一地理寒假复习提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地形、土壤、岩石、生物。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回顾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答案:(1)生物(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对点演练(2016·淮南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解析:1.A 2.D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
(2012上海) 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 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 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 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991 年和2008 年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
(3) 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 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 生物: 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减少,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 城镇用地比重增加,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水文: 陆地水域减少,水资源减少;排放污染物 增多,水质下降。 土壤: 林地、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肥力下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变差,洪涝灾害加重。
综合题答题步骤
科学审题 因问设段 构建模型 提取信息 简洁表达 抓住关键字、限定词、可圈可点,找到问题的重心。 有几问,分几段。要点用好“①②③”等序号。 总结和识记各类答题模板,如产业区位、气候特征等模板。 根据模板,从文字、图表、图例、注记中提取出相关信息答题。 想好再写,力求简洁,本着 信息优先的原则采分。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1福建卷)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运用地理 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 的影响。(13分)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 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 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 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 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 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 发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物 气候 水文 地形
土壤 植被较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 干旱,大陆性强,光照充足 河流较少 多峡谷, 地势落差大 较贫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 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2 分) ;来水来沙减少,沿岸 土壤肥力下降(2分)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模板
生物 气候 地形 水文
土壤
(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渔业资源 光、热、水、风 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坡向 水文特征 土壤肥力、颗粒特征、透气性
学以致用
(2012福建文综)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 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 主要过程。(10分)
考情分析
1.侧重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和应用。
2.多以某区域的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 的表现,或以某一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自然地理 环境整体性原理来分析环境变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 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径流量减少,地下 水位下降(2分); 海水倒灌,水质变 差(2分) 。
河口附近渔业资源减少(2分) ;湿地减少, 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 (2分) 。 更加干旱,大陆 性增强。(2分)
水文 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河口三角洲萎缩,海水 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 (2分)
3.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典例解析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 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 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 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 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 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 发展。
(2012上海地理)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 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2009年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 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 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 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 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 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 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 大约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