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涵盖了从先秦时期
到明清时代的一系列文学作品。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以《诗经》、《楚辞》、
《论语》等为代表的作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哲学思想
和人际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是古代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

汉乐府诗集、古文、辞章等作品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作品既
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现状,也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个辉煌时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的杜牧、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在这个时期活跃。

他们的作品以其雄辩、婉约、豪放等风格脍炙人口,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期,宋词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作品。

苏轼、陆游、杨万里等词人以其辞章华美、意境丰富而闻名。

此外,
元曲、明清小说等体裁的兴起也丰富了古代中国文学的形式和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声,反映了各个历史
时期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通过阅读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类
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

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一环,对于
推动文化交流和民族传统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3.建安风骨:严羽《沧海诗话》提出“建安风骨”,它是古人对建安诗歌特点的概括,主要指建安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使情绪激昂向上,语言风格劲健简洁,有一股内在的力量“使闻之者动心”和感染力,精神高蹈张扬。

4.正始之音:1.鸣道诗杂仙2.比较肤浅,清俊,遥深。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

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

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

②指纯正的乐声。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 此即所谓“正始之音”。

《辞源》解释为:“魏晋之际,尚玄学清谈,后人称当时的风尚言论为正始之音”。

可见,《辞源》认为“正始之音”是一个哲学史概念。

后世将正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也称为“正始之音”。

5.太康文学的最主要作家:三张(张载、张协、张元),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6.太康文学:指太康元年至元康九年(280~300)约二十多年时间的文学,主要作家有三张(张载、张协、张元),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当时诗歌的典型风格是“太康体”,其主要特点是拟古和追求形式技巧(“繁缛”)。

其典型代表是潘岳、陆机。

7.陶渊明诗歌的内容和艺术:诗歌内容:今存125首,四言9首,五言116首。

四言一般,五言可分为三大类:一类咏怀、咏史诗。

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即所谓“金刚怒目”的一面。

如《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

二类田园诗。

史无前例。

即所谓“恬淡”、“静穆”的一面,如《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田获早稻》、《怀古田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诗经》学史上有“三家诗”、“四家诗”之说。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3、《诗经》的艺术成就:赋、比、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4、《诗经》的作品:《氓》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

此诗结构完整,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赋比兴手法运用巧妙。

《黍离》抒情、议论、描写有机结合,寓深沉的亡国之痛于平实简介的语言之中,描绘了一个充满忧患意识且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

《君子于役》是一首思妇诗,白描是其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蒹葭》是一首情歌,托物比兴,情景交融的手法,虚实相间的手的关于农业生产情况的记录,也是国风最长的一篇。

此篇反映了当时阶级社会的压迫与剥削,是周代社会的风俗画。

以时令顺序来描写奴隶劳动与生活,适用对比描写,表现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对立,语言朴实,多用连绵词,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

5、“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一书由西汉末年刘向所编。

王逸的《楚辞章句》是最早的注本。

6、《汉书。

艺文志》记载屈原作品25篇。

王逸认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为屈原所作。

《九歌》包括十一篇作品。

7、屈宋是屈原和宋玉并称。

8、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

此诗表达了屈原对“美政”即进步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屈原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洋溢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篇幅宏大,内容丰富,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和比兴手法,表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形式上也有重大突破。

9、《哀郢》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

通过哀悼郢都陷落,抒发忧国忧民情怀,揭示国运垂危的原因。

纪实与抒情相结合,深邃凄怆的情感抒发。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文24篇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文24篇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文24篇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1],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2]。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征”郁本作“归”。

[2]“衰”郁本作“芳”。

)5、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1],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惟”,郁本作“又”。

)7、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
一、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形成独
特的风貌。

它不仅是记录了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也
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历程
1. 先秦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有诗经、楚辞等,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而著名。

2.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以辞章和赋为主要
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文选》和《文魏赋》。

3. 唐代文学: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诗歌成为当时
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白日依山尽》等。

4. 宋代文学:宋代兴起了文言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出现了多种新的文学流派。

5. 元明清文学:元代的传奇文学、明代的戏曲文学、清代的小
说文学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代表作品
1. 《诗经》:收集了一千多年间的民间诗歌,以其真实感人的描述方式,展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2.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

3. 《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杰作,通过讲述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冒险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个体的成长。

四、影响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它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和人民,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1.诗词: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流行。

著名的诗人包括杜甫、李白、陆游等。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早期各个民族的歌谣和民间歌曲,对后世的诗词有深远影响。

3.文言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形式,通常采用文言文写作。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4.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关注儿童教育和儿童启蒙,常被用于教育儿童品德和道德。

5.戏曲:古代中国非常重要的文艺表演形式之一,以京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等最为著名。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源远流长,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形式,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

2. 《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的诗歌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所著,与《论语》一起被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

5. 《史记》: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

7. 《水浒传》: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以梁山泊好汉的故事为背景。

8. 《西游记》: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历程。

9. 《红楼梦》: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10. 《牡丹亭》: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可以分为古代文学时代和近现代文学时代两个阶段。

古代文学时代大致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从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14-20世纪)。

近现代文学时代则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发展阶段。

以下是具体的时代特点。

古代文学时代的特点:1.价值观和礼制:古代中国文学的基本价值观是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道德伦理和礼制,这种价值观贯穿于古代文学的各个时期。

2.文人思想和政治: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由士人创作,文人们常常身世较高,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

他们在作品中常寄托个人的政治抱负和社会愿望。

3.宫廷文学:古代中国文学大多数是在皇室和官员之间流传的。

宫廷文学在诗歌、散文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4.经典与古籍的传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唐宋的诗词、元明的戏剧等经典和古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

近现代文学时代的特点:1.思潮变迁: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等事件的发生使得中国社会逐渐接触西方文明,文学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启蒙思想、社会主义主义思想等。

2.观念的解放:近现代文学开始关注个人解放、自由、人权等更多的社会问题,作品呈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3.文学形式的创新:近现代文学涌现了一大批现代派作家,他们破除传统文学的束缚,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使得文学表达更加多元化。

4.热衷实证主义和实践主义:近现代文学中展示了很多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并将文学与现实相结合,呼吁和变革。

总体上,古代文学时代注重社会秩序和礼制、强调政治和宫廷文学,而近现代文学时代注重思潮变迁、个人解放和艺术形式的创新。

这两个时代都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试题及答案(二)电大《中国古代文学( B ) (2)》试题2013 年7 月一填空{每空1 分,共2 0 分}1.宋初"自体"诗人最重要的代表是王禹偁,他的名作《村行》学习白居易,但又避免了白体诗内容浅薄、语言浅俗的毛病。

2. 南宋词人辛弃疾擅长采用比兴寄托的方式创作,如他的《摸鱼儿» ( 更能消几番风雨)就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寓意。

3. 北宋词人周邦彦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4. 北宋词人秦观被认为是最" 当行本色" 的典范,《鹊桥仙》( 纤云弄巧) 、《踏莎行》( 雾失楼台)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5. 清代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示了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

6. 王国维称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7. 李千金是白朴杂剧《墙头马上》塑造的一个带有市民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

8. 话本小说《碾玉观音》中女主人公璩秀秀对崔宁的追求表现了市民女性对美满爱情的强烈渴望。

9. 四大南戏"中的《拜月亭》写了书生蒋世龙和尚书之女王瑞兰的爱情故事。

10. 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从灵魂、躯体两个角度表现了倩女的爱情,表现了现实中女性的压抑。

11. 明代四大奇书中《金瓶梅》是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12. 清初李玉等苏州派作家创作的戏曲《清忠谱》反映了明末东林党人和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13. 明代作家归有光是唐宋派古文的代表,《项脊轩志》即是他的名作。

14. 明代以袁宏道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公安派"以"独抒性灵"为文学理论核心,对当时文坛影响很大。

15. 清代著名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通过范进中举发疯的情节表现了科举制对文人精神的戕害。

16. 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表现出尊重女性的思想,其中的"女儿国"更写出了他对女性的理想。

17.《少年中国说》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的散文代表作。

18. 晚清作家吴研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见闻,揭露了晚清社会的黑暗现实。

19. 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提倡"神韵说" ,主张诗歌追求冲淡闲远的韵味。

20.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通过妓女赵盼儿解救结拜姐妹宋引章的故事,赞美了赵盼儿的机智和侠义。

二、默写题{每题2 分,共2 0 分}21.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作者黄庭坚22.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作者晏殊23.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作者苏轼24.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叶绍翁25.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翁媪。

作者辛弃疾26.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作者姜夔27.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作者关汉卿28.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李清照29.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马致远30.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作者晏几道三、简答题{每题1 0分,共2 0分}31. 谈谈你对《聊斋志异》花妖狐魅形象的理解。

要点: (1)《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多美丽多情,贤慧能干,体现了蒲松龄对理想女性的企盼。

(2) 《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对清贫书生的深挚爱情,在虚幻的小说世界里寄托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渴望。

32. 陆游诗歌的题材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要点:(1)呼吁抗战,表现以身许国、恢复中原的理想、对投降卖国的权奸的指斥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

(2 )对日常生活的吟咏。

( 3 )表现真挚深沉的爱情。

四、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 0分}33. 试述苏轼古文创作的成就。

要点:(1)众体兼备:议论文中政论眼光敏锐,风格铺张扬厉;杂说、书札、序跋随意发挥、挥洒自如。

记叙文叙述、描写与议论错杂并用,结构布局又随内容、主题的不同而各有变化。

(2 )善于议论,常"以论为记" 。

(3) 文无定法、随物赋形,形成"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的风格。

34. 结合作品分析《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要点: (1)主要人物杜丽娘形象鲜明生动。

( 2 )情节结构上充满离奇变幻的色彩。

( 3 )将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曲词优美含蓄,有丰富的抒情意味。

(4 )语言具有个性化,与人物的身份、性格、地位协调一致。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 B ) (2)》试题2013 年1 月1.西昆派诗人杨亿的《汉武》一诗借汉武帝的好神求长生映射宋真宗的求仙祀神,有鲜明的批判时政的现实意义。

2.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诗多平易流畅、情韵悠长,《晚泊岳阳》就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3.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北宋词人柳永描写杭州的名作《望海潮》中的句子。

4. 《寄黄几复》一诗集中体现了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歌特色,如"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不仅用典,声律上也打破常规。

5.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林逋的咏梅绝唱《山园小梅》中的名句。

6. 话本小说《碾玉观音》中女主人公璩秀秀对崔宁的追求表现了市民女性对美满爱情的强烈渴望。

7. 明代汤显祖的传奇《牡丹亭》表现了闺阁女子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超越生死的感人爱情。

8. 明代公安派代表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理论,对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9. 杨执中是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10. 清代作家陈忱创作的《水游后传》是《水游传》的续书,故事、人物都上承《水浒传》而来。

11.“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姚鼐是其代表。

12. 晚明作家张岱的小品文《西湖七月半》描写了杭州七月半的赏月风俗。

1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是清代诗人郑燮的题画诗《竹石》中的句子。

14. 清初李玉等苏州派作家创作的《清忠谱》反映了明末东林党人和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15. 清代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借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复社名士侯方域的离合之情,写出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感。

16. 《聊斋志异》中的《王子安》一篇借主人公梦里中进士、点翰林写出了读书人对功名富贵的热望;借秀才如考场的"七似"写出了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异化。

17. "四大南戏"中的《拜月亭》一剧写了书生蒋世隆和尚书之女王瑞兰的爱情故事。

18. 《夜奔》是明代李开先的传奇《宝剑记》中的一出,剧本搬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19. 所谓"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指的是《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孽海花》。

20. 《少年中国说》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的散文代表作。

二、默写题{每题2分,共2 0分}2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作者苏轼2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李清照2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陆游24.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作者龚自珍2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作者马致远26.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张岱27.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晏殊28.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作者姜夔29. 石壤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里多。

作者袁枚30.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作者梁启超三、简答题{每题1 0分,共2 0分}31.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试举例说明。

要点:(1)一些人物形象表达了新的人生价值观念。

(2 )描写男女爱情和婚姻题材的作品所表现的新的爱情观念和贞操观念。

(3 )描写体面、良心与金钱诱惑的较量,写出了日常生活里某种普遍的人生困惑。

32. 简述苏轼古文创作的成就。

要点:(1)众体兼备:议论文中政论眼光敏锐,风格铺张扬厉,史论善于随机生发:杂说、书札、序跋随意发挥、挥洒自如。

记叙文叙述、描写与议论错杂并用,结构布局又随内容、主题的不同而各有变化。

(2 )善于议论,常"以论为记" 。

(3) 文无定法、随物贼形,形成"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

四、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 0分}33. 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包括哪些? 试举例分析。

(1)直接歌颂抗金斗争,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壮志难酬的失意悲愤。

(2 )借登临江山、咏怀古迹抒写感时忧国的内心。

(3 )表现离愁别恨、男女恋情等内容。

(4 )表现救国理想和英雄怀抱,抒写英雄失意之悲的遣兴抒怀之作。

(5 )描写农村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表现村居生活情趣。

34. 结合作品分析王实甫《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要点: (1)人物塑造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①透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利用曲词和宾白进行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②充分运用戏剧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

(2 )双线结构方式。

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构成基本的冲突线索,以莺莺、张生、红娘三人间的矛盾构成第二条戏剧线索,两条线索交叉进行,相互推动。

(3 )语言:①语言与剧情、与人物性格紧密结合。

②曲词优美自然,融汇古典诗词而不堆砌,提炼口语而不粗俗。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 B ) (2)》试题2012 年7 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 0分)1.北宋作家王安石的咏史名著《明妃曲二首》在当时诗坛引起很大反响,欧阳修、司马光等人都有和作。

2. 著名的咏梅词《暗香» (旧时月色)和《疏影» (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

3. 宋代诗人杨万里以" 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

4. 赵盼儿是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女主角,剧本通过她解救结拜姐妹宋引章的故事表现了一个妓女的精明与情义。

5. 明代作家徐渭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描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6.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名篇《好逑传》描写了秀才铁中玉和名门之女水冰心的爱情故事。

7. 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故事表现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

8. 清初李玉等苏州派作家创作的《清忠谱》反映了明末东林党人和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9. 清代诗人沈德潜作诗特别重视格律声调,创格调派。

10. 近代诗人龚自珍的组诗《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沉闷压抑的不满,对变革的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