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1 (1)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汇总

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六义”“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3.《春秋》《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4.“春秋三传”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

5.《论语》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记录孔子与时人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著作。

全书凡20篇,为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6.楚辞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

楚辞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

7.《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8.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 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 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 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的第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的第一

1.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2.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3. 开创大赋的是枚乘,把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则是司马相如。

4. 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的《赠四王冠诗》,班固的《咏史》5. 陶渊明在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6. 谢灵运,小字客儿。

是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7. 曹丕的《典论。

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8. 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的观念,在总结前人关于文章作为表现儒家思想体系的“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道”与“文”的关系。

“文以载道”是支配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理念。

9.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语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10. 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司马迁。

11. 最早明确地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大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12.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

荀子隆礼重法。

13.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共有370 余句,1500多字,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14. 贾谊是汉代第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

他的骚体赋作,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

15. 《孔雀东南飞》有353 句,是乐府诗歌中最长的叙事诗。

它叙写一对恩爱夫妇受到礼教的逼迫而分离,终于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16. 建安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17. 曹植的诗歌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18. 徐陵成《玉台新咏》标志着宫体诗的高峰期19. 魏晋南北朝小说两大类,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1)(20秋)形考作业1

中国古代文学(1)(20秋)形考作业1

()是秦统一前由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实际上仍属先秦子书的范畴。

•••24分游于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即()•••34分沈佺期与()齐名,号称“沈宋”。

•••44分《吕氏春秋》为秦相()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

•••54分《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64分《老子》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又名•••74分被誉为“西汉鸿文”的篇目是。

•••84分《在狱咏蝉》的作者是()。

•••94分清人俞宁世评()为“《国策》第一篇文字。

”•••104分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二、多选题共5题,20分14分汉乐府的艺术特色•24分前七子••34分出现于元末的南戏作品为()44分直接以明清时期的重大社会事件为题材的戏曲是()••14分原始神话比上古歌谣产生的时间早。

•24分唐诗素有“诗史”之称的诗人是杜甫。

•34分《兰亭集序》的感情发展脉络,“乐──痛──悲”。

•44分《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54分“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句话所指的是历史时期是战国中期。

•64分沈约《宋书•谢灵蕴传论》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

”•74分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84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4分清人王夫之认为:盛唐七绝,王昌龄实为第一。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题库(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题库(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题库(1)题型:单选1.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首楚国民歌叫D《孺子歌》2. “赋”作为一种文体名称,最早见于 D 荀子《赋篇》3.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 B 张籍《节妇吟》4.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是 D 杜甫新乐府的创作特色5.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作者是A 孟浩然6.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的作者是C 李商隐8.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出自陶渊明的A 《归园田居》9.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的作者是A 韩愈10. 《国语》又被称为 B 《春秋外传》11. 《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 D 本纪、传、表、志12.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B 断代史13. 《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是由何人撰成的D 班昭与马续14. 《九歌》中表达神人之间才结相知、顷刻别离的悲愁作品是D 《少司命》15. 《九章》的风格A 平实素朴16.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杀霸陵尉的细节表现了 C 李广的负能使气17. 《论衡》一书的作者是A 王充18. 《论语》编纂成书最早当在 C 春秋战国之际19.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 C 杨衒之20. 《琵琶行》在白居易诗歌的分类中属于 C 感伤诗21. 《七发》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作者是 B 枚乘22. 《诗经。

邶风。

静女》是一首A 情爱诗23. 《诗经》中的小雅有D 74篇24. 《诗经》中收录诗歌的时间断限时 B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25. 《诗经》中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的诗篇是A 《七月》26. 《诗经》中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 B 赋27. 《史记》五种体例中,“本纪”是记载 B 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28.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在内容上的不同表现在.B 前者集中记述了吴越争霸的故事,后者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29. 《西京杂记》的作者是 D 葛洪30. 《橡媪叹》一诗的作者是A 皮日休31. 《饮马长城窟行》的作者是建安诗人 C 陈琳32. 《战国策》的风格特色是 B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33. 《战国策》的整理者是 D 刘向34. 《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是 C 柳宗元35. 《庄子》一书今存篇数是:3336. 班固对《离骚》题意的解释是 D 离,犹遭也;骚,忧也37. 北朝乐府民歌主要辑入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 C 梁鼓角横吹曲38. 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是A 温子升39. 被杜甫称为“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作家是:庾信40. 被公认为“大历十才子”之冠的是 C 钱起41. 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诗歌是 C 《古诗十九首》42. 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 《史记》43. 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A 曹操44. 被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称赞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的诗人是C 高适45. 被誉为“七子之冠冕者”的文人是 B 王粲46. 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的诗是A 崔颢《黄鹤楼》47. 被誉为西晋诗坛第一人的是:C左思48. 表现陶渊明”金刚怒目“式一面的作品是 B 《咏荆轲》49. 蔡琰的代表作是A 五言《悲愤诗》50. 曹植后期的代表作是 D 《赠白马王彪》51. 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B 《论贵粟疏》52. 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复归风雅53. 初唐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是 B 杨炯54. 除政治时局外,对正始诗歌创作影响重大的还有A 玄学思潮55. 创立“二十八字史论”的晚唐诗人是:杜牧56.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的最大成就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A寓言故事57. 代表汉代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 《古诗十九首》58. 带有陶渊明自叙传性质的散文是A 《五柳先生传》59. 第一个将庄子诗化,其诗作具有清远境界的诗人是 C嵇康60. 奠定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的诗人是 C 谢灵运61. 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A 《归田赋》62. 东汉文人五言诗《咏史》的作者是A 班固63. 杜甫的《秋兴八首》属于A 七律组诗64.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是 C 沉郁顿挫65. 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乐府诗为C 12类66. 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C 《遂初赋》67. 汉乐府民歌《上邪》一连列举的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有D 5种68. 获得宫词之“祖”声誉的诗人是 C 王建69. 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属于:史论散文70. 建安诗人中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是 C 曹丕71. 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 C 《春秋》72.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73. 就作家而言,秦代可以提及的只有 D 李斯74. 据《史记》记载,“喜刑名法术之学”,“与李斯俱事荀卿“的是A 韩非75. 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曹操76. 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 D 《行路难》77. 李白诗歌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主要体现在哪类诗里 B 绝句78. 李白诗里用得最多是色彩字是A 白79. 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诗歌是其:爱情诗80. 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是D 轶事81.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的体裁是 C 诗82. 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A 山水游记83. 录载于《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的歌词是A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84. 南朝乐府民歌大多辑入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 B 《清商曲辞》85.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D 《西洲曲》86. 其七绝留存下来七十余首,写得几乎首首皆好的诗人是 B 王昌龄87. 其诗具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的诗人是A 阮籍88. 其诗预示了元白、韩孟两大诗派的共同特点的中唐诗人是 D 顾况89.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的作品是C 《九歌》90. 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是A 《离骚》91. 屈原作品《九章》之名最早见于:刘向《九叹》92. 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作品是 C 《天问》93. 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C 高适94. 诗歌“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中国古代文学(I)平时作业(一)

中国古代文学(I)平时作业(一)

中国古代文学(I)平时作业(一)(根据中央电大该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制定)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填空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先秦时通称“诗”或“”。

到了代被奉为经典,遂称《诗经》。

2.《诗经》共收入从——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篇,分《》、《》、《》、三类。

3.屈原,名,字原,战国后期国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有《》、《天问》、《》、《九章》等。

4.《离骚》作者,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5.《湘夫人》选自《》;《橘颂》选自《》。

6.《左传》是家经典之一,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著作,该书作者相传为鲁国太史。

7.《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所记史事与《左传》有同有异,互有详略,主要是记载一些历史人物的。

8.《战国策》又简称《》,全书三十三篇,按国编排。

西汉末年重新编排整理。

9.《》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和一些孔子门人言行的著作,是家经典之一。

10.孔子,名,字,春秋后期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1.孟子,名,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世与孔子并称“”。

12.《墨子》是墨子及后学的著作。

墨子,名,他的学说主要内容是“”和“非攻”。

13.韩非,末期思想集大成者。

14.荀子,名,字卿,他自称家,其实他批判地总结了儒、法、道、名、墨各家的学术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学说。

15.《吕氏春秋》又名《》,战国末期秦相及其门客合编,汇集各派之说,人称杂家。

16.《历山之农者侵畔》选自《韩非子·》篇,韩非运用“以子之矛,”的逻辑方法批驳家的“德治”。

二、续写古诗文1.静女其娈,。

彤管有炜,。

2.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3.信誓旦旦,。

反是不思,。

4.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5.帝子降兮北渚,。

嫋嫋兮秋风,。

6.沅有芷兮澧有兰,。

荒忽兮远望,。

7.帝者与处,王者与处,霸者与处,亡国与处。

8.夫仁者,己欲立,己欲达。

就近取譬,可谓。

9.恭则,宽则,信则,敏则,惠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说: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陈子昂对唐诗的发展所起的推进作用:1、复归风雅成为盛唐歌行即将到来的序曲;2、陈诗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有盛唐诗歌的风貌;3、其提倡风骨和寄兴,对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谈论杜甫诗歌“诗史”的性质;1、写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2、借记事以抒情,表达爱国忧民的精神;3、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1、其创作主要包括奏议文和刻石文;2、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3、其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度宏大;天问:1、屈原创作的奇特的诗歌;2、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象提出了107个问题;3、表现了诗人见识广博、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骈文:1、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2、骈文的特征是:对偶、用典、声律和词藻;盛唐边塞诗派:1、以高适、岺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群体;2、他们的诗主要以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3、他们的边塞诗写得雄壮美,有一种慷慨悲凉之美;唐传奇:1、唐代流行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2、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神话的性质:1、都是产生于史前远古时代;2、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3、表达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愿望;4、都幻想和想象的产物;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1、春秋到战国初期:语录体、篇幅简短、辞约义丰;2、战国中期:论辩体,长篇大论、说理畅达;3、战国末期:专题论文,论题集中,说理透辟;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1、内容充实丰满,多慷慨悲愤之气;2、艺术表现形象生动、音韵流畅、辞藻华美、对付工整;3、艺术风格华丽绮焕,雄健浑厚;简述陶渊明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1、心境的平和散淡;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心境自然平和;2、语言的平易质朴,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自然纯净之美;试论《史记》刻画人物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章节练习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章节练习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史上所谓的先秦一般是指 ( )A.殷、周到秦统一B.秦代以前C.夏代以前D.夏代到西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的起止时间。

文学史上所谓的先秦,事实上一般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并且,殷商史料也极匮乏,对先秦文学史比较详细的描述,是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初)开始的。

分值:1.02.“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这一关于原始歌舞的著名记载出自( )A.《礼记·郊特牲》B.《吕氏春秋·古乐》C.《毛诗大序》D.《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答案:B解析:无分值:1.03.“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这一流畅叶韵的筮辞出自( ) A《尚书·尧典》B.《周易·贲卦》C.《淮南子·览冥训》D.《周易·中孚》九二爻辞答案:B解析:无分值:1.04.下列属于创世神话的是()A.女娲补天B.女娲造人C.鲧禹治水D.后羿射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创世神话。

A、C、D三项都属于自然灾害神话。

分值:1.0二、多项选择题1.初民的口头文学主要有( )B.上古歌谣滑C.小说D.神话传说E.寓言答案:BD解析:无分值:2.02.我国流传下来的神话主要保存在A.《山海经》B.《楚辞》C.《淮南子》D.《尚书》E.《左传》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保存我国神话的古籍。

我国的神话大都未能完整保留下来,存留下来的只有一些片段,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及其他一些古籍中。

分值:2.0三、简答题1.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分值:5.02.简述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答案:(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一)

中国古代文学(一)

汉赋

汉赋 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吸取《楚辞》、荀卿《赋篇》体制词藻、纵横家铺张的手法而形成。有小赋和大赋之分,小 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宫观园苑之盛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在篇末有时寄寓讽谏之意;间有辩难、说理之作。 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 辞赋 楚辞、先秦散文都是赋的源泉,其中楚辞的影响最直接,故称辞赋。两汉辞赋盛行,经历了骚体赋、大赋、抒情小 赋的演变。它的文体是诗和文的综合体,其基本的一些文体特征:1、从音律上说,有音节而不入乐,所谓“不歌 而诵谓之赋”;2、从体式上说,骈散不拘,韵否不定。类似散文、骈文、韵文之混合;3、从风格上说,善于铺陈 夸饰,《文心雕龙》所谓“极声貌以穷文”;4、从组织上说,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便于反复渲染,驰骋铺张;5、 从功用上说,继承儒家诗教传统,重视讽谏作用。六朝骈文盛行,抒情小赋也演变为骈体赋,抒情和描写功能更强。 七体 枚乘的《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后世作家时有模仿。 抒情小赋 东汉中叶以后,是汉赋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汉赋从思想内容、体制和风格上都开始有所转变,那就是歌 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专以铺采摛文的散体大赋开始衰微,而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 始兴起。这一转变,主要是因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张衡是这一转变开始的代表作家,其后有蔡邕、赵壹、 祢衡等人。《归田赋》是张衡抒情小赋的代表作。赵壹《刺世疾邪赋》也很有名。
先秦的文学形态特征: 不是纯文学形态,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集体 创作造成原始作者难以辩明与指实。

神话

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 学价值。它实际上是一部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 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五代诗歌
初唐
隋代:大体承袭以前的绮靡之风,除了薛道衡《人日思归》独特。

初唐: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台阁宫体
四杰意义:诗风刚健清新,四人不满六朝以来的浮夸诗风,表现人生的种种真情实感,算是唐诗始音。

陈子昂(对诗风转变巨大贡献)和王绩
贡献:1趋于写实,表达人的真实情感
2拓宽诗歌境界,诗歌从宫廷走向市井
3风格上突破齐梁浮艳诗风,六朝诗风与汉魏风骨。

盛唐
产生原因:1社会经济繁荣2人们思想活跃,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3唐代取士较重视声名,一部分人由隐而士,走”终南捷径”4唐初佛道盛行
山水田园诗派-----王,孟
边塞诗派----高,岑产生背景:1战争频繁2文人投笔从戎
俩大诗人李白,杜甫
李白诗歌艺术特征1豪放飘逸2语言清新
他抨击黑暗现实蔑视权贵
杜甫诗歌思想内容
1揭露了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与好大喜功的政治讽喻诗《丽人行》《兵车行》2偏重于描述劳动人民的苦难3深沉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的咏怀诗《北征》《自京赴奉,,,,》4描绘自然景物,歌咏祖国山川。

风格:沉郁顿挫
中唐
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1诗歌的抒情性2诗歌的现实性3强调诗歌的表现作用,通俗易懂
新乐府运动产生的背景1社会危机日益加深2矛盾日益尖锐3革新成为新潮
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目的:批判现实
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讽喻诗《观刈麦》《轻肥》;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杂律诗《》
韦李;韩孟(奇险,艰涩难懂);元白(通俗易懂);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
杜牧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抒写自己的壮志与理想,表现出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另一个内容是讽刺统治者荒淫奢侈,这一内容的诗歌往往采取咏史形式以借古讽今。

李商隐诗歌三大类:政治诗;感怀诗;爱情诗
唐五代词
唐五代词
词的产生和民间词(敦煌曲子词):词是一种和乐歌唱的新体诗。

因与音乐宴功相符,在唐五代被称为曲子词。

因为它和乐府一样配乐歌唱,又称乐府。

因词句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产生在唐代初期,它开始是民间传唱的一种曲子词,后经文人模仿创作,逐渐变成一种新诗体,词的产生与发展与唐代的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因:1唐代经济文化繁荣促进了词的产生与发展。

2词的兴起于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

3词的兴起也是诗体发展的结果。

温庭筠(花间词派的鼻祖)和花间词派
多写女子容貌之美丽,服饰之华贵,情态之温柔。

温庭筠:词题材内容狭窄,格调境界不高,成就主要表现在艺术上,词彩浓艳华丽,情思细腻绵密,抒情委婉含蓄。

韦应物:善写小词,真挚动人。

李煜(词帝)和南唐词
李煜早期作品反映只是帝王的荒淫,颓废生活,亡国以后的词则转为感伤沉痛之言。

韩柳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
1)产生的原因
2)古文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