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一)

合集下载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

以《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为标题,让我们来一睹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学之美吧。

古代文学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儒家文学就是它最为突出的一个分支,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有《论语》、《孟子》、《韩非子》、《礼记》、《春秋》、《淮南子》等,这些文献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另外一个重要的古代文学分支是诗歌文学,以诗人屈原、柳宗元、苏轼、李白、杜甫等最为突出,他们的诗词作品深入深刻,表达了古代文学的精神精髓,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此外,还有道家文学,以《道德经》最为突出,它把道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和智慧融会贯通,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最后一个重要的古代文学分支是文言文,它以《汉书》、《后汉书》、《史记》、《汉魏六朝文选》、《文选》、《诗经》等为最为突出,他们把古代文学和历史融合在一起,把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让后人受益的经典文学。

以上就是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的简要介绍。

古代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古代文学,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明,还能深入洞悉古代思想,促使我们今天不断向前进步。

- 1 -。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一)复习资料

填空题-- 综合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共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12、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题库

精心整理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模拟试题一一、文学常识填空(共1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1.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发起进行了一诗歌革新运动,即(),提倡“惟歌生民病”,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2.汉代传习《诗经》的四家中唯—属于古文经学的是()3.《诗经·大雅》《》一篇记载了姜螈“胺帝武敏”而受孕及生子之后三弃三话说反映了当时周人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

4.《诗经》的第…篇《》被司马迁称为国风之始,这是——首昔名的爱情诗。

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这是《诗经》《》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和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十活的气息。

678.91o 11.121314.1516二、解释名词(共l 风、雅、颂2.九章3.咏物诗词4.婉约词三、论析题(共501234一、文学常识填空(共1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1.新乐府运动2.毛诗3.生民4.关睢5.七月6.若有人兮山之阿7.哀郢8.波撼岳阳城9.温庭筠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苏轼12.题乌江亭13.屈原14.渔翁15.欧阳修16.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二、解释名词(共32分,每题8分)1.风雅颂:按照音乐标准对《诗经》进行的分类。

风是民俗歌谣之诗,国风就是各诸侯国统治地区的土乐,《诗经》中共十五国风。

雅是朝廷正乐,分大雅、小雅,也是按照音乐划分的。

颂是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002.《九章》;诗人屈原的短篇抒情诗集,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

这九篇原本单行,后辑为组诗,取名《九章》。

《九章》篇均为政治抒情诗,记载了诗人一生中每深。

3)、《疏影》等42、论析题(共50) 1要点:1)2.要点:(1)3.要点:(1)(2)(3)4.要点:(1)明:12.每两个错别字扣一分,每题错别字扣分不超过三分。

中国古代文学试卷一

中国古代文学试卷一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骈文的是( )。

A.《吊魏武帝文》 B.《祭十二郎文》C.《与宋元思书》 D.《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2.吴歌、西曲是( )中的两大类。

A.汉乐府B.北朝乐府C.南朝乐府D.唐代新乐府3.下列作品篇目中出自《庄子》的是( )。

A.《齐物论》 B.《五蠹》C.《儒效》 D.《为政》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五古的是( )。

A.曹植《七哀》B.杜甫《新婚别》C.王维《山居秋暝》 D.陶渊明《归园田居》5.下列词作中不属于苏轼的是( )。

A.《永遇乐》(明月如霜) B.《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C.《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D.《满庭芳》(111抹微云)6. 咏梅词的绝唱《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的作者是( )。

A.姜夔 B.林逋C.吴文英 D.张炎7. 著名的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怀乡》是()的作品A.睢景臣 B.关汉卿 1C.刘时中 D.马致远8.词人( )的词以个人的不幸写出人生普遍的悲苦,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借对往事的追怀,写出了对人生无常的追问。

A.晏殊 B.冯延巳C苏轼 D.李煜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七律的是( )。

A.黄庭坚《登快阁》 B.崔颢《黄鹤楼》C.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D.李贺《神弦曲》10.著名的怀古词《永遇乐》(千古江山)是词人( )抒发爱国之志、表现英雄情怀的作品。

A.苏轼 B.陈亮C辛弃疾 D.陆游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诗人______的作品善于阐发人生哲理,如其七律中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七绝中的《题西林壁》等。

12.诗人________绝句多写景抒情之作,风格雅丽精绝,《泊船瓜洲》可为代表。

13.刘兰芝是著名叙事长诗《___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14.宋代词人_________的慢词艺术成就极高,《六丑》(正单衣试酒)是其代表作之一。

0507-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507-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1分19.《战国策》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
A.各国的国别史
B.各国的外交策略
C.各国国君的外事活动
D.纵横家的事迹、言论
主知识点:3.1.3.0、《战国策》简介
答案:D
解析:《战国策》多记叙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其主要目的是要听者信服自己的说法,所以往往大肆敷张道理,营造气势,因此造就了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A.《逸周书》
B.《春秋》
C.《国语》
D.《尚书》
主知识点:3.1.1、一、《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汉初,有今、古文不同的传本。今文《尚书》29篇,是经师伏生所传。古文《尚书》在汉武帝时出现,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这16篇后来亡逸了。
A.《九辩》
B.《九难》
C.《九歌》
D.《九议》
主知识点:4.4、第四节宋玉
答案:A
解析: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曾在楚襄王朝为官,职位不高,生活困窘。《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之一,虽思想境界不及《离骚》,然而从艺术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的精品。
1分18.在《九章》的下列作品中,一般认为写作时间最早的一篇是()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李商隐
主知识点:19.2.1、一、五律七律兼擅
答案:A
解析:杜甫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他创作了超过前人创作数量总和的七律。唐人的七言律,在盛唐诸家以兴趣情韵见长,到杜甫手中,境界始大,感慨始深,无论模写物象,还是抒发性情,皆能摆去拘束,于尺幅之中,含有思飘云物、律惊鬼神的壮观景象。杜甫七律创作的全盛期在入蜀以后,他在寓居夔州以后所作律诗,这方面的成就,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说: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陈子昂对唐诗的发展所起的推进作用:1、复归风雅成为盛唐歌行即将到来的序曲;2、陈诗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有盛唐诗歌的风貌;3、其提倡风骨和寄兴,对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谈论杜甫诗歌“诗史”的性质;1、写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2、借记事以抒情,表达爱国忧民的精神;3、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1、其创作主要包括奏议文和刻石文;2、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3、其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度宏大;天问:1、屈原创作的奇特的诗歌;2、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象提出了107个问题;3、表现了诗人见识广博、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骈文:1、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2、骈文的特征是:对偶、用典、声律和词藻;盛唐边塞诗派:1、以高适、岺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群体;2、他们的诗主要以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3、他们的边塞诗写得雄壮美,有一种慷慨悲凉之美;唐传奇:1、唐代流行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2、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神话的性质:1、都是产生于史前远古时代;2、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3、表达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愿望;4、都幻想和想象的产物;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1、春秋到战国初期:语录体、篇幅简短、辞约义丰;2、战国中期:论辩体,长篇大论、说理畅达;3、战国末期:专题论文,论题集中,说理透辟;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1、内容充实丰满,多慷慨悲愤之气;2、艺术表现形象生动、音韵流畅、辞藻华美、对付工整;3、艺术风格华丽绮焕,雄健浑厚;简述陶渊明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1、心境的平和散淡;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心境自然平和;2、语言的平易质朴,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自然纯净之美;试论《史记》刻画人物的特点。

1`简述盛唐诗歌发展的概况(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

1`简述盛唐诗歌发展的概况(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简述盛唐诗歌发展的概况(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1)唐玄宗开元(712-741)年间,唐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这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盛唐气象。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3)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是高适和岑参。

(4)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还当首推李白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兼而有之,各臻化境。

2、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中唐时期,天宝十四载冬爆发的“安史之乱”,不仅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也对文学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安史之乱”使盛唐诗歌那种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迅速淡化,写实性逐渐增强。

(1)唐代诗风的转变,应该说始于诗圣杜甫。

他的诗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这场大战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

无论是题材还是写法,都呈现出迥异于盛唐诗的风貌。

杜诗风格虽不一而足,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沉郁顿挫。

(2)中唐韩愈、孟郊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杜诗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形成了韩孟诗派。

(3)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似乎与韩孟诗派大相径庭,但殊途同归,也是为了走出盛唐,革新诗风。

(4)中唐韩孟、元白诗派影响虽大,刘禹锡、柳宗元却能够不为二者所囿,自成一家。

3、简述北宋词创作的概况北宋的词,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宋初令词为主的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

第二时期,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柳永是词史上全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在内容上有新扩展,在体制上突破小令的格局,以赋体作长调。

第三时期,以苏轼词为代表。

他在革新词体、开创词风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以诗为词”,凡可入诗的都能以词来表达,这样使词摆脱了“艳料”的范围,提高了词品和词的抒情功能。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1)《诗经》与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1)《诗经》与楚辞

其他诗篇
第一类是怀人、念旧、表达人伦情感之诗; 第二类是民俗风情诗。

第九章 《诗经》的文化精神

关于《诗经》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从 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根植于农业生产的 乡土 情蕴;二是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 国情感;三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四是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乡土 情蕴
政治颂美诗



政治颂美诗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贵族阶级及 其政治代表人物的赞美。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其一是赞扬贵族阶级的美德与容仪;其二 是赞美贵族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的政绩。 《诗经》政治颂美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颂扬周 代贵族人物的道德与容仪之美;另一个突出特 点是描写君子的外在仪容之美。 总之,既歌颂君子的内在美质,又赞美君子的 外在仪表,内德外容的统一,是《诗经》政治 颂美诗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大雅· 烝民》。赞 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赫赫政绩,同时成功地 塑造了一个德性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形象。
婚嫁诗


《诗经》中的婚嫁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 是对婚姻仪式和结婚情景的描写,对结婚者的祝 愿与礼赞;二是表达在婚嫁中的欢乐、幸福、失 望以至怨恨等各种感情。如《卫风·硕人》、《周 南·桃夭》、《邶风·燕燕》 婚嫁诗在《诗经》中占有较多数量,这在中国诗 歌史上也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事,它一方面表 明周代社会对于家庭婚姻的特别关注,另一方面 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那一时期的社会婚姻习 俗以及文化心理。

农业祭祀诗


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述春夏祈谷、秋冬 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小雅》中的《楚茨》、 《信南山》和《周颂》中的五篇农事诗便属于农 业祭祀诗。 农业祭祀诗的价值:一、它们记录了周人为祈求 丰收而进行的宗教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礼制。 二、农业祭祀诗并不是抽象地抒发“祈谷报赛” 的心情,而是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 规模以及丰收的景象。三、象征性地躬耕籍田等 活动,在今天看来也许会觉得这是带有一定欺骗 性质的消极活动,其实在这消极之中却蕴含着许 多积极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