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1(专升本)
《中国古代文学1》A卷(专升本)

平顶山学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试卷A卷(专升本)一、单选题(共28分)1.文学艺术起源于(D)A.人类的阶级斗争B.人类心灵感情的表现欲望C.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D.人类的生产劳动2.“建安风骨”主要是指建安文学(D)A.具有现实性的社会内容B.歌颂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C.批判了社会中的黑暗面D.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C)A.《汉书》B.《史记》C.《春秋》D.《战国策》4.提出自己写史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是(C)A.左丘明B.孔丘C.司马迁D.班固5.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B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6.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C)A.盘古开天辟地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D.黄帝战蚩尤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C)A.史传散文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D.志人小说8.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C)A.本纪B.书C.传D.表9.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B)A.《东都赋》B.《蜀都赋》C.《二京赋》D.《三都赋》10.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B)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11.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诗人是(A )A.陈子昂B.王勃C.杨炯D.卢照邻12.提倡“以文为诗”的词人是(D)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13宋初三体诗中“西昆体”学习的唐代诗人是(D)A.李白B.白居易C.杜牧D.李商隐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A)A.王勃B.杜牧C.李商隐D.黄庭坚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1.下列作品中,《楚辞章句》认为属于屈原所作的是(ACDE)A.《离骚》B.《九辩》C.《九歌》D.《九章》E.《天问》2.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有:(ABCD)A. 赋B.楚辞体C.叙事散文D.诗歌E.词3.下列作品中,不是屈原创作的作品是(ABCE)A.《九辩》B.《招隐士》C.《七发》D.《怀沙》E.《七谏》4.《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写(BE)A.劳动者的苦难及其反抗B.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C.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D.统治者的歌舞描绘生活E.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5.南北朝时期,新体诗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有(ABC)A.谢眺B.陶渊明C.何逊D.阴铿E.谢灵运三、名词解释题(共30分)1.诗经:答案: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282道选择题(含答案)

12•《诗经》中描绘了 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 > 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邺风•胖女》B •《周南•关睢》C∙m∙月出》I )•《风•兼葭》 13 •《七月》是一首()O A •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B •农事诗C •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I ) •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14 •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o A∙毛萇B∙毛亨C ■玄I ) •班固15 •《论语》是一部( )o A•纪传体史书 B •长篇论文C•杂记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A∙孔子 B •孟子C •老子 I ) •庄子 17•《庄子》今存()。
22 •《左传》是( )oA• 一部国别体史书B• 一部纪传体史书C• 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D• 一部编年体史书 23 •《国语》是( )。
D•语录体著作A • 20 篇B • 30 篇C • 33 篇18 •先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
A •孟子B•子夏C•颜渊19 •《劝学》的作者是( )。
A •孔子B •孟子C •非20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 •《尚书》 B •《逸周书》C •《论语》21•《左传》全称()。
A •《春秋左氏传》B •《左氏春秋》C •《春秋传》D • 52 篇D∙荀子D-荀子D •《春秋》D •《春秋外传》A • 一部国别体史书B • —部编年体史书C • 一部纪传体史书1)∙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24•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
A∙《左传》 B •《国语》C •《战国策》I)•《尚书》2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尚书》B∙《左传》C∙《国语》I)•《战国策》26•《国语》()。
A•以记言为主B-以记事为主C•以记人为主D•以志怪为主27•记录先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
A∙《春秋》 B •《左传》C •《国语》I)•《战国策》28•《战国策》的编订者是()。
湘南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大纲(专升本)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大纲(2021年专升本)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一、考试要求: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特点,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式,能够独立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能够利用工具书与知识积累扫清语言障碍,并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
在此基础上获得文学的熏陶与审美的教育。
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析古代文学作品。
二、考试内容先秦文学一、先秦文学概述(一)理解(1)理解文学史观念与文学史分期等问题;(2)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3)理解先秦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4)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
二、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一)理解(1)了解原始歌谣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掌握原始歌谣的搜集情况;(2)了解上古神话的基本概况。
(二)应用(1)掌握上古神话的基本特征;(2)重点掌握上古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诗经》(一)识记(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念。
(2)《诗经》经典篇目的背诵与赏析。
(二)理解(1)《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应用(1)会结合具体作品、时代背景等因素分析《诗经》的写作风格与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先秦历史散文(一)识记(1)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的成书过程及基本内容;(二)理解(1)重点掌握《左传》五大战役,以此分析《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2)阅读《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分析《战国策》的散文艺术;(3)比较分析《左传》与《战国策》说辞的不同特色。
五、先秦诸子散文(一)识记(1)了解《论语》、《孟子》、《庄子》的基本概况及基本思想;(2)掌握《论语》、《孟子》《庄子》中的名句、名篇。
(二)应用(1)会结合具体作品、时代背景等因素分析《论语》、《庄子》、《孟子》等作品的文学价值。
六、楚辞(一)识记(1)楚辞与屈原相关知识点及《离骚》等文本的细读。
(二)理解(1)楚辞生成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屈赋的艺术特征、楚辞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专升本汉语言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择题练习 (先秦文学常识、含答案)

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择题练习(先秦文学常识、含答案)1.下列古代著名神话中,不是选自《淮南子》的是( )。
A.共工触山B.精卫填海C.女娲补天D.嫦娥奔月2.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经》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B.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
C.《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雅”指朝廷正乐,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
D.《诗经》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解说其含义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诗经》创作基本手法的是( )。
A赋B.比c.兴D.颂4.在西汉,解说《诗经》的三家诗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下列不属于三家诗的是( )。
A.出自鲁人申培的鲁诗。
B.出自齐人辕固的齐诗。
C.出自韩人韩婴的韩诗。
D.出自燕人韩婴的韩诗。
5.《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 )。
A.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B.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C.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D.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6.先秦史传散文的顶峰之作是( )。
A.《战国策》B.《左传》C.《史记》D.《国语》7.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神话学价值的古代文献是( )。
A.《淮南子》B.《山海经》C.《吕氏春秋》D.《庄子》8.先秦诸子散文中援引神话最多的是( )。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9.《九章》不包括( )选项中的作品。
A.《惜诵》B.《怀沙》C.《橘颂》D.《云中君》10.《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是( )。
A.叙述身世和遭遇B.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C.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D.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坚贞高洁的形象11.关于《离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其中名句B.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C.《离骚》中的美人一般被认为是圣君的象征D.《离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12.下列作品中,可被视为“悲秋”文学之祖的( )。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专升本)

平顶山学院补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专升本)总时长:120分钟1. (单选题) 文学艺术起源于( )(本题2.0分)A. 人类的阶级斗争B. 人类心灵感情的表现欲望C. 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D. 人类的生产劳动答案: D解析: 无2. (单选题) “建安风骨”主要是指建安文学( )(本题2.0分)A. 具有现实性的社会内容B. 歌颂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C. 批判了社会中的黑暗面D. 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答案: D解析: 无3. (单选题)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本题2.0分)A. 《汉书》B. 《史记》C. 《春秋》D. 《战国策》答案: C解析: 无4. (单选题) 提出自己写史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是( )(本题2.0分)A. 左丘明B. 孔丘C. 司马迁D. 班固答案: C解析: 无5. (单选题) 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本题2.0分)A. 《尚书》B. 《左传》C. 《国语》D. 《战国策》答案: B解析: 无6. (单选题) 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本题2.0分)A. 盘古开天辟地B. 女娲造人C. 后羿射日D. 黄帝战蚩尤答案: C解析: 无7. (单选题) 《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本题2.0分)A. 史传散文B. 纵横家书C. 杂家著作D. 志人小说答案: C解析: 无8. (单选题) 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本题2.0分)A. 本纪B. 书C. 传D. 表答案: C解析: 无9. (单选题) 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本题2.0分)A. 《东都赋》B. 《蜀都赋》C. 《二京赋》D. 《三都赋》答案: B解析: 无10. (单选题) 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本题2.0分)A. 曹操《短歌行》B. 曹丕《燕歌行》C. 曹植《野田黄雀行》D.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答案: B解析: 无11. (多选题) 下列作品中,《楚辞章句》认为属于屈原所作的是( )(本题4.0分)A. 《离骚》B. 《九辩》C. 《九歌》D. 《九章》E. 《天问》答案: ACDE解析: 无12. (多选题) 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有:( )(本题4.0分)A. 赋B. 楚辞体C. 叙事散文D. 诗歌E. 词答案: ABCD解析: 无13. (多选题) 下列作品中,不是屈原创作的作品是( )(本题4.0分)A. 《九辩》B. 《招隐士》C. 《七发》D. 《怀沙》E. 《七谏》答案: ABCE解析: 无14. (多选题)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写( )(本题4.0分)A. 劳动者的苦难及其反抗B. 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C. 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D. 统治者的歌舞描绘生活E. 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答案: BE解析: 无15. (多选题) 南北朝时期,新体诗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有( )(本题4.0分)A. 谢眺B. 陶渊明C. 何逊D. 阴铿E. 谢灵运答案: ABC解析: 无16. (问答题) 诗经:(本题10.0分)答案: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宿州学院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大纲《现代汉语》(一)主要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
2.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
3.掌握现代汉语七种方言及其代表性地点方言。
4.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5.了解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
第二章语音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
2.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
3.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
4.掌握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掌握普通话元音的发音原理和舌位图。
6.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状况。
7.掌握普通话声调的调值、调类和调号。
8.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了解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9.了解普通话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文字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文字的性质、起源、特点和作用。
2.了解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3.了解文字的结构。
4.掌握汉字的造字法。
5.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6.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词汇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词汇单位及词的结构类型。
2.掌握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了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了解义素分析的方法。
4.掌握语义场的类型和同义词的辨析。
5.掌握反义词的类型及表达作用。
6.了解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7.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8.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9.了解词汇发展变化的状况和规律。
10.了解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第五章语法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法和语法体系的含义,认识语法的性质,了解四级语法单位。
2.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
3.掌握各类实词和虚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4.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法,掌握分化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5.了解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掌握句法成分分析法。
6.了解句型、句式、句类的分类标准,掌握各类句子的结构特点、语气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句子变换的方法和作用。
7.掌握单句运用中常见的句法失误和修改原则。
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资料

第一编先秦文学《诗经》1流传情况:鲁、齐、韩三家诗属今文经学派,兴盛于汉武帝以后百余年间。
《毛诗》属古文经学派,较“三家诗”晚出。
当“三家诗”兴盛时,《毛诗》处于被压抑的地位。
东汉以后,《毛诗》盛行于世。
“三家诗”先后失传,传下来的便只有《毛诗》,这也就是流传到今天的《诗经》。
《诗经》的分类及编排情况:《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认为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来划分的。
(一)风:“风”即音乐曲调之意。
风即《国风》,包括15国风,共收诗160篇。
(二)雅:雅分《小雅》、《大雅》。
《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为105篇。
(二)颂:《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祭祀祖宗,(三)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特点;诗、乐、舞的合一,则是形式特点。
(四)《颂》诗大多简短,韵律缺乏规则,且不分章,不叠句。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2.《诗经》的内容.(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
(二)农事诗: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三)燕飨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四)怨刺诗: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
(五)战争徭役诗1、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
2、徭役诗: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和厌倦。
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六)婚恋诗:1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2 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3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考试大纲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考试大纲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古代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 文学的定义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3. 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4. 秦汉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魏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风格分析。
3. 南朝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风格分析。
4. 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风格分析。
第三部分:唐代文学1. 唐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唐代诗歌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诗人与作品。
3. 唐代散文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
4. 唐代唐诗的典型体裁与演变。
第四部分:宋代文学1. 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宋代词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词人与作品。
3. 宋代元曲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剧作家与作品。
4. 宋代散文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
第五部分:元明清时期文学1. 元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明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3. 清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第六部分: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价值1. 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
2. 古代文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第七部分:邹韬奋与中国古代文学1. 邹韬奋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贡献。
2. 邹韬奋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
第八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思想1. 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倾向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第九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1. 选取古代文学名篇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如《庄子》、《诗经》、《离骚》、《红楼梦》等。
第十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1. 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影响。
2. 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与对比。
考试要求:1. 考生要熟悉每个时期的文学特点,并能准确理解代表作品的意义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学院
补考
课程:中国古代文学1(专升本)总时长:120分钟
1. (单选题) 文学艺术起源于( )(本题
2.0分)
A. 人类的阶级斗争
B. 人类心灵感情的表现欲望
C. 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
D. 人类的生产劳动
答案: D
解析: 无
2. (单选题) “建安风骨”主要是指建安文学( )(本题2.0分)
A. 具有现实性的社会内容
B. 歌颂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C. 批判了社会中的黑暗面
D. 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
答案: D
解析: 无
3. (单选题)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本题2.0分)
A. 《汉书》
B. 《史记》
C. 《春秋》
D. 《战国策》
答案: C
解析: 无
4. (单选题) 提出自己写史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是( )(本题2.0分)
A. 左丘明
B. 孔丘
C. 司马迁
D. 班固
答案: C
解析: 无
5. (单选题) 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本题2.0分)
A. 《尚书》
B. 《左传》
C. 《国语》
D. 《战国策》
答案: B
解析: 无
6. (单选题) 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本题2.0分)
A. 盘古开天辟地
B. 女娲造人
C. 后羿射日
D. 黄帝战蚩尤
答案: C
解析: 无
7. (单选题) 《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本题2.0分)
A. 史传散文
B. 纵横家书
C. 杂家著作
D. 志人小说
答案: C
解析: 无
8. (单选题) 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本题2.0分)
A. 本纪
B. 书
C. 传
D. 表
答案: C
9. (单选题) 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本题2.0分)
A. 《东都赋》
B. 《蜀都赋》
C. 《二京赋》
D. 《三都赋》
答案: B
解析: 无
10. (单选题) 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本题2.0分)
A. 曹操《短歌行》
B. 曹丕《燕歌行》
C. 曹植《野田黄雀行》
D.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答案: B
解析: 无
11.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诗人是( )(本题2.0分)
A. 陈子昂
B. 王勃
C. 杨炯
D. 卢照邻
解析: 无
12. (单选题) 提倡“以文为诗”的词人是( )(本题2.0分)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答案: D
解析: 无
13. (单选题) 宋初三体诗中“西昆体”学习的唐代诗人是( )(本题2.0分)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牧
D. 李商隐
答案: D
解析: 无
14. (单选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 )(本题2.0分)
A. 王勃
B. 杜牧
C. 李商隐
答案: A
解析: 无
15. (多选题) 下列作品中,《楚辞章句》认为属于屈原所作的是( )(本题4.0分)
A. 《离骚》
B. 《九辩》
C. 《九歌》
D. 《九章》
E. 《天问》
答案: ACDE
解析: 无
16. (多选题) 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有:( )(本题4.0分)
A. 赋
B. 楚辞体
C. 叙事散文
D. 诗歌
E. 词
答案: ABCD
解析: 无
17. (多选题) 下列作品中,不是屈原创作的作品是( )(本题4.0分)
B. 《招隐士》
C. 《七发》
D. 《怀沙》
E. 《七谏》
答案: ABCE
解析: 无
18. (多选题)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写( )(本题4.0分)
A. 劳动者的苦难及其反抗
B. 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C. 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
D. 统治者的歌舞描绘生活
E. 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
答案: BE
解析: 无
19. (多选题) 南北朝时期,新体诗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有( )(本题4.0分)
A. 谢眺
B. 陶渊明
C. 何逊
D. 阴铿
E. 谢灵运
答案: ABC
解析: 无
20. (问答题) 诗经:(本题10.0分)
答案: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
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10篇。
赋、比、兴是《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比较大的表现手法。
得分点:未设置
解析: 无
21. (问答题) 《史记》(本题10.0分)
答案: 原名《太史公记》,西汉司马迁著。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
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世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
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得分点:未设置
解析: 无
22. (问答题) 边塞诗派(本题10.0分)
答案: 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描写表现边塞题材斗争的作品,有的歌颂战士们的奋勇报国,建国立业的豪情;有的则是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有的诗
歌描绘了瑰丽的边塞风光,表现了边将的骄奢淫逸。
其风格多以雄壮瑰丽见称,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得分点:未设置
解析: 无
23. (问答题) 以《将进酒》为例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本题22.0分)
答案: 略
得分点:未设置
解析: 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