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物质的密度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3 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提高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3  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提高题)

第3节 物质的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千克/米3,其他单位克/厘米3 换算关系:(以水的密度为例)1.0×103千克/米3=1.0×103×=1.0克/厘米3它表示1米3的水质量是103千克,即1厘米3的水质量是1克。

3.公式: ρ=式中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v 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米3,则ρ表示这物体的材料密度,单位即为千克/米3。

如果m 的单位克,v 的单位用厘米3,则ρ的单位即为克/厘米3 。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无关,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例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

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2.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3.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C.重力相等D.体积相等 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5.密度公式为,对此公式正确的理解是(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5.正确理解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

4.3.3物质的密度

4.3.3物质的密度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一、实验准备 1、在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量筒
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天平
2、量筒的正 (1)量筒要放 平稳
确 使 用: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
最低处 相平。
(1)调零:把 游码 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
3、天平的 (2)调节平衡,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央刻度线 上;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
总体积为 V2 。
5、计算石块体积 V 6、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
= V2 – m=
V
V1
m
V2 –
V1
三、测盐水(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一定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为m1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为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m = m1 – m2
6、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m V
= m1 – m2
V
1.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 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 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余
气体的密度为 ( A )
A 、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 6千克/米3 D. 8千克/米3 解题关键:气体总是充满钢瓶, 瓶内的氧气减少了,而体积V不变, 所以密度变小。
正确使用: (3)称量物体:物体放在 左 盘,砝码放在 右盘,
取用砝码时应先
后大
小;
(4)读数时,物体质量 =
砝码 的质量 + 游码 指示的质量。
二、测石块(不规则)的密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步骤:

4.3物质的密度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4.3物质的密度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4. 实验操作评价: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表现,可以评价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任务,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并对其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5. 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作业批改、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学生学习档案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密度概念,掌握密度测量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
3. 课后拓展应用
-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有关密度计算的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积极发言、倾听他人意见、合作解决问题等,可以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力和进步。
3. 随堂测试:随堂测试是检验学生对密度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测试学生对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通过随堂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4.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激发科学探究的内在动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4.1物质的构成1.定义: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气体空隙最大,液体次之,气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4.2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 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0000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成人:50Kg —60Kg,大象 6t;一只公鸡 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 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③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 g)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常见物质密度

常见物质密度

常用物质密度表(1g/cm3=1000kg/m3=1吨/立方米)材料名称密度(g/cm3) 材料名称密度(g/cm3)水1.00 玻璃 2.60冰0.92 铅11.40银10.50 酒精0.79水银(汞) 13.60 汽油0.75灰口铸铁6.60-7.40 软木0.25白口铸铁7.40-7.70 锌7.10可锻铸铁7.20-7.40 纯铜材8.90铜8.90 59、62、65、68 黄铜8.50铁7.86 80、85、90 黄铜8.70铸钢7.80 96 黄铜8.80工业纯铁7.87 59-1、63-3 铅黄铜8.50普通碳素钢7.85 74-3 铅黄铜8.70优质碳素钢7.85 90-1 锡黄铜8.80碳素工具钢7.85 70-1 锡黄铜8.54易切钢7.85 60-1和62-1 锡黄铜8.50锰钢7.81 77-2 铝黄铜8.6015CrA铬钢7.74 67-2.5、66-6-3-2、60-1-1 铝黄铜8.5020Cr、30Cr、40Cr 铬钢7.82 镍黄铜8.5038CrA铬钢7.80 锰黄铜8.50铬、钒、镍、钼、锰、硅钢7.85 7-0.2、6.5-0.4、6.5-0.1、4-3锡青铜8.80纯铝2.70 5-5-5铸锡青铜8.80铬镍钨钢7.80 3-12-5铸锡青铜8.69铬钼铝钢7.65 铸镁1.80含钨9 高速工具钢8.30 工业纯钛(TA1、TA2、TA3)4.50含钨18 高速工具钢8.70 超硬铝2.850.5镉青铜8.90 LT1 特殊铝2.750.5铬青铜8.90 工业纯镁1.7419-2铝青铜7.60 6-6-3 铸锡青铜8.829-4、10-3-1.5铝青铜7.50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8.5010-4-4铝青铜7.46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8.85高强度合金钢` 7.82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8.85轴承钢7.81 镍铬合金8.727铝青铜7.80 锌锭(Zn0.1、Zn1、Zn2、Zn3)7.15铍青铜8.30 铸锌 6.863-1硅青铜8.47 4-1 铸造锌铝合金6.901-3硅青铜8.60 4-0.5 铸造锌铝合金6.751铍青铜8.80 铅和铅锑合金11.371.5锰青铜8.80 铅阳极板11.335锰青铜8.60 4-4-2.5 锡青铜8.75金19.30 5 铝青铜8.204-0.3、4-4-4锡青铜8.90 变形镁MB1 1.76不锈钢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MB2、MB8 1.78Cr14、Cr17 7.70 MB3 1.79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2Cr18Ni9 7.85 MB5、MB6、MB7、MB15 1.80 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LD8 2.77不锈钢1Crl8NillNb、Cr23Ni18 7.90 LD7、LD9、LD10 2.802Cr13Ni4Mn9 8.50 钛合金TA4、TA5、TC6 4.453Cr13Ni7Si2 8.00 TA6 4.40白铜B5、B19、B30、BMn40-1.5 8.90 TA7、TC5 4.46BMn3-12 8.40 TA8 4.56BZN15-20 8.60 TB1、TB2 4.89BA16-1.5 8.70 TC1、TC2 4.55BA113-3 8.50 TC3、TC4 4.43锻铝LD2、LD30 2.70 TC7 4.40LD4 2.65 TC8 4.48LD5 2.75 TC9 4.52防锈铝LF2、LF43 2.68 TC10 4.53LF3 2.67 硬铝L Y1、L Y2、L Y4、L Y6 2.76LF5、LF10、LF11 2.65 L Y3 2.73LF6 2.64 L Y7、L Y8、L Y10、L Y11、L Y14 2.80LF21 2.73 L Y9、L Y12 2.78L Y16、L Y17 2.84。

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3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使用量筒的方法,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科学意义。

3、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总结归纳间接测量科学量的一般方法。

4、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科学意义加深理解,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有控制误差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策略】本节是在学习质量、密度的概念以及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以测量物质的密度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学会鉴别物质的方法,很好“”的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会间接测量一个科学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器材】学生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拴有细线的石块、烧杯、水、小烧杯、盐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请同学们帮我想想办法,如何才能知道这些奖牌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板书:第四学生回答:测量奖牌的密度,然后与密度表对照,就可以知道是哪种材料做成的。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入手,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让学生感受从生活走向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科学的过程。

二、探求新知: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及实验步骤1、提问: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呢?根据的公式是?板书:实验原理:ρ=m/v。

2、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在实验中应选用哪些测量工具?3、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相关知识,请同学回忆天平的使用方法?4、如何测得物体的体积呢?比如长方体、一杯液体、一个不规则的小石块?5、学生自主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请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量筒,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mL和cm3之间是什么换算关系?(2)该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图中画出了使用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

各种常用材料的密度对照表

各种常用材料的密度对照表
备注
301
粘土耐火砖
2.1
302
粘土耐火砖
2.1
303
粘土耐火砖
2.1
304
镁砂粉
2.1-2.2
305
镁砂粉
2.1-2.2
306
镁砂粉
2.1-2.2
307
聚四氟乙烯
2.1-2.3
308
聚四氟乙烯
2.1-2.3
309
聚四氟乙烯
2.1-2.3
310
硅藻土
2.2
序号
材料名称
密度(g/cm3)
备注
311
石英玻璃
实验器皿玻璃
2.45
343
平板玻璃
2.5
344
平板玻璃
2.5
345
平板玻璃
2.5
346
磁铁矿
2.5-3.5
347
磁铁矿
2.5-3.5
348
磁铁矿
2.5-3.5
349
镁铬质耐火砖
2.6
350
镁铬质耐火砖
2.6
序号
材料名称
密度(g/cm3)
备注
351
镁铬质耐火砖
2.6
352
大理石
290

19.32
序号
材料名称
密度(g/cm3)
备注
291

19.32
292
石棉布制动带
2
293
石棉布制动带
2
294
石棉布制动带
2
295
赤铁矿
2.0-2.8
296
赤铁矿
2.0-2.8
297
赤铁矿
2.0-2.8

新浙教版科学4.3物质的密度.2

新浙教版科学4.3物质的密度.2
密度=
质量
4.3物质的密度
(2)
1.对公式的理解:
练习1. 因为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式为ρ=m/v, 所以:( D )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 ρ越大。 B对于同一物质, 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物质, ρ与m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 它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2)对于不同物质,只有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质量 大的密度也大;只有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体积大的密 度小。
应用二:由 V=m/ ρ,通过测质量可求不便 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例2:厚12毫米,质量为16.2千克的铝板, 它的面积有多大? (ρ铝=2.7×103千克/米3)
解:V=m/ρ =16.2千克/2.7×103千克/米3 =6×10-3米3 S=V/D= 6×10-3米3/12×10-3m
=0.5m2
郑小姐心生怜悯,在店里找出了1000元。 该男子接过钱后,掏出一座“金佛像” ,说 至少值几万元,看郑小姐人好也就不计较了。 随后匆忙离开。 后来其丈夫用天平和量筒,测得 “金佛” 质量为4450克,体积为500厘米3,它是真金 的吗? 解:ρ=m/V =4450克/500厘米3 =8.9克/厘米3 查密度表可知,黄金的密度为19.3 克/厘米3,所以不是真金的。 答:此“金佛”不是真金做的。
应用三: 由m= ρV 通过测量体积,可求 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例3:石油可以用油罐车来运输, 它的密度是0.85 ×103千克/米3 , 如果每节油罐车的容积是80米3,源自运输2000吨石油需多少节油罐车?
解:m=v×ρ =80米3 ×0.85×103千克/米3 =6.8×104千克=68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小 2.质量 体积 密度 3. 4743 4.B 5.C 6.B 3Kg/m3 7.汽油 8、(1) 0.82 xl0 (2) 2.46 x104千克 9. 243. 81千克 3 金 (2)①多次 10. (1) 19.2g/cm 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②计算5次测量出的密度的平均值。 ③金与铜。
m m1 – m2 6、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 = V V
1.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 3,在一次急 体密度为8千克/米 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余 气体的密度为 ( A )
A 、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3 D. 8千克/米3 C. 6千克/米 解题关键:气体总是充满钢瓶, 瓶内的氧气减少了,而体积V不变, 所以密度变小。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一、实验准备 1、在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量筒
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2、量筒的正 (1)量筒要放
天平 平稳
相平。
确 使 用: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
最低处
(1)调零:把 游码 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
3、天平的 (2)调节平衡,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央刻度线 上; 正确使用: (3)称量物体:物体放在 左 盘,砝码放在 右盘, 大 小 取用砝码时应先 后 ;
5、计算石块体积 V = V2 – V1 m m 6、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 = = V –V V
2
1
三、测盐水(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一定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为m1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为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m = m1 – m2
(4)读数时,物体质量 =
砝码 的质量 + 游码 指示的质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石块(不规则)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m 。
3、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并把测得水的体积记 V1 。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 总体积为 V2 。
3.有一玻璃瓶,它的质量是40克, 此瓶最多可装100克水,现用此瓶 装油装满油后瓶和油的总质量为 120克,求(1)瓶的容积是多少;(2) 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解题关键:用同一瓶子装不同液 体,因瓶的容积不变,所以装满 不同液体时,液体体积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