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不需要你可怜

合集下载

我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作文【小学五年级200字】

我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作文【小学五年级200字】

我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我从不需要你那假惺惺的话语
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我不需要你的可怜
就发生在这个下午
我看你和另外两个同学手牵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有说有笑,你走过来说
走!我们去上体育
我看你们在那嘻嘻哈哈
我不忍心打扰你们
我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推辞
你们在没理我
我看着你们两个的背影
我不好意思去打扰你们
我跑着去了洗手间
在窗户那望着你们
你们在一起做游戏
似乎忘记了我
但是…………
我一直会记得我们这份友谊的我从不需要你那假惺惺的话语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我不需要你的可怜
至我的好朋友——墨冰凝五年级:冯子琪。

不要孩子感恩的话语

不要孩子感恩的话语

不要孩子感恩的话语1、孩子,你的努力会带你走向更宽的路,走向更繁华的街市,走向更适合你的地方,走向你的梦想和未来,无需感恩我们,对得起自己就好,不要孩子感恩。

2、孩子,你的努力只会改变自己,无需用努力回报他人,不要孩子感恩。

3、孩子,不负青春不负己,加油!用自己的努力写下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4、你不需要求得他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便是安好,不要孩子感恩。

5、只要孩子你健康快乐,妈妈就开心了,不要孩子感恩。

6、做事从来不要孩子的任何的感谢。

7、人,才能坚定自己人生的信念,我不求孩子的回报。

8、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要孩子感恩。

9、爱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不要孩子感恩。

10、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孩子感恩。

11、品行高尚的人都会为自己每天做的事进行反思总结,严格要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孩子感恩。

12、不求利而利围之,舍身忘我而人人记之,这是做好事的最高境界。

13、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要孩子感恩。

14、生儿不易养儿更不易,半夜三更不舒服颠罪人,把人折腾半条命这疼那痒,不要孩子感恩。

15、自从有了孩子才明白很多道理,才知晓养儿不易,不要孩子感恩。

16、养儿不易,终于懂了什么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和“你快乐于是我快乐”,不要孩子感恩。

17、每天都是那么的辛苦,陪伴自己的孩子养娃的道路真的非常的不容易,只有做妈妈的在一如既往的坚持,希望这给孩子一份更多的关怀,不要孩子感恩。

18、孩子就是我们所有的希望,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一样,洼的道路上真的很不容易,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为娃娃儿而奋斗着,而操心着,不要孩子感恩。

19、怀胎十月到成家立业,一辈子操不完孩子的心,不要孩子感恩。

20、来幼儿园参加活动太刺激我了,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不要孩子感恩,活好自己就行。

【想象】我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三)_350字

【想象】我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三)_350字

【想象】我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三)_350字
这是我第三次和你说,我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

我不需要你为我擦泪或是给我鼓励。

我不需要你抱怨我糟糕的处境,因为我已经很清楚了。

我知道现在我的生活很辛苦,但我不会选择放弃。

我不会让任何人来摆布我的人生选择。

我会继续前进,不管有多少困难。

你可以认为我的人生很糟糕,但我不这么认为。

我拥有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我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我不需要你的怜悯,只要你能在我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给我一些建议、抱怨逆境的时候给我一点调剂就好了。

我背负的这些责任很重,但我不会把它当做压垮我的借口。

我会处理好我需要处理的一切,然后继续前进。

我会付出所有的努力,只为了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

当你知道了我的情况之后,你可以感觉到很难想象我是如何渡过困境的。

但是,我并不是因为你的同情和怜悯才能度日如年。

我是依靠着我自己的坚定和自信。

如果你认为我的生活很可怜,那么就因为你不了解我的人生。

我的生活并不只是我所面对的不幸和挑战,我的生活也包括了我所拥有的希望和信任,以及我为此所做的付出。

我的生活并不需要你的同情可怜,我唯一需要的就是你的支持和理解。

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前进,我会无尽地感激你。

但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也没关系,我仍将会继续前进。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1我一直有这么个观点,教育和抚养孩子是人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经历和体验。

然而,刚为人父母年轻的爸爸妈妈,不熟悉或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经验,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会很容易导致极端宠爱孩子。

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停下来思索,自己的言行举动和生活方式对我的孩子会造成怎样地影响。

有时又会想,我幼小的孩子的心理究竟是怎样?她到底是怎么看她的爸爸妈妈?于是,我细心阅读了一本畅销全美由海姆·吉诺特所煮的教子经典书籍,中文名为《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这本书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情境展现给我们在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中,如何以健康方式来处理亲子关系,并建立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关系。

作者告诉我们抚养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项需要父母去学习的技能,更是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不断去总结校正的生活艺术。

而不是以吓唬训斥、利诱欺骗、大声谩骂等不礼貌的行为进行低俗恶性地家长权威似的统治。

其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地方,值得分享给大家,以便我们反思。

在夸奖孩子们的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会过度赞扬自己的孩子。

比方说,“你是最棒的”,“你在妈妈眼里是最厉害的”等等。

这些赞扬方式,听起来很有力度,很受褒奖。

但是,这很容易让孩子们陷入这种来自外在虚荣的夸奖里,而不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自信和对自我的认可。

很显然,每一个人都不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最高级别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遇到周围比自己还要厉害的伙伴,从小听惯了过度式夸奖的孩子们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否定和怀疑,这种差将会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阴影。

所以,父母需要转换角度夸奖,需要父母引导孩子们,通过具体的事件让孩子们看到他们自身的优点和特长。

孩子们这种通过认识自我价值和对自我的肯定,并建立起来自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将是慢慢人生长路中面对挫折困难时坚而不摧的力量源泉。

有时候你会觉得孩子不听话,让你很生气。

比如,半夜孩子不睡觉,而上眼皮打下眼皮的你还要陪着她玩耍,甚至还要担心第二天早起上班的时候;饭点孩子不吃饭,硬盯着电视看动画片,等等。

一切都靠自己努力的说说

一切都靠自己努力的说说

一切都靠自己努力的说说1、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努力奋斗,所有一切都靠自己双手获得。

2、生活中绝大多数烦恼,是期待落空造成的。

我们只有对他人不再抱有太大的期待,一切都靠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就会开心很多。

3、不需要别人可怜,自己努力挣钱吧!一切都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

加油!把握好各种机会和挑战。

4、堕落,沉沦,原来不顾一切的心去哪了?不悔的执念呢?迷失在城市的喧嚣,孤寂的飘摇。

你不努力没人替你努力!5、抬头挺胸,抛掉不愉快的一切。

努力生活,为宝宝努力赚钱。

什么都靠自己才是真理。

6、新的征程即将开始,加油努力,为了美好的未来,将一切都化为动力。

7、没有什么是注定的,也没有什么是偶然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

8、现在24岁了,真的感觉生活的压力,而且也并不觉得有任何一个人能带给自己安全感。

越大越觉得必须自己努力,只有自己有了实力,所拥有的一切才真实的是自己的。

9、你的一切都靠自己,看不起你的人,别理他们,做好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点,到时候一定会有结果。

10、好好加油!一切都靠自己!不敢奢望,不敢奢想!唯有努力!再努力!1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机会需要把握,也需要创造。

12、我不信天,也不信地,更不相信什么奇迹,一切都靠自己努力。

13、人活一世世,都是在拼搏努力中度过,没有人能够轻易成功,人要有远大的志向,人可以穷,但是志气不能短,一切都靠自己争取,加油努力,就会创造奇迹!14、长大后发现,自己变了好多,不像以前的自己,开始慢慢步入社会,了解人情世故,发现一切都不简单,一切都靠自己。

15、没有一蹴而就的幸福,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美满,一切都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16、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己,我们只有不惜一切得努力才能慢慢向他靠近,才配得上这样的自己。

17、机会永远不会无缘无故的到来,一切都靠自己努力的争取,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是遇到一些机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机会,这个时候,有的靠我们去创造,有的靠我们去争取。

单亲孩子的励志句子

单亲孩子的励志句子

单亲孩子的励志句子一1、孟非:讲到单亲家庭,人们总以为缺少爱,但是可能有另一种情况,单亲孩子可能得到2个家庭的爱。

2、不要全盘否定自己的过去,尤其是感情方面。

你再好也有人不喜欢你,你还是你,但对方变了也可能不喜欢你了。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出类拔萃比比皆是,双亲家庭长成歪瓜劣枣的也随处可见,孩孑更在于教肓。

自已尽快疗好伤,用更宽厚的肩膀担起抚养抚慰父母、抚养教肓孩子的责任。

至于曾经的爱人,如果你还爱她,就祝她找到更好的归宿吧。

什么插曲都别改变生活的主旋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孝敬父母,爱护孑女,该放手的不留恋,该抓住的要果断,修练好自己,相携一生的伴侣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3、我出生于单亲家庭,所以我觉得,我不能叛逆,不能不听妈妈的话。

我写很多关于家人的歌,是希望更多人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

4、今天看着妈妈送我去车站离开时的背景,感觉好难过,真的舍不得,是妈妈的舍不得,也是我的舍不得,如果可以想天天陪着妈妈,只是生活暂的不允许,以后一定有能力把妈妈接到身,边好好的照顾她父母要的不是金钱,是我们陪他们的时间哪怕再多的花不完的钱也不能弥补他们心中的孤独,所以有时间一定要陪陪父母,如果已经是单亲家庭了,那么就更要这样,因为他她唯一的依靠是我们当儿女的了。

5、一个人,他生在怎样的环境中,他就是怎样的人。

比如,生在书香世家的人,他的人品不会差到那里去;生在单亲家庭的人,他的心里会有点阴影,不大相信别人。

6、单亲家庭的女孩都是美人鱼,她们喝又苦又涩的海水长大,经历过一些不为人知的苦难,能够看清生活里的危险,看清游在夜晚街道上的鲨鱼。

自尊和好强使得她们长出一个贝壳,内心里有珍珠,枕畔有泪水。

作者:蜘蛛出处:十宗罪27、“我妈不让我找单亲家庭的” “那如果我让他们复婚了呢” 你看,真的想和你分手的人,什么原因都能成为分手的理由8、从小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动的,如离婚、转学、搬家、尤其是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本我就会停止生长,永远停留在那个世纪。

你有对孩子说不吗 读后感

你有对孩子说不吗 读后感

你有对孩子说不吗读后感《〈你有对孩子说不吗〉读后感》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对孩子说不”听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真正在生活中去做,却是十分复杂的。

读到文章里提到很多家长不忍心对孩子说不,总是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时,我感觉就像看到了身边很多家庭的缩影。

特别触动我的是作者讲述的一个例子,那个孩子想要新的玩具,尽管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了,但是家长还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闹而妥协。

这让我想起我家亲戚之间也有类似的情况,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家长觉得这是爱孩子的表现。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能否对孩子说不,而是在探讨育儿过程中应当坚守的规则和底线。

有时候,我们觉得拒绝孩子的要求好像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可是后来我明白了,如果从小不给孩子建立一些界限感,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所有要求都应该被满足。

就像我曾经见过一个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为他在家中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所以在外面也觉得一切东西都可以属于自己。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情况啊。

“对孩子说不”这个行为里,其实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爱孩子。

爱孩子并不是无限制的满足,还要教会他们克制和体谅。

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很难拿捏这个度。

比如,有时候拒绝孩子的某个要求之后,他哭闹得很厉害,我们就容易开始自责,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严厉了?但仔细思考后,如果一件事情是违背原则的,那么该坚持说不的时候就应该说不。

在未来,若是我自己有孩子或者在教育周围孩子的时候,我想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被满足,当然说不的时候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温柔而坚定。

不再盲目地因为一时的心软就放弃原则给孩子无节制的溺爱。

同时,当在孩子理解不了而哭闹的时候,我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因为长远来看这是对孩子好的做法。

给单亲孩子的一封信

给单亲孩子的一封信

给单亲孩子的一封信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给单亲孩子的一封信》的内容,具体内容: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坚强,单亲家庭的父母也要坚强,生活是偏离了一下轨道,但没有关系,携手走过,归来时,彩虹阳光更加绚丽温暖!下面我整理了,欢迎大家阅读。

范文篇一亲爱的儿子:...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坚强,单亲家庭的父母也要坚强,生活是偏离了一下轨道,但没有关系,携手走过,归来时,彩虹阳光更加绚丽温暖!下面我整理了,欢迎大家阅读。

范文篇一亲爱的儿子:你好!你已经十八岁了,妈妈还来不及好好对你说点什么,你就这么大了。

你七岁的时候,我离婚了,你成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我能感受到你的惶恐不安,无助,无奈,不平及愤怒,但我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我想,天下所有人都是希望有个幸福的家庭的,走到离婚这一步,都是有致命致痛的苦衷的。

请儿子原谅我,为我的错误,你得承受这么多的痛苦。

从那些岁月走过,我知道你不容易。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坚强走过。

而我也自豪: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坚强走过。

我们携手成长,现在我把我们成长中的重要点滴写出来,与所有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分享。

一、儿子,当你爸爸走了以后,你是很想他的。

我无法无视这种感情,我只能告诉小小的你:你不是没有爸爸,你只是爸爸和妈妈没有生活在一起。

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你要永远记住:妈妈,爸爸都永远爱你!二、儿子,当你冷眼对待同学、老师时,我知道你认为上帝是不公平的,凭什么人家都是三口之家,我们一出门就只有两个人,每天都把你的伤口展览给全世界,没有办法躲藏。

我只能鼓励你:命运从来就不公平,单亲是很痛苦。

但既然一切无法改变,你只能勇敢地承受这一切。

春天的花和冬天的寒冷都是色彩缤纷的人生!把苦难踩在脚底,才有男人的成就感。

这是一种人家想要都无法得到的情感经历,是人世间最残忍的挫折和磨难,是获得情商的一种途径,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获得了成功:周杰伦、刘若英、陈坤、黄秋生、梁朝伟等很多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我不需要你可怜
这两天刷屏朋友圈的关于学者龙建刚的文章《我们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引发社会热议,点击率日过十万。

文中主要分享了几个父母与成年后的孩子的故事:
丹妈截取了部分获赞较高的网友评论:
1、这是个极度“自我中心”的时代,越是想爱就越是受伤,但还要坚持着爱下去…不是为了感动对方,因为那可能是更多的泪水,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曾得到的爱……
2、突然间觉得,如果父母儿女之间能有一种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会不会好点?
3、慈母爱意浓,严父情意深!未来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亲被泪淋湿,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修身不修性,育人不育德!
4、站在儿女的角度,有时候父母的关爱也会成为一种隐性的负担。

5、现在是自得其乐的年代到来了,中国的父母是应该向美国的父母学习!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一辈一定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有品质地生活,远远地看着儿女们健康成长的背影就行啦!你说呢?
6、虽然很同情这些老父母,但是我还是得说,会教出这样的子女,父母本身就有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教他们善待他人,现在怪他们不孝顺,又有什么意义?
......
老实说,读第一遍的时候,看到这些孩子如此冷漠,丹妈真是替他们的爸妈心寒。

孩子虐妈千百遍,妈待孩子如初恋,要是以后我家叮当也这样对我,我这心岂不是要碎成渣渣?
可当我再读几遍,却又觉得,这真的都是孩子的问题吗?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丹妈一个闺蜜出生离异家庭,妈妈从小独自把她带大,现如今她远嫁外地,日子过得不错,却一直不放心母亲独在故
乡,老公也支持她以后把妈妈接来长住。

但前几天她却和我倾诉,担心以后与母亲的相处,每次接母亲过来短住,总有些不自在:
老公爱玩手机,好不容易放假玩得久了点,她知道这是老公的放松方式,不会多说,母亲却看不过眼一直跟她叨叨;
出去玩,她穿了件短袖,母亲就觉得这会冷,非要她换……
总之,吃喝拉撒,各种小事,母亲似乎还像小时候,事事要操心,样样想插手。

真是应了那句俗语: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她非常理解母亲的善意,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样一直被
指指点点的感觉却让她感觉透不过气,老公虽嘴上不说,但也看得出他的不自在。

有天晚上,她和母亲出去散步,想就此委婉的沟通一下,她特意说:“妈,接你过来不是让你来为我们受累干活的,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来就好了,妈你操心一辈子了,我也想你享享福,休息一下”。

谁知还没等她说完,母亲竟然哭了,一副“我都是为你好,你竟然不领情,既然你们嫌弃我,我明天就回去”的委屈样子。

闺蜜顿时也懵了,心想完了,说错话了,花了好一会才把母亲哄好,事后自己心里却一直闷闷不乐,老公也骂她傻,怎么能和妈说这些。

亲子之间一样有条叫“信任”和“尊重”的界限
如果事后闺蜜母亲看到龙建刚那篇文章,是否会义愤填膺,也觉得女儿是狼心狗肺,不懂感恩体谅父母的孩子。

可真的完全是这样吗?
我们在造访朋友前都会先打声招呼,若去的不是时候,便会为自己的打扰抱歉,可为何面对孩子,就如此理直气壮的做不速之客?
我们在对朋友提出意见时,都会顾及对方感受,点到为止,可为何面对儿女,就总是控制不住喋喋不休,不信任孩子处理自我问题的能力?
为何我们自知这样侵犯干扰别人,必遭嫌弃,而如此对待孩子时,却要求孩子感恩戴德。

那晚,闺蜜说她失眠了,她说她无意责怪母亲,只是痛心:“我很爱我的妈妈,我也深知妈妈是世上最爱我的人,明明深爱彼此的两个人,为何就无法沟通,总不能愉快的相处呢?”
她甚至自责:“都怪自己没出息,不能给母亲在附近买一套房,这样就不用委屈了”。

丹妈想,大部分的儿女也和我闺蜜一样,真的不是不懂孝顺,不知感恩。

只是渴望父母能把我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去信任。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任何一个有自尊的人都无法欣然接受他人如此“越界”的爱。

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不明白亲子关系
和其他关系一样,都有条叫“信任”,叫“尊重”的界限。

这种不信任、不尊重、无法沟通,便是两代人最大的纠结,最深的鸿沟。

时代变了,爱的方式却没变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以前物质很匮乏,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孩子的物质需求,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但现在,物质需求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则日益突出”。

然而,时代变了,我们对孩子爱的方式却没变。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我们的父母,但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进化我们对孩子的爱:多一点理解尊重,少一点自以为是。

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能够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作为孩子,应该去懂得父母的爱与付出。

而作为父母,我们也曾年轻过,也应该懂得一个刚入大学的孩子,比起父母的探望,也许更渴望的是同龄人间的那种自由自在的出游。

我们要明白,爱是崇高的,但基于爱,所做的事并不一定全是对的。

失去了信任与沟通的爱最后只会沦为一场绑架。

我不想成为一个被孩子可怜的母亲
也许很多人看到文中的故事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作为一个母亲,我以后真不想成为一个让孩子可怜的人。

我希望孩子对我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只是因为我是他的长辈,我曾经为他付出多少。

这世上的任何关系,若是走到靠同情来维持的那一步,都是可悲的。

要想孩子尊重自己,感恩自己,我们从小就要在孩子面前要表现成一个值得他尊重的人,不为仆为奴,不强词夺理,不倚老卖老,不一厢情愿。

孩子不应该成为整个家庭的中心,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
心,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龙建刚那篇文章下一位妈妈的留言正说出了我对自己晚年的期望:
这种自我意识不是等孩子成人那天才一夜萌生,而是从孩子诞生的那天起,我们就该明白: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独父母的爱指向别离,爱孩子前,请先爱自己。

正如尹建莉所说:“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为了讲来能得体一点的的退出,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学会放手,咱们常常说放手放手,却总觉得孩子还太小,放不
下手:
你今天操心他还不能自己好好吃饭,要亲手喂,放不了手;
明天你就会操心他不能自己完成作业,你要陪着写,依然放不了手;
未来,你还会操心他娶不到老婆,带不好孩子,你还要给他安排相亲,带孩子……
明日复明日,这一辈子你都放不了手。

最后,不是养出个离不开父母的孩子,就是成了离不开孩子的可怜父母。

控制型包办型的父母似乎早已知道,自己令人窒息般的爱
会令孩子生怨生恨,不愿回头,所以未雨绸缪地给孩子谈道讲孝,从思想上先行控制。

而真正懂得爱孩子的父母从不怕孩子会不爱自己,也不会要求孩子该如何孝顺。

他们爱孩子,更懂得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唯有自由的爱,才是真正的拥有,唯有给予尊重,最后才会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孝顺——“父母慈,孝何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