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有功功率的平衡

合集下载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十、电路与电磁场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掌握电阻、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诸元件的定义、性质1.2 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1.3 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2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掌握常用的电路等效变换方法2.2 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方程的列写方法,并会求解电路方程2.3 了解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方法2.4 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 正弦电流电路3.1 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和有效值3.2 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3.3 掌握阻抗、导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3.4 熟练掌握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3.5 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3.6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电源和负载的联接方式及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三相功率的概念和关系3.7 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3.8 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4.1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傅立叶级数分解方法4.2 掌握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4.3 掌握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方法5 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5.1 掌握换路定则并能确定电压、电流的初始值5.2 熟练掌握一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5.3 了解二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6 静电场6.1 掌握电场强度、电位的概念6.2 了解应用高斯定律计算具有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问题6.3 了解静电场边值问题的镜像法和电轴法,并能掌握几种典型情形的电场计算6.4 了解电场力及其计算6.5 掌握电容和部分电容的概念,了解简单形状电极结构电容的计算7 恒定电场7.1 掌握恒定电流、恒定电场、电流密度的概念7.2 掌握微分形式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能正确地分析和计算恒定电场问题7.3 掌握电导和接地电阻的概念,并能计算几种典型接地电极系统的接地电阻8 恒定磁场8.1 掌握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及磁化强度的概念8.2 了解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并能应用安培环路定律正确分析和求解具有对称性分布的恒定磁场问题8.3 了解自感、互感的概念,了解几种简单结构的自感和互感的计算8.4 了解磁场能量和磁场力的计算方法9 均匀传输线9.1 了解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和正弦稳态分析方法9.2 了解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和阻抗匹配的概念十一、模拟电子技术1 半导体及二极管1.1 掌握二极管和稳压管特性、参数1.2 了解载流子,扩散,漂移;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2 放大电路基础2.1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线2.2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的分析方法2.3 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和主要性能指标2.4 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极性;电压串联型负反馈的分析计算2.5 了解正负反馈的特点;其它反馈类型的电路分析;不同反馈类型对性能的影响;自激的原因及条件2.6 了解消除自激的方法,去耦电路3 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运算电路3.1 掌握放大电路的计算;了解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差模、共模、零漂的概念,静态及动态的分析计算,输入输出相位关系;集成组件参数的含义3.2 掌握集成运放的特点及组成;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零漂抑制原理;了解复合管的正确接法及等效参数的计算;恒流源作有源负载和偏置电路3.3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3.4 掌握理想运放的虚短、虚地、虚断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反相、同相、差动输入比例器及电压跟随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积分微分电路的工作原理3.5 掌握实际运放电路的分析;了解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工作原理,输入输出关系;乘法器的应用(平方、均方根、除法)3.6 了解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4 信号处理电路4.1 了解滤波器的概念、种类及幅频特性;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和阀值,输入、输出波形关系4.2 了解一阶和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的分析;主要性能,传递函数,带通截止频率,电压比较器的分析法;检波器、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4.3 了解高通、低通、带通电路与低通电路的对偶关系、特性5 信号发生电路5.1 掌握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RC型文氏电桥式振荡器的起振条件,频率的计算;LC型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相位关系;了解矩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周期计算5.2 了解文氏电桥式振荡器的稳幅措施;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各种振荡器的适用场合;压控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振荡频率估算,输入、输出关系6 功率放大电路6.1 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了解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功率和转换功率的计算6.2 掌握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内部组成;了解功率管的选择、晶体管的几种工作状态6.3 了解自举电路;功放管的发热7 直流稳压电源7.1 掌握桥式整流及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计算;串联型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参数选择,电压调节范围,三端稳压块的应用7.2 了解滤波电路的外特性;硅稳压管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的选择7.3 了解倍压整流电路的原理;集成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及提高输出电压和扩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十二、数字电子技术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1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1.2 掌握数制和码制1.3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1.4 掌握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及其表达方式2 集成逻辑门电路2.1 掌握TTL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和特性2.2 掌握MOS集成门电路的组成和特性3 数字基础及逻辑函数化简3.1 掌握逻辑代数基本运算关系3.2 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原理3.3 了解逻辑函数的建立和四种表达方法及其相互转换3.4 了解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和最大项及标准与或式3.5 了解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3.6 了解逻辑函数的卡诺图画法、填写及化简方法4 集成组合逻辑电路4.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输入输出的特点4.2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步骤4.3 掌握编码器、译码器、显示器、多路选择器及多路分配器的原理和应用4.4 掌握加法器、数码比较器、存储器、可编程逻辑阵列的原理和应用5 触发器5.1 了解RS、D、JK、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5.2 了解RS、D、JK、T触发器的触发方式、状态转换图(时序图)5.3 了解各种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5.4 了解CMOS触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6 时序逻辑电路6.1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组成6.2 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和方法,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的画法;触发器触发方式不同时对不同功能计数器的应用连接6.3 掌握计数器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6.4 了解二进制计数器(同步和异步)逻辑电路的分析6.5 了解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功能和简单应用6.6 了解计数型和移位寄存器型顺序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功能和分析应用7 脉冲波形的产生7.1 了解TTL与非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和应用8 数模和模数转换8.1 了解逐次逼近和双积分模数转换工作原理;R-2R网络数模转换工作原理;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的应用场合8.2 掌握典型集成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结构8.3 了解采样保持器的工作原理十三、电气工程基础1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1.1 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1.2 掌握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1.3 了解电力系统中各种结线方式及特点1.4 掌握我国规定的网络额定电压与发电机、变压器等元件的额定电压1.5 了解电力网络中性点运行方式及对应的电压等级2 电力线路、变压器的参数与等值电路2.1 了解输电线路四个参数所表征的物理意义及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2.2 了解应用普通双绕组、三绕组变压器空载与短路试验数据计算变压器参数及制定其等值电路2.3 了解电网等值电路中有名值和标幺值参数的简单计算3 简单电网的潮流计算3.1 了解电压降落、电压损耗、功率损耗的定义3.2 了解已知不同点的电压和功率情况下的潮流简单计算方法3.3 了解输电线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流向与功角、电压幅值的关系3.4 了解输电线路的空载与负载运行特性4 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4.1 了解无功功率平衡概念及无功功率平衡的基本要求4.2 了解系统中各无功电源的调节特性4.3 了解利用电容器进行补偿调压的原理与方法4.4 了解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压时,分接头的选择计算5 短路电流计算5.1 了解实用短路电流计算的近似条件5.2 了解简单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5.3 了解短路容量的概念5.4 了解冲击电流、最大有效值电流的定义和关系5.5 了解同步发电机、变压器、单回、双回输电线路的正、负、零序等值电路5.6 掌握简单电网的正、负、零序序网的制定方法5.7 了解不对称短路的故障边界条件和相应的复合序网5.8 了解不对称短路的电流、电压计算5.9 了解正、负、零序电流、电压经过Y/△-11变压器后的相位变化6 变压器6.1 了解三相组式变压器及三相芯式变压器结构特点6.2 掌握变压器额定值的含义及作用6.3 了解变压器变比和参数的测定方法6.4 掌握变压器工作原理6.5 了解变压器电势平衡方程式及各量含义6.6 掌握变压器电压调整率的定义6.7 了解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产生很大冲击电流的原因6.8 了解变压器的效率计算及变压器具有最高效率的条件6.9 了解三相变压器联接组和铁芯结构对谐波电流、谐波磁通的影响6.10 了解用变压器组接线方式及极性端判断三相变压器联接组别的方法6.11 了解变压器的绝缘系统及冷却方式、允许温升7 感应电动机7.1 了解感应电动机的种类及主要结构7.2 掌握感应电动机转矩、额定功率、转差率的概念及其等值电路7.3 了解感应电动机三种运行状态的判断方法7.4 掌握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7.5 掌握感应电动机的启动特性7.6 了解感应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7.7 了解感应电动机常用的调速方法7.8 了解转子电阻对感应电动机转动性能的影响7.9 了解电机的发热过程、绝缘系统、允许温升及其确定、冷却方式7.10了解感应电动机拖动的形式及各自的特点7.11了解感应电动机运行及维护工作要点8 同步电机8.1 了解同步电机额定值的含义8.2 了解同步电机电枢反应的基本概念8.3 了解电枢反应电抗及同步电抗的含义8.4 了解同步发电机并入电网的条件及方法8.5 了解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8.6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8.7 了解同步发电机的绝缘系统、温升要求、冷却方式8.8 了解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8.9 了解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要点9 过电压及绝缘配合9.1 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9.2 了解雷电过电压特性9.3 了解接地和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基本概念9.4 了解氧化锌避雷器的基本特性9.5 了解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确定10 断路器10.1 掌握断路器的作用、功能、分类10.2 了解断路器的主要性能与参数的含义10.3 了解断路器常用的熄弧方法10.4 了解断路器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要点11 互感器11.1 掌握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接线形式及负载要求11.2 了解电流、电压互感器在电网中的配置原则及接线形式11.3 了解各种形式互感器的构造及性能特点12 直流电机基本要求11.1 了解直流电机的分类12.2 了解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12.3 掌握直流电动机及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12.4 了解并励直流发电机建立稳定电压的条件12.5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他励、并励、串励)12.6 了解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条件12.7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制动方法13 电气主接线13.1 掌握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形式及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3.2 了解各种主接线中主要电气设备的作用和配置原则13.3 了解各种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14 电气设备选择14.1 掌握电器设备选择和校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了解硬母线的选择和校验的原则和方法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分科题量、时间、分数分配说明下午段:电路与电磁场 18题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12题电气工程基础 30题合计60题,每题2分。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主要内容提示本章主要讨论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和频率调整。

§5-1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一、电力系统负荷变化曲线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负荷作功需要一定的有功功率,同时,传输这些功率也要在网络中造成有功功率损耗。

因此,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必须满足下列平衡式:∑∆+∑=∑P P P Li Gi式中Gi P ∑—所有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Li P ∑—所有负荷需要的有功功率; ∑∆P —网络中的有功功率损耗。

可见,发电机发出的功率比负荷功率大的多才行。

当系统中负荷增大时,网络损耗也将增大,发电机发出的功率也要增加。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负荷随时在变化,所以必须靠调节电源侧,使发电机发出的功率随负荷功率的变化而变化。

负荷曲线的形状往往是无一定规律可循,但可将这种无规则的曲线看成是几种有规律的曲线的迭加。

如图5-1所示,将一种负荷曲线分解成三种曲线负荷。

第一种负荷曲线的变化,频率很快,周期很短,变化幅度很小。

这是由于想象不到的小负荷经常性变化引起的。

第二种负荷曲线的变化,频率较慢,周期较长,幅度较大。

这是由于一些冲击性、间歇性负荷的变动引起的,如大工厂中大电机、电炉、电气机车等一开一停。

第三种负荷曲线的变化,非常缓慢,幅度很大。

这是由于生产、生活、气象等引起的。

这种负荷是可以预计的。

对于第一种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调整,称为频率的“ 一次调整”。

调节方法一般是调节发电机组的调速器系统。

对于第二种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调整,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调节方法是调节发电机组的调频器系统。

对于第三种负荷的变化,通常是根据预计的负荷曲线,按照一定的优化分配原则,在各发电厂间、发电机间实现功率的经济分配,称为有功功率负荷的优化分配。

二、发电厂的备用容量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发电厂中的发电机,而系统中装机容量总是大于发电容t量,即要有一定的备用容量。

系统的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

孤岛效应的含义及其检测方法

孤岛效应的含义及其检测方法

所谓孤岛效应(Islanding)是指分布式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市电因人为切断或出现故障而停止向负载供电时分布式能源继续并网工作,从而使电网局部负载仍处于供电状态[28]。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并联工作时,电网会因为故障、设备检修或者操作失误等原因停止工作,也就是说孤岛效应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因此准确、及时的检测出孤岛效应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29]。

4.1孤岛效应的分析(1)孤岛效应概述图4.1 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链接示意图图4.1是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并联工作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网正常工作情况下,相当于开关S1, S2均闭合,电网和光伏发电系统同时向图中逆变器负载和电网负载供电;电网突然停止工作时,相当于开关S1闭合,S2打开,此时光伏发电系统继续向逆变器负载和局部电网负载供电,那么将会导致下列情况发生[30]: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较小,如果电网停止工作会失去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能的平衡控制能力,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危害到电力维护人员或用户的人身安全;当市电突然恢复时,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相位不同步造成的冲击电流会损坏发电装置和设备;影响电网保护开关的动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继续供电,造成系统三相负载欠相工作。

(2)孤岛效应特性分析逆变器与电网连接时功率流动情况如图4.2所示,其中变量名称及符号如下L C和R是逆变器的等效负载。

表所示,,r rP --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P ∆--电网正常时逆变器输送到电网的有功功率Q--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Q ∆--电网正常时逆变器输送到电网的无功功率;g U --电网电压;i U --逆变器输出端电压。

图4.2逆变器输出功率流动示意图a )电网正常工作如图4.2所示,电网正常工作状态下,相当于开关S 闭合。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的一部分提供给等效负载,另外一部分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传递给电网。

2023年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2023年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以及考试题型供配电基础上午段:高等数学24题流体力学12题普通物理12题计算机应用基础10题普通化学12题电工电子技术12题理论力学13题工程经济10题材料力学15题合计120题,每题1分。

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下午段:电路与电磁场18题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12题电气工程基础30题合计60题,每题2分。

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上、下午总计180题,满分为240分。

考试时间总计为8小时供配电专业1 .考试科目7.3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结构与基本规定数据变量数组指针赋值语句输入输出的语句转移语句条件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函数子程序(或称过程)顺序文献随机文献注:鉴于目前情况,暂采用FORTRAN语言八、电工电子技术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数串联与并联谐振安全用电常识8.1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8.2 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8.3 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抱负运放组成的比例力口、减和积分运算电路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RS、D、JK触发器九、工程经济9.1 钞票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钞票流量投资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工程项目投资涉及的重要税种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复利系数表的用法9.2 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净年值费用现值费用年值差额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基准折现率备选方案的类型寿命相等方案与寿命不等方案的比选9.3 不拟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敏感因素9.4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工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目的与工作内容赢利能力分析资金筹措的重要方式资金成本债务偿还的重要方式基础财务报表全投资经济效果与自有资金经济效果全投资钞票流量表与自有资金钞票流量表财务效果计算偿债能力分析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特点(相对新建项目)9.5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概念、内容与实行环节功能分析十、电路与电磁场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掌握电阻、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电容、电感、耦合电感、抱负变压器诸元件的定义、性质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1.2 纯熟掌握基尔霍夫定律2电路的分析方法2.1 掌握常用的电路等效变换方法纯熟掌握节点电压方程的列写方法,并会求解电路方程2.2 了解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方法纯熟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正弦电流电路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和有效值3.1 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阻抗、导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3.2 纯熟掌握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3.3 纯熟掌握三相电路中电源和负载的联接方式及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三相功率的概念和关系3.4 纯熟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4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傅立叶级数分解方法4.1 掌握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方法5简朴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掌握换路定则并能拟定电压、电流的初始值5.1 纯熟掌握一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二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6静电场掌握电场强度、电位的概念6.1 了解应用高斯定律计算具有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问题了解静电场边值问题的镜像法和电轴法,并能掌握几种典型情形的电场计算6.2 了解电场力及其计算掌握电容和部分电容的概念,了解简朴形状电极结构电容的计算7恒定电场掌握恒定电流、恒定电场、电流密度的概念7.1 掌握微分形式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能对的地分析和计算恒定电场问题掌握电导和接地电阻的概念,并能计算几种典型接地电极系统的接地电阻8恒定磁场掌握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及磁化强度的概念8.1 了解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并能应用安培环路定律对的分析和求解具有对称性分布的恒定磁场问题了解自感、互感的概念,了解几种简朴结构的自感和互感的计算8.2 了解磁场能量和磁场力的计算方法9均匀传输线9.1 了解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和正弦稳态分析方法了解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和阻抗匹配的概念十一、模拟电子技术1半导体及二极管1.1 掌握二极管和稳压管特性、参数了解载流子,扩散,漂移;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2放大电路基础掌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线2.1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的分析方法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和重要性能指标2.2 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极性;电压串联型负反馈的分析计算了解正负反馈的特点;其它反馈类型的电路分析;不同反馈类型对性能的影响;自激的因素及条件2.3 了解消除自激的方法,去耦电路3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运算电路3.1 掌握放大电路的计算;了解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差模、共模、零漂的概念,静态及动态的分析计算,输入输出相位关系;集成组件参数的含义掌握集成运放的特点及组成;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零漂克制原理;了解复合管的对的接法及等效参数的计算;恒流源作有源负载和偏置电路3.2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掌握抱负运放的虚短、虚地、虚断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反相、同相、差动输入比例器及电压跟随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积分微分电路的工作原理3.3 掌握实际运放电路的分析;了解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工作原理,输入输出关系;乘法器的应用(平方、均方根、除法)了解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4信号解决电路了解滤波器的概念、种类及幅频特性;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和阀值,输入、输出波形关系4.1 了解一阶和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的分析;重要性能,传递函数,带通截止频率,电压比较器的分析法;检波器、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高通、低通、带通电路与低通电路的对偶关系、特性5信号发生电路掌握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RC型文氏电桥式振荡器的起振条件,频率的计算;LC型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相位关系;了解矩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周期计算5.1 了解文氏电桥式振荡器的稳幅措施;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各种振荡器的合用场合;压控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振荡频率估算,输入、输出关系6功率放大电路6.1 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了解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功率和转换功率的计算掌握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内部组成;了解功率管的选择、晶体管的儿种工作状态6.2 了解自举电路;功放管的发热7直流稳压电源7.1 掌握桥式整流及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计算;串联型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参数选择, 电压调节范围,三端稳压块的应用了解滤波电路的外特性;硅稳压管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的选择7.2 了解倍压整流电路的原理;集成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及提高输出电压和扩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十二、数字电子技术1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1.1 掌握数制和码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1.2 掌握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及其表达方式2集成逻辑门电路2.1 掌握TTL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和特性掌握MOS集成门电路的组成和特性3数字基础及逻辑函数化简掌握逻辑代数基本运算关系3.1 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原理了解逻辑函数的建立和四种表达方法及其互相转换3.2 了解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和最大项及标准与或式了解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3.3 了解逻辑函数的卡诺图画法、填写及化简方法4集成组合逻辑电路4.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输入输出的特点4.3 掌握编码器、译码器、显示器、多路选择器及多路分派器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加法器、数码比较器、存储器、可编程逻辑阵列的原理和应用5触发器了解RS、D、JK、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5.1 了解RS、D、JK、T触发器的触发方式、状态转换图(时序图)了解各种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5.2 了解CMOS触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6时序逻辑电路6.1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组成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环节和方法,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的画法;触发器触发方式不同时对不同功能计数器的应用连接掌握计数器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6.2 了解二进制计数器(同步和异步)逻辑电路的分析了解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功能和简朴应用6.3 了解计数型和移位寄存器型顺序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功能和分析应用7脉冲波形的产生7.1 了解TTL与非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和应用8数模和模数转换了解逐次逼近和双积分模数转换工作原理;R-2R网络数模转换工作原理;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的应用场合掌握典型集成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结构8.1 了解采样保持器的工作原理十三、电气工程基础1电力系统基本知识了解电力系统运营特点和基本规定1.1 掌握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了解电力系统中各种结线方式及特点1.2 掌握我国规定的网络额定电压与发电机、变压器等元件的额定电压了解电力网络中性点运营方式及相应的电压等级2电力线路、变压器的参数与等值电路了解输电线路四个参数所表征的物理意义及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2.1 了解应用普通双绕组、三绕组变压器空载与短路实验数据计算变压器参数及制定其等值电路了解电网等值电路中有名值和标幺值参数的简朴计算3简朴电网的潮流计算了解电压降落、电压损耗、功率损耗的定义3.1 了解已知不同点的电压和功率情况下的潮流简朴计算方法了解输电线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流向与功角、电压幅值的关系3.2 了解输电线路的空载与负载运营特性4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4.1 了解无功功率平衡概念及无功功率平衡的基本规定了解系统中各无功电源的调节特性4.2 了解运用电容器进行补偿调压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压时,分接头的选择计算5短路电流计算了解实用短路电流计算的近似条件5.1 了解简朴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了解短路容量的概念5.2 了解冲击电流、最大有效值电流的定义和关系了解同步发电机、变压器、单回、双回输电线路的正、负、零序等值电路5.3 掌握简朴电网的正、负、零序序网的制定方法5.4 了解不对称短路的故障边界条件和相应的复合序网了解不对称短路的电流、电压计算5.5 了解正、负、零序电流、电压通过Y/4 —11变压器后的相位变化6变压器6.1 了解三相组式变压器及三相芯式变压器结构特点掌握变压器额定值的含义及作用6.2 了解变压器变比和参数的测定方法掌握变压器工作原理6.3 了解变压器电势平衡方程式及各量含义掌握变压器电压调整率的定义6.4 了解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产生很大冲击电流的因素了解变压器的效率计算及变压器具有最高效率的条件6.5 了解三相变压器联接组和铁芯结构对谐波电流、谐波磁通的影响了解用变压器组接线方式及极性端判断三相变压器联接组别的方法6.6 了解变压器的绝缘系统及冷却方式、允许温升7感应电动机7.1 了解感应电动机的种类及重要结构掌握感应电动机转矩、额定功率、转差率的概念及其等值电路7.2 了解感应电动机三种运营状态的判断方法掌握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7.3 掌握感应电动机的启动特性了解感应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7.4 了解感应电动机常用的调速方法了解转子电阻对感应电动机转动性能的影响7.5 了解电机的发热过程、绝缘系统、允许温升及其拟定、冷却方式7.11 了解感应电动机运营及维护工作要点8同步电机了解同步电机额定值的含义8.1 了解同步电机电枢反映的基本概念了解电枢反映电抗及同步电抗的含义8.2 了解同步发电机并入电网的条件及方法了解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8.3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运营特性了解同步发电机的绝缘系统、温升规定、冷却方式8.4 了解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了解同步发电机的运营和维护工作要点9过电压及绝缘配合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9.1 了解雷电过电压特性了解接地和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基本概念9.2 了解氧化锌避雷器的基本特性了解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拟定10断路器掌握断路器的作用、功能、分类10.1 了解断路器的重要性能与参数的含义了解断路器常用的熄弧方法10.2 了解断路器的运营和维护工作要点11互感器11.1 掌握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接线形式及负载规定了解电流、电压互感器在电网中的配置原则及接线形式(1)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2)环境保护(3)安全(4)节能(5)负荷分级及计算10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7)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设立(8)短路电流计算(9)电气设备选择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11)变配电所控制、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2)变配电所操作电源(13)防雷及过电压保护(14)接地(15)室内布线(16)照明11.112直流电机基本规定11.1 了解直流电机的分类13电气主接线12.2 了解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12.3 掌握直流电动机及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12.4 了解并励直流发电机建立稳定电压的条件12.5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他励、并励、串励)12.6 了解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营条件12.7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制动方法13电气主接线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13.1 掌握电气主接线的重要形式及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规定13.2 了解各种主接线中重要电气设备的作用和配置原则13.3 了解各种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14电气设备选择14.1 掌握电器设备选择和校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了解硬母线的选择和校验的原则和方法上午段: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分科题量、时间、分数分派说明上午段:合计120题,每题1分。

电力系统中的有功、无功平衡问题(电力市场第2讲)

电力系统中的有功、无功平衡问题(电力市场第2讲)

(3)检修备用:为保证系统的发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时, 不致影响供电而在系统中留有的备用容量。
(4)国民经济备用:是考虑到工农业用户的超计划生产, 新用户的出现等而设置的备用容量,其值根据国民经济的 增长情况而确定,一般约为系统最大负荷的3%—5%
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国民经济备用归纳起来 以热备用和冷备用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而不难想见,热 备用中至少应包括全部负荷备用和一部分事故备用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与调差系数的关系:
1 K 100 G * %
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综合负荷的静态频率特 性的斜率。
P L MW K / Hz L f P L fN K K L * L fN / P LN P f LN
一般而言:
K 1 .5 L *
三、 频率的一次调整
负荷突增,发电机组功率不能及时变动而使机组减速, 系统频率下降,同时,发电机组功率由于调速器的一 次调整作用而增大,负荷功率因其本身的调节效应而 减少,经过一个衰减的振荡过程,达到新的平衡。
注意: 取功率的增大或频率的上升为正; 为保证调速系统本身运行的稳定,不能采用 过大的单位调节功率; 对于满载机组,不再参加调整。 对于系统有若干台机参加一次调频:
频率的三次调整(或称为三次调频)是对第三种负荷变动 引起的频率偏移作调整。将在有功功率平衡的基础上,按 照最优化的原则在各发电厂之间进行分配。


有功功率平衡:
P P P P P G L D gen . loss loss
备用容量:
为保证可靠供电和良好的电能质量,电力系统的有功功 率平衡额定运行参数下确定。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备 用容量,也就是在系统最大负荷情况下,系统电源容量 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称系统的备用容量。 系统备用容量一般分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 国民经济备用等。

4.1有功功率的平衡

4.1有功功率的平衡

4.1有功功率的平衡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在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能够持续的为用户供给所需的电能,并使系统可靠、稳定和经济地运行。

衡量经济性运行的指标是比耗量和线损率。

比耗量指生产单位电能所需消耗的一次能源,例如火电厂以克/千瓦·小时表示的煤耗率。

线损率或网损率如前所述,就整个系统而言,是指系统中损耗的电能占电源发出电能的百分数。

这些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劣与系统中有功、无功功率的分配以及频率、电压的调整有关。

4.1.1有功功率平衡与备用容量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平衡是指在一定频率下的平衡,有功功率电源是集中在各类发电厂中的发电机,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必须大于系统负荷的有功功率。

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称为系统的备用容量。

从备用容量所处的状态可划分为热备用和冷备用。

热备用是运行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与系统发电负荷之差,亦称旋转备用。

冷备用则指未运行的设备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负荷备用必须取热备用形式,事故备用中的部分容量取热备用形式,部分容量取冷备用形式。

有功功率平衡是指运行中,所有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总和,在任何时候都等于该系统的总负荷。

包括所有用户的有功功率负荷,网络的总有功功率损耗,即(4-1)在一般情况下,网络总损耗约为系统负荷的6-10%,对于厂用电,水电厂的厂用电相当小,仅为电厂最大负荷的0.1-1%,火电厂稍大,约为5-8%。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优质、经济地运行,系统还应具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只在具备系统备用容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系统的频率调整与厂间负荷的最优分配。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合格,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称系统的备用容量,即备用容量=系统可用电源容量-发电负荷系统备用容量按存在形式可分:(1)热备用,指运转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与系统发电负荷之差,因而也称运转备用或旋转备用。

(2)冷备用,指未运转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

检修中的发电设备不属于冷备用,它们不能听命于随时调用。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

1、有功功率的基本概念:由发电机的转速决定,相联系统只有 有功功率的基本概念:由发电机的转速决定, 一个频率,是一个全局问题,与电压不同。 一个频率,是一个全局问题,与电压不同。 2、电力系统的频率水平由有功功率平衡决定,在负荷变化时, 电力系统的频率水平由有功功率平衡决定,在负荷变化时, 如果有功电源充足,能保证用户需要,且具有及时进行调整的 如果有功电源充足,能保证用户需要, 能力,则能保证频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反之, 能力,则能保证频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反之,则将出现较大 的频率偏移。 的频率偏移。
四、有功功率电源及备用容量 系统有功功率平衡: 系统有功功率平衡:∑ PG = ∑ PL + 总装机容量:所有发电机的额定 总装机容量: 容量之和 系统电源容量:可投入发电设备 系统电源容量:可投入发电设备 的可发功率之和 系统备用容量: 系统备用容量:系统电源容量大 于发电负荷部分,一般占 于发电负荷部分, 最大发电负荷的15%--20% 15%-最大发电负荷的15%--20% P∑
13.1
频率调质量( ① 影响用户产品的质量(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均 与频率有关) 与频率有关) ② 影响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③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不良影响 对发电机叶片的不良影响, 1)对发电机叶片的不良影响,振动 f↓,降低给水泵、循环水泵、 2)f↓,降低给水泵、循环水泵、风机等的出力和效率 辅助效率和内能) (辅助效率和内能) f↓,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3)f↓,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QL↑,为 平衡和电压调整增加困难。 Q平衡和电压调整增加困难。 4)互联系统解列 5)发电机解列
三、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化及其调整 负荷变化 频率变化 负荷性质 调频方式 负荷分解:P∑=P1+P2+P3 负荷分解: 幅值小 频率高 特点 第 周期短 一 小负荷 种 负 原因 小操作 荷 调整:一次调频(调速器 调速器) 调整:一次调频 调速器

4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

4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

4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4.1 概述一、频率调整的必要性电力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的条件下,持续不断地供给用户所需要的功率,维持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频率、电压和波形。

电力系统运行中频率和电压变动时,对用户,发电厂和电力系统本身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电力系统运行时,必须将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控制、调整在允许的范围内。

我国频率规定:f N =50Hz ,频率偏差范围为±0.2~0.5Hz二、频率调整的方法 第一种变化负荷引起的频率偏移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governor )进行,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

第二种变化负荷引起的频率偏移由发电机组的调频器(frequency modulator )j 进行,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

第三种负荷的变化是可预测的,调度部门按经济调度的原则事先给各发电厂分配发电任务,各发电厂按给定的任务及时地满足系统负荷的需求,就可以维持频率的稳定。

4.2自动调速系统一、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实现频率的一次调整对应负荷的增大,发电机输出功率增加,频率略低于原来值;如果负荷降低,调速器调整作用将使输出功率减小,频率略高于原来值。

这就是频率的一次调整,频率的一次调整由调速器自动完成的。

调整的结果,频率不能回到原来值,因此一次调整为有差调节(droop control )。

二、调频器的工作原理——实现频率的二次调整由调频器来完成的调节,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

由于调整的结果,频率能回到原来值,因此二次调整为无差调节(isochronous control )。

4.2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 一、频率的影响1、影响产品质量:异步电动机转速与输出功率有关2、影响精确性:电子技术设备3、影响汽轮发电机叶片 二、频率负荷机制三、、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及其分类控制1、系统负荷可以看作由以下三种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变动负荷组成: 1)变动周期小于10s ,变化幅度小 调速器频率的一次调整 2)变动周期在(10s ,180s ),变化幅度较大调频器频率的二次调整3)变动周期最大,变化幅度最大:气象、生产、生活规律根据预测负荷,在各机组间进行最优负荷分配频率的三次调整 四、有功功率平衡与备用容量1、功功率平衡:2、备用容量:1)作用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合格,系统电源容量应大于发电负荷2fωπ=T GP P ≡发电机输出电磁功率原动机输入功率T G T GP P P P ≥⎧⎨≤⎩,GiLi Loss PP P ∑=+∑∑2)定义 备用容量 = 系统可用电源容量 - 发电负荷 3)分类按作用分:负荷备用:满足负荷波动、计划外的负荷增量事故备用:发电机因故退出运行能顶上的容量 检修备用:发电机计划检修国民经济备用:满足工农业超计划增长按其存在形式分: 热备用冷备用4.3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管理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电源不足,系统结点电压就要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有功功率的平衡
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在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能够持续的为用户供给所需的电能,并使系统可靠、稳定和经济地运行。

衡量经济性运行的指标是比耗量和线损率。

比耗量指生产单位电能所需消耗的一次能源,例如火电厂以克/千瓦·小时表示的煤耗率。

线损率或网损率如前所述,就整个系统而言,是指系统中损耗的电能占电源发出电能的百分数。

这些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劣与系统中有功、无功功率的分配以及频率、电压的调整有关。

4.1.1有功功率平衡与备用容量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平衡是指在一定频率下的平衡,有功功率电源是集中在各类发电厂中的发电机,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必须大于系统负荷的有功功率。

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称为系统的备用容量。

从备用容量所处的状态可划分为热备用和冷备用。

热备用是运行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与系统发电负荷之差,亦称旋转备用。

冷备用则指未运行的设备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负荷备用必须取热备用形式,事故备用中的部分容量取热备用形式,部分容量取冷备用形式。

有功功率平衡是指运行中,所有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总和,在任何时候都等于该系统的总负
荷。

包括所有用户的有功功率负荷,网络的总有功功率损耗,即
(4-1)
在一般情况下,网络总损耗约为系统负荷的6-10%,对于厂用电,水电厂的厂用电相当小,仅为电厂最大负荷的0.1-1%,火电厂稍大,约为5-8%。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优质、经济地运行,系统还应具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只在具备系统备用容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系统的频率调整与厂间负荷的最优分配。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合格,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称系统的备用容量,即
备用容量=系统可用电源容量-发电负荷
系统备用容量按存在形式可分:
(1)热备用,指运转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与系统发电负荷之差,因而也称运转备用或旋转备用。

(2)冷备用,指未运转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

检修中的发电设备不属于冷备用,它们不能听命于随时调用。

从保证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角度,热备用愈多愈好。

因发电设备从“冷备用”至投入系统、只发出额定功率所需的时间短则几分钟(水电厂)长则十余小时(火电厂)。

而就保证重要负荷供电而言,时间应尽量缩短,但从保证系统经济性的角度,热备用又不宜过多。

系统备用容量按作用可分:
(1)负荷备用:指调整系统中短时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满足负荷波动、计划外的负荷增量。

负荷备用容量的大小应根据系统负荷的大小、运行经验并考虑系统中各类用电的比重确定。

一般为最大负荷的2-5%,大系统采用较小数值,小系统采用较大数值。

(2)事故备用:指电力用户在发电设备发生偶然性事故时不受严重影响,维持系统正常供电所需的备用。

是保证发电机因故退出运行能顶上的容量,大小应根据系统容量、发电机台数、单位机组容量、机组的事故概率、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确定,一般约为最大负荷的5-10%,但不得低于系统中最大机组的容量。

(3)检修备用:是指系统中的发电设备能定期检修而设置的备用,它和系统负荷大小关系不密切,只和负荷性质、发电机台数、检修时间的长短、设备的新旧程度等有关。

发电机运转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分大修和小修,大修一般安排在系统负荷的季节性低落期间,小修一般安排在节假日进行。

在这期间内,如不能完全安排所有机组的大小修时,才设置所需的检修备用容量。

(4)国民经济备用:是为了满足工农业超计划增长而设置的备用。

综上所述,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国名经济备用归纳起来仍是以热备用和冷备用形式存在于系统中,热备用中至少应包括全部负荷备用和一部分事故备用,而将部分事故备用处于停机状态,一般检修
备用、国民经济备用及部分事故备用采用冷备用状态。

4.1.2.有功功率电源
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唯一的有功功率电源,发电机安装在发电厂内。

根据发电厂所用一次能源的不同,可将发电厂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等三大类。

火力发电厂是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电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因而在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火力发电厂还可以进一步分类。

按其燃料,可分为燃油火力发电厂、燃气(天然气)火力发电厂、燃煤火力发电厂;按蒸汽参数,可分为低温低压(蒸汽温度450°C,压力35大气压),中温中压(500-520°C,100大气压),高温高压(550°C,180大气压),以及超临界机组(575°C,200大气压)。

一般来讲,运行效率与蒸汽参数有关,高温高压热电厂运行效率大于中温中压热电厂。

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特点:
(1)火电厂运行时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需要支付燃料费用,但运行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火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都受最小技术负荷的限制,可调范围小。

(2)火电厂机组的投入、退出或承担急剧变动的负荷时,既额外耗费能量,又花费时间,且易损坏设备。

(3)带有热负荷的火电厂称为热电厂,如图3-28所示,热负荷输出功率是强迫功率,通过热力网向附近工业区和居民住宅供热,它采用抽汽供热,其总效率要高于一般的凝汽式火电厂。

图4-1热电厂承担热负荷
水力发电厂是电力系统中又一中重要的有功功率电源,我国是水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有效地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国60年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水电发展。

1949年全国水电装机只有16.3万千瓦,2008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3亿千瓦,年发电量已达5655.5亿千瓦时。

根据水力资源的不同,水力发电厂可分为多年调节库容水力发电厂、日调节库容水力发电厂、径流式水力发电厂、抽水蓄能水力发电厂等。

水电厂的运行特点:
(1)水厂不需要支付燃料费用,且水能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2)受水库容量限制,水电厂的水轮机没有严格的最小技术负荷要求,发电机出力的调整范围较宽。

(3)可调范围大。

水电厂机组的投入、退出或承担急剧变动的负荷时,所需时间短,不增加能耗,操作简单,无需额外的耗费。

有强迫功率,视不同水电厂而定,一般可充当调峰机组,如图4-2所示,由图可见,抽水蓄能发电厂减小了系统符合的峰谷差。

(4)水力枢纽往往兼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和旅游等多方面的效益。

图4-2抽水蓄能水电厂承担的调峰作用
核能发电厂利用原子能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虽然核能发电厂的一次性投资大,但一旦建成投产,其运行费用要较火电厂低得多,因而在系统日常运行中应可能利用它的容量。

核电站的运行特点:
(1)核电厂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低。

(2)核电厂的反应堆和汽轮机投入、退出或承担急剧变动负荷时,需耗费能量,花费时间,且设备易损坏。

(3)一般承担基荷。

目前,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在世界上已分布了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分别在美国、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地,主要包括水电站、风电场、潮汐能电站、太阳能热电厂、生物能电厂、波浪能电厂等。

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建设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利用的是自然能源。

风力发电不可视为备用电源,但是却可以长期利用。

因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

4.1.3各类发电厂(机组)的合理组合
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是指各发电厂(机组)在承担系统负荷时的合理组合。

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动用负荷曲线表示,典型的日负荷曲线如图4-3所示。

它是调度运行的重要依据,电力调度部门根据负荷曲线的变化将发电任务分配给各个发电厂。

日负荷曲线的最低点以下部分称为基荷,基荷与最大负荷之间的部分称为峰荷。

基荷在24小时之内是不变的,而峰荷是实时变化的。

根据经济运行的目的,按各类发电厂的特点,可以将基荷和峰荷分别分配给各类发电厂,如图4-4所示,基荷由具有强迫功率、不可调功率或高效率的热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或径流式水力发电厂负担,而峰荷则由有调节水库的水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等负担。

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时刻发生变化,实际上是不规则的负荷变动曲线,如图4-5所示。

一般将系统实际的负荷看作由三种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变动负荷组成:第一种变动幅度很小(0.1%~0.5%),周期又很短(一般10s以内),这种负荷变动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0.5%~1.5%),周期也较长(一般10s~3min),属于这种的主要有电炉、压延机械、电气机车等带有冲击性的负荷变动;第三种变动幅度最大,周期也最长的可预测负荷,这一种是由于生产、生活、气象等变化引起的负荷变动。

第一、二种负荷变动不易预计,要通过装设在原动机上的调速器对发电机输出功率进行调解。

第三种负荷可以通过参考长期积累的实测数据,根据用电量大户申报的近日预计负荷来预测,提前编制预测的有功功率日负荷曲线,按最优分配的原则,做出各发电厂的日发电曲线,各发电厂则按此曲线调节发电功率。

图4-3日负荷曲线中基荷和峰荷
图4-4日负荷曲线上各发电厂分担的负荷
图4-5有功负荷的变化
1-第一种负荷变动,2-第二种负荷变动,3-第三种负荷变动,4-实际不规则的负荷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