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一线治疗新策略
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怎么治疗

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怎么治疗大家一听到瘤心里就比较害怕,因为关于瘤的疾病一般都不好治疗,就算有治疗的方法过程也是非常复杂。
那如果我们患有没瘤性的疾病到底该怎么治疗呢,那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怎么治疗呢,我想知道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你就要先了解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这样才好下手医治。
一:观察等待研究发现,滤泡性淋巴瘤诊断后立即治疗组与观察等待后再治疗组相比,治疗有效率与疾病高级别转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立即治疗组并无生存期优势,而观察等待组迟发性毒性反应、不孕不育、早期绝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立即治疗组。
在观察等待组,诊断至治疗的中位时间为3年,有1/4的患者观察等待期超过10年才开始治疗。
因此,对于部分患者观察等待仍是较好的选择,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一线治疗数十年经验表明,滤泡性淋巴瘤治疗方案越强,患者无疾病生存期越长。
近期研究发现,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至少等同于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而且苯达莫司汀的副作用远低于CHOP。
因此,推荐需要治疗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首选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R-CHOP不再是标准推荐方案。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有证据表明,对于首次或二次复发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大剂量化疗或全身放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改善生存。
但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用于新诊断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只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因此,建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只用于早期复发患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有可能治愈滤泡性淋巴瘤的方法,但由于患者早期死亡率较高,推荐该方法仅用于对化疗耐药并且有合适供者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看这么多疗方法,是否有一项治疗方法是属于你的呢。
关于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怎么治疗这个问题,上文中总结了三步。
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来,要想治疗这种疾病一定要先去观察他,观察他的发病周期,观察到的,发病时间和规律。
FL一线治疗

CVP±美罗华治疗初治滤泡性淋巴瘤 :总生存 (OS) (随访53月)
probability
1.0
0.9
R-CVP: 83%
0.8
0.7
0.6
CVP: 77%
0.5
0.4
0.3
0.2 0.1 p=0.0553
p=0.029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月
Page10
Marcus, et al. Blood 2006:Abs.481
1960–1975
80
中位生存 ~ 11年!
60
40
5-year 80% 20 10-year 60%
15-year 45%
0
0
5
10
15
20
25
30
年
Horning. Semin Oncol 1993;20 (5 Suppl. 5):75–88
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
无论怎样改变化疗方案,均不能改善滤泡性 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 原因:
Page11
Marcus R, et al. Blood 2003;102:28a (Abs.t 87)
CVP±美罗华治疗初治滤泡性淋巴瘤 :小结
显著提高缓解率
R-CVP
CVP
ORR
81%
57%
显示生存益处
CR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4年总生存率
41% 34月 83%
10% 15月 77%
P值 0.0001 0.0001 < 0.0001
Page13
CHOP±美罗华治疗初治滤泡性淋巴瘤 :研究设计(GLSG2000)
滤泡性淋巴瘤中医可以治疗吗

滤泡性淋巴瘤中医可以治疗吗滤泡性淋巴瘤的患者不多见,是淋巴瘤中罕见的疾病,但是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患上疾病的患者人数在增加,因此我们要对疾病提高警惕。
患上滤泡性淋巴瘤中医可以治疗吗?患者是可以使用中医治疗的,此方法治疗的效果并不好,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化疗、手术治疗等,而患者要采取中医治疗可辅助性的医治,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滤泡性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有:FL (3级)的治疗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FL(1、2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围.(一)无腹部巨大肿块的I/II期(Ann Arbor) FL的治疗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RT,30-40Gy)为主。
扩大部位RT或R 丁加化疗是二种备选方法,它们可以改善无失败生存期(FFS),但并不能改善总的生存期(OS)。
如果考虑到病灶部位RT的副作用大于临床益处,可不治疗而观察。
持续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病人可继续观察直至复发,也可鼓励病人加入临床试验。
(二)I/II期FL复发后、伴腹部巨大肿块的II期FL及Ⅲ、Ⅳ期FL病人的治疗这些病人的治疗指征如下:①有症状;②危及脏器功能;③继发于淋巴瘤的血细胞减少;④有巨大肿块;⑤在6个月期间病情稳定进展;⑥病人偏爱。
无治疗指征者,每3个月体检1次,直至1年,以后每3-6个月体检1次。
有治疗指征者的初始治疗可选用如下方法:①临床试验:由于常规治疗不能治愈FL,应考虑研究性治疗为一线治疗;②局部RT:为减轻局部症状的姑息性治疗方法;③单药或联合化疗加或不加干扰素;④抗体治疗;⑤抗体联合化疗。
初始治疗后达CR或PR后可进行随访,直至疾病进展.初始治疗无效(NR)者,如果有治疗指征(同前),可给予进一步治疗,方法如下:①临床试验;②单药或联合化疗;③单抗为基础的治疗:单用、与化疗联合、或放射免疫治疗(RIT);④局部RT,进一步治疗达CR或PR者可考虑①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SCT);②异基因SCT;①非清髓性SCT;临床试验;观察,对于进一步治疗NR者可考虑大剂量化疗或临床试验。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并处理异常。
02
代谢并发症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应调整饮食结
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定期
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
03
心理并发症
患者可能因疾病和治疗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积极寻求心理
支持和帮助;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关
亮点
该指南突出了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强调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加强患 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指南还注重与国际接轨,引入了国际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 下降等。
体征
医生通过触诊检查淋巴结大小、质地、活动度等,同 时注意肝脾是否肿大。
怀和支持。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回顾
更新诊断标准和分
类
新指南对滤泡性淋巴瘤(FL)的 诊断标准和分类进行了更新,更 准确地反映了疾病的生物学特性 和临床表现。
推荐治疗方案
根据最新的临床数据和专家意见 ,新指南对FL的治疗方案进行了 调整和优化,为患者提供了更加 个性化、精准的治疗选择。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
如利妥昔单抗等药物,可用于一线治疗或与化疗联 合使用。
放疗
对于局部病灶或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但通常不作 为一线治疗方案。
复发或难治性FL的治疗策略
二线化疗
免疫治疗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FL患者,可采用二线化 疗方案,如苯达莫司汀等。
如奥法木单抗等药物可用于复发或难治性 FL的治疗。
滤泡淋巴瘤治疗方案

滤泡淋巴瘤治疗方案滤泡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subtype,主要发生在淋巴结和脾脏。
滤泡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
1. 化疗:化疗是滤泡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分期,可能采用单药或联合药物治疗。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VP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龙)和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龙)。
化疗可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2. 放疗:对一些局部淋巴结受累较重或肿瘤呈局灶性生长的患者,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生长和分裂。
3. 免疫治疗:滤泡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抗CD20药物和CAR-T细胞治疗。
抗CD20药物(如利妥昔单抗)可与癌细胞表面的CD20结合,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
CAR-T细胞治疗则是将患者体内的T细胞提取出来,经过基因改造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使其具备识别并杀伤滤泡淋巴瘤细胞的能力。
4. 骨髓移植:对于复发或难治的滤泡淋巴瘤患者,骨髓移植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该疗法通过高剂量化疗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然后再将患者的干细胞输注回体内,使骨髓恢复正常功能。
5. 观察观察:对于无症状或疾病进展缓慢的滤泡淋巴瘤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
医生会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如病情恶化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滤泡淋巴瘤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决定。
团队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指导,并注意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营养和生活习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的质量。
佳罗华联合GDP治疗方案

佳罗华联合GDP治疗方案4日了解到,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旗下“佳罗华”(通用名:奥妥珠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与化疗GDP联合,用于初治的II期伴有巨大肿块、III期或IV期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达到至少部分缓解的患者随后的单药维持治疗。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佳罗华一线治疗方案的获批为我国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带来了治疗新选择,作为全球首个经糖基化改造的Ⅱ型人源化抗CD20 单克隆抗体,奥妥珠单抗的创新结构和机制可加强肿瘤细胞杀伤力,以实现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提升。
数据表明,近年来滤泡性淋巴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这类肿瘤通常很难被治愈。
大多数患者会经历反复复发,且每经复发,治疗难度即升级,越发加重身心压力影响治疗。
根据2020年《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下问简称《白皮书》)调查所显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深受反复治疗的困扰,怀有对复发的恐惧,较难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因此,FL的一线治疗不仅对生存时间提出要求,更对生存质量提出考验;进一步减少复发,获得长时间更高质量的生存是FL患者最为迫切的希望。
“一线治疗是制定整体治疗策略及提高患者整体生存获益的重要基础。
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实现了初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显著提升,其24个月内病情进展事件比例下降近一半,平均风险下降46%。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表示。
“过去20年,以利妥昔单抗及其为基础的方案一直是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表示,“奥妥珠单抗的到来不仅有望实现患者对于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获得更好生活的心愿;其更能为后续治疗带来积极的影响。
因而对于FL治疗领域而言,这次批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白皮书》统计结果亦显示,奥妥珠单抗正是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最为期待的新药之一。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女士表示:“罗氏在血液疾病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传承,20年来始终不断研发血液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我们在中国与各方积极携手合作,致力于推动淋巴瘤整体诊疗水平,及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获益。
佳罗华BR方案

佳罗华BR方案BR方案是治疗惰性滤泡淋巴瘤的常用方案。
在欧洲,也被用作不易耐受的老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一线方案。
由于国内没有苯达莫司汀,因此用得不多。
老年患者经不起强化疗,只好国外购药使用。
由于副作用轻,效果不错,己经得到病友的认同,越来越多的老年病友选用BR方案。
什么叫BR方案?BR方案就是苯达莫司汀和美罗华组合的化疗方案。
一般使用六次,每28天一个疗程。
苯达莫司汀90mg/m2,美罗华375mg/m2。
第一天输注苯达莫司汀和美罗华,第二天单输苯达莫司汀,每疗程仅输注两天即可。
一、BR方案究竟有那些优点?1,BR方案是欧洲老年患者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一线方案。
苯达莫司汀已获批的适应症有: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单独用于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3),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2,有关临床研究报导,BR方案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和R-CHOP接近。
而无病进展时间前者是后者的近2倍。
3,BR方案副作用轻,不掉头发。
对于初治病人,骨髓抑制较轻,降外周血异常淋巴瘤细胞很快,却较少发生中性粒细胞三四级抑制。
4,没有严重骨髓抑制,治疗过程中感染的风险就大大降低。
高强度化疗最可怕的就是严重骨髓抑制,引发感染,危及生命。
六七十岁的老人,体能下降,经受不了高强度化疗。
因此,BR方案适合不能耐受的老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
5,BR方案骨髓抑制不严重,可以组合伊布替尼或来那度胺,副作用增加有限,或可控,缓解率却大幅增加。
虽然美罗华单药维持,在BR方案之后能否获益,不被医学循证数据所认可。
但是和来那度胺组合来维持,却是效果很好。
6,BR方案费用不高。
苯达莫司汀德国正版较贵,一个疗程一二万。
YD 仿制版价格不贵,一个疗程只有二三千元,购买也方便。
7,由BR方案延伸的BⅤR,R-BAC,前者增加了万珂,后者增加阿糖胞苷。
这两方案疗效增强,副作用也增加,体能好的老年人也可选择使用。
8,BR方案还适合某些方案治疗之后的复发。
滤泡性淋巴瘤的规范化治疗

Wahlin BE, et al. Br J Haematol 2012; 156(2):225-33.
Ann Arbor分期
I期 II 期 III 期 IV 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或侵犯单个结外部位(IE)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在膈肌的同侧,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 结外器官侵犯(IIE)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可伴有结外器官侵犯(IIIE)或脾侵犯(IIIS)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2)与生存
59%的患者接受了美罗华治疗,并进行PFS和OS评估
PFS OS
1.0 0.8
0.6
0.4
0 (N=168)
0.2
1-2 (N=444) 3-5 (N=220) P<0.0001
1.0 0.8 0.6 0.4 0.2
P<0.0001
0
风险组 低危 中危 高危
1. Federico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 4555-4562. 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 Non-Hodgkin’s Lymphomas, version 5, 2014.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2)
• F2研究:验证前瞻性的数据数据并加入FLIPI1未使用的预后参数是否能找到更准确的FL 预后评分,研究以PFS作为研究终点
• 2003年1月-2005年5月间新诊断为FL并接受抗淋巴瘤治疗的942例患者被纳入,中位随 访38个月
Federico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 4555-45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39021研究:CVP±利妥昔单抗治 疗初治滤泡性淋巴瘤 :研究设计
再
321位滤泡性 NHL
(IWF B, C, D) III–IV期 平均53岁 未接受过治疗 可测量病灶 组织学回顾
随
CVP x 4 周期 (每 3 周 ) 利妥昔单抗+ CVP x 4周期 (每3周)
CVP x 4 周期 (每 3 周 )
Marcus R, et al. Blood 2005;105:1417
R - CVP (n=162) 52 99
53 99
CVP±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滤泡性 淋巴瘤 :缓解率
缓解率
CR CRu CVP, % R-CVP, % (n=159) (n=162) 8 3 30 11 p value – –
(CR/CRu )
PR OR (CR + CRu + PR)
10
47 57
41
40 81
p<0.0001
– p<0.0001
Solal-Celigny, et al. Blood 2005;106:Abs.350
CVP±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滤泡 性淋巴瘤 :治疗失败时间(TTF)(随访42月)
1.0 probability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p<0.0001 6 12 18 24 30 月 36 42 CVP: 中位 6.6 月 R-CVP: 中位 27 月 延长20月
CR, PR 利妥昔单抗+ CVP x 4 周期 (每 3 周 )
分
机
期
SD, PD退出
利妥昔单抗 375mg/m i.v. day 1 2 环磷酰胺 750mg/m i.v. day 1 2 长春新碱 1.4mg/m i.v. day 1 2 强的松40mg/m p.o. days 1–5 Marcus R, et al. Blood 2005;105:1417
p=0.03
0 6 12 18 24 30 月 36 42 48 54 60
0
Solal-Celigny, et al. Blood 2005;106:Abs.350
CVP±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滤泡性 淋巴瘤:安全性
发生例数(%) CVP (n=158) 血红蛋白减少 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 感染 3 (1.9) 23 (14.5) 0 14 (8.8) 7 (4.4) 利妥昔单抗+CVP (n=162) 1 (0.6) 39 (24.0) 2 (1.2) 19 (12.0) 7 (4.3)
2
CVP±利妥昔单抗治疗 初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分析
CVP (n=158) 平均年龄 III–IV期 (%) 滤泡性 (%) 1/2度 3 度 LDH 升高 (%) B症状 (%) 巨大包块 (%) 结外病灶 >1 (%) IPI >1 (%) 骨髓受累(%) 89 8 26 32 46 17 54 64 90 9 26 40 39 17 52 64
1987-1996 1976-1986 1960-1975
患者 (%)
年
Adapted from Horning. Semin Oncol. 1993;20(suppl 5):75.
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
• 无论怎样改变化疗方案,均不能改善滤泡 性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 原因:
– 滤泡性淋巴瘤骨髓受累较多,化疗不能彻底清 除骨髓中肿瘤细胞 – 化疗不能使bcl-2/IgH+细胞转阴,即不能获得 分子学缓解
0.0001
p<0.0001
15月
=0.03
美罗华+CVP方案毒性低,且出现的时间短
Marcus R, et al. Blood 2005;105:1417 Solal-Celigny, et al. Blood 2005;106:Abs.350
GLSG2000研究: CHOP±利妥昔单抗 治疗初治滤泡性淋巴瘤:研究设计
48
54
60
Solal-Celigny, et al. Blood 2005;106:Abs.350
CVP±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滤泡 性淋巴瘤:总生存率 (OS) (随访42月)
1.0 probability 0.9 R-CVP: 83%
0.8
0.7 0.6 0.5 CVP: 71%
0.4
0.3 0.2 0.1
Marcus R, et al. Blood 2003;102:28a (Abs.t 87)
CVP±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滤泡性淋 巴瘤:小 结
显著提高缓解率
R-CVP
ORR 81%
CVP
57%
P值
0.0001
显示生存益处
CR
中位无失败生存 时间 中位总生存时间
41%
27月 34月
10%
6.8月
<60 岁 4-6 x 利妥昔单抗 + CHOP
随机
CR, PR
干细胞移植 随 2xCHOP(+美罗华) +标准干扰素维持治疗
60 岁 4-6 x CHOP
CR, PR
机
2xCHOP(+美罗华)+
强化干扰素维持治疗
2xCHOP(+美罗华)+
标准干扰素维持治疗
滤泡性淋巴瘤
• 典型免疫表型:CD10+,CD23±,CD20+,CD43-,CD5-,周期
素D1-
• 分子遗传学检测: 抗原受体; bcl-2重排 • 细胞遗传学/FISH检测: t(14:18)
惰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 斯坦福经验, 1960–1996
100 80 60 40 20 0 0 5 10 15 20 25 30
• 80-90年代,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策略:观 望等待(watch&wait),直至疾病进展
免疫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
• 是否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 缓解率, 尤其是完全缓解率 # 无进展生存/无事件生存, 总生存 • 是否可以获得分子学缓解? • 是否有治愈的可能?
2007版NCCN推荐的FL治疗策略
• 一线治疗
– 环磷酰胺 – CHOP+利妥昔单抗
– CVP+利妥昔单抗
– F/FND+利妥昔单抗
• 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2005ASH会议首次发表
免疫化疗可以显著延长初治FL患者的总生存
• M39021研究: R-CVP vs.CVP
• GLSG(德国低度淋巴瘤研究组)2000研究:
R-CHOP vs. CHOP • M39023研究R-MCP vs. 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