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如何诊断呢

合集下载

度维利塞胶囊治疗滤泡性淋巴瘤

度维利塞胶囊治疗滤泡性淋巴瘤

临床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确保临床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 性。
03
临床研究数据的伦理问题
在收集和使用临床研究数据时, 需遵循伦理原则,保护患者隐私 和权益。
患者治疗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的定量评价
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指标,如病情改 善程度、生活质量提升等,来量化 患者的治疗效果。
度维利塞胶囊治疗滤泡性 淋巴瘤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进展
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 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新药研发的法规政策
各国政府对新药研发的监管政策,以 及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新药研发的市场前景
新药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以及对未来 医药市场的影响。
个性化治疗策略
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
联合治疗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发挥 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02
联合治疗方案的风险
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可能会增加药物相互作 用和副作用的风险,需要谨慎选择。
03
联合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联合 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
未来研究方向
01
02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儿童用药禁忌
儿童的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某些 药物可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慢性病患者用药禁忌
慢性病患者在用药时,应避免使用可 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的药物。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
孕妇使用药物注意事项
孕妇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对胎儿 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
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应选择对母乳 和婴儿无害的药物。
度维利塞胶囊的安全性

2021年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四例临床、内镜和病理学特征分析(全文)

2021年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四例临床、内镜和病理学特征分析(全文)

2021年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四例临床、内镜和病理学特征分析(全文)摘要收集4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

患者年龄为31~62岁;3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出现夜间上腹痛;3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内镜下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粗糙或颗粒状。

组织学形态表现均为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增生膨胀的肿瘤性淋巴滤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α、CD10、B细胞淋巴瘤-6和B细胞淋巴瘤-2,CD23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网呈环状围绕在肿瘤性滤泡之外,Ki-67增殖指数不高,为5%~20%。

4例患者均采用观察等待的处置方案,3例于诊断后1年复查胃镜,其中1例病变消失,2例为持续性病变。

表明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滤泡性淋巴瘤,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有一定特征,可采取观察等待的处置方案。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仅占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3.6%[。

D-FL特殊的发病部位使该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在2017版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中被分为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种特殊亚型[]。

现报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的4例D-FL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归纳、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

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资料: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胃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D-FL的病例4例,以及诊断为淋巴组织增生的病例33例。

经1位病理科主任医师和1位主治医师重新阅片筛查,并补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后,33例淋巴组织增生病例中2例重新诊断为D-FL。

收集该6例病例的临床、内镜、病理和随访资料,排除2例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病例,最终纳入D-FL患者4例。

本研究通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0-097-01)。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自愈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自愈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自愈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陈青;张燕林;郭广秀;张功亮;周小鸽【摘要】目的报道1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自愈病例,并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自愈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对病人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青年男性,间断胃胀、胃痛就诊.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直径0.3cm灰白色息肉,表面光滑.活检镜下见小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组织明显增生,部分区域呈结节状,细胞胞体小或中等大小,胞浆少,核圆形或类圆形,散在分布胞体中等偏大的中心母细胞样细胞,每高倍视野不超过5个.免疫组化:CD21显示结节内存在FDC网,并出现边集现象,CD20、PAX-5、Bcl-6、CD10结节内、外阳性,CD3、CD7阴性,BCL-2弥漫强阳性,KI-67约10%阳性.诊断为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随访3年,病人未做治疗,病变自愈.结论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极度惰性的淋巴瘤,应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7(035)006【总页数】3页(P902-904)【关键词】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未治疗自愈【作者】陈青;张燕林;郭广秀;张功亮;周小鸽【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50;赣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西赣州市 341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赣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西赣州市 341000;赣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西赣州市 341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 (duodenal follicular lymphoma,DFL)是WHO2016版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1]新提出的一种变异型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极度惰性的滤泡性淋巴瘤[2,3],与其它类型的滤泡性淋巴瘤不同[4-6]。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
B2细胞生长很缓慢,恶性程度低。特例:滤泡母细胞产生的是博基特淋巴瘤。
2.与年龄的关系 儿胞 淋巴瘤把它归为老年病了。
3.什么是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成熟细胞(相应的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肿瘤细 胞的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则视为分化高;否则就是分化差或 称为低分化。 一般情况下,淋巴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的恶性程度低,分化程度低的恶性程度高。
17/24
免疫组化
常见标志物
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RB,LCA) CD20、CD79a、CD19、PAX5、CD38、CD138、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 Oct-2、Bob.1、IgM、IgG4、IgM、IgA CD3、CD2、CD5、CD7、CD4、CD8、CD43、CDRO(UCHL1)、CD56、CD57(Leu7)、细胞
13/24
淋巴结活检
二、脾切除
部分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来源于脾,患者的淋巴结可无 明显肿大,在这种情况下,脾脏切除病理活检成为确诊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1.适应证 不明原因发热合并脾肿大的患者,即使经过细致的检查仍病因不明的,脾脏切除 成为最终确诊病因的手段。
腹腔镜技术因其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使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正逐 渐取代开放性术用于脾脏切除。 3.重要性 脾切除不但有诊断作用,还有治疗作用,它可治愈所有脾功能亢进导致的 血细胞减少症,也是脾边缘区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CD38,CD138
正常或肿瘤性浆细胞/浆母细胞表达 CD38和CD138,可用于浆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 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及B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等肿瘤的诊断。
20/23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10-05分享滤泡性淋巴瘤(FL)是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亚型,我们根据最新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及一些相关的循证医学数据,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中国FL指南。

一、定义FL 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西方国家占NHL 患者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较西方国家偏低,占NHL患者的8.1%~23.5%。

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发病年龄与国外比较相对较低,地域分布上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FL 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在镜下FL 有时可以合并有弥漫性的成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FL 分为:①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②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③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二、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FL 的诊断主要基于包括免疫组化和形态学检查在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必要时参考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根据WHO 淋巴瘤分类方法,FL 进一步可以分为1~3级。

1 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5 个;2 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6~15 个;3 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15 个,其中,仍保留少数中心细胞者为3a 级,成片中心母细胞浸润,不见中心细胞者为3b级。

在西方国家1 级FL 占所有NHL 患者的比例为20%~25%,2 级FL所占比例为5%~10%,3 级FL所占比例为5%左右。

1、2 和3a 级FL患者临床表现为惰性,而FL3b 级患者的治疗则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

目前FL3a 和3b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似,治疗若干年后部分患者可能转化为侵袭性的淋巴瘤,主要为侵袭性DLBCL,预后差。

滤泡淋巴瘤的诊治及研究进展ppt课件

滤泡淋巴瘤的诊治及研究进展ppt课件

免疫组化
表达B细胞抗原CD19、 CD20、CD22和CD79a
不表达CD5、CD23、 CD11c或CD43
(B) Neoplastic follicles positive for CD10, (C) BCL2, and (D) BCL6.
FL的病理分级(WHO)
3B级侵袭性高,按 DLBCL处理 也有认为3A级和3B 级性质一样
Sinha R, et al. ASH 2011; Abstract 775 (oral).
放疗
1982-2007年德国University of Würzburg共107例FL放疗总生存。
stage I-III low grade FL
影响放疗预后因素
低肿瘤负荷患者:下一步治疗?
1) 美罗华方案改良: - 延长/维持治疗: . RESORT、 RWW 、 SAKK研究即将公布结果… - 提高美罗华剂量? 2) 放射免疫治疗: - 托西莫单抗、托西莫单抗、替伊莫单抗 3) 短疗程免疫化疗: - R-CVP, R-benda(R-苯达莫司汀): BRIEF研究 4) 美罗华联合其他单抗或免疫调节剂? - 干扰素、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2( IL-2) (Davis 2000 ; Sacchi 2001 ; Kimby 2002 ;Cartron 2007) - 抗CD22、CD40、CD80等单抗 - 新的抗CD20单抗(GA101) - 增强ADCC效应的药物?
细胞遗传学特点
发病机制: 85%有t(14;18)(q32;q21), 导致Bcl-2过表达 慢性抗原刺激 其他基因异常 肿瘤微环境改变
Treg
发病机制新进展
Treg使肿瘤 免疫逃逸

滤泡性淋巴瘤ppt课件

滤泡性淋巴瘤ppt课件
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乙型肝炎患者 应密切随访观察。
-
31
➢ 8.转化性滤泡性淋巴瘤 患者的治疗:
➢ 据文献报道20%—70%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在整 个临床过程中可以转化为其他更具侵袭性的淋巴 瘤,其中以DLBCL最为常见,年发生率为2%— 3%,持续至少15 年,以后转化风险逐渐下降,且 转化不受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是否曾经接受治疗的 影响。转化后的患者大部分预后差,中位生存时 间为10—18 个月。
向,发病年龄与国外比较相对较低,地域
分布上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 高。
-
3
➢ 滤泡性淋巴瘤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 学上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 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 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 病。
➢ 在镜下滤泡性淋巴瘤有时可以合并有弥漫性的成 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 同可以将滤泡性淋巴瘤分为:①滤泡为主型(滤 泡比例>75%);②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 25%——75%);③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
免疫化学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选择的治疗模式8个疗程利妥昔单抗r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国内外初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标准方案无论是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还是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包括总生存期因此对于体质好相对年轻的患者建议选用常规剂量的联合化疗加利妥昔单抗以化疗单药联合利妥昔单抗甚至单独应用利妥昔单抗目前国际上尚未就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最佳一线方案达成共识但近期foll05试验的终期分析结果提示rchop方案从风险获益的平
-
4

怎么确诊淋巴系统肿瘤

怎么确诊淋巴系统肿瘤

怎么确诊淋巴系统肿瘤淋巴系统肿瘤主要就是淋巴造血系统里面生成的肿瘤,大多数都是恶性的,对人的身体造成的危害算是比较大的,最严重的就是危及性命。

淋巴瘤主要的症状表现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的许多器官都受到伤害,甚至衰竭,下面文章就是对淋巴系统肿瘤的一些常识的介绍,希望患者朋友们都能够了解多一点。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

病理学特征在霍奇金淋巴瘤为瘤组织内含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特异性的里-斯(Reed-Steinberg)细胞,HL按照病理类型分为结节性富含淋巴细胞型和经典型,后者包括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NHL发病率远高于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和,病理上主要是分化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或网状细胞,根据NHL的自然病程,可以归为三大临床类型,即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

根据不同的淋巴细胞起源,可以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检查1.血常规及血涂片血常规一般正常,可合并慢性病贫血;HL可以出现PLT增多、WBC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侵袭性NHL侵犯骨髓可出现贫血、WBC及PLT减少,外周血可出现淋巴瘤细胞。

2.骨髓涂片及活检HL罕见骨髓受累。

NHL侵犯骨髓,骨髓涂片可见淋巴瘤细胞,细胞体积较大,染色质丰富,灰蓝色,形态明显异常,可见“拖尾现象”;淋巴瘤细胞≥20%为淋巴瘤白血病;骨髓活检可见淋巴瘤细胞聚集浸润。

部分患者骨髓涂片可见噬血细胞增多及噬血现象,多见于T细胞NHL。

3.血生化LDH增高与肿瘤负荷有关,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HL可有ESR增快,ALP增高。

4.脑脊液检查中高度侵袭性NHL临床III/IV期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需行脑脊液检查,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生化蛋白量增加,常规细胞数量增多,单核为主,病理检查或流式细胞术检查可发现淋巴瘤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如何诊断呢
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2%的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想必到如今您还是不熟悉。

而它可是一种还比较严重的病,患有它的病人就知道它能给人体带来多大的灾难。

而您知道吗,诊断出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对于能及时治疗是十分有用的。

那么,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如何诊断呢?马上就来为您介绍!
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
血液病理学专家评估一个合适的活检足以作出滤泡性淋巴
瘤的诊断。

该肿瘤由小裂细胞和大细胞以不同比例构成滤泡型生长。

证实B细胞免疫表型,存在t(14;18)和BCL-2蛋白异常表达可以肯定诊断。

大多数鉴别诊断是淋巴瘤和反应性滤泡增生之间。

滤泡性淋巴瘤病人经常被再分类为小细胞为主型,大小细胞混合型,和大细胞为主型。

而这种区分不能简单或很正确地做出,这些分类有预后意义。

大细胞为主型滤泡淋巴瘤病人有更高的增殖比例,进展更快,单独应用化疗方案有更短的总生存期。

知道了滤泡性淋巴瘤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当然也不能缺少对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

以下就是详细的介绍。

它是对化疗和放疗最有效的恶性肿瘤之一。

另外约25%的病人可以发生自发缓解——经常是暂时的。

对于一个无症状的老年病人,开始观察等待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处理方案。

对于极少数局限性滤泡性淋巴瘤,受累野的放疗将会产生极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需要治疗的病人,以前单药瘤可宁或环磷酰胺或联合化疗方案CVP或CHOP最经常被应用。

最近几年多个临床试验已证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含氟达拉滨方案或R-CVP或R-CHOP方案更有效,已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年老或体弱患者的一线方案可选择单药烷化剂(瘤可宁或环磷酰胺),但更推荐利妥昔单抗单药应用。

而且已经证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能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期。

标记放射性同位素的单克隆抗体的疗效也得到肯定。

肿瘤疫苗的试验是令人鼓舞的。

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复发的滤泡性淋巴瘤病人产生高的完全缓解率,可以产生长期缓解。

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的介绍就好了,您不懂的话,就好好细读里面的意思。

而您一旦真的患上的话,建议您要及时的治疗,
不要等到疾病进一步加深。

这样对您也是有益的。

最后,希望您可以早日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