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8单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8单元知识点梳理

单元核心素质梳理8*蝴蝶的家(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避、撼”等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雀”。
2. 能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
(教学重点)3. 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明确任务1. 由小诗导入新课。
一身艳丽像朵花,两翅起舞惹人夸。
三餐食蜜不酿蜜,四处漂泊没有家。
(1)全体朗读小诗,并猜猜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
(蝴蝶)(2)提问:这首小诗写出了蝴蝶的美丽,小诗中为什么说蝴蝶没有家呢?2.揭示课题。
师: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
(板书:蝴蝶的家)Ⅱ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1. 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蝴蝶的家在哪里?2. 认一认。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认读,指导生字的读音。
(1)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qiǎo)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
①指导“雀”的读音:“雀”有两个读音“qiǎo、què”,可分别组词为家雀(qiǎo)儿、麻雀(què)。
②学生试读“雀”的读音,再大声朗读句子。
③指导“檐”的读音:“檐”读“yán”,注意读准前鼻音。
(2)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①认读词语:躲避(bì)、吼叫、震撼(hàn)、喧(xuān)嚷。
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②师生合作读,体会用词的准确。
师:雷、电、雨、风——生:吼叫着,震撼着。
师:雨点密集地——生:喧嚷着。
③如果换一下搭配方式,不增添也不减少词语,这样表达可以吗?雷、电、雨、风,喧嚷着,雨点密集地吼叫着,震撼着。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词句段仿写嘴巴

描写嘴巴的句子怎么写1、她的嘴巴老是嘟着,一生气可以挂个油瓶儿。
2、厚厚的嘴唇咧着,露出几颖牙齿,参差不齐的。
3、她只好张着嘴,不停地呵着气,红润的嘴唇变得又紫又青,牙齿咬得咯咯地响。
4、忽然,我发现妈妈站在身旁,正朝我抿嘴笑呢。
5、我的表弟是个胖嘟嘟的小男孩,笑起来小嘴咧得好大,嘴角边是两个深深的酒窝。
6、嘴巴俊俏,微笑起来便露出两排细小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
7、他头往下一低,抿着厚厚的嘴唇。
8、那孩子笑时露出了一排短小的缺了“两扇门”的牙齿。
9、苍白的小脸,紫青色的薄唇,咧开的嘴角依然露出那颗好看的小虎牙,只是没有以前那样洁白光亮。
10、他指指自己的嘴,然后张开嘴唇:在他那一度缺牙的地方,长出了两颗阔大的、白得发青的牙齿。
11、她这小嘴线条分明,牙白唇红,巧舌如簧,说话像唱歌一样动听。
12、奶奶爱笑,一笑就合不拢嘴,这时,你可以看见她嘴里只剩下几个“卫兵”门牙。
13、他那厚敦敦的嘴唇,看起来似乎很笨重,可是说起话来却很灵活。
14、高高的鼻梁下长着一只小巧的嘴巴,两排洁白的牙齿格外引人注目。
15、吴老师习惯地理了理头发,皱着眉,抿着嘴,一副批评人的.样子。
16、一张小口,笑起来嘴角边上还有两个小酒窝呢。
17、已经九点钟了,眼镜渐渐脱离了鼻梁,滑落到鼻孔下面,他一点不知。
接着,响起了均匀的奸声,瘪嘴巴直往外璞气。
18、我深深吸一口气,嘴唇紧贴在号嘴上,一鼓作气,“璞”吹得满脸通红,几次下来,结果都是如此。
19、他那厚厚的嘴唇经常紧闭着,一天到晚也不说几句话。
20、小泵姑吹蜡烛怎么也吹不灭,后来,她站到凳子上,“璞”蜡烛是吹灭了,可小泵姑一下子扑在桌子上,嘴巴也就长满了奶油“胡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好词好段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好词好段惭愧内疚痛悔忏悔惊慌惊吓惊险害怕惧怕畏惧怯懦惊愕惊扰吃惊心惊胆战胆怯恐惧惊惶惊骇愤慨憎恨发怒激愤虚心好学发奋苦读脚踏实地不耻下问精益求精刨根问底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如饥似渴持之以恒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屏息凝视目不转睛专心致志津津有味掩卷沉思神情专注大显身手洗洗涮涮挑挑拣拣干净利落手脚灵巧心灵手巧笨手笨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手脚笨拙喜出望外心花怒放兴致勃勃心满意足精疲力竭大功告成香气扑鼻美味佳肴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井井有条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洁净明亮有条不紊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怒火中烧怒火满腔勃然火起勃然大怒火冒三丈悲愤填膺无名火起怒火冲天恼羞成怒怒目切齿怒气冲冲怒目而视怒形于色刻骨之恨恨之入骨狂愤暴怒怒容满面愤怒至极众怒难犯千古之恨怒气填胸怒目圆睁愤然大怒天怨人怒天怒人怨切齿痛恨暴跳如雷提心吊胆失魂落魄做贼心虚惊慌失措胆战心惊胆小怕事草木皆兵魂不附体心有余悸惊恐万状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怒火中烧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急如焚心灰意冷1、他在一昼夜里积压的怒气如火山一样爆发了。
2、我胆怯地低着头,不敢看爸爸那张阴云密布的脸。
3、我生怕舵轮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4、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5、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6、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7、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8、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9、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10、她钻进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第8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精选阅读)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八单元《读书明智》主题阅读【单元人文主题】读书明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阅读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信息指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消息,这些消息传递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思想感情等。
【阅读策略】第一步根据要求梳理文章信息。
1.抓题目。
很多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看到题目就能知道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如,《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是讲古人关于读书的看法,《忆读书》是作者回忆自己怎样读书的。
2.找关键句。
关键句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时也会出现在段中。
如,《古人谈读书》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是关键句出现在开头,是对读书方法的概括。
抓住这样的句子,最主要的信息也就提取出来了。
3.了解写作顺序。
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可以更好地梳理信息。
如,《我的“长生果”》中“我最早的读物是”“后来”“渐渐地”,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知道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就能很轻松地梳理出文章写的是作者不同时期所读的书不同,并且从读书、作文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第二布把握内容的要点。
1.概括段意法。
阅读时要注意概括段意,然后把段意整合,就能很容易地把握住内容要点。
2.抓关键词句法。
有时文中的某句话或某个词就是一段或者整篇文章的重点,抓住这些词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
【精选阅读】1.课外阅读。
董遇读书有三余董遇是古代弘农人。
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把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
”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
”“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3-01-30T08:19:00.404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6期8月作者:邓晓华[导读] 书面表达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遇到的重要板块。
具备出色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邓晓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白中镇中心小学福建福州 350800摘要:书面表达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遇到的重要板块。
具备出色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材上,每一单元都会有习作板块,写作主题和单元的主题形式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密切结合文章阅读工作详细讲解其主题,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希望有助于学生文笔表达能力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文笔表达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表达能力一般分为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这两个部分,书面表达在语文学科学习和知识测试过程中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和存在地位。
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文笔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让他们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进步与提升并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一、小学高段习作教学分析在小学高段的每一个单元都会设置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
口语交际主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其语言组织和应用能力。
习作板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文笔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全面进步与提升。
而每一个单元之后的习作板块与单元内部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中有一节课名为《盼》,而该单元的习作板块便提出了“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文章”这一要求。
再比如这本教材的第8单元安排了多篇以人物描写和表达情感为主题的文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都是典型代表,而为了烘托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也都不同程度地介绍了一系列的相关事件,而分析这些事件有助于表达作者对被描写人物的思想情感。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司马光》这篇文言文。
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这个小故事的。
研究文言文的诀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我先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
请同学试读一次课文,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
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研究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各小组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XXX小朋友了。
请同学们说说在课文里XXX做了什么事?讨论XXX持XXX时,心里怎么想?继续探寻XXX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XXX在想什么。
最终得出结论: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引读“水迸,儿得活”。
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XXX为了救一个掉进瓮里的小孩而砸瓮的故事。
整篇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XXX的背景和与小孩玩耍的情景;第二段讲述了小孩掉进瓮里的情况;第三段描述了XXX砸瓮救人的过程;第四段总结了整个故事,表达了对XXX的敬佩之情。
三、精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注意语音语调,表达情感。
3.师生共同解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XXX会砸瓮救人?2)XXX为什么要用石头砸瓮?3)你认为XXX是一个怎样的小孩?为什么?4)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5)文章最后说“掌声是最好的鼓励”,你同意吗?为什么?4.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描述你们对XXX的看法。
5.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6.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四、拓展阅读。
1.介绍XXX。
高中语文 第8单元 8《天工开物》两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秔. (jīnɡ) 粳.(jīnɡ) 稌.(tú) 婺.源(wù)夏潦.(lǎo) 刈.(yì) 汲.灌(jí) 砧.(zhēn)枵.(xiāo) 淬.(cuì)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名词,期限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锥传》 动词,约定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动词,至,及 (2)去⎩⎪⎨⎪⎧泥滓成枵而去.动词,去掉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 并序》 形容词,过去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 并序》复合词,走了以后,“来”,补充音节助词,无义念去去..,千里烟波《雨霖铃》 复合词,越来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3)名⎩⎪⎨⎪⎧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动词,命名,称名名.曰劳铁名词,名称,名字西门豹治邺,名.闻天下《西门豹治邺》 名词,名声,名望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形容词,有名的,著名的(4)方⎩⎪⎨⎪⎧ 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副词,才方.宅十余亩《归园田居》名词,四周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山中与裴秀才书》副词,正在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副词,当(5)数⎩⎪⎪⎨⎪⎪⎧ 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数词,几个天有常道,地有常数.矣《荀子·天论》 名词,规律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名词,定数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计算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动词,列举罪状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副词,屡次(6)其⎩⎪⎪⎨⎪⎪⎧取其.芳气代词,它的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代词,那些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代词,其中的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助词,表推测语气路曼曼其.修远兮《离骚》 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中国则惟事.冶铸也(名词作动词,依靠)(2)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名词作状语,用斧子)(3)秧过期老.而长节(形容词作动词,变老)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煤炭居十七..古义:十分之七。
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词句段运用

饱经风霜的老屋
我农村老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土房子。也 许是没人打理吧,屋顶的瓦片烂的烂,掉的掉, 变成了一座无法遮风挡雨的破屋。也许是时间 太久了吧,墙壁到处都是小窟窿眼儿,用手指 一抠就能掉下一大块儿。这座百年老屋犹如一 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有可能离我们而去。
• 饱经风霜的大树
我的老家有一棵大树,没人知道它的年龄, 也没人知道它的来历。它老了,树的一半边已 经死去,瞧,这半边叶子全掉了,树枝也干枯 了,几乎可以当柴烧了。但它的另一半边却还 活着,瞧,深绿色的树枝上长满了叶子。尽管 只有半条命,它却依然坚挺地立在那里,任凭 风吹雨打,任凭时间流逝。
啦”一条澄澈的小溪日夜吟唱,奔流不息。溪 中,两只白鹭正在悠闲地觅食,这里有吃不完 的小鱼小虾。溪边,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郁郁 葱葱,蜜蜂蝴蝶时而翩翩起舞,时而驻足停 留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钻过,斑驳的日影 在林间捉起了迷藏。
心灵的深处
•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
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
八单元 词句段运用
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的脸呈蜡黄色,他额头上的“川”字纹特别显眼。充 满血丝的眼睛深深地陷入眼窝,数不清的鱼尾纹嵌入眼角。那又 扁又塌的鼻子红红的,如同肿了似的。干得发白的嘴唇龟裂开来, 凸起一些死皮。曾经的沧桑全都刻在了张爷爷的脸上。
饱经风霜的老屋
屋顶上的瓦只剩下孤零零的几片,用 来做房梁的木头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墙 上的泥也被雨水冲冲刷得坑坑洼洼,这座 老屋就快要快垮了。院子里长满了比人还 高的野草,野草爬上了院墙,爬上了房顶。 几根细木棒东倒西歪地插在土里,这应该 是屋主人早年围的篱笆吧?
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
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整合内容
基本教学流程
教学随记
单元先导
1.了解单元的学习内容,初步感知单元的学习价值。
2.学习根据理解的、应用的需要有计划、有选择、有效率地搜集资料。
本单元课文
一、导语引领,明确主题。
二、依据要求,完成预习。
学生根据预习单预习本单元内容。
三、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1)小组学习,汇报识字情况。
(2)交流:哪一段话触动了你的心灵?
(3)学习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想一想毛泽东“夜不能寐”的原因是什么?他有哪些表现?
2.拓展阅读《砸神像》、《周恩来的外交轶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群文阅读
1.通读相关文章。
2.抓住关键句,了解毛泽东的伟人情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搜集资料。
诗中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事例描写人物?你感受到什么?诗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2.自由阅读《火把节》。
3.交流。文中哪些语句属于场面描写?从这些场面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略读整合
1.认识1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单元教材整合设计
第八单元教材整合设计
单元
主题
单元教学目标
语言训练点
丛书整合目录
课时安排
推荐
阅读篇目
教学随记
走近毛泽东
1.1.了解单元的学习内容,初步感知单元的学习价值。有进一步学习课文和相关知识的愿望,能用联系的态度看待所学习的知识。
2.学习根据理解的、应用的需要有计划、有选择、有效率地搜集资料。
3.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3.理解诗意和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丛书:
《沁园春长沙》《攻克石门》来自《梅岭三章》《火把节》
一、初读诗歌,交流收获。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三、重点朗读,把握内容。
1.读《长征》诗,理解。
2.了解开国大典的顺序。
3.思考:《开国大典》哪部分写得详,哪部分写得略?了解详略得当的写法。
四、想象场面,重点品读。
1.想象红军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
2.体会: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
4.指导朗读,读出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1.《沁园春长沙》、《攻克石门》、《梅岭三章》。
2掌握运用本组课文教学重难点内容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各方面内容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二、关注基础,过关练习
三、诗词诵读,积累语言
积累与毛泽东有关的诗词成就,小组交流。
四、依据选文,总结写法。
每篇文章各写了什么事例?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表达训练
1.交流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的故事。
2.学习写一个场景或一个梗概。
课本153页:
口语交际习作
一、导入新课,明确话题。
二、回顾课文,指导选材。
本组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三、延伸生活,自由交流。
达标提升
1对本单元认字写字、朗读课文等内容牢固掌握。
丛书:224-243页
《夜不能寐》、
《毛泽东和刘思齐》、《朱德的扁担》、《砸神像》、《周恩来的外交轶事》、《宋庆龄的樟树》
一、聚焦重点,互动交流。
1.《青山处处埋忠骨》。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主席痛失爱子后的语句?圈出印象深刻的词语,写感受。
(2)体会描写人物方法。
2.《毛主席在花山》。
(1)学生自读自画写感受。
(2)积累四字词语。
(3)资料交流。
(4)写字。
2.读课文重要句段,读正确、流利。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七律长征》、《开国大典》
精读引领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词。会背诵、抄写《开国大典》第七自然段。
4.学习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和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手法。
丛书:
93-195页的相关文章。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二、依据要求,了解内容。
三、重点阅读,交流体会。
1.重点阅读《毛泽东祭母》、《父亲毛泽东的亲情》、《鸿雁传书》勾画圈点,写下体会。
2.小组合作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1.抓住场面描写的方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3.查阅资料,读有关毛泽东的文章、诗词,看相关的影视作品。
《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借书》
《四渡赤水出奇兵》
《师恩难忘》
13
《小油灯下的读书时光》
《翻雪山过草地》
《李娜迟到的生日贺礼》
《鱼水情长世代不忘》
第八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