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幼儿喂养
育儿知识-婴幼儿科学喂养要领

婴幼儿科学喂养要领如今,对于他们孩子的重视要比起以前的人们多了不止多少倍,因此,对于科学的喂养学童孩子也得到家长们的认识,所以,以下介绍的科学豢养婴幼儿的10要领,就为准妈妈及家长们制做了一个详细的科学喂养的介绍,希望这些要领能对刚出生至出生不久的婴儿喂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婴儿喂养十要领:我们知道,孩子出生后1年内的身体,抵抗力是相当弱的,所以需要科学的喂养才能保证婴儿的身体健康。
而如不必要护养不当会患各类疾病,家长们如能注意掌握以下婴儿喂养的10项要领,对抚养好宝宝有想很大的希望。
1、对于吃母乳的胎儿,在出生后2-3个月前就可吃蔬菜汁、果汁。
4-5个月可吃少量煮蛋黄、米汤,也可少量吃些鱼肝油、维生素C等。
6-7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
8-9个月可吃青菜、肉汤、豆腐、鸡蛋羹。
10-12个月可吃软饭、馒头、饼干等。
2、给婴儿增加食物时,每次最好加吃1种食物,吃习惯了再加第2种,每次喂量由少渐多,但不要过量。
3、对于喂辅助食物的增加时间。
最好在喂奶以前,这时新生儿胃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物,也易于消化。
4、孩子的消化系统比较弱,所以要注意小儿消化情况。
如消化不良,辅助食物应减量或暂停。
5、准妈妈在喂奶期间,自己要注意营养,以便让乳汁充足。
婴儿婴儿双亲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豆蛋、肉类等食物,不可偏食。
6、准妈妈还要经常保持乳头女性朋友卫生,勤擦洗、勤换衣,喂奶前要洗奶头,以免疾病从奶中进入孩子口中。
7、准妈妈给命中率孩子的喂奶成功率要科学:一般隔3-4小时喂1次,夜间最好不喂。
每次喂奶20分钟,体弱的婴儿喂奶时间喂奶可稍长一些,但不要超过30分钟。
8、还有,对于几个月前在的宝宝,在每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在肩头,轻轻抬起婴儿脊背,使吞进去的空气以使从胃里糊状物,以免吐奶。
9、白天每喂2次奶的中间要喂1次水,但不要过多。
每晚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少量食盐。
10、当婴儿3个月后,幼儿应有意识地让婴儿须养成吃东西的习惯,也为以后断奶打下基础。
2016年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2016年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以下是2016年7-24月龄婴幼儿喂养的指南:
1. 母乳或配方奶:7-12个月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或喝配方奶。
每天喂养3-4次,每次大约240-300毫升。
12-24个月的婴幼
儿可以过渡到牛奶。
每天喂养2-3次,每次大约240-360毫升。
2. 辅食的引入:从6个月开始,逐渐引入辅食。
开始时可以给宝宝尝试糊状食物,如米粉、燕麦片等。
慢慢地引入蔬菜、水果、鱼、肉等食物。
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质量。
3. 饮食均衡:确保婴幼儿每天摄入各类食物的营养均衡。
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4. 小餐和零食:7-12个月的婴幼儿可以增加两三次小餐和一
两次零食。
可以给他们一些健康的零食,如水果、酸奶、饼干等。
避免给他们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5. 配方奶和牛奶:从1岁开始,逐渐减少配方奶的摄入量,引入牛奶。
每天摄入约500-600毫升配方奶或牛奶。
6. 饮水:婴幼儿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
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水,尤其是在辅食喂养期间和天气炎热的时候。
7. 注意过敏食物:引入辅食时要注意慢慢引入过敏食物,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鸡蛋、花生、牛奶、海鲜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指南,每个宝宝的喂养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在开始辅食喂养之前,最好咨询儿科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
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2018版)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不仅为母亲和儿童带来很多健康益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意义。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中低收入国家6月龄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7%,高收入国家婴儿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更短[1]。
尽管1991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按每10年调整制订婴儿母乳喂养率的目标(2000年达80%,2010年达85%,2020年50%的婴儿应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告显示2012—2014年中国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8%,且在3年内没有增加[2-4]。
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许多国家已经陆续发表母乳喂养相关指南或建议,且定期修订,如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印度等。
虽然中国现有的婴儿喂养建议中均涉及母乳喂养内容,但却更侧重于大众健康教育,缺乏促进母乳喂养建立与有效性评估的策略以及处理母乳喂养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方法,操作性不足。
制定“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2018版)”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宣传、指导并推动母乳喂养,尽早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制订的母乳喂养目标。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16年9月成立指南制定工作组,确定在全面检索文献的基础上,获取相关研究并经过严格的文献评价以制定循证医学指南。
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注册号IPGRP-2017CN024。
本指南目标人群为普儿科医生、儿童保健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和各专业护理人员、全科医生,本指南6月龄内婴儿适用。
一、制定过程1.构建临床问题:指南工作组通过专家讨论会的方式构建指南问题,并遵循临床研究设计时使用的“PI(E)CO”原则,即研究对象(participants,P)、干预(intervention,I)或暴露(exposures,E)、对照(control,C)和结局指标(outcome,O);构建问题涉及母亲孕期及哺乳期的哺乳准备、早期建立母乳喂养的措施、母乳喂养有效性的评估方法和母乳喂养过程中常见问题处理等。
婴幼儿喂养原则及方法

婴幼⼉喂养原则及⽅法婴幼⼉科学喂养原则与⽅法前⾔婴⼉喂养是每⼀个年轻家庭的⼀项重要⼯作。
婴⼉的健康牵动着家庭的每⼀个⼈员,是家庭的希望,其意义之重⼤不⾔⽽喻。
科学喂养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0~1岁的喂养尤为重要,是⼈⽣的起点。
婴⼉从出⽣到1岁,在⽣理和⼼理上发⽣巨⼤变化。
1年中体重增加3倍,⾝⾼增加1.5倍。
从懵懂⽆知,到学话⾛路、认⼈,以及情感显露。
喂养不⾜或过度都是不合理的;强制喂养或宠爱过度的喂养⽅法都是不科学的。
婴⼉喂养的核⼼思想就是在喂养过程中始终贯彻⼀个爱字,让孩⼦从⼩在爱的环境⾥健康成长,这对培养孩⼦健全的⼈格有重要意义。
本材料总结了当今世界该领域先进的思想与技术,也介绍了本⼈研究成果。
基本要点1)要⼤⼒提倡母乳喂养,懂得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有利。
要懂得如何增加母乳之法。
混合喂养时如何多喂母乳。
2)要熟悉婴⼉喂养的4条基本原则及其实施⽅法。
这些原则与⽅法是衡量婴⼉喂养是否合理的⼏把尺⼦。
3)在婴⼉喂养实践中要掌握好“5个喂”,并贯彻落实在婴⼉喂养的各个阶段中。
它们是:1)喂什么;2)如何喂;3)谁来喂;4)何时喂;及5)何处喂。
4)要掌握婴⼉的4个不同时期喂养的⽬的及其任务。
要牢记辅⾷添加是⼀个过程,要按照不同⽉龄婴⼉喂养特点与⽅法作动态的调整。
5)⼉童营养是⼉童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喂养⼈要学会制作不同⽉龄婴⼉辅⾷的技能,让婴⼉获得⾜够的热量和营养素。
6)要学会家庭膳⾷⾏为管理策略与⽅法,从⼩培养孩⼦良好饮⾷习惯。
7)要正确处理孩⼦喂养中经常遇到的⼀些问题,如吐奶,不爱吃蔬菜、厌⾷,语⾔交流等。
8)家庭⼀定要牢记喂养过程是充满爱的传递与爱的交流的过程。
要尊重孩⼦的个性,讲究语⾔沟通的艺术。
不要把孩⼦放在被动的客体位置,要有亲⼦互动。
科学喂养的四条基本原则第⼀:及时原则当纯母乳或配⽅奶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不能满⾜婴⼉⽣长发育所需时要及时添加辅⾷。
纯母乳婴⼉⼀般在第6个⽉开始添加辅⾷,⼈⼯喂养则在4个⽉开始。
0-3岁)婴幼儿喂养指导和营养评价标准

在给予婴幼儿喂养指导和营养评价标准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0-3岁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
在宝宝的前3年,他们正处于快速生长的阶段,正是他们体重和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
而且,正是这一段时间对他们未来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期的喂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支持。
父母在给宝宝喂养时,不仅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要注意食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我们来看看宝宝0-3岁的主要营养需求。
在这个阶段,宝宝需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特别是,蛋白质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可以来源于乳制品、蛋类、肉类和豆类等食物。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可以来自米饭、面包、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脂肪对于宝宝的大脑和视觉发育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食用一定量的植物油和动物油来获得。
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宝宝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
我们来讨论一下宝宝喂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0-3岁的宝宝喂养过程中,父母需要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高糖、高盐、高脂肪和添加剂过多的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还会增加宝宝患上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在给宝宝选择食物时,应该尽量选择天然新鲜的食材,避免过多加工食品。
宝宝喝水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最好是煮沸后冷却的水。
除了食物的选择和质量外,喂养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喂养环境,尽量减少干扰和打扰。
要保持和宝宝的交流和情感联系,这对宝宝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来讨论一下宝宝喂养的营养评价标准。
在宝宝0-3岁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和身高的增长情况、食欲和精神状态来评价宝宝的营养状况。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初步的评价标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更为精准的营养评价,比如进行宝宝的营养成分检测、膳食结构分析等。
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

《婴幼儿喂养策略》一、目的与依据我国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儿童的营养问题。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了我国儿童发展的目标。
其中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婴儿母乳喂养率以及适时、合理添加辅食等都列入了目标中。
制定《婴幼儿喂养策略》(以下简称《策略》),就是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落实婴幼儿营养改善措施,以实现预期目标。
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
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亡的1000多万5岁以下儿童中有50%左右直接或间接与营养不良有关。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以及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后果。
近期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远期为影响儿童智力潜能的发挥、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生殖能力及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增加。
婴幼儿喂养,尤其是母乳喂养,是儿童营养的重要基础。
加强和促进婴幼儿时期的合理喂养是控制和减少营养不良的关键措施。
有研究报道,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母乳喂养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以及补充维生素A、锌等微量营养素是预防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二、现状与进展母乳是婴儿必须的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
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少。
母乳中还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
母亲在哺乳过程中的声音、拥抱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婴儿的大脑反射,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心理发育与外界适应能力的提高。
对母亲而言,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后康复。
为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并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
2024版婴幼儿喂养全新指南

2024/1/30
28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乳喂养有助 于建立母婴关系,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降低过敏风险,减少疾病发生。
2024/1/30
辅食添加时机与原则
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单纯的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需要适时添加辅食。辅食 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步增加辅食种类和数 量。
2024/1/30
24
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性产品推荐
2024/1/30
智能喂养设备
利用科技手段,开发智能恒温奶瓶、自动搅拌辅食机等便捷性喂 养设备,提高喂养效率。
喂养APP
提供个性化喂养计划、营养分析和餐食推荐等功能的APP,帮助家 长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饮食。
在线咨询平台
搭建婴幼儿营养专家在线咨询平台,方便家长随时获取专业建议和 指导。
25
家庭教育观念更新对喂养影响
自主进食
鼓励宝宝自主进食,培 养其独立性和自我调节 能力,同时减轻家长喂 养负担。
2024/1/30
情绪引导
关注宝宝情绪变化,通 过合理引导和安抚,避 免将喂养过程变成情感 较量的战场。
家庭共餐
提倡家庭共餐,营造良 好的进餐氛围,促进亲 子关系和谐发展。
26
政策法规变动对家长指导意义
2024/1/30
奶瓶喂养
使用奶瓶时,应选择适合宝宝的奶嘴,倾斜奶瓶使奶嘴充满乳 汁,避免宝宝吞咽空气。喂奶时保持宝宝半坐姿势,奶嘴插入 宝宝的嘴里,确保奶嘴孔大小适中,以免流速过快导致呛奶。
14
辅食制作和保存方法分享
辅食添加时间
2024年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课件

2024年0 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南》第5章“024月龄婴儿喂养”进行设计,详细内容涉及06月龄纯母乳喂养原则、612月龄及时合理添加辅食、1224月龄科学喂养及营养补充。
二、教学目标1. 掌握0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原则及方法。
2. 学会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其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
3. 能够识别并解决婴幼儿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各阶段喂养原则的掌握、辅食添加的时机与顺序、营养需求的合理满足。
教学重点: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科学喂养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婴幼儿喂养模型、辅食制作工具。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出024月龄婴幼儿喂养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06月龄纯母乳喂养原则及方法。
b. 612月龄辅食添加时机、顺序及注意事项。
c. 1224月龄科学喂养及营养补充。
3. 实践操作:a. 演示辅食制作过程。
b. 学员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婴幼儿喂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喂养案例分析。
六、板书设计1. 06月龄纯母乳喂养原则2. 612月龄辅食添加时机与顺序3. 1224月龄科学喂养及营养补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06月龄纯母乳喂养的优点。
b. 说明612月龄辅食添加的顺序及注意事项。
c. 论述1224月龄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及科学喂养方法。
2. 答案:a. 纯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促进母子感情等。
b. 辅食添加顺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注意事项:避免过敏源、适量添加、观察婴儿反应等。
c. 1224月龄婴幼儿营养需求: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科学喂养方法:多样化食物、合理搭配、定时定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膳食
• 本文摘自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中国孕期、 哺乳期妇女和0 - 6岁儿童膳食指南》
• 幼儿是指1周岁到3周岁之前
•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1. 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 物多样 2.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4. 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 养 5. 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 避免过瘦与肥胖 6.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7.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8. 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3~6岁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 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4. 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5. 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量高的 饮料 6.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7. 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8. 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饮食行为指导原则
7.餐前不喝饮料 8.两餐之间隔一定时间(3小时±) 9.提供适合各年龄的食物 10.保持中立态度 11.营造快乐进食 12.允许和年龄相符的进食狼藉
但是应该是有限度的!
配置幼儿膳食原则
• 满足营养需要 • 适合消化能力 • 促进食欲 • 讲卫生,防中毒
• 粗细搭 • 米面搭 • 荤素搭 • 谷豆搭 • 彩菜搭 • 干稀搭
膳食搭配
快乐进食
“3W”原则 由父母决定
What? When? Where?
不强制
不威逼 惩罚
不提供不希 望吃的食物
饮食行为指导原则
1.进食时避免分心(TV、故事、玩具) 2.规定进食时间(< 25分钟) 3.逐步引入新食物(15次±) 4.鼓励自己进食(>1岁) 5.体验饥饿,获得饱感 6.限制两餐之间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