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U制度
ICU病房管理制度(精选13篇)

ICU病房管理制度ICU病房管理制度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ICU病房管理制度(精选13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ICU病房管理制度1一、ICU病房收治范围:1、急性、可逆、已经危急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慢性消耗性疾病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病房的收治范围。
二、ICU病房收治程序:1、重症患者需经ICU医师会诊后,对符合收治范围的病人,并且有空床情况下方可收入ICU病房。
2、对轻症复合伤、无经济能力的患者以及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终末期患者首诊医师不应建议入ICU病房。
3、需急诊手术的重症患者,应先由手术科室收入住院,手术后视病情转入ICU病房监护。
4、ICU病房收入和转出的病人需由医务人员护送。
收入病人由病房医务人员护送,转出病人由ICU病房的医务人员护送。
三、ICU病房重症病人的管理:1、病人收入ICU病房后由ICU病房医生具体负责管理。
外伤和专业性很强的病人,经管的专科医生每天要到ICU病房查房,与ICU病房共同商讨处理意见,相互配合。
2、涉及需会诊的病人,由ICU病房医生提出并组织完成,如涉及到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人院内扩大会诊,需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
3、病情通报由ICU病房医生告知病人家属,需与专科医生协调时不得让家属去找医生,由ICU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协调,如有困难,可报请医务科协调。
重症监护室(ICU)规章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规章制度重症监护室(ICU)规章制度一、探视、陪伴制度(一) 探视病员要按规定时间,每次两人。
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房,传染病员一般不得探视和陪伴。
(二) 探视危重病员,可持病危通知单,由医护人员特别安排。
(三) 探陪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私自将病员带出院外,不要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的事宜,不在病员床上睡觉。
要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准吸烟、饮酒。
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四) 凡探视、陪伴人员损坏、丢失医院物品,应负责陪偿。
二、病房小药柜管理制度(一) 病房小药柜所有药品,只能供应住院病员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二) 病房小药柜,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和保管工作。
(三) 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四) 毒、麻、限剧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动用后严格按《毒、麻、限剧药品管理规定》执行。
(五) 药剂科对病房小药柜,要定期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毒、麻、限剧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三、ICU收治原则及疾病范围ICU负责收治危重病人,凡生命体征不稳定且有抢救希望者,可入ICU。
原则上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及呼吸通道建立后转入ICU,以免在转运途中发生危险。
具体疾病:(一)各种严重休克:(二)严重心力衰竭;(三)严重心肌梗塞;(四)严重心律失常;(五)急性肺损伤,ARDS:(六)严重呼吸衰竭:(七)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八)严重肝功能不全;(九)MODS(MOF);(+)DIC;(十一)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十二)昏迷;(十三)严重体液失衡;(十四)各种严重中毒;(十五)严重中暑;(十六)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十七)挤压综合征;(十八)脂肪栓塞综合征;(十九)严重产科并发征;(二十)心肺脑复苏术后;(二十一)重大手术、操作、全麻等术后。
呼吸内科重要资料部门(纤支镜室,肺功能室,RICU)管理方案计划规范标准与措施;知识学习文本记录

业务学习制度为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制定呼吸内科业务学习制度:一、业务学习是科室的重要活动,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参加。
二、科室业务学习每周举行一次,由科主任召集,以科内每人进行业务讲座,以幻灯片形式进行。
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4:00-5:30。
四、呼吸论坛内容包括科室新知识学习、专家讲座等。
七、各项业务学习由专人负责安排相关事项,要设专本登记,各位医生要提早安排好工作,对参加者实行签到制度.八、鼓励医务人员加强自学,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初级职称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进修等,具体操作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支气管镜室管理标准与措施一、支气管镜室工作制度1、支气管镜室在主管领导及职能部门领导下搞好纤支镜的各项工作。
2、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病人随到随诊。
3、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常规。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诊断阳性率。
4、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情和尊重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5、协调好于各科室的关系,多检查病人为医院创效益。
6、爱护医疗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检查保养。
7、搞好室内环境卫生,每天清扫,空气消毒机每天自动消毒两次。
8、防止交叉感染,纤支镜每次检查完毕严格采用四槽五步法分别清洗消毒。
二、支气管镜的清洗及消毒制度1、必须遵照“四槽五步”原则执行;水洗-酶洗-水洗-戊二醛-水洗;(水为流动水)2、支气管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3、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氧瓶、吸引管、清洗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4、灭菌后的附近按无菌物品储存;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
三、纤维支气管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1、活检钳、细胞刷、导丝、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icu各项规章制度

icu各项规章制度ICU 各项规章制度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医院中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特制定以下各项规章制度。
一、患者收治与转出制度1、收治标准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 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 ICU 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 的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2、收治程序由主管医师提出申请,ICU 医师会诊评估患者病情,认为符合收治标准后,通知 ICU 护士做好接收准备。
患者转入 ICU 时,原科室医护人员应与 ICU 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目前的用药等。
3、转出标准患者病情稳定,脱离生命危险,重要器官功能恢复到可以在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的水平。
患者病情恶化,无法继续治疗,或患者及家属要求放弃治疗。
4、转出程序ICU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决定转出,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ICU 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物品,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
二、医疗护理工作制度1、医疗团队工作制度每日进行早交班,由夜班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上级医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诊疗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护理团队工作制度实行 24 小时连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
认真落实护理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3、医疗护理联合查房制度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医疗护理联合查房,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护理方案。
医生和护士在查房过程中及时沟通患者的情况,协调治疗和护理工作。
ICU病房管理制度

ICU病房管理制度一、引言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提供给危重病患者的特殊病房,为了确保病患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病房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详细描述ICU病房管理制度的各项内容,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准确执行并提供卓越的护理服务。
二、病房管理制度的目的1. 确保ICU病房内的医疗设备、药品和消毒措施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保证医护人员在病房内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权益。
三、病房设备和药品管理1. 病房设备管理a. 确保病房内的医疗设备齐全、完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b. 每台设备都应有明确的使用说明书,医护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c. 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保存至少两年。
d. 发现设备故障或者损坏时,应即将上报相关部门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2. 病房药品管理a. 病房内的药品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避免受潮、受热或者过期。
b. 药品的储存位置应明确标示,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c. 药品的使用记录应准确填写,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途、使用者等信息。
d. 定期进行药品库存盘点,确保药品的数量和种类与记录一致。
四、病房环境和消毒措施1. 病房环境管理a. 病房内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b. 病房内的噪音、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保持适宜的舒适度。
c. 病房内应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检查空调和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
2. 病房消毒措施a. 病房内的物品、设备和表面应定期进行消毒,特殊是高风险区域和高频接触物品。
b. 消毒操作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标准。
c. 消毒记录应详细填写,包括消毒日期、时间、消毒剂名称和浓度等信息,并保存至少两年。
icu院感规章制度大全

icu院感规章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ICU院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ICU的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工等。
第三条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不得有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四条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学习院感知识,提高自身的防控能力,积极配合院感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医护人员,将按照规定进行惩罚处理。
第二章 ICu院感管理第六条 ICU应设立院感管理小组,负责院感相关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监督。
第七条 ICU院感管理小组应定期进行院感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 ICU应建立院感档案,记录院感相关信息,包括院感事件报告、感染病例报告等。
第九条 ICU应定期开展院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第十条 ICU应配备必要的院感防控设施和器材,确保院感防控的有效性。
第三章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第十一条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院感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第十二条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患者周围环境后,应及时洗手消毒。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在接触感染患者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四条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分泌物等体液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污染。
第十五条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自身感染。
第四章患者的管理第十六条 ICU患者应根据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七条 ICU患者的隔离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第十八条 ICU患者家属和探视人员应按规定戴口罩、洗手,并遵守相关要求。
第十九条 ICU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院感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感染风险。
第二十条 ICU应对患者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清洁消毒,避免器械传播感染。
第五章废弃物管理第二十一条 ICU应建立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对感染性废弃物进行严格处理。
第二十二条 ICU废弃物应按规定进行分类、打包、存储和处理,做到无害化处理。
RICU制度

治理制度、职责(初稿)目录一、RICU治理制度二、RICU转入转出标准制度3、RICU抢救工作制度4、RICU抢救流程预案五、RICU查房标准六、RICU首诊医生负责制度7、RICU医师工作职责八、RICU会诊制度九、RICU病例讨论制度10、RICU转诊转院标准1一、RICU请示报告制度1二、RICU探视制度13、RICU参观制度14、RICU护理制度RICU治理制度一、主任和护士长对RICU的行政治理和医疗护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各项工作程序和制度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护质量。
二、进入RICU必需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穿专用鞋或穿鞋套,严格遵守操作前后RICU的洗手制度。
三、病区必需维持安静、整洁,不得高声交谈,不得利用手提,非本科人员不得乱动RICU的设备及物品,不准在病区内走动,非工作人员未经许诺不得入内。
四、RICU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及设备应放置在固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妥当爱惜和保留,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所有抢救设备应完好无损,保证随时正常运转。
五、药品、器械用后及时整理、清洁、保养,利用后或损耗及时补充维修。
六、严格执行RICU的消毒隔离制度,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空气培育,认真执行床单位及病区的终末消毒处置。
医疗废物、垃圾处置按要求进行,绝不许诺有违规处置。
七、保证RICU病区的平安和病人的平安,觉察平安隐患应及时报告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及时排除不良因素。
八、RICU工作人员必需坚守工作职位,严格执行科室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准收受红包、请吃、药品器械回扣,不许诺药商等进入病区。
RICU转入转出标准制度我科RICU要紧负责呼吸内科危重病人的监护、医治,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医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一、医疗治理一、RICU是呼吸科隶属医疗单位,有专职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天天的监护和医治。
二、RICU医疗上采取半开放式治理模式。
1)、由RICU主管医生负责对病人的每日日常查房和开医嘱等医疗工作。
MICU与RICU的建制与管理

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ME)/持续职业发展(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三个部分,构成终身医学教育体系 • PCCM专科医师如何培养,应该是你我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 题
• 对以处理内科情况为主要支柱之一的ICU业务对于已完成内科住院 医训练的PCCM学员属于驾轻就熟,可以保证顺利的衔接到CCM与 PM亚专科培训内容,美国PCCM一枝独秀自是必然
Thorax 1999;54:286–28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36(2):1391-7140
中国ICU的发展历史
• In an official statement in 1995 the ATS Board of Directors pointed out that, for optimal delivery of health care, the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physician “will provide principal care for all patients in (medical) ICUs”
5
现代ICU的起源
• 20世纪20-50年代脊髓灰质炎流 行席卷世界,包括美国和欧洲 利用较大的空间建立了能够容 纳较多病人的抢救单位
• 给患者应用铁肺和手动通气
• 包括麻醉科、内科和外科医生 组成了多学科的专家队伍,这 是现代ICU的最早尝试
Intensive Care Med (2011) 37:1084–1086
• 内科学会注意到CCM内容与呼吸科高度重叠,因此决定只要另加1 年,培训人即可获得呼吸疾病(PM)与CCM双重认证,三年可以 获得PM与CCM双重认证的PCCM培训项目由此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职责(初稿)
目录
1、RICU管理制度
2、RICU转入转出标准制度
3、RICU抢救工作制度
4、RICU抢救流程预案
5、RICU查房规范
6、RICU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7、RICU医师工作职责
8、RICU会诊制度
9、RICU病例讨论制度
10、RICU转诊转院规范
11、RICU请示报告制度
12、RICU探视制度
13、RICU参观制度
14、RICU护理制度
RICU管理制度
一、主任和护士长对RICU的行政管理和医疗护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各项工作
程序和制度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护质量。
二、进入RICU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穿专用鞋或穿鞋套,严格遵守操
作前后RICU的洗手制度。
三、病区必须保持安静、整洁,不得高声交谈,不得使用手提电话,非本科人
员不得乱动RICU的设备及物品,不许在病区内走动,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四、RICU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及设备应放置在固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妥善
保护和保留,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所有抢救设备应完好无损,保证随时正常运转。
五、药品、器械用后及时整理、清洁、保养,使用后或损耗及时补充维修。
六、严格执行RICU的消毒隔离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认真执行床单位
及病区的终末消毒处理。
医疗废物、垃圾处理按要求进行,绝不允许有违规处理。
七、保证RICU病区的安全和病人的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医院领导和
相关部门,及时消除不良因素。
八、RICU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科室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不许收受红包、请吃、药品器械回扣,不允许药商等进入病区。
RICU转入转出标准制度
我科RICU主要负责呼吸内科危重病人的监护、治疗,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一、医疗管理
1、RICU是呼吸科隶属医疗单位,有专职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每天的监护和治疗。
2、RICU医疗上采取半开放式管理模式。
1)、由RICU主管医生负责对病人的每日日常查房和开医嘱等医疗工作。
RICU 主管医生不在位时,由当天值班医师负责对RICU病人的急诊处理。
2)、RICU主管医生及上级医生原则上每日巡视病人至少一次,根据病情需要随时调整医嘱,由RICU护士执行医嘱。
3)、由门急诊直接收入RICU的危重病人,需请相关科室会诊的,由RICU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电话或书面请求会诊,相关科室接到电话或会诊申请书后,即刻到RICU会诊协助诊疗。
3、RICU主管医生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主动、积极,协助其它科室专科医生的工作。
4.RICU主管医生由一名本院医生担任,不得由进修生及研究生担任。
同时由一名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本院医生担任上级医生。
二、收治范围
1、原则上凡生命体征不稳定和(或)高危需要进行监护治疗的患者均可守治RICU。
2、RICU收治呼吸系统有抢救价值及在经济上有支付能力的危重病人,特殊情况除外(如周转床等)。
3、门、急诊病人需要生命支持治疗,而非需经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救治的危重病人在与RICU联系后可由急诊直接收入RICU。
4、收治范围主要包括:
1)、以呼吸危重症为主,包括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明显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大咯血有发生窒息可能或出现失血性休克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气胸合并呼吸衰竭者;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或休克者;肺血管栓塞、肺梗塞导致的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其它呼吸系统疾病,需行机械通气者,如慢性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者。
2)、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可收治。
5、下列情况者原则上不能进入RICU:
1)、传染病患者。
2)、特殊感染患者。
3)、经济上无支付能力者。
4)、上述三者情况在特殊情况下,经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除外。
三、入室工作制度
1、RICU和专科医师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
2、符合收治范围的病人可入RICU,但对收治标准存在不同意见时,可请RICU 主管医师会诊后确定是否收入RICU。
3、由门急诊直接进入呼吸科病区的病历由门诊医生书写。
是否住入RICU,由RICU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决定。
必要时可请上级医生看过病人后再决定。
4、凡入住RICU的病人,即按RICU合理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6、交接班:由本科普通病房转入RICU时,应由原经管医生书写转出记录,并作床旁交班。
RICU接班医生进行床旁交接班后书写转入记录(不需另起页)。
有他科转入RICU应由原经管医生书写转科记录,并作床旁交班。
RICU接班医生进行床旁交接班后书写转科记录(不需另起页)。
四、出室工作制度
1、出室标准
1)、病情基本稳定,无需生命支持的病人;
2)、昏迷病人除脑功能外,其他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
3)、气管切开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无需进行呼吸机治疗的病人。
4)、其他原因,如经济原因等。
2、病人转回普通病房原则上由RICU主管医生决定,RICU医生在病人转回病房前,需通知转入床位的主管医生,并由转入床位的主管医生下达医嘱。
3、各普通病房管床医生对RICU符合转出的病人必须优先安排,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病人。
4、病人转出RICU时由RICU主管医生书写转出记录,并由RICU医生和护士护送病人到转入床位,并进行床边交接班,接诊医生应在医院规定的时间内书写转入记录。
5、在RICU死亡或出院的病人,病历由RICU医生完成后直送病案室归档。
死亡讨论由RICU生组织,并通知科室相关人员参加。
原则上不能直接由RICU出院,需由普通病房观察后,病情稳定后出院。
6、死亡病人的处理,参照尸体处理原则。
以上工作流程由呼吸科本科制定。
以上RICU工作流程制度的解释权属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