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十三章 铸造
铸造厂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铸造厂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铸造厂安全管理的监督,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铸造厂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员工、管理人员、临时工和来访人员。
第三条铸造厂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危险,加强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铸造厂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
第五条铸造厂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安全工作的实施,包括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和事故处理等。
第六条铸造厂每年选举产生一名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全面管理铸造厂的安全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七条安全生产负责人要定期检查生产场所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环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铸造厂应设立警示标志、安全通道和紧急救援设施,确保员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逃生。
第九条铸造厂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铸造厂要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安全操作流程。
第十一条铸造厂要建立安全档案,记录事故和隐患的处理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第四章生产设备管理第十二条铸造厂要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第十三条铸造厂要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四条铸造厂要对潜在危险的设备实行特殊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措施。
第五章应急管理第十五条铸造厂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协调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应对。
第十六条铸造厂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七条铸造厂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灾后恢复计划,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恢复生产。
第六章安全监督第十八条铸造厂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巡查制度,保证每日巡查、每周检查、每月评估。
第十九条铸造厂要严格执行安全检查记录制度,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和处理情况。
铸造厂管理制度大全文档

铸造厂管理制度大全文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铸造厂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铸造厂的管理制度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生产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第三条铸造厂的管理制度涵盖生产、质量、安全、环保、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全面保障铸造厂的正常运转。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铸造厂内所有员工,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并执行。
第五条铸造厂管理部门负责本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和实施。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六条铸造厂应遵守国家生产安全法律法规,保障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
第七条生产车间应有专业人员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八条严格执行生产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确保产品的质量。
第九条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条不得私自操作或改变设备设置,所有设备操作需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操作。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一条铸造厂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对生产的铸件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合格产品出厂。
第十三条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对每批次产品进行追溯和记录,保证产品的质量可追溯。
第十四条对于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停止生产,排查原因,改进工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铸造厂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定,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铸造厂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第五章环保管理第十九条铸造厂应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二十条加强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第二十一条定期进行环保检查,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六章设备管理第二十二条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3篇)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为了保障铸造作业的安全与稳定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铸造作业的人员,并应严格执行。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程度,确保电线、电缆、管道等不受损坏。
2. 清理工作现场,清除杂物和障碍物,营造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3. 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滑鞋等,确保个人安全。
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戏谑、嬉闹或分散注意力,保持专注。
2. 铸造炉、熔炉等高温设备操作时,要保持冷静,避免受烫伤。
3. 切勿将手、手指等部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设备上,防止灼伤。
4. 操作过程中不得喧哗,以免干扰他人引发事故。
5. 禁止随意触摸机械设备,必要时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
6. 在搬运重物时,务必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正确的姿势,避免人力搬运过程中造成的伤害。
7. 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汇报,等待处理。
四、涉及化学药品的操作1. 使用化学药品前需了解其性能和安全操作规范。
2. 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降低化学药品对皮肤和眼睛的损害。
3. 操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洁化学药品及其容器,并妥善存放。
五、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措施1. 在铸造作业中如发生火灾,应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灭火或报警求助。
2. 发生大面积火灾时,应紧急撤离现场,并及时报告消防部门。
3. 在铸造作业中如发生人员受伤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救护并及时报告。
六、操作结束后的清理工作1. 清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废料或杂物,以免伤及双手。
2. 清理废料时要分类整理,将可回收废料和非可回收废料分开存放。
3. 清理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七、职工培训与安全意识1. 新员工应进行岗前培训,了解铸造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点。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铸造模型管理制度

铸造模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铸造模型的生产、使用和维护,提高铸造模型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保障铸造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涉及铸造模型生产、使用和维护的各个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铸造模型的生产、使用和维护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四条公司铸造模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制度的制定、调整和监督执行,并不断完善铸造模型管理制度。
第二章铸造模型生产管理第五条铸造模型生产前,需编制详细的生产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生产,严格把控每个环节。
第六条铸造模型的设计、制造和调试应有专职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
第七条铸造模型的加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劣质材料。
第八条铸造模型生产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乱堆放工具和材料,确保安全生产。
第九条生产完成后,需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铸造模型需做好防腐处理和定期检查、保养,确保使用寿命。
第三章铸造模型使用管理第十一条铸造模型使用前,需认真查看和保护,确保完好无损。
第十二条铸造模型使用需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进行,严禁擅自更改或修改。
第十三条铸造模型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整齐,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四条铸造模型使用完毕后,需及时清理和存放,归还到指定的库房。
第十五条铸造模型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或发现问题,需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确保及时修复。
第四章铸造模型维护管理第十六条铸造模型维护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定期对铸造模型进行检查和保养。
第十七条铸造模型维护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不得乱用,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
第十八条铸造模型维护过程中如有问题或需要更换零部件,需及时汇报并及时处理。
第五章铸造模型安全管理第十九条铸造模型使用人员需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指导,了解铸造模型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范。
第二十条铸造模型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一条铸造模型使用过程中如有安全事故发生,需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模具材料及热加工工艺第13章 热成型工艺铸造PPT课件

• 2.浇注条件
二、铸造合金的收缩 一)收缩三阶段 二)收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1.缩孔和缩松 2.铸造应力与变形 3.铸件的裂纹及防止
一)收缩的三阶段
1.收缩的概念:
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至凝固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 寸减少的现象---称为收缩。
收缩是铸件许多缺陷(缩孔,缩松,裂纹,变形,残余应力)产生 的基本原因。
铸造方法
1.砂型铸造工艺:
任务1 铸造成形基础
一、液态合金的充型 二、铸造合金的收缩
一、液态合金的充型 一)合金的充型能力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充型: 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充型能力: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 的铸件的能力。 充型能力强: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 充型能力不足:易产生
定向凝固:是使铸件按规定方向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
的过程。冒口和冷铁的合理使用,可造成铸件的定向凝固, 有效地消除缩孔、缩松。定向凝固原则如下图。
• 定向凝固的不足:
• 1)浪费金属和加工工时,增加成本;
• 2)易使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
• 用途:
•
主要用于必须补缩的场合,如铝青铜、铸钢件等。
•
结晶范围很宽的合金,补缩效果很差,难以避免微观缩
1) 纯金属流动性好:一定温度下结晶,凝固层表面平滑, 对液流阻力小;
2)共晶成分流动性好:恒温凝固,固体层表面光滑,且熔 点低,过热度大;
3)非共晶成分流动性差: 结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初生树枝状晶阻碍液流。
理由: (1)共晶成分合金的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液态合金从表层逐层
向中心凝固,已结晶的固体层内表面光滑,对金属液的流动阻力小; 非共晶成分合金有液、固两相共存区;已结晶固体层内表面粗糙, 流动阻力大; (2)在同样浇铸温度下,共晶成分合金液体的过热度大,在液态时 间长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2篇)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铸造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规范铸造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铸造作业的人员,包括铸造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
第三条铸造作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铸造操作安全规范第四条所有从事铸造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铸造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证上岗。
第五条铸造操作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待机开关、急停按钮等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六条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第七条铸造操作过程中,严禁有酒后作业、疲劳作业和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八条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修,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三章铸造作业的常见危险与防范措施第九条铸造作业涉及高温、高压、射击、酸碱等危险,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条高温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火服、耐高温手套、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一条涉及高压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配备保护装置。
第十二条涉及铸造射击作业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并穿戴抗射击防护装备。
第十三条涉及腐蚀性溶液操作时,应遵守操作规程,穿戴防腐蚀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头等部位伸入运动部件和设备内部,以免发生夹伤事故。
第十五条温度传感器等敏感设备操作时应小心轻放,防止损坏。
第十六条在铸造操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理作业区域、设备设施,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铸造事故处理第十七条铸造作业中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在处理事故时,应以救人为首要任务,同时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二十条对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应立即停机检修,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
铸造厂管理规章制度

铸造厂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铸造厂的生产经营活动,维护员工权益,保障生产安全,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铸造厂是一个生产性企业,主要从事金属铸造、加工和销售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铸造厂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规则,保证产品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铸造厂实行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原则,要求员工遵守本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管理。
第五条铸造厂设立董事会,负责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经营管理。
第六条铸造厂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第七条铸造厂应当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八条铸造厂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第九条铸造厂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第十条铸造厂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行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铸造厂应当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合理安排生产流程,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十二条铸造厂应当制订生产工艺流程,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铸造厂应当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四条铸造厂应当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
第十五条铸造厂应当加强员工的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十六条铸造厂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七条铸造厂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监控系统,做好现场监测和数据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第十八条铸造厂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物流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及时出货,满足客户需求。
第十九条铸造厂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布局,减少生产浪费。
第二十条铸造厂应当建立生产规划和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十一条铸造厂应当建立健全出货验收制度,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十三章_铸造铝合金的熔炼分析

连铸锭中心裂纹
对Al铸造组织有显著细化作用的元素是Ti、B(Ai-TiB);Ti、C(Al-Ti-C)和Sc;在工业生产中获得广泛应 用的是Al-Ti-B 。
在Al的DC(直接水冷)铸锭中有时出现反偏析现象, 即低熔点组分富集表层,如在纯度为99.7%或更纯的工业 纯铝铸锭中,偏析表层的Fe+Si含量可大于2%。 反偏析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当熔体与模壁接触时 形成凝壳,凝壳收缩形成气隙后散热下降,进而被内部 熔体重新加热,强度下降,内部熔体在压力作用下可冲 破凝壳的薄弱处,在铸锭表面形成珠状或连续层(偏析 瘤)。枝晶间熔体凝固收缩时产生的空吸对反偏析也有 一定的影响。
六、熔炼时间对吸氢的影响
快速熔炼
七、铝液中析出氢的条件
1、储氢条件: 温度、压力、深度、氧化 夹杂物(氧化铝等) 2、除氢:扩散、形成气泡、上浮逸出、 其他气体上浮带走 3、措施:降压、对流、介质带走(惰性 气体,不溶于铝的活性气体)。
三、性能 1 力学性能 纯铝的性能取决于杂质含量、形态、大小和分布,Al 中的主要杂质是Fe和Si,是冶炼时由矿石遗传来的。增 加Fe和Si量,Al的强度升高,塑性下降。(熔铸时使用 的铁制工具)
杂质的形态、大小和分布与杂质含量和工艺条件有关, 并可参照相图理解。
Fe在Al中形成硬而脆的 针状FeAl3化合物。
工业高纯铝: L0(1A90)
L00(1A85)
99.9% 99.85%
用途:主要用于高纯铝的生产制造。
工业纯铝: L1(1070)
99.7%
L2(1060)
L3(1050) L4 (1040) L5 (1100)
99.6%
99.5% 99.3% 99%
用途:用于电线、电缆、日用器皿及铝合金的生产制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三箱造型
环节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重点内容回顾: 1、铸造生产的实质、特点和应用; 2、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环节四:布置作业。(2分钟)
P204第一、二题
环节五:拓展延伸 (3分钟)
布置任务:通过对铸造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中手 工造型铸造工艺,图中的一些铸造方法还没有给大家 介绍,根据图中的提示同学们下课后思考一下不同铸 造方法。
一 知识目标
教 学 目 标
掌握铸造生产的实质、 特点和应用
二、 能力目标
教 学 目 标
掌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简要回顾上节内容。(10分钟左右)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就是通过某种工艺手段赋予 表面不同于基体材料的组织结构、化学组成,因而 具有不同于基体材料的性能。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处 理技术有:金属表面强化处理、金属表面防腐处理。
手工造型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适用范围
(1)两箱造型 两箱造型是造型的最基本方法,铸型由成对的 上型和下型构成,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生产批量 和各种大小的铸件。
a) 两箱造型
(2)三箱造型 三箱造型的铸型由上、中、下三型构成。中型高 度需与铸件两个分型面的间距相适应。三箱造型操作 费工。主要适用于具有两个分型面的单件、小批生产 的铸件。
《金属工艺学》 说课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第十三章 铸造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 材分析
(一)课程的地位
章 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教学内容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 铁碳合金 钢的热处理 工业用钢 铸铁 铸造 金属压力加工 教学学时 数 6 8 8 8 10 10 8 12 教学方法 所属学期 备注 要点 要点 重点 要点 难点 难点 重点 重点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一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一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一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一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一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一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二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二学期
电化学腐蚀示意图
1—锌片;2—安培计;3—铜片
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1. 正确地选择金属材料和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2. 提高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 3. 化学处理 4. 电化学保护法 5. 覆盖法
环节一: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10分钟)
在上一节中我们介绍了金属表面强化处理、金属表面防腐处理等等, 知道了它们的腐蚀与防腐远离,这一章我们转到金属的加工工艺-铸造,让 我们一起往下学习!
九
十Leabharlann 金属的焊接金属切削加工
10
10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二学期
多媒体、讲述、图示对比等法 第二学期
要点
要点
铁碳合金相图的重要性
匀晶相图
选材 铸造
铁碳合金 相图
Click to add Title
共晶相图
锻压 焊接
Click to add Title
共析相图
Click to add Title
一、金属表面的覆盖层强化法
1. 金属热喷涂
2. 表面气相沉积
• 一、金属的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介质的发生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和变化 称为金属的腐蚀。 按照金属腐蚀 破坏的形式 均匀腐蚀:不会明显降低力学性能, 其 危险性较小 局部腐蚀: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的某 一区域,造成的危害较大 金属腐蚀过程 的不同特点 电化学腐 化学腐蚀
热处理
理论
实践
教 材分析
课程教材
《金属工艺学》 主 编:卞洪元;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版 本:2013年9月第2版。
课程地位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学习机电、模具等专业课提供知识准备。
课程用途
使学生在了解机械工程中各零部件的热处理、加工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化学腐蚀
• 化学腐蚀是金属与周围介质的分子或原子 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它 发生在非电解质溶液中或干燥的气体中, 在腐蚀过程中不产生电流。如金属在高温 下的氧化腐蚀就是其中的一种。
碳钢电化学腐蚀示意图
1—电解液;2—铁素体;3—渗碳体
电化学腐蚀
•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介质中由于发生电化 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在腐蚀的过程中有 电流产生,其介质能使电流通过。例如金 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在熔盐中、在潮湿的 空气和土壤中都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教学。通过归纳、思考、应用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了解本节内
容的基础上,为后面的学习、实践奠定基础。
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
何为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
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
能铸件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
铸造产品
铸造特点 :
优点: 1)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 毛坯,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 2)铸造生产的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工业上常用 的金属材料均可用来进行铸造,铸件的重量可由几克 到几百吨,壁厚可由0.5mm到1m左右。 3)铸造用原材料大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直接 利用废机件,故铸件成本较低。 缺点: 1)铸造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 气孔等缺陷,因此,铸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 低于同种材料的锻件。 2)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砂型铸造
用型砂紧实成型的铸造方法称为砂型铸造。砂型铸 造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铸造方法,其主要工序包括:制 造模样,制备造型材料、造型、造芯、合型、熔炼、浇 注、落砂、清理与检验等。
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齿轮毛坯的砂型铸造简图
手工造型
• 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 型工序。手工造型操作灵活、适应性广、工 艺装备简单、成本低,但其铸件质量差、生 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所 以手工造型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特别是 重型和形状复杂的铸件。 • 1. 手工造型方法分类 根据砂型的不同特征,手工造型方法可分为: 两箱造型、三箱造型、脱箱造型、地坑造型、 组芯造型;根据模样的不同特征,手工造型 方法可分为: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 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刮板造型。
铸造生产的实质、 特点和应用之间存 在着怎么样的关系?
环节二: 新课讲授:(65分钟)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铸造生产的实质、特点和应用;
砂 型 铸 造 工 艺 过 程
本节重点:1、熟练掌握铁碳合金相图中特性点、特性线的含义。
2、不同成分、温度下的组织。 本节难点:利用铁碳合金相图分析不同碳的质量分数的铁碳合金 转变过程及室温组织。 授课方法及教学目标:本节采用讲授法,配以多媒体进行辅助
说教学效果
收 获
不 足
•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相信有80%的学生能理 解接受本章节内容,大概20%的学生对一些 难点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学生,通过课后思 考题和复习题最后能达到全部同学理解的 状态,通过本节课讲授学生会对本学科产 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 用高昂的情感感染学生 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 把教学过程变为 学生渴望探求的带有情感的意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