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概念与特征研究
绿色生态港口建设初探

绿色生态港口建设初探摘要: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外贸易又离不开港口的支撑作用。
随着绿色观念的提出,港口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建设绿色生态港口值得人们深思。
本文对绿色生态港口进行简述,指出绿色生态港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绿色港口;生态港口;建设港口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但在港口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现代化港口的建设中,应坚持绿色生态观念,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经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对港口周边环境的保护。
1 绿色生态港口概述绿色生态港口顾名思义就是要确保港口及其周围环境的环保型,使港口能够持续地创造经济效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在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打造港口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就要求港口既要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交通要比较便利,还要能够带动港口周边经济的发展,具备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
因此,对港口进行保护十分必要,以免港口环境遭到破坏。
同时,要对港口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在开展港口作业时,应尽量对能耗进行控制,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从源头上对污染物质进行控制,在完成港口经济目标的同时,为港口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绿色生态港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 港口建设中的绿色生态理念不强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港口的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往往只考虑其经济效益,且比较注重当前的利益,不愿意将过多的物力和精力用于港口环保建设。
并且,港口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薄弱,港口管理单位的节能激励机制不足,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港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很多。
例如,城市的发展使得大量的海岸资源被占用,由于绿色生态意识的淡薄,导致沿海的许多资源没有得到良好的规划,甚至被恶意地侵占,这不仅会使大量的资源被浪费,还会对港口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危害着港口环境的健康。
绿色港口

参评论文(一)姓名:单位:二〇一二年六月在发展低碳环保经济的前提下建设绿色港口的优势和必要性摘要:基于党中央提出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模式概念的前提下,介绍绿色港口的含义和特征,并对绿色港口和过去传统港口进行比较,说明绿色港口更切合低碳环保经济需要,将成为港口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低碳环保经济;绿色港口;传统港口;发展趋势1 引言低碳环保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新型能源应用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环保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
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环境。
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一方面要在主观意识中有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努力做到节能降耗;另一方面是整体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2 绿色港口的含义和特征低碳环保经济模式下,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呼声的日益高涨。
随着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全球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运输车辆日益增多、大排量汽车比例上升导致汽车尾气排放骤升等,这与低碳环保经济理念是相悖的。
水运是虽然较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是更节能和环保,但同样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带来压力。
因此,低碳环保经济模式下社会越来越重视绿色交通方式。
华中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Sheet1

卢同庆 石蕾 刘晶 赖子亮
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以Y市为例 尤光付 深港口岸间的“水客”问题及治理策略研究 张立荣
第 4 页,共 28 页
序号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学院名称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时空协同发展与演化模拟—— 曾菊新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公安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2000年以来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生产机制及模式研究 ——以洪山区为例 基于产品结构分析的武汉市夜间旅游发展研究 清代江西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 周勇 余斌 李星明 龚胜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 流域水可获取性及生态需水研究--汉江流域(湖北 喻光明 息系统 省境内) 第 1 页,共 28 页
论 文 题 目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丹江口水库水体、沉积泥及周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 残留分布研究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中药薤白治疗急性和慢性心肌 缺血的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显微镜的并联型液质联用分析系 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导 师 徐晖 程靖 李芳 熊博
学位类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导 师 王宏志 胡静 谢双玉 聂艳 彭真明 刘华 魏森 丁文 陈业宏 刘元璋 杨彩霞 石先钰 常健
学位类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喀斯木江 男
杨雪靖 女 徐静 王倩 岳光 女 女 女
王奋飞 女
第 2 页,共 28 页
序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措施分析

我国生态港 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措施分析
张 碌
( 交通运输 部天津水 运工程科 学研 究所 , 天津 3 0 0 4 5 6 ) I 摘 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对于相应的区域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 年来我 国港 口建设得 到 了快速 发展, 同时也 带来 了较为严 重的 的环境 问题 。 因此, 本文讨论 生 态港 口的本质 内涵, 归纳 总结 了国际上 先进港 口的生 态 保 护措 施 及 生 态港 口建设 经验 。 同时 又对我 国生 态港 口现状 进行 分析 。 从 各 个方 面探讨 了生 态港 口的建 设 思路 与发展 对 策。
是少之 又少。
4我 国 生态 港 口发 展 的 建 议 和措 施 4 . 1建设 资 源节 约 型和 环境 友 好 型 港
从港 口规 划、 布局到建设 、 生产 ,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 实施 全过程 的环境监督管理 , 实现港 口的节约发展 、 清洁发展、 安全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 , 实现港 口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 同提 高。 此 外对 于 相 关 港 口及 企 业 的 节 能 减排 及 其 相 关 的 环境 保 护 标 准 、 条 例等等做好完善落实工作 , 真 正 的做 到生 态 节 约 型 、 环 境 友 好 型 港 口建设标准统一 、 法 规齐全、 执法 监督 管理体系规范有效 。 4 . 2开展 生 态港 口规 划研 究, 建 立生 态 示 范港 区 规划是港 口建设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开展生态港 口规划的研究 工作是建设我 国生态港 口的最有力支持。 在港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 价、 港区海洋环境容量研究 、 港 口建设发展环境 影响分析 、 海洋生态 系统 服务 功能价值评估 以及 国外生态港 口建设 模式与经验分析等 基础研究上 , 严格遵循港 口不同功能类型和地域环境来制定相 应的 工作 要求和重点 , 对 已建和规划建设 的港 口, 按照建设期和运营期 的不 同, 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要求和策略与改善港 口生态功能的规 划和要 素配置原则[ 3 ] 。 4 . 3科 学布 局 , 优 化 港 口资源 配置 当代在科 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就更加贴近了人和大 自然的联 系, 因此必须做好 关于 在科学发展观要求之下 的港 口资 源循环利 用体 系, 在包 括港 口的规划 、 建设 以及 生产 的整个过程 中都将与环境保 护项 目紧密相 连。 进一步协调港 区发展 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 对 港 口建设 和作 业 的全 过 程 进 行 绩 效 监督 管 理 , 解 决 我 国港 口普 遍 存 在的因资源配置极度不合理而产生的产 能过剩现象 , 从而实现港 口 资源 规划 中环境保护还未被重视 , 同时可持 续 发展也没有被放入 到港 口建设发展之 中。 长期 以来的环保意识 的缺 乏, 在 整个港 口生产 中也未将 诸如污染 处理设施放 在考虑 范围之 内, 整 个 港 口建 设 中就 没 有 生 态 港 口的 意 识 , 整 体 还 仍 停 止 在 关 于 污 染 源 治 理 以 及 港 区 的绿 化 上 面 , 使 得 我 国港 口整 体都 面 临着 极 其 严重 的环境 问题 。 不仅如 此, 学术层 面也缺乏对 于关于生态港 口的 规划和设计上 的研究 , 根本没有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港 口 的体系。 关于生态港 口开发、 建设、 规划以及运 营等方面 的评价指标 也不够全 面科学 , 除此之外 , 政府部 门方 面也缺少对 于生态港 口相 关建设方面的推进条例等等 , 关于生态绿色环保相关的宣传力度也
智慧物流概论微课课件第11章智慧港口(附教学视频二维码)

智慧港口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基于物联网等技术,在 信息感知、处理、整合和共享基础上的战略决策优 化和生产计划安排。在信息整合处理的基础上,促 使港口生产的多个环节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能 够完成生产流程自适应调整、生产设施自动分配、 生产过程自动监控等。
智慧物流概论
12
11.1.2 智慧港口的概念
智慧物流概论
10
11.1.2 智慧港口的概念
智慧物流概论
11
11.1.2 智慧港口的概念
智慧港口的内涵:
智慧港口是港口发展的高级阶段。基于“客户为中 心”的服务理念,客户成为港口服务链上的核心。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进行港 口管理和经营,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智慧港口的发展前提是现代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和 自动化技术等在港口服务中的充分应用。以技术作 为保障,才能够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决策支持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关键业绩指标进 行多维度、多层面的分析,从计划控制的角度来分析企业 经营的状况等。
30
11.3
11.3.1 智慧港口的探索与实践 11.3.2 智慧港口中的典型应用 11.3.3 智慧港口发展趋势
31
11.3.1 智慧港口的探索与实践
新加坡港 鹿特丹港 汉堡港 上海港
智慧物流概论
14
11.1.3 智慧港口的发展背景
在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 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国家战略, 港口作为我国连接国内外货运商贸、物流仓储以及 信息服务等环节的重要载体,是“一带一路”战略 的关键节点,这为我国智慧港口提供了历史性的发 展机遇;
智慧物流概论
32
1.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和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之一, 打造智慧港口、持续推进模式创新,强化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一 直是其关注的焦点。早在2012年,新加坡港投入巨资面向全球征集新一 代集装箱港口的创新技术方案,以期在未来10年实现“表现力、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提升,并从运营效率、可执行力、绿色环保等方 面布局智慧港口。
基于DPSIR模型的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研究_邵超峰

第28卷 第3期海洋环境科学V o l.28,N o.3 2009年6月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J u n e.2009基于D P S I R模型的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研究*邵超峰,鞠美庭,何 迎,孙 炘(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摘 要: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生态港口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生态港口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
在生态港口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以天津生态港口建设为背景,建立了天津生态港口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D P S I R模型;生态港口;指标体系;天津港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336(2009)03-0333-05S t u d y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e c o-p o r t s b a s e do n D P S I Rm o d e lS H A OC h a o-f e n g,J UM e i-t i n g,H EY i n g,S U NX i n(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N a n k a i U n i v e r s i t y,T i a n j i n30007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i n d e x s y s t e m i s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t o l e a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c o n f i r mt h e d e t a i l s o f s t a n d a r d s o f e c o-p o r t s.I t i s t h ek e yp r o c e s s t o t a k e t h e b a s i c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s t u d y o f e c o-p o r t s i n t o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e c o-p o r t s,t h e r u d i m e n t a l f r a m e w o r kw a s p u t f o r w a r d,a n dt h e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m e t h o d s o f t h e i n d e x s y s t e mo f e c o-p o r t s w e r es e t u p.A c-c o rd i n gt o t h e"D r i v i n gF o r ce s-P r e s s u r e s-S t a t e-I m p a c t s-R e s p o n s e s"m o d e lf r a m e w o r k,a s a ne x a m p l eo f T i a n j i ne c o-p o r t s t u d i e d,a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 t h e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e c o-p o r t s w a s g i v e n.K e y w o r d s:D P S I Rm o d e l;e c o-p o r t;i n d e x s y s t e m,T i a n j i nP o r t 当前,港口已经由最初的运输枢纽中心发展成为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大大推动了港口城市及其经济腹地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的发展模式对港区及其近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因此港口发展模式的转变变得迫在眉睫。
港口环境保护-港口概述

港口类型
➢ 基本功能 ✓ 面向运载工具:船舶,车辆 ✓ 面向运输对象:旅客,货物
港口功能
1.1 港口功能、组成及类型
港口组成
港口类型
➢ 增值功能
港口功能
1.1 港口功能、组成及类型
港口组成
港口类型
➢ 功能演变
港口功能
港口功能、组成及类型
港口组成
港口类型
➢ 功能实现主体
港口功能
1.1 港口功能、组成及类型
港口功能
1.1 港口功能、组成及类型
港口组成
港口类型
➢ 按是否定期挂靠
✓ 基本港:运价表限定班轮公司的船一般要定期挂靠的 港口
条件好、货量大、一般无需中转、签直达单 ✓ 非基本港:基本港口以外的港口 外加收转船附加费 加收直航附加费
港口功能
1.1 港口功能、组成及类型
港口组成
港口类型
➢ 按用途分 ✓ 商港 ✓ 军港 ✓ 渔港 ✓ 工业港 ✓ 避风港
1 港口概述
1.1 港口功能、组成及类型 1.2 港口装卸工艺
概念及分类
1.2 港口装卸工艺
作用及特征
合理化原则
➢ 工艺 – 社会生产中改变劳动对象所采用的方法 – 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
➢ 港口装卸工艺 – 在港口实现货物空间位移的方法和程序
货物从一种载运工具(库场)转移至 另一种载运工具(库场)
典型工艺
概念及分类
1.2 港口装卸工艺
作用及特征
合理化原则
➢ 典型件杂货装卸工艺
典型工艺
船——库:舱底作业、起落舱作业、水平搬运作业、库内作业
概念及分类
1.2 港口装卸工艺
作用及特征
合理化原则
绿色港口评价及分析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研究【摘要】: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港口业,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绿色港口的发展道路。
而且随着港口的快速建设发展及货物贸易量的不断增加,港口生产建设对海洋、陆域的环境影响问题日益突显,如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噪声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等。
因此,创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态和谐、清洁文明的绿色港区,实现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港口发展模式成为推动港口经济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港口,可持续发展,绿色港口,低碳环保1、引言港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头和耗能单位。
在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新形势下,港口界提出了绿色港口的发展理念。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港口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全球能源消耗大户,在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问题,发展绿色低碳港口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内外学者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绿色低碳港口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但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试图通过构建绿色低碳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彻到未来港口的建设与发展中,从而促进港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研究结果对港口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绿色低碳的概念在港口建设与发展中的含义是指环保、生态、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即将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
结合绿色低碳的含义,绿色低碳港口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以绿色低碳观念为指导,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型现代化港口。
将港口资源科学合理布局与利用,把港口建设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港口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走能源消耗少、碳排放少、生态环境污染小、发展方式优的可持续协调统一发展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概念与特征研究
作者:Zhou _ Liandong
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由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四部分组成,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概念也应由这四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核部分组合孕育而来。
本文对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口四个名词的概念出发,找出其特征,然后对所分析的特征进行关联整合,从而得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概念,最后从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特征。
研究路径为:由内到外—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闭环途径。
国际,作为形容词国际常用来表示超出一个国家的的事物,比如国际水域、国际港口,其特征是开放度与竞争力。
示范指的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其特征是可推广性与可复制性。
港口是指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
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从港口的定义可以看出港口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交通枢纽,陆地与海洋、海洋与海洋、国与国之间的交通枢纽;二是物质在国内外流入流出的特殊结点,这里的物质不单单只有船舶、货物、旅客,还包括外来生物、传染病、核辐射,有毒有害等
与生态安全紧密联系的物质;三是经济社会功能密集区,港口通过发挥交通运输、货物集散、上下旅客、补给等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生态安全,由于生态安全内涵的丰富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到目前也未能形成统一并普遍接受的定义。
但我们可以选取一个目前比较完善、接受度较高的定义来进行研究。
这个定义就是:生态安全是指为人与自然这一整体免受不利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并使得系统的脆弱性不断得到改善。
一方面,生态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人与自然不受损伤、侵害或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够持续,能够保持健康和完整。
另一方面,生态安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通过脆弱性的不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处于健康和有活力的客观保障条件。
从生态安全的这个定义也可以看出生态安全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整体性。
生态安全在空间上包括点、区域、国家、地球的生态安全,而且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互为一体。
2.复杂性。
生态安全不单单指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安全,还包括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安全,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动态性。
生态安全随着其影响要素的发展变化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可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呈现恶化的趋势。
4.可控性。
对于生态不安全的状态,可以通过识别生态风险因子,采取整治措施来加以减轻、解除,变不安全因素为安全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港口与生态安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部分,正是这些相互交叉的部分构成了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概念的核心。
比如:港口是一个交通枢纽和物质流入流出节点,港口的生态安全是一个点上的生态安全,但由于港口的特征,其生态安全因子可以流动与扩散,从而影响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
也就是说港口的生态安全就是具有生态安全的整体性与复杂性。
比如:港口是个经济社会功能密集区,人类活动高度频繁。
人类的活动可能使港口生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有可能使港口生态呈现恶化的趋势,人类活动的动态性使港口生态安全的动态性变化更加剧烈。
反过来好的生态可以为港口提供更多的经济社会功能,不安全的生态可以使港口经济社会功能大打折扣,港口生态安全的动态性同样对港口人类活动的动态性产生巨大影响。
总之港口的经济社会功能与生态安全服务功能与效益,通过人类的活动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又比如:人类在港口的活动具有高度可控性,对于港口的生态安全风险因子,人类可以通过风险分析、风险识别,然后调整自身活动对其港口生态安全风险因子进行处置。
因此,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概念可以总结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是指具有国际开放度与竞争力,人类在其区域内对港区自身及外来生态风险因子能够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及风险处置,通过不断改善港区生态脆弱性,使人与港口自然这一整体免受不利生态安全因素危害,从而是港口提供更多社会生态服务功能与效益的做
法可以进行推广与复制的港口。
其以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及非传统安全理论与方法统筹港口进出口环节,规避港区生态安全事故及其风险,防范诸如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疫情疫病传播及核辐射等危及社会生态安全的事件,促进贸易国际化与便利化,使港口运营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内涵十分丰富,将其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具有一下鲜明的特征:
1.整体性。
港口生态安全是点上的生态安全,但由于港口的交通枢纽及物质流入流出的特点,促使其在空间上对区域、国家、地球的生态安全产生影响,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为一体。
2.复杂性。
港口生态安全不单单指海洋、河流、大气等生态系统的安全,还包括港区内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安全,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动态性。
港口生态安全随着其影响要素的发展变化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可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呈现恶化的趋势。
4.可控性。
对于港口生态不安全的状态,人类可以通过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手段,采取整治措施来加以减轻、解除,变不安全因素为安全因素。
5.功能性。
港口具有高度的经济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且经济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6.国际性。
在全球具有高度的国际开放性和竞争力。
7.示范性。
港口保护生态安全的做法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价值。
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概念特征分解与整合表
-5
本文国际、示范、港口、生态安全的概念全部来自百度。
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概念与特征纯属个人见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