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4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教案

合集下载

类比推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类比推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和特点,提高类比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 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类比推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类比推理的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类比推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类比推理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 讲解类比推理的定义、基本形式和特点。

2. 举例说明类比推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分析类比推理的技巧和方法。

三、讨论与总结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类比推理的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类比推理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几个类比推理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类比推理过程。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几道类比推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讨论解题思路。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类比推理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类比推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类比推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类比推理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4.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价:1. 学生对类比推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的提高情况。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教案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教案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教案一、引言类比推理是一种常见且有用的推理方法,它通过将不同领域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共同特点进行比较和推断,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教案将介绍类比推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练习和案例分析,以提高他们运用类比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概述类比推理1. 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类比推理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的推理方法。

它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或共同特点,通过将这些相似性和共同特点进行比较,以推断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性质、特征或关系。

类比推理可以在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应用,例如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等。

2. 认识类比推理的重要性类比推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类比推理,我们可以将已知的知识、经验和解决方法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类比推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类比推理的方法1. 根据共同特征进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基本方法是找出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作为判断和推断的依据。

通过找到共同特征,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事物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从而推断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性质、特征或关系。

2. 使用类比推理图示辅助推理类比推理图示是辅助进行类比推理的有效工具。

通过绘制类比推理图示,我们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事物的共同特征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进行推理和分析。

类比推理图示可以是思维导图、Venn图、流程图等形式。

四、类比推理的应用案例1. 科学领域中的类比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类比推理经常被用于推断和预测。

例如,基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科学家通过类比推理认为在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着类似的生命形式。

类比推理还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规律和关系,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2. 数学问题中的类比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模式和规律。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数列问题时,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项之间的关系和特征,运用类比推理发现数列的递推公式,从而解决问题。

22018-2019学年人教A版高中政治选修四选修四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22018-2019学年人教A版高中政治选修四选修四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目标导航知识目标:了解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因果联系的含义、客观性和探究因果联系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因果联系的方法;运用实际事例比较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归纳推理的认识和认同;通过实际运用因果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探求一般的路径1.归纳推理的含义以或知识为前提,推断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做归纳推理。

2.归纳推理的种类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归纳推理和归纳推理。

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对象全部范围而只涉及其部分范围,叫做归纳推理。

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对象的全部范围,通常称为归纳推理。

3.完全归纳推理的条件(1)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的。

(2)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

1.想一想:下列结论能否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天下乌鸦一般黑;鱼打漂,雨来到。

提示。

4.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1)前提中考察的对象要尽可能些。

(2)前提中考察的对象的范围要尽可能面些。

(3)尽可能分析出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

二、寻求因果的通道1.因果联系的含义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和的关系。

2.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求异并用法、和。

3.求同法(1)含义:我们所考察的现象在几个场合中出现,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的,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这种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叫做求同法。

(2)特点:它的特点是“”。

4.求异法(1)含义:如果我们考察的现象在一种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而这两种场合只有一种情况,这个的情况,可能就是被考察现象出现的原因。

这种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叫做求异法。

(2)特点:它的特点是“”。

5.求同求异并用法(1)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人教版选修四专题2.8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共24张PPT )教育课件

人教版选修四专题2.8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共24张PPT )教育课件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得匆匆忙忙, 比房子 、比车 子、比 票子、 比小孩 的教育 、比工 作,往 往被压 得喘不 过气来 。而另 外总有 一些人 会运用 自己的 心智去 分辨哪 些快乐 或者幸 福是必 须建立 在比较 的基础 上的, 而哪些 快乐和 幸福是 无需比 较同样 可以获 得的, 然后把 时间花 在寻找 甚至制 造那些 无需比 较就可 以获得 的幸福 和快乐 ,然后 无怨无 悔地生 活,尽 情欢乐 。一位 清洁阿 姨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她刚刚 通过自 己的双 手还给 路人一 条清洁 的街道 ;一位 幼儿园 老师感 觉到快 乐和幸 福,因 为他刚 给一群 孩子讲 清楚了 吃饭前 要洗手 的道理 ;一位 外科医 生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刚刚 从死神 手里抢 回了一 条人命 ;一位 母亲感 觉到幸 福和快 乐,因 为他正 坐在孩 子的床 边,孩 子睡梦 中的脸 庞是那 么的安 静美丽 ,那么 令人爱 怜。。 。。。 。
01Part One 什么是类比推理?
● 草叶是齿形的,
● 齿形的东西能割破手, ● 我需要一种能割断木头 的工具; ★ 它也可以是齿形的.
你知道吗? 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请说说他的推理思路。
你知道吗?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学校LOGO
地球
推理: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火星
火星上可能也有生命存在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苏轼《古钟山记》)
(2)(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得楚整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类比推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高中政治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课件1(7张PPT) 新人教选修4

高中政治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课件1(7张PPT) 新人教选修4
第三,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推论 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推论相互 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
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类比推理对于人们提出新思想、新 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它同归纳推 理、演绎推理结合一起使用,从而去真 正发挥类比推理的认识功能。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62022/1/16January 16,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62022/1/162022/1/161/16/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62022/1/16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通过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 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
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 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客观事
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比喻
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 象地描写现和发明中具 有前锋作用,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 开启思路,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专题2.8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课件(共27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专题2.8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课件(共27张PPT)

类 间比的光的相照根同据或越相多似水越属文好性。越前多我的提越们可中好该靠光…确。如性照…何 ?认提的高类对比象推理
人们在研制新药时,往往在狗、兔子、老鼠 等动物身上做试验,因为这些动物比其他动 物与人类有更多的相同或相似属性。
那么,试想一下,在猩猩身上做实验与在兔 子身上做实验相比,哪一种的可靠性要大一 些?这启示我们该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 性?
4、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 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的对象 间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越好,推论的可 靠性越大。
• 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相 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 推论的可靠性越大。
• 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推论相互排 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推论相互排 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
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 属性,推论的可靠性越大。
李四光由松辽平原与中亚西亚相似的地质构造推论松辽平 原有大油田,事实证明此推论正确。该推论之所以可靠的 原因是什么?这启示我们该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相同属性:松辽平原的地质构造与中亚西亚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与生成石油密切相关
类比根据推的出相属同性属:性松辽与平推原出有属油性田之间的 相关程度越高,推论的可靠性越大。
学会类比推理 的方法
1、含义 2、相关概念比较 3、类比推理的方法 4、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5、类比推理的作用及应用
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2. “轮船:海洋:陆地”请用类比的推理方法从下面四个选
项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
A.飞机:海洋:天空
B.海洋:鲸鱼:陆地

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备教案)-【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

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备教案)-【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

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备教案)-【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一、教学目标1.认识类比推理的概念及其作用;2.掌握类比推理的方法;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4.提高学生应对类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类比推理的概念;2.类比推理的方法;3.通过实例练习运用类比推理。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例判断类比推理的正确性;2.如何运用归纳法分析类比推理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归纳法;3.实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类比的普遍存在性,如:“听到空气质量问题往往立刻想到口罩”。

2.讲解(15分钟)(1)什么是类比推理?什么是类比?(2)什么是类比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类比推理?(3)分类比较法、类比比较法、相似点比较法三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3.练习(25分钟)(1)老师给出一个类比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实例运用分类比较法、类比比较法、相似点比较法三种方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及该类比问题的正确性。

例:“似乎国内的电信公司的服务比较慢,而国外电信公司的服务比较好,可见国外的服务业先进。

”(2)让学生自行查找一组类比问题,并选择其中一组在课堂上演示、分析。

4.总结(15分钟)通过总结学生的分析,归纳类比推理的原理。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展示工具2.教师准备的类比问题3.学生查找的类比问题七、教学评价1.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否提高;2.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否提高;3.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

类比推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类比推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1. 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

2. 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类比推理题目、白板或黑板。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提问:你们在遇到问题时,是如何思考的?3. 引出类比推理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类比推理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举例说明类比推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类比推理的步骤和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组类比推理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讲解解题思路。

3. 教师总结类比推理的解题技巧。

四、拓展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难度较高的类比推理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题目。

3. 教师点评并总结解题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类比推理的特点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教师强调类比推理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类比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调整教学策略。

2.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 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并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拓展练习中,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类比推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一、教学提纲
(一)启迪思路的触媒
1.类比推理的含义。

2.类比推理的形式。

3.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4.仿生学与类比推理。

5.类比与比较。

6.类比与比喻。

7.类比推理的错误表现。

8.类比推理的作用。

9.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程度。

(二)思维创新的前锋
1.类比推理在发现和发明中的作用。

2.类比推理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的作用。

3.进行类比的几种方法。

4.正确认识和运用类比推理。

二、结构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本框的逻辑结构
本框负载的主要任务有二:
一是阐明类比推理的含义;
二是说明类比推理在思维创新中的功用。

1.启迪思路的触媒
这部分主要阐明类比推理的含义、形式、客观依据,类比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程度。

2.思维创新的前锋
这部分主要说明类比推理在思维创新中的功用,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类比推理。

(二)本框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建议
1.启迪思路的触媒
这部分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1)第一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领会类比推理在思维创新中的作用。

它有两问。

第一问的答案是:富兰克林在实验中使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

第二问的答案略。

(2)第二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从仿生学角度设计的。

这里的答案略。

2.思维创新的前锋
这部分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3)第一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领会类比推理在创造发明中的作用。

这里的答案略。

(4)第二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从如何进行类比推理的角度设计的。

这里的答案是: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从事物性质方面进行的类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是从事物功能的角度进行的类比;材料五是从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角度进行的类比。

三、本专题的活动建议
第一、第二题:略。

第三题的核心内容提示如下。

辩论题:实施安乐死是否合理?
正方:实施安乐死是合理的
反方:实施安乐死不是合理的
(一)步骤:
1.明确辩题。

(1)明确“安乐死”“实施安乐死”“合理”,以及相关的“生命价值”“生命质量”“人道主义”“医生的职业道德”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弄清“实施安乐死是合理的”与“实施安乐死不是合理的”这两个判断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立场。

2.辩论准备。

讨论论辩框架,准备立论陈词、攻辩小结、总结陈词、攻辩和自由辩论的有关问题。

搜集资料与论辩框架提示:
正方:“实施安乐死是合理的”。

立论依据:安乐死可以让异常痛苦的绝症患者获得解脱。

生命应该追求质量而不在于时间的痛苦延长。

安乐死实施的程序是严密的:必须经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和医生确诊,符合法律程序。

反方:“实施安乐死不是合理的”。

立论依据:对人的生命应该尊重。

“救死扶伤”是医生道德职责。

安乐死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比如,医生滥用职权,推卸责任,难以划清实施安乐死与谋杀的界限。

3.辩论。

4.教师点评。

(二)辩论程序
1.立论陈词。

正、反方明确各自的立场与观点(时间3分钟)。

2.攻辩阶段。

正、反方各向对方提问3个问题(提问时间10秒,回答不超过15秒。

正方先提问,可以任意选择第二或第三辩手回答。

正、反方回答问题时,不能反问)。

3.攻辩小结(2分钟)。

4.自由辩论阶段(正反方各5分钟)。

5.总结陈词(正反方各3分钟)。

6.教师点评。

指出正、反方立论陈词、攻辩和自由辩论、攻辩小结、总结陈词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理论问题与逻辑问题)。

(三)辩论原则
1.论辩要求。

抓住实质,击其要害;批驳论点,掘其根基;列举事实,夺其兵刃;巧妙周旋,灵活出击。

2.论辩方略。

正气磅礴,先声夺人,主动出击,猛追穷寇;提纲挈领,引经据典,揭露(逻辑)错误;化害为利,避敌非难,反唇相讥,攻其所蔽。

3.论辩目的。

首先,可以明确辩论论题中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其次,可以进一步理解辩题之间的关系,掌握推理的一般方法和规则;最后,贯通逻辑知识,学会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提高逻辑论证的说服力。

(四)辩论实例
“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的辩论片断:
正方:反方辩友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
根据,主要是在实施安乐死的标准不易掌握,这可能会给医疗事故,甚至谋杀提供机会,使一些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失去最后的机会。

诚然,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

但是,我们总不能设想干任何事都排除所有风险吧!我想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把法定的汽车时速,限制为不超过自行车?!这样,汽车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率,不是几乎可以下降到零吗?
反方:对方辩友把安乐死和交通死亡事故作以上的类比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不可能有人会做这样的交通立法。

设想一下,如果汽车行驶得和自行车一样慢,那还要汽车干什么?对方辩友,你愿意我们的社会,再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吗?
(五)点评
反方在回答正方提问时,被正方牵着鼻子走,纠缠在正方设想的汽车像自行车一样慢的问题上,并且说明这样的汽车毫无意义。

这样,反方没有坚守自己的论题“安乐死不应合法化”,反而为对方论题──“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做了论证,即尽管安乐死有风险,但不能设想干任何事情都排除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