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址概略

合集下载

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址调查简报

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址调查简报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Remains
of the Tangya Chieftain's Castle of Xianfeng
County, Hubei
作者: 刘辉[1,2,3];康豫虎[1,2,3];李梅田[1,2,3];何继明[1,2,3]
作者机构: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2]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北京100872;[3]咸丰县文物局,湖北咸丰445600
出版物刊名: 江汉考古
页码: 21-5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咸丰 唐崖 土司城 调查 明清时期
摘要: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址是我国西南土家族区域著名的明清时期土司城址之一。

城址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以山脉、河流、溪沟为天然屏障,城内南壕沟、城墙、衙署区构成多重结构体系,衙并区位于城内中轴线中心,各重要功能区的划分与选址都以这一中轴线来展开布局。

城内遗迹非常中富,主要有城墙、道路、院落、石桥、水外、采石场、码头、墓葬、建筑基址等。

唐崖土司城址是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重要资料。

形容唐崖土司城址 -回复

形容唐崖土司城址 -回复

形容唐崖土司城址-回复唐崖土司城址,坐落在中国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唐崖乡境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土司城址。

该城址的中括号内容为主题,使我们将聚焦于唐崖土司的历史、遗址保护和文化价值等方面,为读者提供详尽的了解。

第一部分:历史渊源唐崖土司城址是唐崖土司府的核心部分,清代建立于明代土司制度的基础上,是凤庆土司诸城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据历史记载,唐崖土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曾为明朝政权下的一个大土司治所,统治着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居民。

唐崖土司城址的建立与发展与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也见证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繁荣。

第二部分:遗址保护与文物修复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海拔1000米的山腰上,占地约30平方公里。

由于长期以来的风雨侵蚀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唐崖土司城址的原貌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凤庆县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首先,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唐崖土司城址进行了勘测和测绘,以便制定出最佳的保护方案。

其次,对城址内的各类遗迹进行了清理整顿,修复了一些受损的建筑物,恢复了城址的原貌。

第三部分:文化价值的探究唐崖土司城址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通过城址内保存下来的建筑布局和装饰,我们可以窥见唐崖土司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其次,城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器物,如铜器、瓷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唐崖土司当时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水平,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后,唐崖土司城址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当地历史发展的过程,是研究我国土司制度的重要实物。

第四部分:文化旅游与社区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唐崖土司城址的文化价值,凤庆县政府还积极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首先,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土司文化节、传统工艺展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政府还修建了一些旅游设施,如观光步道、游客接待中心等,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此外,为了让当地居民能够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政府还推动了社区发展,通过培训和创业扶持等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荆南雄镇 楚蜀屏翰 唐崖土司城的选址与营建

荆南雄镇 楚蜀屏翰 唐崖土司城的选址与营建

作者: 陈飞
作者机构: 湖北省文物局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遗产
页码: 46-5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土司 选址 唐 中国西南地区 明代中后期 土家族 18世纪 17世纪
摘要: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世纪~18世纪初),占地规模约80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

唐崖土司历史上大多为长官司、安抚司等,属等级较低的土司,管辖周围约600平方公里的领地。

其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区,属长江上游支流乌江流域。

土司城址包括城址、墓葬及外围设施。

城址是遗址的主体,位于遗址东部临河较为平缓的区域。

城址西部的山林中及城址周边,分布着墓葬、外围设施等遗存。

现城址既符合土家族一般聚落选址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能满足土司城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要求,在辖域内条件最为优越,因此作为唐崖土司的司治所在,数百年延续使用。

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生境探析

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生境探析
受 自然 地 理 条 件 限制 ,明 末 唐 崖 地 方 经 济 仍 十分 落后 。万 历 《湖 北 通 志 》载 :咸 丰 旧 大 田 司 , “水 陆 不 通 ,生 计 太 薄 ”、“地 瘠 民 贫 ,风 尚 古 朴”[3 3(e.s84)。同治《咸丰县志》亦载 ,此地“山多土 少 ,而 民勤耕 凿 ,艰食 化居 ”;“谷 属 俱 有 ,惟 包 谷 高 下 皆宜 ”;“薯 有 数 种 ,其 味甘 ,山 地 多 种 之 。清 明
世 界 文 化 遗速 广产 “ 唐 崖 土 司城 址 ’’ 艺 术 生 境 探 析
雷 宇
[提要 ]唐崖 土司城 址 艺术的形制与价值蕴含 ,受所处生境 制约影 响。 自然与经济 生境 决定 了城 址的选址 布局
与艺术物象品质 ;土司与朝廷、地方 势力、土民等 关 系构 成 的政 治生境 ,使城 址 艺术 凸显强政 治与据 险 尚武特 色 ;土 家族原 生文化 因子、儒 家文化传布 、民族 民间艺术等文化 生境 ,影响 了土 司的审 美情趣 ,形 塑 了城 址艺术
民 族 文 化 61
下种 ,芒 种后 剪 藤 插 之 ,霜 降 后 收掘 窖 藏 之 ,可 作 来年 数月 之粮 ”;“洋 芋 高 山 最 宜 ,实 大 常 芋 数 倍 , 食之 无 味 ,且 不 宜 人 ,山 人 资 以备 荒 ”[ ]‘ 研 I2∞’。 这 就是 当 年唐 崖 司 的种 植 结 构 与 生 计 状 态 。“民 勤耕 凿 ,艰 食 化 居 ”八 个 字 ,道 出 了 当地 居 民 的生 存窘 况 。
的 仿 象特 征 。
[关键词 ]唐崖 土 司城址 ;艺术物 象 ;艺术 生境
中图分类号 :C95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04-3926(2018)07— 060—06

唐崖土司皇城遗址的空间布局与结构分析

唐崖土司皇城遗址的空间布局与结构分析
的 特 点 ,解 剖 了城 内的 结 构 体 系 。 关 键 词 :唐 崖 ;土 司城 ;选 址 特 点 ; 结构 布 局
中图分类号 :k 8 7 8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1 3 3 2( 2 0 1 3) 0 5 — 0 0 1 7 - 0 6

方强宗大姓是土司首领的天然人选 ,其统治和管理
的历 史 渊 源久远 、基础 深厚流官管理 ,会激起少数 民族地区的民族强烈
反抗 ,激化 民族矛盾 ,这不是任何一个统治者愿意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0 2
作 者简介 :刘辉 ( 1 9 7 1 一) ,男 ,湖北松滋人 ,湖北省 文物考古研究 所副研究 员 ,研究 方向 :新 石器 时代考古 与城址考古 。

中国西南土司遗址 的空间分布规律
其 次 ,各 个 土 司遗址 所 在 区域地 形 复杂 ,交 通
极为不便 ,山脉和河流分割造成的无数独立的地理
唐崖 土 司遗 址是 我 国西 南 地 区少数 民族 地 区实 单元构成 了各个土司的地理基础 。每一个土司占据
行土司制度的重要物证 。是 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民
2 2 , ” 7 5 l 6
难 以实 现完全 划 一 的政 治统 治 和行政 管 理 ,且直 接
统辖和管理的成本极高 ,通过控制和招抚当地的强 宗 大姓 或族 长实 行 对少 数 民族 地 区的管 理 。第 二 ,
依靠 血 缘关 系 、姻 亲关 系 、地缘 关 系发 展起 来 的地
以下 特点 。

个或多个单元。如唐崖土司 ,就位于鄂西武 陵山
族特 点 的产 物 。从 遗址 的宏 观 空 间分 布来 看 ,具 有 区 ,地 点 选定 在 唐崖 河边 的缓坡 地 ,周 边均 为 高 山 环 绕 ,南 北两 端 均 为狭窄 的河谷 ,易 守难 攻 。容 美

关于唐崖土司城址石雕艺术遗存命名释义的几个问题

关于唐崖土司城址石雕艺术遗存命名释义的几个问题
优点:具有文化内涵和深度,能够表达石雕遗存所蕴含的寓意和象征意 义,增强人们对其的理解和感受。
缺点: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理 解能力才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文化内涵法
根据石雕遗存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命名,如“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这种 方法注重石雕遗存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内涵。
石雕艺术遗存简介
石雕种类
唐崖土司城址的石雕艺术遗存主要包括石牌坊、石碑、石人 、石马等,这些石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石雕风格
唐崖土司城址的石雕艺术遗存具有独特的风格,融合了土家 族和苗族的雕刻技艺,同时又吸收了汉文化的元素,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唐崖石雕艺术风格。
命名释义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
命名释义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石雕艺术遗存的命名进行深入研究 和解释,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唐崖土司文化。
历史研究
命名释义对于历史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石雕作品的命名和解释,可以更 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背景。
03
唐崖土司城址石雕艺术遗存命名 特点
直接命名法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命名释义的深度与广度
深入研究土司文化
加强对土司制度、土司社会、土司历史等方面的研究,以 更深入地理解唐崖土司城址石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扩展比较研究
将唐崖土司城址石雕与其他地区的土司城址、民族地区石 雕艺术进行比较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艺术风格和文化 特点。
加强民间文化研究
对当地民间传说、故事和习俗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揭示唐 崖土司城址石雕所反映的民间文化信息和地方特色。
直接根据石雕遗存的形态、特征等进行命名,如“石龙”、“石虎”等。这种方法 直观、简单,能够直接表达石雕的基本特点。

形容唐崖土司城址

形容唐崖土司城址

形容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是中国第48处,湖北第三处,恩施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的唐崖河畔,是土家族著名首领覃氏土司的治所,占地74万平方米。

这座城址是城市形态和功能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司城址,是一座见证土司制度兴衰史和土家族断代史的博物馆。

这座城址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土家族的传统建筑技术和中原建筑风格。

城内布局合理,道路、桥梁、水系等基础设施完善,体现了土司治下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城址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

这些景观反映了土司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也展示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唐崖土司城址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见证了土家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历程。

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唐崖土司城址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遗址。

它是土家族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唐崖土司城规划与建筑特色分析

唐崖土司城规划与建筑特色分析
1 ) 。在 地势 较 高处 的西 部 区域 ,设置 高 等级 的 功能 牌 坊位 于城 区 中心 位 置 ,衙 署 区左 面设 置 宗庙 区 ; 后 也 作 为 王 墓 区 ,包 括衙 署 区 、王墓 区 、宗庙 区 、御 花 园及 高等 但 在衙 署 区右 边 却 设 置 了御 花 园 (
析 ,土 司城 的选 址 ,具有 强 烈 的汉 民族 风水 文化 意 城 与外 界联 系的最 重要 交通 节 点 。城 内外部 设有 大

识。首先 ,土司城外围结合防御 的需要 ,位于群 山 片 良田,在战争时期 ,在 “ 外围天然防御屏障”及
环抱 的环境 之 中 ,背靠 玄武 山 ,面 向唐 崖河 、朱 雀 土司城的保护下 , 可为土司城提供较为充分的补给。 山 ,左 右 以青龙 山 、白虎 山为 护卫 ,并 且唐 崖河 在 土 司城西南 外 部 ,设 有万兽 园。土 司城 以西 的玄武
《 三峡论坛 》2 0 1 4年第 4 期 ,总第 2 7 6 期
形成外围天然防御屏障。土司城西靠玄武山,东面 等 级 的道路 , 在 核心 区构成 类似 网格状 的空 间结 构 。
唐 崖河 。玄 武 山 向东北 延伸 至唐 崖河 ,与青 龙 山 隔 结 合 东西 向地 势 的高低 ,以上 街 、中街 为 界 ,在核 河相 对 ,两 山之 间形 成狭 窄 的河 谷 陡崖 ;朱 雀 山位 心 区形 成上 下 分 明的空 间特 征 。城 内主 要道 路均 可
级住宅区等 ;在地势较低 的东部 区域 ,设置一般行 区 ) 。
政功 能 区 与普通 住 宅 区。土 司城 北部 一 端 ,被 当地 村 民称 为校 场 坝 和 营房 遗 址 ,推 测 应 为 军事 区 。
③ 深受 汉 族风 水 文化 的影 响 。其一 ,城 区的 主 体 建筑 一律 坐西 朝东 ,即背靠 玄武 山 、面 向朱 雀 山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境内,距县城28公里的尖山乡唐崖司村。

系著名“九溪十八峒”土司之一,咸丰县三大土司之最。

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15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唐崖土司始封于至正十五年(1355),鼎盛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共历时元、明、清三代381年。

土司时期,从首任土司覃启处送始,至末代未承袭的覃光烈止,唐崖覃氏共沿袭17代,属于中央王朝认可的土司共存在16位,其职级历长官司、千户、安抚司、宣抚司等多个等级,以长官司为主,属于较低级别的土司。

鼎盛时期的唐崖土司城恢宏壮观,共建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内设土司衙署、书院、靶场、营房、万兽园、养马场、寺庙宗祠、存钱库等多处设施。

遗址中现保存完好的有“荆南雄镇”石牌坊、张王庙的“石人石马”、土司皇坟以及城墙、街巷等。

唐崖土司城遗址是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奢安叛乱”的产物。

该城在选址布局上,充分利用周边的天险地形,环山抱水,地势上逐级抬升,再配合人工城墙,可谓固若金汤,在冷兵器时代,该城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堡垒城市;唐崖土司城在坐向上突破传统的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体现了土家人特有的习俗文化。

该城在建筑、雕刻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汉土文化的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