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鲁土司衙门

合集下载

鲁土司衙门概况

鲁土司衙门概况

鲁土司衙门概况鲁土司衙门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土司庄园。

其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原占地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现占地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千余平方米,由衙门、寝院、花园、妙因寺、显教寺、雷坛六部分组成。

整个建筑群仿北京王公府第,按工部工程法式建造,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有“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俗称“西部小故宫”。

它的所有者连城鲁土司是历史上全国范围内世袭品职最高的土司之一。

连城鲁土司为世袭正三品官,其始祖脱欢是成吉思汗第六子阔烈坚的玄孙,元末被封为安定王兼平章政事(正二品)。

公元1368年,明军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脱欢兵败流落河西(黄河以西);公元1370年,脱欢率部降明,朝廷封其为土司,开始世袭;明永乐年间,三世土司失伽因随驾征战有功,明成祖赐姓为“鲁”,从此开始称为鲁土司。

鲁土司共传十九世,至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土归流”后被废除,历时562年。

鲁土司历史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它先后接受了汉文化、藏文化、道教文化等等,形成了独特的土司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成为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土司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臵,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元朝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

明清两朝沿设土司,明朝增加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

土司对朝廷承担一定的税金、劳役,并按照朝廷的敕令提供军队;对内维持其作为部族首领的统治权利。

据《大清会典》、《大清统一志》、《清史稿》等书的记载:在甘肃有大小土司42个(指挥使7个、指挥副使1个、指挥同知7个、指挥佥事8个、土千户8个、副土千户2个、土百户9个)。

其中在今永登县境内就有12个(指挥使2个、指挥副使1个、指挥同知2个、指挥佥事2个、土千户2个、副土千户1个、土百户2个),以连城鲁土司最为著名。

历史——鲁土司衙门

历史——鲁土司衙门


碑亭中的敕赐感恩寺碑记石碑通高达42米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文保存完好为寺中瑰宝据首都师大教授谢继盛介绍该碑记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处有确切年代记载以汉藏两种文字记录完整保存时间最长的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
武洁、冯千菲
• 位于兮州市永登县城西南六十五公 里的连城鲁土司衙门,是甘肃、青 海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 整的一座宫殿式古建筑群。是由鲁 土司衙门、妙因寺、土司花园三部 分组成
•明代起连城成为鲁土司政权中心,也成 为西北地区甘青交接地带 的一个重镇。 鲁土司以连城为中心,覆盖甘青多个县区, 管辖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历代土司苦 心经营,治理此地,为明清王朝立下了赫 赫战功,为西北边陲的安定和民族团结做 出了一定的贡献。
•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自然环 境优美。主体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有祖 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仪门、六 扇门、牌楼及廊房和配楼等。东西两侧有 书房院、寝宫、仓院、家寺和小教场等。 纵观全貌楼峻庭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 鲁土司历经明、清、民国,自1370
年一世土司到1932年改土归流,世 袭十九世共二十一位土司,历代土 司地位显赫,品级很高,多位土司 因战功而升任驻守西北的重要将领, 官至一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鲁土司系蒙古族,信奉喇嘛教, 是西北地区权势较大的一个集 军事、司法、宗教于一体的地 方特殊政权,有生杀大权,拥 有土军千余人。连城鲁土司统 治永登及周边地区长大560多年, 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宗教信 仰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寺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体建 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山门、碑亭、力士殿、天 王殿、护法殿、菩萨殿、大雄宝殿,结构严谨, 气势浑大,汉藏文化融汇,民族特色浓郁。碑 亭中的《敕赐感恩寺碑记》石碑,通高达4.2 米,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文,保存完好,为 寺中瑰宝,据首都师大教授谢继盛介绍,该碑 记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处有确切年代记载、以汉 藏两种文字记录、完整保存时间最长的汉藏文 化交流的见证。寺中还留有珍贵的佛教壁画、 塑像、藏文经卷、青铜造像、传世文物以及大 雄宝殿中罕见的《西游记》故事悬塑。

永登

永登

“最了不起的是永登,最有希望的也是永登。

”———————著名学者罗家伦永登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门户,亚欧大陆之要冲。

永登位于东经102°36’至103°45’,北纬36°12’至37°07’。

总面积6090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隶属兰州市管辖。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000米,地貌呈“三川两河”:即秦王川、永登川、八宝川、大通河、庄浪河。

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101公里。

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9℃,年均降温水量为29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659小时,平均无霜期121天。

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景色宜人,是避暑旅游胜地行政区划截至2005年11月28日,永登县辖13个镇、5个乡(因天祝县的东坪、赛拉龙乡尚未正式移交永登县,故未包括在内),11个社区居委会、239个村委会,1523个村民小组。

城关镇辖东街、西街、南街、北街4个社区居委会,北街、南街、北灵观、高家湾、五渠、满城6个村委会。

武胜驿镇辖屯沟湾1个社区居委会,武胜驿、富强堡、新民、霍家湾、道顺、黑林、石门岘、聂家湾、火家台、金咀、烧炭沟、向阳、兑角、奖俊埠、三庄、缸子沟、兰草、马荒、石家滩、五段、长丰、大利、旅顺23个村委会。

中堡镇辖金城、北坪台2个社区居委会,五里墩、塘土湾、中堡、汪家湾、清水河、罗城滩、大营湾、何家营、鲁家庄、邢家湾10个村委会。

中川镇辖中川1个社区居委会,西槽、何家梁、下华家井、廖家槽、陈家井、赖家坡、兔墩、宗家梁、芦井水、平岘、方家坡、倒水塘、元山、北坪、红玉、周家梁、尖山庙、史喇口、陈家梁19个村委会。

连城镇辖铁家台1个社区居委会,浪排、连城、东河沿、淌沟、丰乐、永和、牛站、明家庄8个村委会。

河桥镇辖南关、蒋家坪2个社区居委会,河桥、南关、马莲滩、团结、马军、乐山、七里、蒋家坪、四渠、螯塔、主卜11个村委会。

描写西部风土人情的词语

描写西部风土人情的词语

描写西部风土人情的词语只介绍重点哈~西部蒙古族那达慕盛会: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盛会。

每年7月中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畔,都要举行3天到一周的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起源于祭敖包。

盛会期间,草原上要举行赛马、摔跤、射箭、马术等体育表演和竞赛,文艺团体表演精彩节目。

这里既是牧民物资交流场所,又是牧民夏季文化娱乐中心。

许多牧民选择这个吉日举行婚礼,为盛会增添欢乐气氛。

赛里木湖畔是我国著名的高原草场,海拔2100多米,这里依山临水,森林茂密,风景如画。

西部新疆塔吉克婚礼:塔吉克族婚礼被称为高原上的婚礼。

婚礼要举行3天。

第一天新郎和新娘各自在家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

第二天娶亲,新郎骑上高头大马,由亲朋好友的护驾,弹起民族乐器,浩浩荡荡来女方家迎亲,并送一只大肥羊,女主要让新郎喝下两碗放奶油的牛奶,表示女方的盛情。

新郎下马后,新娘的奶奶要向新郎肩上撒些面粉,表示祝福。

进屋后,新郎要向新娘赠送礼品,并交换戒指。

尔后,女方要丰盛食品招待来宾,并举行赛马、刁羊等娱乐活动。

第三天早晨,新郎新娘同骑一匹马回婆家。

到门前时,婆婆要给儿媳两碗酥油牛奶,儿媳喝完才能下马。

这天,男女引吭欢歌,婆娑起舞,心情欢乐,直到太阳落山。

只介绍重点哈~西部蒙古族那达慕盛会: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盛会。

每年7月中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畔,都要举行3天到一周的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起源于祭敖包。

盛会期间,草原上要举行赛马、摔跤、射箭、马术等体育表演和竞赛,文艺团体表演精彩节目。

这里既是牧民物资交流场所,又是牧民夏季文化娱乐中心。

许多牧民选择这个吉日举行婚礼,为盛会增添欢乐气氛。

赛里木湖畔是我国著名的高原草场,海拔2100多米,这里依山临水,森林茂密,风景如画。

西部新疆塔吉克婚礼:塔吉克族婚礼被称为高原上的婚礼。

婚礼要举行3天。

第一天新郎和新娘各自在家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

兰 州 旅 游 简 介

兰 州 旅 游 简 介

兰州旅游简介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借此机会向诸位介绍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处在我国陆域版图的中心位置。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与丝绸之路同时兴起的一座充满神秘和诱惑力的历史古城,也是如今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西北旅游三大区域与六条主线的集散中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陇海(兰州—连运港)、兰新(兰州—乌鲁木齐)、兰青(兰州—西宁)、包兰(包头—兰州)等铁路和西兰、甘青、甘川等公路干线交汇于兰州。

兰州的旅游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初具规模的新型产业,形成了“食、宿、行、游、购、娱”各要素齐全的接待服务体系。

兰州现有旅行社117家,其中国际社15家、国内社102家;星级宾馆43家,其中五星1家,四星4家,三星14家,二星以下25家;旅游定点商店、餐馆35家;旅游车船公司19家。

以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为代表的旅游景区(点)56余处。

接待服务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各种层次的中外游客需求。

兰州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母亲河黄河流经兰州160多公里,在建成区形成了风景靓丽的百里黄河风情线。

兰州历史悠久。

2100多年的历史,给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古代关隘、城堡、文物古迹和美好传说。

兰州曾是商贸往来的大市场;也曾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兰州有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出土过举世罕见的陶鼓、汉纸;有素称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有泰和铁钟,有存放国宝四库全书的文溯阁,有保存完好的鲁土司衙门;元太祖成吉思汗、一代名将霍去病、民族英雄林则徐等众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

兰州文化灿烂,魅力独特。

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俗文化铸就了兰州文化最鲜明的特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兰州的历史变迁、文明发展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无不洋溢着黄河文化的神奇风采。

基于VR全景技术的鲁土司衙门可视化研究

基于VR全景技术的鲁土司衙门可视化研究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0 引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土广阔的文明古国,无论是历史文化资源还是自然风光,都极为丰富,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如何打破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旅游业融合,是当下热点研究话题。

高昂的建造成本、对实时渲染设备的高要求,以及现有3D建模技术的缺点,如传输不正确,导致目前3D建模技术运用受到限制,而VR…Panorama提供了相对较低的成本、较低的渲染压力以及高速的网络传输。

研究人员基于虚拟现实全景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全景技术的古代建筑场景设计方案,适用于在各个旅游景点建立虚拟的旅游平台。

本文以鲁土司衙门实景为例,介绍VR全景技术如何在古代建筑景观中有效运用,并如何使用VR全景技术制作出真实的虚拟现实古建筑场景。

1 VR全景技术VR全景,分为实地取景拍摄技术和三维软件仿真技术。

实地取景拍摄技术,就是用相机实地环绕建筑物拍摄一组或多组影像,然后运用软件技术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

三维软件仿真技术则是利用Maya等软件,在三维软件里制作出模拟现实的360度环绕场景。

VR全景,又被称为虚拟仿真实景,是目前最新颖的广告宣传方式,与大多数媒体不同的地方是,加入了更多的人机交互的功能。

其优势是基于3DVR技术以1∶1的方式把线下实体还原到互联网上,通过这些所见即所得的视觉新体验,让我们可以全方位互动式地观看真实场景,给用户以沉浸式体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2 鲁土司衙门的历史介绍…鲁土司衙门坐落在甘肃永登县的连城镇,占地13500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物坐北朝南,拥有建筑物数量226间,其建筑面积5397平方米。

鲁土司衙门是一座宫殿式的古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土司衙门(图1)、妙因寺和土司花园。

其是我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连城鲁土司衙门

走进连城鲁土司衙门

走进连城鲁土司衙门从兰州驱车进入永登,再从永登向西,一路上多是一些荒山沟壑和一些坐落在山坡下的村庄。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追寻这群山之中的一座古老的建筑,去感悟一段悠久厚重的土司历史。

发源于青海沙杲林那穆吉木岭的大通河已经流淌了几千年,河水弯弯曲曲,在不远处汇入黄河。

在蜿蜒流淌的大通河边有一座古老的小镇——连城。

这里有一座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鲁土司衙门。

它的主人正是在西北地区众多土司中赫赫有名的鲁土司家族。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统治制度,通过分封当地部族首领为土司并准其世袭而统治当地人民的方式,旨在维护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才得以彻底废除,,但作为秦汉以来长期对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羁縻”政策的重要表现方式,土司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十月的连城,已有一丝凉意,车子穿过一段小巷,鲁土司衙门的高大的木制牌坊出现在了眼前,牌坊上,四个大字“世笃忠诚”苍劲有力。

牌坊后的广场上,一群人在玩纸牌游戏。

不知是何人在门前挂起的彩带随风飘扬,似乎在诉说着鲁土司的历史。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也就在这年七月,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夜半逊国逃往蒙古,蒙古人退出中原,他们建立的元朝也土崩瓦解。

史料记载,元宗室、中书省平章政事脱欢,跟随不及,流落河西。

洪武三年(1370年)脱欢率部归降明朝,被朱元璋安置在庄浪西山的连城,便是今天所见的这个小镇了。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三世土司失伽因为战功卓著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鲁,后世遂称“鲁土司”,失伽则改名鲁贤。

鲁氏土司治第连城以后,享有朝廷赐封的大片自治区域,总面积约九千平方公里,包括今兰州市的永登县、西固、红古区的大部和武威市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及临夏州的永靖县、青海省的民和、乐都等县区的部分地区。

至1931年正式废除土司制度,鲁土司一共延续了十九世,统治时间长达到561年。

故乡—永登

故乡—永登

永登概况—昔日平蕃今永登一、永登的变迁永登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县份,朝代的交替,时代的变迁,县名也不断更换—庄浪、枝阳、平蕃、永登。

原地理幅员辽阔,至今逐步缩小。

有旧中国的五镇四乡到解放初的十二个区—红古区、窑街区、连城区、牌楼区、诸岔区、岔开驿区、东山区、古山区、红城区、镇关区、直阳区。

解放前隶属武威地区,解放后几近变革由武威地区到定西地区到兰州市又到武威地区又到兰州市。

1958年成立天祝藏族自治县把诸岔区全部、古城区大部、岔口驿区大部划给了天祝县,把东山区全部划给了古浪县。

1962年成立了红古区,把原红古区全部、窑街区一部分划给了红古区,并把河口达川划给了西固区。

2010年兰州新区成立,把秦川镇、中川镇划给了新区。

建国60多年来永登的一半划到了外县区。

二、永登的地理自然状况永登县的地理位置—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

以永登川为界西北为青藏高原,东南为黄土高原。

西北部为森林草原植被区,气候为温湿;东南为内陆草原沙漠植被区,气候为干燥。

东和景泰皋兰相邻,南和红古区、西固区相邻,西和青海民和、乐都、天祝相邻、北和天祝相邻。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三川两山。

三川—西部八宝川、中部永登川、东部秦王川。

两山—西山、东山。

境内有两条河流—西部的大通河,中部的庄浪河。

森林—面积大的连城林场,面积小的奖军阜林场。

境内山脉群峰是祁连山山脉的延续支脉。

永登是河西走廊的门户,是兰州的屏障和西大门,是历代军事战略要地,每个朝代在永登都有驻军。

三、经济与交通的发展永登县是农业大县,历来财政以农业收入为主,永登是甘肃中部十八个干旱县之一,基本以靠天吃饭,老天爷风调雨顺还能勉强度日,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人们吃饭穿衣就成问题。

解放前永登没有一家工业,只有几个手工作坊,国家税收、家庭收入百分之百靠农业。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好毛泽东主席正确领导下工业大发展,农业也大发展,经济也繁荣了。

农业方面在山区修梯田,在川区甜河滩,在干旱的通远、清水等地压沙造沙地保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土司系蒙古族,信奉喇嘛教, 是西北地区权势较大的一个集 军事、司法、宗教于一体的地 方特殊政权,有生杀大权,拥 有土军千余人。连城鲁土司统 治永登及周边地区长大560多年, 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宗教信 仰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寺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体建 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山门、碑亭、力士殿、天 王殿、护法殿、菩萨殿、大雄宝殿,结构严谨, 气势浑大,汉藏文化融汇,民族特色浓郁。碑 亭中的《敕赐感恩寺碑记》石碑,通高达4.2 米,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文,保存完好,为 寺中瑰宝,据首都师大教授谢继盛介绍,该碑 记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处有确切年代记载、以汉 藏两种文字记录、完整保存时间最长的汉藏文 化交流的见证。寺中还留有珍贵的佛教壁画、 塑像、藏文经卷、青铜造像、传世文物以及大 雄宝殿中罕见的《西游记》故事悬塑。
•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自然环 境优美。主体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有祖 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仪门、六 扇门、牌楼及廊房和配楼等。东西两侧有 书房院、寝宫、仓院、家寺和小教场等。 纵观全貌楼峻庭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 鲁土司历经明、清、民国,自1370
年一世土司到1932年改土归流,世 袭十九世共二十一位土司,历代土 司地位显赫,品级很高,多位土司 因战功而升任驻守西北的重要将领, 官至一品于兮州市永登县城西南六十五公 里的连城鲁土司衙门,是甘肃、青 海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 整的一座宫殿式古建筑群。是由鲁 土司衙门、妙因寺、土司花园三部 分组成
•明代起连城成为鲁土司政权中心,也成 为西北地区甘青交接地带 的一个重镇。 鲁土司以连城为中心,覆盖甘青多个县区, 管辖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历代土司苦 心经营,治理此地,为明清王朝立下了赫 赫战功,为西北边陲的安定和民族团结做 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