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二民事权利与义务共61页文档

合集下载

民事权利与义务政治知识点

民事权利与义务政治知识点

民事权利与义务政治知识点民事权利与义务是指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在民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现代社会,民事权利与义务对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与民事权利与义务相关的政治知识点的参考内容。

1.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民事权利与义务的依据是法律。

法律意识是公民对法律的认识、理解和尊重程度的表现,是公民履行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基础。

法治观念是公民对于法律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是公民树立法治信仰和依法行事的核心。

2. 自由权利与义务自由权利是公民依法自由行动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信仰自由权等。

同时,公民在享受自由权利的同时,也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义务,如不侵犯他人自由、不扰乱社会秩序等。

3. 财产权利与义务财产权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财产享有支配权的权利,包括财产的获取、使用、挪用和处分权。

同时,公民也需要承担保护财产的义务,不得侵犯他人财产权,不得进行偷盗、抢夺等侵占行为。

4. 合同自由和诚实信用原则合同自由是公民依法自主选择交易对象、约定合同内容的权利。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公民在合同履行中必须保持诚实信用,遵守约定的义务,不得欺诈、瞒报等损害交易对象利益的行为。

5. 民事责任与法律救济公民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

同时,民事法律也规定了公民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和程序,保障公民的权益。

6.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公民在进行创造性工作时,享有知识产权;同时,公民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7.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政策。

公民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公平交易、知情权、安全权等消费者权益。

公民也需要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遵守市场规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以上是民事权利与义务相关的政治知识点的参考内容。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复习课件-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复习课件-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考点一
考点二
-18-
单元整合提升
体系构建
社会课堂1
社会课堂2
例题3.某电商平台上某家网店销售的“A牌”洗衣液,其产品包装的形状、 颜色与知名品牌“B牌”洗衣液高度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牌”洗衣液厂家侵犯了商标权 ②“A牌”洗衣液厂家假冒了商标 ③销售网店侵犯了“B牌”的商标权 ④电商平台侵犯了“B牌”的商标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社会课堂2
易混易错 1.动产与不动产所有权的交付方式相同。 提示×。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 式取得所有权。所有人按照转让其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 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必须到相 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 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考点一
考点二
-6-
单元整合提升
体系构建
社会课堂1
社会课堂2
[微研深究——明方法]
命题点一 民事法律关系 【例题❶】 2020年8月,李某从黄某处借得A牌自行车一辆,期间双方达成 转让协议,李某以2 000元的价格购得该车。8月20日,李某又以2 200元的 价格将该车卖给了不知情的王某。但约定仍由李某继续使用一个月。李 某骑行不当,造成该车链条断裂,送至宋某的修车店进行修理,但未及时支 付修理费用。本案中( ) A.王某于9月20日取得自行车的所有权 B.宋某可行使留置权取得自行车的所有权 C.李某系无权处分,自行车仍归黄某所有 D.黄某不得向李某和王某主张返还自行车
体系构建
社会课堂1
社会课堂2
例题4.年终岁末,某宝公布了用户“2020年度账单”。当用户一不小心勾选 “我同意《××服务协议》”查看账单时,就意味着同意授权××信用服务 公司采集个人信息,默认同意该公司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用户的相关信 息。这种行为( ) ①遵循了履行合同的平等互利原则 ②因为盗用冒用,侵犯了姓名权 ③违背了履行合同的协作履行原则 ④泄露个人信息,侵犯了隐私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固定、耐久、保值增值等特征)房子、树木。
02 动 产 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存折、书籍、床、汽车
(4)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有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 ②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 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③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物权变动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公示,任何因为基于对公示行为的深信,而从事相关 交易行为,即使公示错误,其交易行为也有效。
发署 修 表名 改 权权 权
保护 作品 完整

复 发 改 翻 表 信息 其 制 行 编 译 演 网络 他 权 权 权 权 权 传播 权

①发表权。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作品一旦发表,发 表权即行消灭。发表权通过出版、上网、朗诵等使用作品的方式来行使。
②署名权。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是署名的权利。包括决定是否署名、署真名、 笔名等。
权利效力
债权人有优先受偿权 债权人有优先受偿权
【温馨提示】抵押权和质权的关系 (1)抵押权通常针对不动产或价值较大的动产,而质权的对象通常是普通的动产。 (2)抵押权中的债权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抵押要登记才生效(无须转移财产); 质权中的债权人只需占有质物即可(转移财产)。 (3)抵押权实现主要通过法院申请拍卖;质押则多直接变卖。 主要区别在于用于担保物是否移交债权人占有,财产不移交债权人占有的属于抵押, 移交债权人占有的属于质押。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课标要求
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权利与义务+课件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权利与义务+课件

【行使途径】书信、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反映、打电话等
政治自由:【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夯基·考点梳理
考点一 公民的基本权利
考点内容
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 A)
行为
权利
①同学甲把自己的校牌头像私自换成同桌的照片
肖像权
②同学乙经常被人起侮辱性绰号
姓名权
③同学丙在朋友圈晒出他人的身份证信息
隐私权
④同学丁在请假条上冒用老师签名
名誉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2022·云南省16】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
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人身自由权:(1)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
机关执行,不受逮捕。(2)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 【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内身 格

自 由
内 容
尊 严 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 告陷害。
利的前提。下列属于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 A.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B.雷雨天到大树下避雨 C.到无资质的口腔诊所补牙 D.当生命健康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坚决与其搏斗
2.【2018·云南省14】小锋偷看了小强的QQ聊天记录,并将其内容在班上传播。小

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课件

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课件

(2)专利权 专利种类: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权的获得:发明人或设计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向国家知识产 权局申请,获审查批准后授予专利权。 保护:他人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 造,即使是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 专利保护期限: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0年。保护 期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信息技术2.0 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课件
微能力认证作业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考点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1.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之 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 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Jessica! She was the most talented dancer of all!
9. The boy is __t_a_le_n_t_e_d__ (talent) in music. He wants to be a musician.
10. The man was __se_r_i_o_u_s_ly__ (serious) hurt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民事法律责任,也简称为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而 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包含两种:一是不履行合同的约定义务 而引起的民事责任;二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引起的民事责任,即侵 权的民事责任。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受法 律保护,民事义务受法律约束。民事责任以违反民事义务为前提,一方 主体不履行义务就可能侵犯另一方主体的权利,因而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2第一课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课时订约履约诚信为本考点2有约必守违约有责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2第一课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课时订约履约诚信为本考点2有约必守违约有责

考点2 有约必守违约有责1.合同(1)合同履行的原则①全面履行原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要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②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③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

(2)履行合同的关键:明确合同内容。

合同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的条款来体现。

合同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3)合同的变更: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

2.违约责任含义违约责任既是违约方应该付出的代价,也是法律给予守约方的救济。

限度依据民法典,对守约方的损害赔偿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承担方式①法律规定了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违约免责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②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拓展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如果合同中有违约金的约定,守约方提出请求时,无须就损失的计算承担举证责任。

3.定金与订金的区别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义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

2022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2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022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2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课标要求体系构建核心素养1.2 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

1.科学精神:科学认识所有权、他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2.法治意识:国家依法保护财产权,公民依法维护财产权。

一、定分止争——所有权1.财产权(1)作用①法律规定财产权,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②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③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

(2)法规: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3)内容: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辨别区分并非任何财产都受法律保护。

法律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2.物权(1)含义: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他物权。

(2)原则:物权法定原则要求,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

3.所有权(1)含义:所有权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原则: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知识拓展①一物就是指一个完整的独立物而不是指它的某一部分。

一权是指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也就是一物不能有二主;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上。

②一物一权并不排除在一物之上设立两个以上不同内容的物权或物权权利主体人数为二人以上。

如甲将自己的房子租给乙,就是在同一物之上同时存在甲的所有权和乙的占有使用权两个内容不同的物权。

丙的房子是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就属于所有权是一个,但所有权权利主体人数是两个的情形。

(3)取得: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不动产与动产而有所不同。

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4)共有关系: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梳理--八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部编版)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梳理--八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部编版)

【笔记清单】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单元核心笔记梳理(部编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政治权利:含义: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②年满十八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基础性政治权利)4.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何行使:①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②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5.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形式?(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④通过网络举报的方式监督。

6.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

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人格尊严权:法律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