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起来。

如何结合: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当个
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
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三)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页,思考图中反映了
我国公民行使了哪些政治权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义
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四)课堂总结、点评课堂小结,梳理
知识,加深印
象。

板书设计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公民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教学反思本课由于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多,所以在教学中,时间必须合理安排,详略得当。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使用大量图片,让学生大胆发言,学生积极参与,情感得到升华。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个知识点,学生初中就已经学过,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包含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两个概念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二者的区别。

[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二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教案.doc

[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二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教案.doc

目题(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③监督权。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什么是公民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义务?(1)公民的政治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政治义务。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所以想干啥就干啥。

(×)辨析: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是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并非想干啥就干啥。

2.监督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辨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正确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在我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体是广泛的,但并非所有公民都有。

未满18周岁的公民以及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村(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家领导人的选举,都不是这里所说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容。

2.正确理解公民的政治自由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

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学的主要内容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自学教材 5 分钟,知识抢答: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 选举权是选举地方政府 追问:你知道我国的
在学生的知识抢答中,形成这样的共
官员的权利。
权力机关指的是什
识:
么吗?
① 选举权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 ②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我国有 (权力机关代表与
利(权力机关及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权吗?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准则
履行,义务履行确保权利实 出现了打砸烧日货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现。)
的现象,迫使部分日
平等享有权利≠享有相同权利
企退出中国市场,对
平等履行义务≠履行相同义务
结合教材 P10-11,熟记这些 此你怎么看?
平等适用法律:在实施法律处罚上平 准则的内容及要求
面对中日紧张局势,
一、框题题解:
政治 权利是公民 参与政治生 活的基 回顾:第一框镜头 1 中的陈
础,政治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奶奶在新旧社会中的政治生
保障,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 活状况,体会:拥有并实现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 政治权利对于保证人民当家
二、结合知识框架,整体感知本框所 作主的重要性。
有哪些?
2、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重要意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义? (可参照 P29)
2)遵守宪法和法律
熟记:公民政治性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思考:自觉履行有何重要意 案例探讨: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义? (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 钓鱼岛争端未果,反
保障;权利享有要求义务的 日情绪高涨的群众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4: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4: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2、提示与建议:联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观察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

活动: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讨论: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设计理念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如安排学生自学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现这一理念。

2、贴近生活的教学理念:选取生活中典型实例来帮助理解教材观点。

3、贴近高考:课堂训练中精选近几年的高考题训练,让学生了解高考在本知识点中怎样考。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2、理解: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3、运用:运用所学观点分析现实政治现象。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基本原则。

2、难点: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知识联系:1、学习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重在实践”知识点时联系哲学“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

2、复习经济生活知识:当堂训练1、2题2008北京卷分别从政治与经济生活考查知识。

(复习经济生活“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知识)。

四、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

2、练习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4、讲授法-----以“学”定“教”。

五:学法指导从“三么”角度宏观整理第二、二框的知识。

六:教学模式:3.15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再练,先学再练后教)七、教学环节(三个环节)(一)先学:基础自主学习(约15分钟)1、宏观把握:自主学习教材,简要建构本框知识体系并展示;请将本框疑问做上记号并提出来。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原则》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原则》教学设计
C.政治自由行使监督权
D.行使政治权利行使政治权利
2.下列体现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是()
A.政府向人大做报告,接受人大的监督
B.公民通过写信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
C.通过聚众闹事,公布隐私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D.员工揭发经理转移公司财产
E.当地政府非法征用小李的地,小李因为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维权
3.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
A.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的体现
B.可以扩大政治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
C.是合理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表现
D.有表达的自由,也要承担表达的责任
2.某校高三学生W参加X区人大代表选举,社区领导告知一定要选本社区的现任领导。W将此事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得到了满意地解决。这一事件涉及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有()
A.知情权、表决权和提案权B.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推动了公平正义,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③表明任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是统一的④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1.结合题1讨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能不能全部一起行使国家权力?怎么办?选出的人大代表如果不能不合格,怎么办?
2.结合题2讨论:监督权的主体?对象是?为什么要行使监督权?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3.结合题3讨论:我国法律是谁的意志的体现?
我国权利主体?义务的主体?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1.总结易错易混知识点
2.构建框架图

1. 2015年7月,航班延误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虽然军演并不是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但是各种针对性炒作却轮番上演。对此,绝大多数网民是理性的,更知道国家安全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公民在网络上发言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34: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34: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法定政治性义务和内容。

2、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树立负责任的公民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对于公民的意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预习本节知识点某市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于9月份启动。

选举工作启动前,市人大常委会就“优化代表结构,增加透明度”等问题,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问题探究』(1)该地有位中学生小可,非常想参加这次选举,但对选举权不太清楚,也不知选举人大代表需具备哪些条件。

你能告诉他吗?(2)假如你是该市公民,你能就“公正选举问题”发表意见吗?为什么?(3)如果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出现了贿选、徇私舞弊等现象,你该怎么办?(4)你在针对此次选举发表意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若有人诋毁我国的选举制度,你该怎么办?(二)讲授新课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点拨权利≠权力。

前者属于法律概念,后者属于政治概念。

两者的区别:第一,权利的主体不是特定的,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第三,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点拨:权利、义务≠政治权利、政治义务。

权利与义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基本原则(2)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⑩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正确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明确内涵: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公民守法和国家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7.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拓展等方面的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你认为在校园里,政治权利与义务有哪些体现?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实践经验。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效果。
(4)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相互学习。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政治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呈现练习题,如案例分析、选择题、简答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总结练习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针对本章节内容,自选一个主题,如“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政治参与度”,撰写一篇短文。要求:不少于4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有据,条理清晰。
5.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章节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要求:认真完成,按时提交,对于疑难问题,可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解决。
6.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政治新闻,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为期一周的关注,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要求:不少于300字,关注时事政治,提高时政素养。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政治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新课标要求:根据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预习要求:我国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就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我国公民必须先履行义务,然后才能享受权利?任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可以放弃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在任何时候,公民的个人利益都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知识梳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含义主要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含义:地位;政治自由内容:地位:监督权含义:(谁监督、监督谁)内容: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3.参与政治生活(即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第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二,要求(如何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一致性:矛盾性: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经典例题1.(2008.上海综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能够通过政府信息公告栏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这体现了()A.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B.政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C.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D.政府必须依法公开全部信息2.(2008.北京文综)今年“两会”期间,网络媒体开通了“我有问题问总理”、“我向总理献一策”等栏目,上百万网民踊跃参与,各种提问和建议多达数万条。

网络民意表达是()①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体现②公民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④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习题检测1、下列属于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维护国家统一④监督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A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B依法享受经济权利,履行公民的各项义务C依法行使社会生活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D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体及其决定性因素:
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决定性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2.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课堂检测内容
完成PPT题
预习内容布置
预习第二课时《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B.真实性和广泛性及其表现
C.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细致的点评
小组派代表对问题进行针对性发言。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2、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体现
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师提问并让学生在课本P6至P7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作以点评
学生认真听阅读课本后举手回答该问题




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教师活动:同学们可以看课本P7页,思考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在什么地方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在什么地方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并运用这一道理评析观点一、二。
4、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教师任务:1、解释什么是人权并对人权的表现进行举例
1、向学生提问:人权和主权谁更高?
2、点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学生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它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2、坚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石泉中学课时教案
科目:政治 教师:李雪 授课时间:第1周 星期五 2016年2月17日
单元(章节)课题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本节课题
政治权力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深刻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根据现实生活中政治权利的享有情况和履行情况,举例说明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全面把握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之间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的统一上。
那么,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又依法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我国公民应如何有效参与政治生活?这就是本节课主要探究的问题。
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用正反两面的材料引出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的话题,为新课作辅垫,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积极观看视频、图片并自觉作出对比





1、
1.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2.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
思考问题,讨论后做出点评
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提炼的课题
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和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教学难点:法律和自由的关系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PPT,学案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内容请学生回答: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2、我国人民民主有哪些特点?
认真阅读宪法所规定的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并认真思考我国的国体及其本质





3.人民民主专政
A.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B.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C.专政职能的必要性和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的提纲,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的讨论,并随机抽取小组回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结束后整理答案条理




A.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用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了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